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北人才大量外流。專家獻出一計:廢除英語主科地位,人才外流率將...

2020-12-07 騰訊網

人才外流一直是令政府和專家頭痛的問題。尤其是以清北為主的高端人才的大量外流,給我國經濟建設、科學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損失。

專家們憂心忡忡,但又無計可施。政府則不斷提高海歸待遇,試圖以此吸引大量人才回歸。但效果平平,甚至適得其反。這樣的政策迫使大量本土人才也「出國留學鍍金」,其中相當一部分被國外的優越科研和生活條件吸引,再不回來。不能一視同仁地對待海歸和本土人才,反而加速了國內人才的外流。

總之,該想的辦法都想了,該出的政策都出了。還是找不到更好的辦法。

面對人才外流專家無計可施

人才外流如過江之鯽

辦法總比問題多。

血型學專家另闢蹊徑,提出了遏制人才外流的解決方案:廢除英語的主科地位,人才外流率將腰斬。

廢除英語的主科地位,降為副科或選修課。大幅降低或取消其在高考中的分數權重。將對高端人才外流產生有效遏制作用。

一、英語降為選修課之後,成為學生們自覺自愿地選擇。那些想將來出國深造的,認為離開英語就無法創新的,自然會在英語上下功夫。而那些「術業有專攻」的數理化的尖子生,會一門心思地向清華北大的目標奮進。英語分數又不會拖他們的後腿。這樣最終考上清華北大的人才,大多都是數理化的尖子生,這些人將成為國家創造性人才的後備力量。

英語踢出高考,清北人才外流將減半

因為這些偏科型的天才,英語通常會很差。想要出國留學,並最終在海外發展,語言就將成為他們最大的障礙。再花大把時間精力學託福、雅思等,顯然不是一朝一夕可成。於是思來想去,他們中至少一半最終會留在國內,一門心思的在國內搞科研。從而大量減少人才外流。這其中有人非要出國留學的,我們也勉強不了,讓他們自己再花大把時間攻讀英語好了。

可見,將英語「踢出」高考或大幅降低分數權重,將增加清北學生出國留學和生活的難度,從而大幅減少人才流失率。

二、而那些中學時代就立志要去外國留學或得到國外發展的學生。自然會把選修課當成主課一樣用功學習。但這又必然牽拽其在數理化方面的時間和精力。導致其在高考分數上無法企及數理化專長的學生。這些人沒有英語拉分,通常只能進入普通大學。最終出國留學,並在海外發展。也不會給國家帶來更多的損失。

因為他們僅僅有英語語言上的優勢,無法與決定科學創新的數理化領域有專長的學生相提並論。即使這些人一去不復返,都不會對我國的科技創新產生太多影響。

認為英語重要的自然會學習英語,沒人阻攔

三、廢除英語的主科地位,還有助於增強文化自信,根治一些國人崇洋媚外的思想。從而更加堅定地維護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理論自信。

英語降為副科或選修課,全民對英語的瘋狂崇拜將不復存在。瘋狂英語將黯然淡出人們視野。那些留學歸來的會一口英語的人才,也將不會有高高在上優越感,並享有超本土人才待遇。本土人才也不會在海歸人才面前感到自卑。這樣各類人才就能在一個更加公平的平臺上自信滿滿地競爭,從而促進我國科技文化的迅猛發展。

盲目崇拜英語就是文化不自信的體現

四、廢除英語主科地位之後,社會將對海歸人才和本土人才一視同仁。本土人才將不會為了獲得「海歸」的超國民待遇,而放棄國內工作,專門去「海外鍍金」而「出口轉內銷」的折騰。因這種「折騰」造成的本土人才流失率也將大大降低。

多少年來對英語的盲目崇拜,不僅助長了「崇洋媚外」心理(認為說一口流利的英語就是高貴,殊不知非洲大部分人都說英語),而且使英語本身成為人才流失的「潤滑劑」和「通行證」,只要考上清北的人(作為拉分項的英語自然分數都不會低),本科畢業之後很容易獲得託福和雅思,出國留學和生活就變得非常容易。

英語成為人才流失的潤滑劑和通行證

廢除英語主科地位,不僅能有效抑制清北等高端人才的大量外流,而且能矯正和根治「崇洋媚外」的心理,引導社會和企業一視同仁的對待各類人才,在公平競爭中實現科學創新人才的優勝劣汰。讓真正的人才留在國內,安心創新。

對此辦法,網友表示一定有效。

相關焦點

  • 國際企業看好希臘前景 人才外流開始轉向人才回流
    歐聯網12月12日電,據希臘歐聯通訊社報導,在經歷了長達10年的經濟衰退之後,希臘「人才外流」的趨勢被逆轉為「人才回流」。這一新趨勢的起因卻是新冠疫情。另外,國際企業看好希臘經濟前景,紛紛到希臘進行巨額投資也推動了人才的回歸。
  • 美國高技能人才外流引擔憂 華裔企業家逆勢增加
    該報告的研究員薩曼莎黃(Samantha Huang,音譯)稱,「研究生期間我曾在移民法律公司工作過,曾見過數宗高技能人才因沒有合法身份而面臨遣返威脅的案例。這其中既有從全美排名前五大學拿到博士後學位的癌症研究專家,也有啟動資金達數百萬美元的科技公司創始人,只因籤證種類中沒有針對創業初期企業家的政策。」不過,該報告也顯示出樂觀跡象。
  • 島內人力銀行:官方統計有黑數 臺灣人才外流恐破百萬大關
    原題 島內人力銀行:官方統計有黑數 臺灣人才外流恐破百萬大關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當局主計部門去年底公告,2017年臺灣地區赴境外工作人數達73.6萬人、再創新高;臺灣人力銀行主管表示,官方統計有黑數
  • 島內人力銀行:臺灣人才外流恐破百萬大關
    人力銀行主管表示,官方與民間企業開會時,多次坦言73.6萬統計太保守,從近年企業釋出海外工作機會數漲幅看,外漂族至少100萬人,以職缺數看,大陸釋出的工作機會最多,東南亞、東北亞緩步上升。臺灣地區發展規劃部門坦言,低薪、投資不振,是臺灣人才外流原因,期望這波臺商回流,能提高年輕人在臺安居樂業意願。
  • 「人才流失」用英語怎麼說?
    大家好,今天我們分享一個非常有用且地道的表達——人才流失, 這個短語的英文表達是:brain drain 人才外流,人才流失Britain suffered a considerable brain drain to the United States after
  • 英語科目是否會被踢出3大主科?專家給出答案,結果意料之中
    隨著時代的發展,英語更是逐漸走進人們的視野當中,英語在國際上儼然成為除漢語之外應用最廣的語言。但是,為什麼這些年總有人建議高考將英語踢出三大主科?為什麼建議將英語踢出三大主科?但是事實上,也很多人用不到英語,甚至一輩子都用不到一次,而多數人工作中能用到的英語的也是少之又少。花費大量的時間以及精力去學英語,最後還用不到,單純只是為了考試,因此,很多人會覺得英語那毫無用處。
  • 英語是否會被「踢出」主科,專家給出答案,家長:意料之中
    」有一部分人認為教育對於英語過於重視,學生們學好漢語就可以了,為什麼還要再去學習英語呢?認為應該將英語「踢出」主科的隊伍之中。每年都會有很多關於英語被踢出主科的傳言,而對於這類傳言,家長們的態度也是不一致的,有的支持有的反對,近日,相關的專家給出了明確的答覆。
  • 英語,是不是到了退出「三大主科」的時候了?網友:任重而道遠
    而數學被稱為一切科學的基礎,可以說人類的每一次重大進步背後都是數學在後面強有力的支撐,所以數學成為主科也是當之無愧的。英語成為三大主科之一當然有其歷史的必然,英語作為國際通用的語言,是我們走出國門的必備語言工具。改革開放初期,我們正需要走出去,請進來,學習外國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開展國際貿易和交流,這些都需要英語人才。
  • 英語會不會被「踢出」主科,專家給出這樣的答案,網友:我想多了
    英語這個科目一直很受大家關注,從小學3年級的時候就開始學習英語,並且一直把英語的地位放在和數學語文並列的位置,很多同學都在苦惱英語這個學科,最近有傳言說英語可能會被踢出主科,現在專家給出答案這樣說。專家給出肯定答案因為英語這個科目的爭議一直很大,有的人認為漢語使用的範圍最廣,而且很多同學在工作中沒有用到英語,所以英語這個科目可不可以變成選修科目,把英語這個科目從主科的位置踢出去。專家已經給出了肯定答案,英語是不會退出主科的。
  • 臺灣憂心半導體人才外流潮
    文件要求我國晶片自給率從目前的30%,在2025年達到70%。   據臺媒報導,臺灣半導體產業界擔憂更多人才因此西進大陸。聯發科等企業近期不斷向臺灣地方政府呼籲「開放政策工具」,例如針對半導體研發人員,取消分紅費用化,讓公司可以用分紅配股,留住珍貴的人才,否則臺灣腦力被買完,半導體業也沒了競爭力。
  • 大量技術人才離開臺積電,到大陸晶片企業就職,釋放怎樣的信號?
    為了將李穎招入麾下,上演了一個現代版的「三顧茅廬」,當然很多企業都很注重人才。雖然這兩家目前還無法生產出晶片成品,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這兩家公司的高管絕大多數都來自臺積電,並且從政府那邊已經獲得了幾十億的資金。
  • 英語科目將被「踢出」3大主科?聽到專家回應,家長紛紛拍手叫好
    所以很多家長都很重視孩子的英語成績,甚至是在孩子剛剛開始學習英語時,就會急著給孩子報名補習班,提升孩子的英語成績。不過,英語這門學科,也一直是存在著爭議的。很多家長認為不應該太過於重視英語,英語不僅佔用孩子們學習的時間,而且在工作後,運用英語的機會也是少之又少,所以英語的存在並沒有必要,甚至有家長提議將英語踢出三大主科的範圍。
  • 英語學科是否會被踢出主科隊伍,專家給出的答案,家長舉雙手贊同
    同樣如此,英語在中國也是佔有主體地位,國內中小學生乃至高中大學等,都會學習英語。由此看出英語的重要性,並且在中考和高考中,英語所佔的分數比例與中國的語文學科比例不相上下。我們在上小學的時候就開始學學習英語,到了高中之後同樣還是要學習英語,在上了大學之後我們還要考英語四六級證書。
  • 清華北大的人才都去哪了
    作為國家最為頂尖級的人才,院士對於哪個國家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在這一眾高校中,浙江大學和吉林大學可謂是出盡風頭。 但是作為中國最頂尖的清北卻在這一次評選中讓人失望,只拿到了第四第五的名次,並且和第一之間的差距更是一倍有餘。 這樣的結果實在讓人難以接受,作為中國最頂尖的學府,同時擁有中國最優質的生源和中國最完美的教育資源。
  • 英語是否會被踢出3大主科,專家已給出回應,家長表示不出所料
    等到學生們到了高中階段的時候,英語更是成為了一門最重要的學科,如果說學生們的英語學得不太好的話,是非常會影響英語考試總分的,但是一直以來,有很多的人對英語這門學科的是有很大爭議的,有的人認為我們國家對英語這門學科太重視,應該弱化一些對英語這門學科的學習,最好是將英語這門學科「踢出」3大主科。
  • 將英語「踢出」三大主科?聽聽專家怎麼說,家長表示:意料之中
    英語是全球學習最為廣泛的第二語言,是英國、美國、紐西蘭等國家的母語,是聯合國、歐洲聯盟等國際組織的官方語言。 對中國學生來說,學好英語至關重要,英語與語文數學一起被稱之為「三大主科」,在中考、高考和考研中佔有重要地位。
  • 為人才成長鬆綁,為科技插上翅膀。支持將英語踢出高考的九大理由
    英語隨著英國工業革命的到來、多處殖民地的擴張而廣為流傳,再由從兩次世界大戰中崛起而獨霸全球的美國繼續發揚光大,繼而成為了包括聯合國組織在內的多國通用語言,享有極高的地位。我國在八十年代的改革開放時期就掀起了英語學習熱潮,隨著英語被確定為高考主科之一,直到現在全社會對英語的追求仍然有較高的熱度。
  • 英語會不會從主科「摘除」,專家給出回復,家長:意料之中
    >,到了中學的時候就會變成一個學生們的主科了,而到了高中就成為了高考當中的重要一科,佔分的比例極大,可以影響學生的成績。有一些會覺得,我們都是中國人,為什麼去學習外國的語言,學好自己的漢語就好了,何必多學一門語言呢,這類的人認為有必要把英語這門課程從主科的行列中摘除,也有一些人會認為,現在的時代非常的具有國際化,多掌握一門語言有著很大的好處,不僅僅能提高自身的修養還可以在未來具有一些的
  • 老齡少子、人口外流、經濟低迷的東北現狀,也許就是中國的未來
    事實上,東北地區的城鎮化率相比於全國,早已經是屬於發展最早,城鎮化率最高的地區。因此這也就意味著東北地區已經很難再從周圍農村地區補充到新鮮的人口了。造成東北城鎮化率高的原因在於東北的地理和資源優勢,以及歷史條件等綜合因素的影響,除了城鎮化率高,東北地區的工業化發展程度也是最高的。
  • 靶向施策,常德警方斬斷外流販毒「黑手」
    此外,該市還對各村(居)外流販毒工作整治成效開展階段性評估,對外流販毒問題整治不力的村(居)和鎮直單位及相關責任人將根據禁毒工作責任制規定嚴格問責,有力推動各項工作落地落實。從源頭上打擊外流販毒、摧毀外流販毒網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