Leland 發表於 2020-12-28 12:30:44
12月2日,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簡稱ST)於深圳舉辦了第二屆ST工業峰會,該峰會圍繞「激發智能,賦能創新」的主題,主要從電源與能源、電機控制和自動化三大工業細分市場開展了專題討論,並分享了相關的創新活動與技術演示。
亞洲技術創新中心 / ST
意法半導體亞太區銷售及市場執行副總裁Jerome Roux強調,亞洲是ST首要的工業市場,其中全球三分之一的設計源於亞洲,亞太區工業市場規模達到56億美元。為此ST通過巨資投入,在中國大陸/臺灣、韓國和日本建立了5個技術創新中心。
意法半導體總裁兼執行長 Jean-Marc Chery / 電子發燒友網攝
意法半導體總裁兼執行長Jean-Marc Chery在峰會上提到,工業市場是ST非常關注的領域,也佔據了ST四分之一的銷售額,而中國則是ST最重要的市場之一,ST的目標就是與大家攜手並進。與此同時,他指出了ST根據智能出行、電源與能源和物聯網&5G上的三大工業應用趨勢制定了戰略。ST藉助BCD智能功率管理技術、寬帶隙材料碳化矽和氮化鎵等差異化技術為客戶提供了更好的解決方案。
意法半導體亞太區功率分立和模擬產品部區域營銷和應用副總裁 沐傑勵(Francesco Muggeri) / ST
本次工業峰會的籌委會負責人,同時也是意法半導體亞太區功率分立和模擬產品部區域營銷和應用副總裁沐傑勵(Francesco Muggeri)先生介紹了本次峰會的三大主題,電源與能源、自動化和電機控制。ST在今年的峰會上準備了130個現場演示和8大分論壇,分享ST是如何在這三大主題上進行賦能創新的。
65W Type-C快充方案 / ST
在電源與能源應用上,為了應對高功率、小體積的充電器需求,ST推出了一款65W的Type-C超級快充解決方案,集成了ST的半橋驅動器和MasterGaN氮化鎵器件。該快充方案支持PPS協議,並實現了30W/Inch3的功率密度。針對無線輸電,ST也提供了一個50W+的雙線圈無線充電解決方案,接收器總接收效能高於98%,還可以實現12W以上的大功率反向充電。
8埠IO-Link主站參考設計 / ST
ST在自動化應用上提供了工廠、城市和家庭的自動化解決方案。在工廠自動化上,ST從2019年開始部署相關工作,並推出了IO-Link工廠自動化解決方案,提供8埠的IO-Link主站參考設計。在家庭自動化上,ST推出了BLE-KNX智能家居和照明參考設計,提供調節亮度、開關和溫溼控制等功能。
2kW-3.5kW空調解決方案 / ST
電機控制也是ST的重要發力領域,在家電節能方面,ST為空調產品提供了2kW-3.5kW的高能效解決方案,基於STM32F3/G4和SLLIMM IPM實現雙電機FOC、壓縮機和風扇的控制。而基於STM32G0/F0的250W的冰箱解決方案,可以大幅減少元件數量和PCB板尺寸,並提供極高的能源效率。在電池驅動等低壓設計上,ST也給出了基於STM32F0電機驅動方案,比如電池供電的電動工具和園林工具等。
在接受媒體採訪時,ST幾位受訪人也提到了工業市場與人工智慧結合的應用,以及ST在這方面的部署和創新。
意法半導體中國區微控制器事業部市場及應用總監 曹錦東 / ST
意法半導體中國區微控制器事業部市場及應用總監曹錦東先生提到,ST在幾年前就開始研究嵌入式設備或基於MCU等算力不強的設備上,是否可以運用人工智慧的算法,並推出了切實可行的方案。曹錦東先生分享了兩個工業案例。一是ST幫助一家做電機控制的客戶實現設備端的人工智慧。因為在很多工業場景中,電機是十分常用的設備,電機本身是有壽命的,它的電池會逐漸衰落,那麼怎麼預判這個設備的性能、狀態呢?在出現問題之前,電機設備往往會發出一些信號,比如異常噪聲,通過收集數據分析建模,把模型放入設備中,根據它的噪聲來反映情況,這就屬於人工智慧算法,以此來幫助工業控制客戶更準確地預計設備的運行狀況,從而採取一些預防性維護措施。
第二個案例是將傳統的機械式表計改為電子式,但這會涉及到供電和無線傳輸兩方面的因素,因而需要更換組件。如今我們可以藉助人工智慧算法,通過攝像的方式把圖片文字轉化為數字,並通過無線通信傳輸網絡,把傳統的機械錶變成智能表,免去更換組件的過程。所以在工業AI層面上,ST將改進客戶的生產設計,並為他們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務。
對於這方面的投資,ST並不局限於研發層面,同樣還有服務層面,ST在亞太也設立了AI技術創新中心,日本與深圳都有AI團隊,為客戶提供AI建模等解決方案,助力他們在各自應用領域內的實施,這也是ST未來的一個主要的業務方向。
針對今年的供應情況,ST幾位高管也對當前現狀發表了見解。
意法半導體公司副總裁及中國區總經理 曹志平 / ST
意法半導體公司副總裁及中國區總經理曹志平先生指出,今年的供應問題確實是一大挑戰,因為今年是非常特別的一年,上半年中國其實是最早受到疫情影響的。在疫情影響下,很多市場人士、產業人士對於未來市場走向也產生了一些迷茫,對未來的判斷可能也是偏保守的。但最終人們發現,在疫情影響下,反而對於自動化或者數位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方面相關需求也比以前出現了更加速發展的趨勢。其實最終人們發現,疫情反而對自動化和數位化提出了更多需求,比如說雲計算,視頻會議,電商,反而出現了比以前正常年份更快的增長速度,都出現了很多與大家最早預期不一樣的節奏變化,這部分變化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今年突然對半導體解決方案超出以往正常年份更快的增長趨勢。
曹錦東先生也給出了ST今年在MCU上的出貨表現,在過去一年,MCU 50%的出貨量是給工業客戶作工業用途的。今年ST的出貨量從第二季度到第四季度,每個季度都在上升,後三個季度的出貨量高於以往任何一個季度。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