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活本地自然和生態資源,發展康養、生物醫藥等產業 大健康產業的...

2020-12-25 上遊新聞

縉雲山南麓,璧北河畔,一棟棟古典歐式風格的建築,掩映在高大的林木叢間。一派靜謐中,偶爾有鳥鳴,以及房間裡傳出的眾聲合唱。這裡,是北碚新近打造的四聯優侍養老院。

誰曾想,這裡曾經是一家廢棄多年的工廠。

變廢為寶的背後,隱藏著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中北碚的發展邏輯——最大限度盤活本地自然和生態資源,發展康養、生物醫藥等大健康產業,以此滿足市民對高品質生活的追求,培育新的增長點,增強區域經濟輻射力。6月19日,重慶日報記者就此進行了打探。

廢棄廠房變身精品養老機構

三線建設時期,四聯的前身——重慶川儀廠在北碚嘉陵江一線先後建設了近20個工廠。近年來隨著產業結構調整,這些工廠大部分被關閉。上述養老院所在的正是川儀九廠。

盤活廢棄工廠,北碚應該從何處發力?在尋求產業替代的過程中,北碚找到自己的兩大比較優勢:一是生態資源。數據顯示,北碚森林覆蓋率50.6%,建成區綠化覆蓋率39%,空氣品質綜合指數主城區第一;二是醫療資源。北碚醫療服務體系完善,醫療衛生資源豐富,每千人擁有的執業(助理)醫師、註冊護士分別為4.02人、4.08人,位於全市前列。

兩大優勢一結合,大健康產業成為不二之選,首當其衝的便是養老產業。在北碚區的引導下,四聯集團牽頭組建四聯優侍科技養老有限公司,其打造的首個項目便是上述名為「優侍美林高齡社」的養老院。這是一個森林式精品級養老機構。

北碚區民政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他們將以該項目為起點,建設一個集醫療、護理、養老、康復、學術、老年教育於一體的智能化綜合養老產業集群,打造成全市醫養結合示範性養老機構,滿足老人多層次、多樣化的養老需求。

和四聯集團一樣,位於北碚的天府礦業公司,也把產業轉型的目光投向了養老產業。據悉,天府礦務局職工總醫院利用醫療資源,在醫院住院部大樓內建立養老機構,為入住老人提供醫療服務。

醫養結合改善民生福祉

在引導轄區內的大企業進軍康養市場的同時,北碚的公辦養老機構也在提檔升級。

去年末,北碚區第二社會福利院獲得重慶金質質量認證有限公司頒發的養老服務認證證書,證書等級為AAAA級。這也是我市發出的首張養老服務認證證書。

獲得這項認證,該福利院的主要做法是醫養結合。這裡設置了醫療及相關生活配套設施,已經成為集頤養、休閒、娛樂、醫療、護理、康復於一體的全方位、多功能的新型綜合福利院。

量大面廣的社區養老,同樣走出了一條醫養結合的路子。從2019年開始,北碚按照「一街(鎮)一中心,一社(村)一站點」實施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設施全覆蓋建設,為社區居家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託養護理、醫療康復、文化娛樂、精神慰藉等服務供給,做到在熟悉環境中生活、在親情陪伴下養老。

按照規劃,2020年,北碚將實現全區城市養老服務設施全覆蓋,2022年實現全區17個街鎮、81個社區、107個行政村養老服務設施全覆蓋。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北碚區在全市率先開展失能特困人員集中照護工程,建成了主城區首家貧困家庭失能人員集中照護中心。

各個社會層面廣泛參與發展大健康產業,改善了民生福祉,也為北碚培育起濃厚的大健康產業氛圍。例如,2015年起,北碚區教委嘗試在五所中小學推行中醫中藥文化教育,激發了普遍的學習熱情,應師生要求,目前該區70所中小學全覆蓋開展中醫藥文化進校園活動,並在校園內開闢專區種植中草藥。

生物醫藥產業集群效應初顯

北碚除了發展康養產業,還大力培育生物醫藥產業。

前不久,我市一款新冠病毒IgM/IgG抗體檢測試劑盒,通過國家藥品監管局審批,獲準上市。這是全國最早幾個獲批上市的化學發光法新冠病毒IgM/IgG抗體檢測試劑盒之一,為我市贏得先機。

這款產品的研發者之一,是位於北碚水土大地企業公園的重慶派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大地企業公園,是我市生物醫藥領域高端研發及製造企業聚集度較高的園區之一。疫情發生以來,在這裡誕生並叫響全國乃至全球的新藥品和新器械,可謂層出不窮。

例如,重慶新賽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四種新冠病毒快速檢測試劑獲歐盟CE準入,可銷往全球多數國家和地區;重慶打鐵匠公司生產研製的醫用抗菌腕帶印表機及醫用抗菌標籤印表機,具有專業抗菌、攜帶輕便、操作簡易等顯著特點,非常適合緊急情況下的快速應用;重慶如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最新研製的脈搏血氧儀及病人監護儀,可24小時連續監護病人的生理參數,為醫務人員提供進行應急處理和治療的依據,減少併發症的發生。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在這個佔地近300畝的園區裡,入駐的生物醫藥科技創新型企業已突破百家,90%以上為「高、精、尖」科技創新產品和項目。

包括大地企業公園在內的水土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目前生物醫藥產業已布局了兩江國際健康城、醫藥CMO聚集地、生物醫藥產業園三個片區,涵蓋創新藥物研發、高端製劑生產、高端醫療器械和耗材產業化、高端醫療服務機構等多個領域,生物醫藥產業集群效應初顯。

除了養老和生物醫藥,北碚還在不斷對「大健康」進行產業擴圍。北碚區衛生健康委相關負責人透露,該區新近提出的「1 1 X」精品產業集群戰略構想,就包括以北溫泉、大眾溫泉等集溫泉療養、中醫保健、康體養生特色的溫泉康體養生旅遊,以及以靜觀鎮為中心的中國民族醫藥康養產業等。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康養丨探討:鄉村康養產業如何發展?
    (二)鄉村康養產業鄉村康養產業依託鄉村的特色資源,以健康產業為核心理念和驅動,集鄉村生活、健康、旅遊、養老養生、教育等多種功能於一體,結合健康療養、醫療美容、生態旅遊、文化休閒、體育運動、素質教育等多種業態融合發展的鄉村經濟及產業模式。
  • 大健康產業的發展趨勢和規劃實踐
    東灘顧問前瞻性布局大健康領域10年以來,從地區大健康產業規劃到健康科技園、醫療產業園、康養小鎮等項目的策劃規劃,形成了豐富的知識積累和實踐經驗。我們相信,對於致力發展大健康產業的政府和企業,如能結合自身資源和實力,選擇合適的健康產業地產模式,找準市場空間,創新業態組合,一定能打開健康產業發展的藍海。
  • 發展「五福」生態康養產業
    貴州作為首批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在「十四五」時期,應該聚焦「公園省」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稟賦和生態環境優勢,發展「五福」康養產業,為世界提供更多的優質生態產品,讓世界人民到貴州共享「五福」,全面提高生態產品質量和品牌附加值。以風景開發為重點發展養眼產業。
  • 州級財政積極籌措資金支持生物醫藥和大健康產業發展
    近年來,全州財政部門深入貫徹落實全省加快發展八大重點產業和打造世界一流「三張牌」決策部署,圍繞州委、州政府關於加快構建「2+5+3」迭代產業體系的要求,積極籌措資金,加大投入力度,支持全州生物醫藥和大健康產業發展。
  • 合肥大健康產業發展施工圖出爐 爭創國家生物醫藥產業集群
    合肥市政府第56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加快推進大健康產業發展的工作方案》已為全市大健康產業的發展繪就了「施工圖」——合肥將爭創國家生物醫藥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  目前,高新區以合肥大基因中心等企業為核心的健康醫療大數產業蓬勃發展;以離子醫學中心、中科合肥幹細胞和再生醫學等企業為主體的精準醫療技術水平國內領先;以中加健康工程研究院等為支撐的醫用強磁場產業異軍突起;生物醫藥領域諸如安科生物主導產品重組人幹擾素α2b等多個核心產品,也躋身全國行業前列。
  • 惠州中醫藥資源豐富 大健康產業大有可為
    談面臨挑戰 加大人才資金政策扶持,助企業做大做強 聚焦:如何全面推進大衛生、大健康體系建設,打好旅遊康養牌,推進中醫藥、康養、養老等優勢產業發展? 惠州是粵港澳大灣區生態資源最豐富的城市之一,且在生態、人文、產業等方面呈現有機一體化發展態勢,擁有發展生命健康產業、建設大健康體系的良好基礎。
  • 發展森林康養產業 促進人民身心健康
    事實上,當人們走進自然尤其是森林,既可以增強免疫力,也能有效緩解疫情暴發期長時間「禁足」所產生的焦慮、煩悶等心理問題。森林是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釋放的揮發性有機物中含有大量有益物質。森林康養起源於上世紀40年代的德國,是指將優質的森林資源與現代醫學、傳統醫學有機結合,開展療養、養生、度假、休閒、教育等一系列有益於人類身心健康的活動。
  • 全球「財富第五波」——大健康金融產業發展三大趨勢探究
    圖2 大健康金融產業鏈示意圖圖片來源:火石創造根據公開資料繪製從產業鏈上中下遊來看,金融賦能有助於優化產業鏈各環節資源配置,盤活各環節資產,加速大健康產業發展。地方政策在扶持大健康企業方面,更有當地特色和針對性,切實通過金融支持來幫助當地大健康企業解決融資難問題。如廣州市出臺《廣州市加快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若干規定(試行)》提出「設立首期規模100億元的廣州生物醫藥產業投資基金」、南京市出臺《南京江北新區自貿區生物醫藥產業發展促進政策》提出「強化政府引導基金支持、鼓勵企業市場化引進社會資本」等措施。
  • 【轉型進行時】發展康養產業 山西大有可為(下)
    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答案可能各不相同,但卻都希望選擇一種健康的方式來養老。隨著我國邁入老齡化社會,日益增長的健康與養老需求和供不應求的市場現狀,導致養老產業需求旺盛,這為康養產業帶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也正是基於此,我國從國家層面定位康養、大健康戰略,開始長期布局、高端規劃。
  • 增進百姓健康福祉——青原大健康產業發展側記
    近年來,青原區以實現「1+1+4+6」戰略性產業布局為目標,補弱填洞、協同並進、主攻項目,主動融入吉安市「千億級」支柱產業發展,走出一條青原特色的大健康產業發展道路。  補弱填洞夯實「有序發展」基礎  為發展尋找思路和出路,該區成立推進大健康產業發展指揮部,摸清艾草以及中藥材種植、加工等生產情況、發展意願,生物醫藥、藥械生產加工及發展情況,全區工業土地及服務用地情況等。
  • 新理念帶動新發展——從中源康養項目看全市康養產業起步之路
    「康養+醫療」——在康養項目中,融入醫療資源,推進醫療服務業與康養產業融合發展,大力發展醫中有養、養中有醫項目,培育壯大集醫療、康復、保健、養生、養老等為一體的康養醫療產業。加快建設區域中心大醫院,深入推進醫養結合,加快發展智慧康養。
  • 哈爾濱市出臺方案推動生物醫藥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
    2019年,哈爾濱市生物醫藥產業集群被列為首批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名單。為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加快國家集群建設,打造生物經濟新優勢,推動全市生物醫藥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市發改委日前出臺了《哈爾濱市推動生物醫藥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
  • 重慶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重慶市促進大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
    到2025年,基本形成內涵豐富、結構合理的健康產業體系,優質健康資源覆蓋面有效擴大,健康技術研發和轉化能力大幅提升,公共健康、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更加健全,人民群眾獲得感顯著增強,形成一批具有較強帶動作用的大健康產業集群,成為全市重要支柱產業,基本建成全國大健康產業融合發展先行區,努力將重慶打造成國家醫學名城、西部醫療高地、國家重要醫藥基地和國際知名康養勝地。
  • 加快大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
    審議中,各政協常委、市直相關部門負責同志緊緊圍繞「加快推進我市大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緊密結合鹹寧市情、資源特色和所在行業領域,針對具體問題提出意見建議。 項目支撐,打造支柱產業 市發改委負責人表示,鹹寧市十四五規劃將把大健康產業定位為全市特色產業增長極的產業、立市立縣的支柱產業。
  • 產業互聯 價值共生 -- 科銳國際在蘇州發起生物醫藥產業人才發展聯盟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到2035年「建成健康中國」的遠景目標,對「十四五」時期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國家戰略作出明確部署。從產業角度意味著在「十四五」時期,大健康產業將迎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蘇州工業園區企業發展服務中心副主任吳小慶在致辭中表示,生物醫藥是蘇州傾力打造的「一號產業」,園區擁有1200家生物醫藥企業,區域內已具備了全國領先的產業生態、政策環境。
  • 布局百億生命健康產業 普陀全力打造上海生物醫藥產業重要增長極
    人民網上海12月28日電 為貫徹落實國家「健康中國2030」戰略和生物醫藥「上海方案」,主動融入全市產業布局,搶抓生命健康產業發展機遇,普陀區將生命健康產業納入「十四五」規劃重點培育產業之一,形成智能軟體、研發服務、科技金融、生命健康「四輪驅動」產業發展新格局,努力打造普陀經濟新的增長極。
  • 舞起兩個萬億元產業的「龍頭」!雲南省康旅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揭牌成立
    雲南城投集團更名為康旅集團後,管理體制不變,原有合作關係和業務保持延續。雲南將推動全省康旅資源和股權向康旅集團「應注盡注」,同時通過資產重組、注資增信全力支持康旅集團進一步做強做優做大,助力雲南打造世界一流「健康生活目的地」。
  • 十大工業產業開新局丨健康醫藥產業:做大做強「貴州良藥」品牌
    作為全國中藥材四大主產區之一,近年來,貴州充分發揮生態資源優勢和現有產業基礎,形成了中藥材種植規模不斷擴大、醫藥製造基礎不斷夯實、醫藥服務穩中有進、健康融合發展迅速的良好局面,產業發展勢頭強健。  建設大基地 實現種植標準化規範化   貴州中藥材資源稟賦得天獨厚,變資源優勢為產業發展優勢,貴州著力建設大基地種好「貴州良藥」,為健康醫藥產業奠定資源基礎。
  • 「生態康養 天府森活」 2020年公園城市場景營城康養產業推介會舉行
    「公園城市薈」——「生態康養 天府森活」是2020年公園城市場景營城系列發布會的第二場,也是成都市公園城市管理局加強推動場景營城,產品賦能,帶動新經濟、新場景、新產品孕育和成長,真正做到讓城市發展從「以經濟為中心」上升到「關注人民的美好生活」,推動產業加速集聚發展,合力構築公園城市發展生態圈,聯手打造美好生活體驗所推出的活動。
  • 景俊海主持召開吉林省醫藥健康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暨長遼梅通...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吉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謀劃推動我省醫藥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8月18日,省委副書記、省長景俊海主持召開吉林省醫藥健康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暨長遼梅通白敦醫藥健康產業走廊建設座談會,廣納良言善策,凝聚智慧力量,科學編制規劃,提升全產業鏈水平,補齊公共衛生短板,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