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都三建鄉引入金融「活水」 助力農戶脫貧增收

2020-12-21 上遊新聞

人民網重慶9月30日電 「深度貧困地區是脫貧攻堅中的堅中之堅,必須充分發揮銀行信貸資金的撬動作用,助力攻克深度貧困堡壘。」9月29日,農行重慶豐都支行行長肖亮說。豐都縣三建鄉是重慶市18個深度貧困鄉鎮之一,近年來,農行重慶豐都支行積極履行國有大行政治責任和社會責任,充分發揮金融機構的協同引導作用,為深度貧困區域引入金融「活水」,用真心真情助力三建鄉農戶脫貧增收。

讓蘆花雞飛出「山窩窩」

三建鄉夜力坪村位於海拔900多米的大山上,村民熊勇在21歲失去父親,23歲不幸罹患尿毒症,因病致貧。連遭打擊,但他不甘就此萎靡,為了活著,他同時間賽跑,每周做3次血液透析;為了家庭,他勇挑生活重擔,與命運抗爭到底。

兩年前,在駐村扶貧幹部的幫助下,他向農行重慶豐都支行申請扶貧小額貸款5萬元,開始發展土雞養殖。但發展增收的道路並不是一帆風順,他不僅遭遇家庭變故,幾百隻雞苗在感染瘟疫後也相繼死亡。

在了解他的經歷後,農行重慶分行駐村扶貧幹部李建向農行重慶豐都支行反映了這一情況,並主動請纓成為熊勇的直接幫扶人。在此期間,李建跟隨駐村工作隊一道,為其重建雞舍,幫助他學習養殖技術,農行豐都支行主要負責人也多次上門慰問,捐贈生產物資,鼓勵他堅定發展信心。

2019年,在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幫助下,林下散養的1100隻蘆花雞給熊勇帶來2萬多元的收入。2020年3月,農行重慶豐都支行到三建鄉開展防疫慰問活動,在了解到熊勇已經成立養殖專業合作社,並新建了3個標準化養雞場,希望帶動更多村民脫貧增收的意願後,豐都支行迅速行動,及時為合作社發展提供12.8萬元的農村生產經營貸款。如今,蘆花雞養殖規模已經達到1萬餘只,因肉質緊實、味道鮮美,受到市場歡迎,預計全年可實現利潤20餘萬元,將帶動農戶19戶、60餘人增收。

農行幹部帶著村民種西瓜

三建鄉夜力坪村的土壤、氣候非常適宜種植西瓜。2019年,農行重慶分行駐村扶貧幹部李建和其他駐村工作隊員在村裡試種了2畝地,結果畝產達到6000斤,實現銷售收入2萬餘元。看到種植西瓜有奔頭,村民紛紛要求學習西瓜種植技術,跟著駐村工作隊一起種西瓜。

「現在西瓜長得這麼好,我準備把技術學好,多種一些」。夜力坪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廖建華曾經向農行豐都支行申請過扶貧小額貸款。今年他種植了1畝西瓜,看到西瓜長勢良好,給了他很大信心,並向農行重新申請了5萬元扶貧小額貸款,用於擴大生產。

今年,夜力坪村40餘戶農戶種植了上百畝西瓜,預計每畝西瓜收入能達5000元,戶均可增收上萬元。

家門口讓貧困戶就業增收

產業基礎薄弱,長期制約著三建鄉農戶脫貧增收。疫情發生後,農行重慶豐都支行緊跟縣委縣政府統一規劃,與三建鄉黨政積極對接,全力支持帶貧企業復工復產,讓貧困戶在家門口安心就業。

兩年前,重慶市輕舞飛揚體育用品有限公司在三建鄉設立扶貧車間,開展就業扶貧,農行重慶豐都支行主動上門,為其提供信貸資金118萬元,支持企業經營發展。抗擊疫情期間,農行重慶豐都支行負責人帶隊到三建鄉走訪調研,了解到夜力坪村扶貧車間出現資金周轉困難,決定進一步加大信貸支持力度。隨後,為扶貧車間新提供信貸資金132萬元,幫助企業渡過難關,確保14戶貧困戶穩定就業。隨著疫情形勢逐步好轉,企業生產經營走上正軌,今年已實現銷售收入800餘萬元,較去年同期多增300萬元。

為充分利用三建鄉蔡森壩村獨有的山泉資源,重慶蔡軒水產有限責任公司在蔡森壩村建立了「冷水魚」養殖基地,並吸納了3戶貧困戶實現本地就業。在疫情發生後,冷水魚銷售回流資金減少,給企業正常經營帶來困難。3月初,農行重慶豐都支行主動聯繫該企業負責人,並第一時間上門開展貸款調查,為其提供信貸資金196萬元,幫助企業渡過難關。今年以來,企業產值較年初增加30萬元,已實現銷售收入35萬元。(劉政寧、陶濤、冉胤)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豐都三建鄉:路燈點亮鄉村振興路
    人民網重慶12月16日電 夜幕剛剛降臨,位於豐都縣三建鄉的紅旗寨村又亮堂起來了。鄉親們剛吃完晚飯,帶著孩子聚集在村文化廣場的路燈下,有說有笑。12月15日,豐都縣三建鄉紅旗寨村文化廣場的23盞太陽路燈投用。重慶市首個「點亮鄉村」公益項目正式在豐都縣三建鄉啟動。
  • 為脫貧攻堅注入金融活水 光大銀行探索精準扶貧譜新篇
    信貸支持為貧困地區發展注入金融「活水」信貸支持能夠解決貧困地區的資金短缺問題,增強貧困群眾內生動力,助力實現地區發展和貧困戶增收的雙贏。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光大銀行在全面支持貧困地區經濟發展的同時,堅持把金融精準扶貧作為重要任務,出臺了精準扶貧「惠計劃」,引導分行積極主動地開展扶貧信貸投放,為貧困地區實現精準脫貧注入金融「活水」。「幫扶誰,怎麼扶,全過程都要精準。」
  • 廣東肇慶農行:「金融活水」滋潤貧困地區
    從聚焦三農服務到幫扶鄉企擺脫困境,再到金融普惠助力脫貧,中國農業銀行肇慶分行(以下稱「肇慶農行」)堅決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作為當地農村建設和發展的主力軍,始終根植在農村大地上,堅守「三農」初心,在上級行領導下發揮國有大行頭雁效應,根據當地優惠政策創新融資新模式,全方位支持金融精準扶貧。
  • 上遊影像·攝影師黃進 | 「三變」改革促增收 走進豐都三建鄉
    三建鄉位於重慶市豐都縣中南部,距離豐都縣城28公裡,全鄉地形地貌呈「三山夾兩河」之勢,海拔在230米至1200米之間,山高坡陡,海拔落差較大,龍河、雙鷹河穿流其間。如今的三建鄉,道路通達,環境宜人,產業百花齊放。
  • 為脫貧攻堅注入金融活水 光大銀行探索精準扶貧譜新篇_公司_經濟網...
    普惠金融提升貧困地區金融服務獲得感普惠金融注重金融服務的全面性和普遍性,即讓每一個個體都可以平等享受金融服務。我國貧困人口主要集中在農村地區,這就要求金融機構提高農村地區金融服務的覆蓋面、滲透率。光大銀行在助力脫貧攻堅戰中,充分發揮其網點網絡、信息科技和人才資金等優勢,引導金融資源流向農村地區,提高貧困地區的金融資源配置效率。
  • 金融活水「精準滴灌」 助力決戰脫貧攻堅 天祝農商銀行奮力書寫...
    金融活水「精準滴灌」 助力決戰脫貧攻堅天祝農商銀行奮力書寫金融扶貧滿意答卷  近年來,天祝農商銀行深入貫徹落實省聯社黨委、天祝縣委縣政府關於脫貧攻堅的各項工作安排,始終堅持以黨建為統領
  • 中國建設銀行湖北省分行:以新金融之力助力脫貧攻堅
    這是建行湖北省分行助力脫貧攻堅的一個縮影。建行湖北省分行堅持黨建引領,踐行初心使命,大力發展貧困村支柱產業,以新金融之力助力脫貧攻堅。累計協助地方政府實現61個貧困村整村出列,幫扶9376戶2.6萬名貧困人口如期脫貧。    引來金融活水  精準滴灌興產業  開通信貸「綠色通道」,支持「一村一品」產業發展,增強貧困地區「造血」功能。
  • 打通農產品進城「最初一公裡」豐都郵政這麼做
    這只是豐都郵政助力當地脫貧攻堅的一個縮影。   豐都縣龍河流域電商集配中心。   怎麼把這些藏在深山的優質土特產賣出去,讓鄉親們富起來,是三建鄉打贏脫貧攻堅戰必須解答的關鍵問題。   今年9月,豐都縣郵政分公司領導班子前往三建鄉廖家壩社區,在與廖家壩社區第一書記章烈的交談中,了解到廖家壩社區是一個純農業貧困村。
  • 脫貧攻堅匯聚「郵儲力量」 鄉村振興譜寫「郵儲新篇」金融助力脫貧...
    在脫貧攻堅勝利收官、鄉村振興接棒推進的交匯期,作為「三農」金融服務的國家隊和主力軍,郵儲銀行四川省分行將鞏固拓展金融助力脫貧攻堅實踐,全面對接鄉村振興戰略總體部署,譜寫鄉村振興郵儲樣板的「四川篇章」。
  • 貞豐農商銀行金融服務助力卡務村脫貧攻堅
    為助力卡務村群眾早日脫貧奔小康,貞豐農商銀行充分發揮金融動能,通過實施新時代金融夜校、信合村村通、支持龍頭產業、黔農e貸線上金融、制定專屬低息信貸產品等舉措,不斷拓寬卡務村群眾的致富思路、優化線上金融服務,注入信貸資金,著力解決缺思路、缺資金、缺渠道、缺技術的難題。 新時代金融夜校拓寬致富思路。
  • 建設銀行河南省分行助力脫貧攻堅結碩果
    為把黨的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的偉大實踐,建行河南省分行把脫貧攻堅作為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來抓,建立「一把手負總責、四級書記抓扶貧」責任制,省分行黨委班子成員定期深入扶貧一線指導督促扶貧工作,為脫貧攻堅提供堅強政治保證。該行聚焦定點扶貧村,加大資源配置和政策傾斜力度,聚力助力貧困農戶「拔窮根」「摘帽子」。  「黨建+金融」,擦出脫貧攻堅「火花」。
  • 中國銀行重慶市分行打好金融組合拳助力脫貧攻堅
    ');}-->   2020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的關鍵之年,做好扶貧工作意義重大、使命光榮。金融扶貧是脫貧攻堅的「生力軍」,近年來,中國銀行重慶市分行深入貫徹黨中央、重慶市委市政府及監管機構關於金融扶貧的各項決策部署,積極踐行國有大行責任擔當,多措並舉紮實推進各項扶貧工作,為助力我市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了源源不斷的金融力量。
  • 平安普惠廣東分公司:為脫貧攻堅注入「金融活水」
    過去,送錢送物是多數地方扶貧的主要方式,然而,「輸血式」的扶貧不僅沒有達到應有的預期效果,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貧困戶脫貧的內生動力,導致了「年年幫、年年貧」的怪象。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過去這些年,消費扶貧作為幫助貧困人口增收脫貧的一種扶貧方式,日漸成為社會力量參與脫貧攻堅的重要途徑。
  • 重慶首個「點亮鄉村」公益項目亮燈豐都三建鄉將安裝太陽能路燈140...
    重慶日報訊 (記者 顏若雯 通訊員 章烈)12月15日,豐都縣三建鄉紅旗寨村文化廣場23盞太陽能路燈正式投用,標誌著我市首個「點亮鄉村」公益項目在豐都縣三建鄉落地見效。依託該公益項目,三建鄉將在明年6月底前安裝140餘盞太陽能路燈。
  • 「紅美人」助力貧困戶增收脫貧
    原標題: 「紅美人」助力貧困戶增收脫貧     近日,筆者走進甘棠鎮吳洋村——閩吳生態農業精準扶貧產業幫扶園,滿園金燦燦柑橘,甚是誘人,每逢周末便吸引著許多市民來此遊玩。該示範點以「公司+基地+建檔立卡貧困戶」 的扶持方式, 先後吸納牛柏洋、小嶺、南塘等14個村的34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入股,2019年每戶分紅800-1100元不等;吸納3名貧困戶務工,收入增加5600元以上;輻射帶動了20多戶貧困戶種植「紅美人」柑橘;轉讓給吳洋村、何厝村、銅坑裡村已成型優質果園20畝,助力村財增收。
  • 【強化金融支持 助力脫貧攻堅】腳踏實地真幫扶 全心全意助脫貧...
    助力消費幫扶 科技推動增收快  農行隴南分行充分利用農行掌銀扶貧商城的科技優勢,積極開展線上消費扶貧行動,幫助轄內9個貧困縣的特色農產品商戶完成入駐扶貧商城的營銷、篩選、審核工作。截至11月底,共入駐扶貧商城的商戶39家,上架特色農產品251款。
  • 金融科技「活水」跑進黃河經濟帶,度小滿攜手《奔跑吧》講好公益...
    由於金融與經濟共生共榮,金融科技作為數字時代激活當地小微經濟主體活力、發展地方經濟生態的"活水",已成為打贏脫貧攻堅戰不可或缺的動力之一。無論是從政府、中小企業還是民眾,都開始重新認識、思考金融科技的價值。作為普惠金融的踐行者,如何依託科技力量、品牌實力、普惠政策、業界聯手助力決勝脫貧攻堅戰,這是度小滿金融一直以來在不斷探索、實踐的發展之路。
  • 田東「小芒果」變身脫貧增收「幸福果」
    新華社北京12月23日電題:田東「小芒果」變身脫貧增收「幸福果」新華社記者於文靜「我的樂園與眾不同。據田東縣副縣長葉國雲介紹,當地圍繞綠色循環優質高效農業發展,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和脫貧增收。建設芒果綠色生產示範基地21.5萬畝,新增認證芒果生產經營主體31家,完成認證企業24家,綠色食品認證面積達19.5萬畝。採取「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等模式,擴大生產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