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了,強壓之下中芯國際率先突破,國產8nm晶片最快年底試產

2020-09-21 數碼新一

文/數碼新一

9月15日美國針對華為的禁令正式生效,這意味著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華為將面臨沒有新晶片誕生的窘境,用一點就少一點,直到庫存的1.3億枚晶片耗盡。如果短時間內找不到替代方案,華為可能真的要被迫放棄手機業務了。


這對國內科技企業絕對是一個巨大的威脅,一旦你做到了行業頂尖的位置,就有可能遭受到美國的打壓,所以走到現在華為的生死存亡關乎的不只是自己的安危,更是代表著中國科技的發展命運,所以華為絕對不能倒下。

隨著晶片的禁令的的生效,國內對自研半導體生產線的呼聲越來越高,突破行業壁壘打破美國技術封鎖已是迫在眉睫。

如何突破技術限制呢?要知道晶片發展至今早已形成一套完整的技術生產鏈,而這個生產鏈的核心技術大都掌握在國外(美國),而其中最關鍵的就是國內缺少EUV光刻機(極紫外光光刻機),它是製造10nm製程以下晶片的基礎,沒有它國內晶片代工廠商就無法更近一步突破到10nm內。

10nm就像一個分水嶺,阻擋著國內晶片代工廠前進的腳步,只有突破了才能加入高端晶片製造的競爭行列,也就有了與國外抗衡的資格。不過想要做到這一步可不容易,EUV光刻機始終是一個無法繞過的難題。光刻機為何這麼難造?原因是它並非是一個國家能夠單獨完成的,而是集合了美、德、日、法等全球幾十個國家的尖端技術,總部件更是誇張到10萬個,少一個都不行,而最終匯集到荷蘭的ASML公司完成組裝調試,不僅如此,每年還需要大量的科研人員定期維護。說到這裡你就理解一臺EUV光刻機有多難得,中國造不出來的原因了吧。

難道沒有EUV光刻機就真的無法製造出先進的晶片嗎?正常情況下是毫無疑問的。不過面對美國的重壓之下,國內半導體企業中芯國際另闢蹊徑率先做出突破,一種不需要依賴頂尖光刻機的晶片技術問世。

FinFET N+1是一種全新的晶片製造方案,它將幫助國產晶片的進程突破到8nm時代。實際上這種技術已經不是首次出現,早在2019年中芯國際就用FinFET技術實現14nm晶片的量產,而這次N+1在今年的9月18日正式宣布突破技術限制,這意味著中芯國際將成為大陸首個突破到10nm工藝內的廠家,這絕對是讓人慶賀的事情。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該工藝已經進入導客階段,也就是說這種技術已經具備試產晶片的條件,不再是一場夢。如果順利的話,年底實現小批量試產是沒有問題的,按照中芯國際的算法,晶片的製程應該算是8nm工藝,與上一代相比它的功耗降低了7%而性能提升了20% 左右,非常給力。


不過也不能太過驕傲,晶片代工的龍頭企業臺積電已經能夠大批量量產5nm晶片了,麒麟9000和蘋果的A14都是此等工藝;而且更為厲害的是,臺積電很有可能在明年實現3nm工藝晶片的量產,穩坐晶片代工一個位置。而排第二的三星雖不如臺積電晚了一步,但最遲也在明年上半年實現5nm量產,與他們相比,國內還是要落後一大截。

當然不管怎麼說,中芯國際此次的突破恰逢時機,在美國不擇手段的打壓下前進一大步,給國產掙得了臉面,知道我們也不是那麼容易被打敗的。

最後為中國加油,為中芯國際點讚。

相關焦點

  • 中芯國際宣布新突破,年底就試產8nm晶片
    8nm晶片年底試產,而且是不需要EUV光刻機的。這意味著中芯國際在晶片生產方面取得了很大的突破,本來一直困擾著國內的光刻機難題終於看到了解決的希望!N+1工藝已經進入了客戶導入階段,將在今年年底批量試產。
  • 中芯國際宣布:不需要EUV光刻機,年底試產8nm晶片
    而我們自然也一直在為了改善現狀而努力,但是總的來說如今的國際社會就是處於了這樣的一個環境,想要在這樣的環境下獨善其身是很難得甚至說幾乎不可能。隨著1964年國內一朵蘑菇雲緩緩升起,我國正式進入了平緩發展的時期。
  • 任正非拜訪中科院,中芯國際年底試產8nm晶片
    今天跟大家聊一聊:現在國人關注的焦點基本都在晶片上,而近日在晶片領域再次傳來了2個好消息,任正非拜訪中科院院長,中芯國際在年底將實現8nm晶片工藝的試產,這意味著什麼呢?在老美的相關限制之下,華為的處境尤為艱難,光有頂尖的晶片設計工藝,卻無法實現晶片的製造成型。
  • 中芯國際8nm晶片年底試產,7nm已經在路上
    如今好消息傳來,中芯國際方面表示,最新N+1工藝已經進入客戶導入階段,年底前就可以實現小規模試產。結合之前中芯國際給出N+1工藝技術標準可知,中芯國際的N+1工藝技術等效於臺積電8nm技術,而N+2工藝,應該就是7nm。
  • 國內半導體產業崛起有望,中芯國際官宣:8nm晶片最快年底試產
    要知道晶片發展至今早已形成一套完整的技術生產鏈,而這個生產鏈的核心技術大都掌握在國外(美國),而其中最關鍵的就是國內缺少EUV光刻機(極紫外光光刻機),它是製造10nm製程以下晶片的基礎,沒有它國內晶片代工廠商就無法更近一步突破到10nm內。
  • 中芯國際8nm晶片年底量產,美國禁令即將成為笑話?
    【中國8nm晶片年底試產,不需要EUV光刻機】繼美國9月15日再禁令正式實施之後,華為芯陷入了「造不能造,買不能買」的尷尬境地。對於華為來說,解決晶片製造問題已經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中芯國際是國內大陸最大的晶片代工廠,主要業務是為客戶代工各種晶片產品,與臺積電的性質類似。不過,二者相比之下,中芯國際技術實力肯定是落後於臺積電,臺積電是全球最大的代工廠,常年佔據著一半以上的市場份額。所以中芯國際要想追上臺積電的腳步,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 任正非到訪中科院,中芯國際8nm晶片年底試產
    第一重意義:針對關鍵技術領域的突破。在卡脖子這方面華為是非常有經驗的,此次座談會就是讓任正非把有難度的關鍵技術點列出來,由實力雄厚的中科院進行攻關。比如在晶片製造領域中巨頭重要地位的光刻機,白春禮院長就已經表示,在「率先行動」的第二個階段,將集中全院力量,對光刻機、航空輪胎、軸承鋼等關鍵技術領域進行系統攻關,徹底打破「卡脖子」局面。
  • 中芯國際8nm晶片突破!不需要EUV光刻機,繞過壟斷工藝破新高
    在國內晶片鑄造企業之中,中芯國際備受關注。從資料之中可以看出,中芯國際是中國大陸技術最先進、規模最大、跨國經營的專業晶圓鑄造企業。特別是在半導體晶片領域,中國必須擺脫對國外相關技術的依賴,因為華為的例子告訴所有國內科技企業,只有掌握了自己手中的技術,才能避免被別人控制!最近國內的籌碼有很強的爆發趨勢。特別是中芯國際以國產晶片為代表的業績迎來新一輪增長。
  • 中芯國際正式官宣!8nm晶片年底試產,不需要EUV光刻機
    在這種情況下,國產晶片沒有理由不崛起,趕超國外先進技術也是指日可待!近日,國內傳來了一個好消息,中芯國際正式官宣!8nm晶片年底試產,不需要EUV光刻機。這意味著中芯國際在晶片生產方面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一直困擾著國內的難題終於看到了解決的希望!
  • 一個壞消息一個好消息:中芯國際突破8nm,但停止給華為供貨
    根據中芯國際的規劃,第2代FinFET N+1年底試產,接近8nm,中芯官方表示第二代FinFET N+1已導入客戶,年底小批量生產。中芯應該算是第四家打入10nm及以下工藝製程的廠家,根據ceo梁孟松公開透露數據,N+1比14nm性能高20%,功耗低7%,面積縮小63%,按照臺積電製程比較,大約等效8nm製程。
  • 不再依賴EUV光刻機,年底將試產8nm晶片,中芯國際正式官宣
    國內的晶片製造公司逐漸慢慢崛起,承擔起我國晶片國產化的重擔。其中,最具代表性,處於我國晶片製造行業前列的中芯國際公司,最近官方宣布,在不依賴EUV光刻機的情況下,今年年底將實現8nm晶片的試生產。我們可以拿中芯國際的8nm晶片和臺積電的14nm晶片進行比較,前者的性能理論上提升了20%之多,功耗水平也降低了將近7%,晶片大小也減少了63%。這不得不說,中芯國際的8nm晶片,以及具備國際先進水平,能走在國際晶片製造的前列。
  • 中芯國際再傳喜訊,國產7nm晶片獲得突破,14nm良品率大關突破
    我相信大家如今在網上總能夠看到晶片的時間,而我們國產晶片的發展也是比較緩慢的,基本上都是需要國外的科技支持,但是在今年美方發布了一條對於晶片制裁的條令以後,讓華為整個晶片產業受到了創傷,而華為的總裁也表明了這次Mate40所搭載的也將會最後一代國產麒麟晶片了,從這我們也能夠看到國內的晶片行業還是需要依靠國外的技術支持
  • 中芯國際傳喜訊!8nm晶片年底開始試產,EUV光刻機不再是必須
    中芯國際官方正式宣布了國產8納米晶片年底試產的消息,最重要的是不需要EUV光刻機。其次,中芯國際的二代FinFETN+1已進入客戶導入階段,可望於今年年底進行小批量試產,在一代的基礎上,二代FinFETN+1技術已經成功突破14納米製程的限制,讓我國的晶片工藝達到了10納米級以下的尖端水平。據了解,第二代FinFETN+1工藝製造的8納米級別晶片比起原有的臺積電14納米,在總體性能上提升了20%,使用功耗降低了7%,面積則縮小了63%,這種提升是值得肯定的。
  • 國產8nm晶片試產,ASML工程師潑冷水
    目前國內仍然造不出頂級的晶片,最主要原因是不過,近日國內晶片發展也迎來好消息,一方面是中芯國際的曝光,科技市場中,顯示中芯國際稱8nm晶片將於年底試產,並且可以繞開EUV光刻機,根據透露,中芯國際的第二代N+1工藝已經進入到客戶導入階段,並且將於年底批量試產了。
  • 中芯國際N+1工藝升級,成功避開EUV光刻機,年底進行試產
    自從華為被禁令限制以來,光刻機和晶片晶片生產工藝逐漸成為了人們關心的一個話題。現在中國晶片代工企業中芯國際終於傳來了好消息, 其新一代納米晶片技術N+1工藝取得了新的進展。與中芯國際之前的14nm製程技術相比,新一代的N+1工藝生產的晶片在功耗上降低了57%,而在性能上卻提高了20
  • 中芯國際迎「重大突破」:新高端晶片將步入試產
    據科創板日報12月4日最新消息,我國晶片生產巨頭中芯國際在互動平臺公開表示,該司即將在2020年底小批量試產第二代FinFET N+1晶片,目前這一晶片已經進入客戶導入階段。去年年底,中芯國際率先完成任務,完成了第一代FinFET 14nm晶片的量產工作。
  • 中國晶片獲得歷史突破!8nm晶片即將試產,這次美國徹底傻眼
    在晶片製造領域,全球最一流的企業是臺積電,而我國最一流的則是中芯國際,目前臺積電已經可以做到量產5nm製程的晶片,壟斷有絕大部分頂級晶片市場,相比之下,我國的晶片製造水平較弱,目前中芯國際只能生產14nm製程的晶片,和臺積電有數十年的差距。
  • 再次突破!中芯國際公開官宣,年底將實現國產化7nm量產
    據了解,我國已經定下了一個目標,計劃在未來五年內為晶片研發投入10萬億資金,讓自給率達到70%!雖然這個目標有著一定的挑戰性,會讓國產晶片公司背負很大的壓力,但是有壓力才會有動力,只要堅定不移地朝著目標前進,它們就一定能不斷地取得突破。中芯國際就是最好的例子,最近它傳出了一些好消息!
  • 臺積電2nm實現突破,中芯國際也不甘示弱,國產晶片再上一層樓
    中芯國際不甘示弱這個好消息就是中芯國際的第二代N+1工藝取得了重大突破,已經進入了客戶導入階段,預計在今年年底完成相關晶片的試產。所謂的N+1,就是中芯國際為了對標臺積電的7nm而推出的工藝技術,生產出來的晶片能夠達到先進水平。
  • 中芯8nm晶片年底開始試產,不要EUV光刻機,ARM神助力
    一直以來我國在晶片領域的開發,與世界技術相比都是比較落後的,國內的晶片市場長期以來,都受制於美國或其他晶片大國的打壓,始終沒有一個很好的發展機會,這一次美國的「逼入絕境」,可以說是徹底的將我國逼入了,全力研發半導體晶片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