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將實現5G網絡全市覆蓋」「電子信息產業總產值約佔全國的1/6以上」「深圳將率先攻克一批新基建關鍵核心技術」……今天上午,在深圳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基建專場新聞發布會上,深圳市政府副秘書長吳優介紹了目前深圳新基建的發展情況,並表示深圳將進一步發揮電子信息產業鏈完備、產學研融合創新、以及高度市場化等優勢,在新基建建設方面率先探索出「深圳特色」之路。
當前,全球主要經濟體正朝著數位化社會加速轉型,一場改變現有產業組織形態、重塑全球技術經濟格局的重大變革正加速到來。但傳統基礎設施已難以支撐經濟社會的數位化轉型,亟需構建現代化新型基礎設施體系,為未來數字時代提供堅實支撐。
吳優表示,今年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多次提到要加快「新基建」部署步伐。發力「新基建」,既是對衝疫情給經濟社會帶來的負面影響、助力短期逆周期調節的有力手段,又有利於經濟的中長期高質量發展。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粵港澳大灣區的「雙區疊加」的形勢下,深圳作為一座以「科技」和「創新」著稱的城市,必須在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率先發力,走在全國前列。
實際上,深圳已經在新基建的部分領域取得一系列成就。吳優介紹,5G商用進程建設成效顯著,今年8月將實現5G網絡全市覆蓋;寬帶普及和光纖入戶建設處於國際先行梯隊,固定寬帶人口普及率51.5%,光纖接入用戶佔比達94.2%;多功能智能杆建設走在全國前列,迄今為止已建成2289根多功能智能杆。除此之外,深圳在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智能網聯汽車、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等領域的建設和發展水平也保持國內領先。
不光是已搶得建設先機,另一方面深圳還具有全球最完備、響應速度最快的電子信息產業鏈,可率先構建「新基建」系統解決方案。深圳是我國電子信息產業重鎮,電子信息產業總產值約佔全國的1/6以上,依託完備的產業鏈配套,本地企業如騰訊、比亞迪等已在「新基建」多個領域建立領先優勢,可率先構建「新基建」系統解決方案,有效服務全國「新基建」布局建設。
除此以外,深圳具有「基礎研究+企業研發」的創新「雙引擎」,率先攻克一批「新基建」的關鍵核心技術。長期以來,深圳民營經濟領軍企業多創新能力強,自主創新呈現出頗具特色的「四個90%」,即90%以上研發機構在企業,90%以上研發人員在企業,90%以上研發資金源於企業,90%以上專利發明出自企業。隨著深圳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布局建設,可以加快補齊原始創新能力短板,形成「基礎研究+企業研發」的創新「雙引擎」。
再加上深圳具有高度市場化的體制優勢,可率先探索「新基建」新型投運營模式。吳優說,「新基建」相比傳統基建的特點之一,便是更多依靠市場化力量。深圳市場化程度高,民營經濟商事主體佔比超過95%,7家世界500強企業中有6家是民營企業,中小板、創業板上市企業數量連續13年居全國首位,其中90%以上均為民營企業,通過完善「新基建」頂層設計,將有效激發社會資本參與「新基建」的活力,率先探索出「新基建」新型投運營模式。
【來源:南方都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