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於印發「網際網路+人社」2020行動計劃的通知

2021-01-04 中國政府網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於印發「網際網路+人社」2020行動計劃的通知
人社部發〔2016〕105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局),部屬各單位,公務員局: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積極推進「網際網路+」行動的指導意見》(國發〔2015〕40號)和《國務院關於印發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的通知》(國發〔2015〕50號)精神,結合國務院推進「網際網路+政務服務」有關要求,我部研究制定了《「網際網路+人社」2020行動計劃》,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貫徹落實。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2016年11月1日

「網際網路+人社」2020行動計劃

「網際網路+人社」是貫徹落實「網際網路+」、大數據等國家重大戰略,推進「網際網路+政務服務」,加快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領域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的重要舉措,對於增強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效能,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和能力,具有重要意義。為加快推動「網際網路+人社」實施,制訂本行動計劃。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為指導,堅持以服務人民為中心,以改善民生保障、增進人民福祉為主線,充分運用「網際網路+」和大數據思維,全面發揮我國網際網路應用規模優勢及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數據資源優勢,深度挖掘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與網際網路融合發展潛力,增強創新能力,改進公共服務供給模式,激發社會創新活力,破解民生熱點難點問題,推動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創新發展。

(二)基本原則

堅持以人為本。緊緊圍繞人民群眾訴求,面向各類服務人群,構建人人參與、人人享有、人人獲益、人人便利的「網際網路+人社」發展格局。

堅持融合創新。推動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與網際網路的創新理念、創新模式、先進技術深度融合,加快業務創新與服務方式變革,引領制度創新和體制機制創新,形成「網際網路+人社」新模式。

堅持開放共享。推進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領域服務資源、數據資源和基礎設施資源平臺化,完善各類資源的開放共享機制,鼓勵社會力量參與民生服務,形成公眾參與、社會共建的新形態。

堅持安全有序。正確處理創新發展與保障安全的關係,強化信息安全和個人隱私保護,健全網絡安全保障體系,夯實信息化支撐能力,確保「網際網路+人社」健康、安全發展。

(三)行動目標

按照試點示範、逐步推廣的模式分階段推進「網際網路+人社」建設。

2018年之前,著力推進「網際網路+人社」試點示範工作:初步建成促進「網際網路+人社」發展的創新能力體系,優選一批行動主題納入應用示範,探索形成一批可持續、可推廣的創新發展模式。

2020年之前,實現「網際網路+人社」多元化、規模化發展:建成較為完善的創新能力體系,形成線上線下融合、服務銜接有序、規範安全高效的「網際網路+人社」發展格局,各項行動主題全面深化。形成開放共享的「網際網路+人社」生態環境,社會參與程度大幅提升,服務資源得到充分開發利用,群眾滿意度顯著提升。

二、工作任務

「網際網路+人社」2020行動計劃由基礎能力提升、管理服務創新和社會協作發展三項行動計劃組成,共包括48個行動主題(見附件)。

(一)基礎能力提升行動

促進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領域數據資源和服務資源的聚集、整合和共享,形成基於大數據的「網際網路+」基礎能力,為管理服務創新行動和社會協作發展行動提供基礎支撐。

1.精準識別能力。普遍發放社會保障卡(以下簡稱社保卡),實現「一人一卡」。建設社保卡持卡人員基礎信息庫(以下簡稱持卡庫)、用人單位基礎信息庫,推進人員、單位信息在各業務領域之間的充分共享,並與國家人口基礎信息庫、法人單位基礎信息庫對接,實現「一數一源」。依託社保卡及持卡庫,構建全國統一的個人身份認證平臺,提供線上線下綜合身份認證手段,形成業務辦理的實名制驗證能力,做到「單點登錄、全網通辦」,並與國家統一建設的用戶身份認證體系實現互聯互通。結合生物特徵識別技術,進一步提高身份認證的準確度與方便性。

2.信息匯聚能力。實施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大數據戰略,規範數據採集和應用標準,拓展數據採集範圍,強化數據質量,積極與公安、稅務、民政、教育、衛生計生等部門共享數據資源,探索引入社會機構、網際網路的數據資源,構建多領域集成融合的大數據應用平臺。聚集整合個人就業經歷、職業技能培訓、參保繳費、待遇享受、工資收入、權益保障、表彰獎勵等數據,以及用人單位的勞動用工行為等數據,構建「人社電子檔案袋」。融合社保卡應用、服務、管理信息,構築「用卡軌跡圖」。

3.需求感知能力。基於各類數據資源,運用大數據技術對各類服務對象的基礎屬性、業務屬性、行為軌跡進行「畫像」,開展比對和關聯分析,準確描述不同群體、個體的業務行為特徵,核驗服務對象的業務狀態,形成對服務訴求的感知與預判能力,為面向服務對象提供更具個性化的主動服務奠定基礎。

4.信用評價能力。建設全國統一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信用信息平臺,歸集整合就業、社會保險、人事人才、勞動關係、工資收入分配等方面的信用信息,實現跨地區、跨業務共建共享共用。建立信用信息綜合評價模型與標準,對各類服務對象守信失信行為進行分析,構建「人社信用體系」,客觀評價用人單位和個人的行業信用情況,並與國家信用體系全面對接,實現信用信息互通、評價規則互認。

5.支付結算能力。充分發揮社保卡普遍加載金融功能的優勢,強化社保卡的銀行帳戶功能,支持各類繳費和待遇享受應用。建設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支付結算平臺,廣泛藉助合作商業銀行、第三方支付平臺等支付渠道,拓展社保卡的線上支付結算模式。

(二)管理服務創新行動

廣泛應用基礎能力提升行動的建設成果,引領管理服務模式創新,形成適應「網際網路+」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新形態。

1.線上服務。建立統一的公共服務信息平臺,統一線上服務入口,實現全業務、多渠道的便捷服務。構築統一的網上服務大廳,凡具備網上辦理條件的服務事項,都要實現網上受理、網上辦理、網上反饋,提供辦理進度和辦理結果網上實時查詢服務,做到「應上盡上、全程辦理」。暫不具備全程線上辦理的事項,要以在線諮詢、在線指導、在線預約等方式,及時解答群眾疑問,實現線上線下服務銜接。推廣網上維權、網上調解仲裁、網上職業培訓等新模式。提升12333電話服務能力,大力發展移動客戶端、自助服務終端、微信等服務渠道,實現線上各渠道之間的集成,並與實體大廳服務聯動。藉助銀行、醫院、藥店等社會服務渠道,為群眾提供更為便捷化的服務。

2.協同服務。按照簡政放權的要求,簡化優化業務流程。充分發揮社保卡的身份憑證功能,推動持卡辦事。按照統一標準建設電子檔案系統,統一業務入口。推進就業失業登記、社會保險登記、勞動用工備案的協同辦理。構建線上線下相銜接的權益保障平臺,支持信訪、社會保險基金欺詐、勞動人事爭議、勞動保障監察等案件的信息協同與共享。構築和完善跨地區業務協同平臺,促進異地協作。依託國家數據共享交換平臺,推動與政府其他部門的信息共享,進一步減少紙質證明材料,按規定支持相關部門及社會機構聯網核驗參保狀態情況。鼓勵與相關部門合作,建立部門協同的網上人才綠色通道。

3.主動服務。利用大數據技術,通過對服務訴求的實時感知與動態分析,為各類服務對象提供更具個性化的主動服務,變「服務對象找我」為「我找服務對象」。通過匯聚整合人口、就業、社會保險等數據資源,準確感知勞動者就業創業和人才服務需求,提供針對性服務;準確感知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需求,實施分類幫扶和精準扶持;準確感知廣大群眾的社會保障訴求,提供貼心服務。利用旅行、醫療、消費等生活軌跡信息,動態掌握人員狀態,輔助判斷參保人員的待遇享受資格。藉助移動網際網路、生物特徵識別等技術,推進待遇享受資格遠程認證。積極運用網際網路新媒體,圍繞群眾關切解疑釋惑,及時回應社會輿情。

4.引導服務。構建「就業D圖」,全方位、多維度地展現各地區、各行業、各工種人力資源市場供需狀況,引導勞動者有序流動、理性擇業,引導用人單位合理設置招聘計劃,引導培訓機構開發更具針對性的培訓課程;構造人才供需指數,在線監測人才需求,及時公布人才供給與市場需求信息,引導勞動者合理制定職業發展規劃,提升職業技能,引導用人單位優化人力資源結構;通過數據比對和關聯分析,定位未參保對象,明確重點擴面人群,探索利用社交網絡、城市服務等網際網路服務入口推送參保提示信息,提供網上自助參保、續保、繳費等服務,引導廣大群眾參加社會保險,促進全民參保。

5.精確監管。建設以大數據為基礎的監管監控平臺,提高監管監控的針對性和精確性。推動建立統一的網上勞動用工備案平臺,加強勞動用工動態監測。利用網際網路數據,發現勞動保障違法違規行為線索,並與就業、社會保險和勞動用工信息比對核查,確定需重點監控的用人單位,有針對性地實施勞動保障監察。利用大數據、智慧地圖、融合通信等技術,建立智能執法調度指揮平臺,為應急指揮、執法調度、移動執法等提供技術支持。推進就醫一卡通,結合參保人員持卡就醫購藥的軌跡信息,實現對門診、住院、線上線下購藥等醫療服務行為的全方位智能監控。完善社會保險基金監管系統,推動社會保險與財政、稅務、金融監管等大數據資源的融合應用,篩查社會保險基金欺詐違法違規行為,實現精確查處。建立基於大數據的決策支持體系,及時感知政策實施狀況,促進政策完善。構建基於大數據分析技術的失業預警體系和人力資源市場供求信息監測體系。

6.信用監管。依託「人社信用體系」,建立業務分類處理新模式,對誠實守信主體實行信用承諾、優先辦理、簡化程序等激勵措施。探索通過社保卡查詢核驗持卡人信用情況,分級授權網上業務範圍,分類設定創業擔保貸款額和貸款周期等。推動公務員錄用、榮譽表彰等業務環節同步審查信用情況。加強對用人單位、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社會保險協議服務機構的信用管理,依法打擊用人單位違法行為,懲處「黑中介」和協議機構的違規、欺詐、騙保等失信行為,引導社會誠信文化。

(三)社會協作發展行動

面向社會輸出基礎能力提升行動的建設成果及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系統的服務資源,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創新服務,支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1.基礎能力輸出。建立面向社會開放的社保卡服務平臺,支持政府其他部門及社會機構通過社保卡向城鄉居民提供服務,並依託社保卡、個人身份認證平臺,開展實名身份核驗。開放社保卡支付結算接口,支持與各類社會支付渠道的應用集成。建設統一、開放的醫保結算接口,支持相關機構開展網上購藥等應用。

2.業務能力輸出。建設統一的數據開放平臺,公開資源目錄和應用規範,在保證信息安全和個人隱私的前提下,逐步推動非涉密非敏感的公共數據資源和服務資源向社會合規開放。開放職業資格證書、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專業技術資格證書、技工院校畢業證書、就業創業證等證照信息的核驗接口,支持政府其他部門及社會機構的集成應用。開放查詢服務接口,向單位和個人提供人員就業經歷信息、參保信息等查詢服務,向社會人力資源服務機構開放招聘崗位信息。

3.人社眾籌眾包。積極吸納社會力量參與「網際網路+人社」建設,支持創業者和社會組織開發衍生服務產品。構建面向公眾的創業服務平臺,為創業者提供在線的項目開發、開業指導、跟蹤扶持等服務。搭建家庭服務業公益性信息服務平臺,發展網際網路家庭服務模式。構建網絡化人才交流合作平臺,為各類人才與項目需求提供對接服務。開展醫保診療信息的挖掘分析,實現對健康狀況的監控預警,為參保人員提供個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務。面向社會徵集運用網際網路改進民生服務的創新項目和創意點子,借民智推動民生服務資源應用,形成協作共創的良好生態。

三、保障措施

(一)健全政策措施。圍繞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改革創新要求,進一步完善政策法規制度,優化「網際網路+人社」發展環境。支持電子數據、電子籤章的使用,保障各項業務的線上全流程辦理。規範社保卡發行和使用,保障持卡人線上線下的用卡權益。制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公共數據資源開放共享與使用管理制度。

(二)完善業務管理。簡化優化業務經辦流程與公共服務流程,減少處理環節,縮短辦理時限。整合優化服務窗口,實行綜合櫃員制。按照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全面梳理編制公共服務事項目錄,推動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領域管理服務標準化。全面清理公共服務事項涉及的證明材料和業務單據,探索免填單業務經辦方式。建立跨領域、跨部門的公共服務事項協同辦理機制。

(三)提升技術保障。推進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信息系統省級集中,構建全國一體化的「人社雲」,加快信息網絡向基層延伸。制定基礎信息庫、雲平臺、公共服務信息平臺等方面的信息技術標準,規範接入接口,確保各系統、各應用的有序對接和第三方應用的安全接入。

(四)強化安全保障。加快「網際網路+人社」信息安全體系建設,落實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按照國家密碼管理政策加強密碼保護,推進全網全域的安全監控。建立數據分類應用、分級保護機制,外部機構接入安全審查、驗證機制,以及網上服務用戶身份認證機制,切實保障信息安全和個人隱私。

四、組織實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應高度重視,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統籌協調解決「網際網路+人社」實施中的重大問題,明確職責分工,完善工作制度,形成工作合力,確保各項創新業務健康有序發展。

(二)建立聯動機制。部級主要負責規劃指導、標準制定、經驗總結和推廣實施,統籌安排全國性重點建設任務;各省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結合本地實際,組織落實各項行動計劃,並充分調動基層的積極性,進一步拓展行動主題。

(三)加強資源調配。充分利用現有資金渠道,積極爭取財政資金支持。鼓勵採用政府採購、服務外包、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社會眾包等方式,引導社會資本參與「網際網路+人社」行動,進一步拓展經費保障渠道。

(四)開展示範試點。鼓勵有條件的地區或業務領域開展「網際網路+人社」創新應用試點,通過在技術創新、業務優化、管理提升等方面的先行先試,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實踐方案和發展模式。

(五)加強隊伍建設。完善人才培養、激勵和保障機制,建立適應「網際網路+人社」要求的創新型人才隊伍。大力開展培訓與交流活動,增強對「網際網路+人社」工作模式的適應能力,提升工作水平。

附件:「網際網路+人社」2020行動主題

相關焦點

  •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於印發《支持海南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指導意見》任務要求,近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正式印發《支持海南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實施意見》(簡稱《實施意見》),《實施意見》從三個方面八個部分,提出了支持海南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總體要求
  •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於印發《治欠保支三年行動計劃(2017...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於印發《治欠保支三年行動計劃(2017-2019)》的通知人社廳發〔2017〕80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局):為進一步貫徹《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全面治理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的意見》(國辦發〔2016〕1號)和國務院第163次常務會議精神
  • 揚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關於印發「人社服務快辦行動」實施...
    機關各處室、局屬各單位:現將《揚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關於開展「人社服務快辦行動」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揚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辦公室2020年8月3日 揚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關於開展「人社服務快辦行動」實施方案 按照人社部《關於開展
  • 江蘇省人民政府 最新公報 江蘇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關於印發...
    江蘇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關於印發《江蘇省技工學校設立審批辦法(試行)》的通知 發布日期:2021-01-04 11:00 來源:江蘇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字體:[大 中 小] 蘇人社規〔2020〕5號各設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省有關部門:現將《江蘇省技工學校設立審批辦法
  •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財政部部署實施企業穩崗擴崗專項支持計劃
    日前,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印發《關於實施企業穩崗擴崗專項支持計劃的通知》,要求在抓好現行政策基礎上,用足用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專帳資金,拓寬以工代訓範圍,支持企業穩定崗位,鼓勵企業吸納就業,保障勞動者基本生活,努力保持就業局勢和社會大局穩定。
  • 人社部印發《關於實施失業保險支持技能提升「展翅行動」的通知》
    中國日報4月27日電(記者 蔣成龍)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做好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就業創業工作的意見》(國發〔2017〕28號)、《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財政部關於失業保險支持參保職工提升職業技能有關問題的通知》(人社部發〔2017〕40號)精神,推動各地深入實施失業保險技能提升補貼政策,
  • 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深圳市財政局關於印發《深圳市職業...
    》(深府辦函〔2019〕259號)工作部署,保障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根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 財政部辦公廳關於做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專帳資金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人社廳發〔2019〕117號)、《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廣東省財政廳關於印發廣東省勞動力職業技能提升補貼申領管理辦法的通知》(粵人社規〔2019〕18號)、《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廣東省財政廳關於印發廣東省職業技能提升培訓補貼申領管理辦法的通知
  • 關於轉發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 財政部辦公廳
    各省轄市、濟源示範區、各直管縣(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教育局、財政局、民政局,各普通高等學校:  現將《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 財政部辦公廳 民政部辦公廳關於加大湖北地區和湖北籍勞動者就業支持力度的通知》(人社廳發〔2020〕46號)轉發給你們,並提出如下要求,請一併貫徹落實:
  • 教育部辦公廳 財政部辦公廳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印發關於...
    教育部辦公廳   財政部辦公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於開展拖欠義務教育教師工資等問題摸査工作的通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財政廳(局)、人力資源社會 保障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財政局、人力資源社會保 障局:黨中央、國務院多次出臺政策文件要求保證教育經費投入、保障教師工資收入。
  • 人社部提出到2020年人力資源服務產業規模達到2萬億元
    新華社北京10月11日電(記者葉昊鳴)記者11日從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了解到,人社部近日印發了《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行動計劃》,提出到2020年,人力資源服務產業規模達到2萬億元。  據人社部有關負責人介紹,根據行動計劃,發展人力資源服務業要堅持「市場主導、政府推動,融合創新、集聚發展,促進交流、開放合作」的原則,以基本建立專業化、信息化、產業化、國際化的人力資源服務體系為目標,人力資源服務業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穩步提升。
  •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介紹2020年一季度就業形勢和社會保障工作等情況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於4月21日(周二)10點在部東院二層報告廳舉行2020年一季度新聞發布會,介紹一季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進展情況。中國網 張瑞宇 攝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政策研究司司長、新聞發言人 盧愛紅:各位媒體朋友,上午好!歡迎大家參加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2020年第一季度新聞發布會。今天我們邀請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就業促進司張瑩司長,職業能力建設司張立新司長,養老保險司聶明雋司長,行風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吳禮舵副主任參加發布會,並回答大家的提問。
  • 《珠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珠海市財政局印發關於進一步規範和...
    點擊查看文件:珠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珠海市財政局印發關於進一步規範和優化就業創業補助資金使用管理的通知(珠人社規〔2020〕3號)為加強就業專項資金管理,規範就業創業補貼的申領和發放,根據《關於進一步規範和優化就業補助資金使用管理的通知》(粵人社規〔2020〕23號,以下簡稱粵人社規〔2020〕23號文)、《廣東省財政廳 廣東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關於印發省級促進就業創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的通知
  •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於實施中國-日本社會保障協定的通知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於實施中國-日本社會保障協定的通知人社廳發〔2019〕81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局):為有效解決中國、日本兩國在對方國工作的人員雙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問題,兩國於2018年5月9日正式籤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日本國政府社會保障協定
  •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於開展職業技能電子培訓券試點工作的...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於開展職業技能電子培訓券試點工作的通知人社廳發〔2020〕67號天津市、山西省、吉林省、上海市、福建省、山東省、河南省、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四川省、西藏自治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局):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方案
  •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 財政部辦公廳關於做好2020年高校畢業生...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 財政部辦公廳關於做好2020年高校畢業生「三支一扶」計劃實施工作的通知人社廳發〔2020〕57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局)、財政廳(局):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
  • 平塘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關於平塘縣2020年公開遴選定點培訓...
    根據貴州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於做好貴州省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實施方案有關工作的通知》(黔人社通〔2019〕193號)、黔南州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黔南州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工作方案(2019-2021)的通知》(黔南府辦發〔2019〕25號)精神,平塘縣人社局結合實際制定了《關於2020年公開遴選定點培訓機構工作實施方案》。
  •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打開APP關注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電子政務辦公室、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印發《關於依託全國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做好社會保障卡應用推廣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快推進社保卡依託全國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以下簡稱一體化平臺)跨地區、跨部門應用。
  •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於2020年度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考試...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於2020年度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考試計劃及有關事項的通知人社廳發〔2019〕118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局),各副省級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人事部門,有關協會、學會:  為進一步做好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考試的規劃與管理
  • 人社部部署實施「2020年西部和東北地區人力資源市場建設援助計劃...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6月13日訊 據人社部網站消息,近日,人社部印發通知,部署實施「2020年西部和東北地區人力資源市場建設援助計劃」項目。今年的援助計劃包括16個項目,分別支持西部和東北地區15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開展助力脫貧攻堅促摘帽行動,舉辦就業重點群體專場招聘,強化人力資源市場管理和從業人員素質提升,加強人力資源市場供求信息監測,促進與東部省份人力資源市場建設對口交流和勞務輸出。援助計劃聚焦貧困地區特別是深度貧困地區和52個未摘帽貧困縣人力資源市場建設,與脫貧攻堅和穩就業直接相關的援助項目佔比70%以上。
  • 關於印發《江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江門市財政局關於應對新冠...
    〔2020〕50號 關於印發《江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江門市財政局關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各市(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財政局:現將《江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江門市財政局關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的若干措施》印發給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