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納米所在原位構建有序結構的SEI層用於高性能鋰金屬電池研究中...

2020-12-26 騰訊網

可攜式智能器件與長續航電動汽車的發展,對可充電的二次電池的能量密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當鋰負極與硫正極相匹配時,組成鋰硫電池的容量高達2600 Wh kg-1,這將適用於未來高能量密度需求的電動汽車。在前期的硫正極研究中,從納米材料結構設計與表面功能化出發(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2016, 321, 193;Nano Energy, 2017, 40, 390),製備出不同的活性納米催化劑複合材料(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2020, 12, 12727;Energy Storage Materials, 2020, 28, 375;ChemSusChem, 2020, 13, 3404),並選用原位光譜手段探究其相關作用機制 (Energy Storage Materials, 2019, 18, 246;Energy & Environmental Materials, 2020, DOI: 10.1002/eem2.12152)。

在眾多負極中,金屬鋰負極具有高的理論比容量和低的電極電勢。然而,壽命短和穩定性差等問題阻礙其商業化進程。金屬鋰負極面臨挑戰:電化學形成的固態電解質中間相(SEI)的脆性與疏鬆性,使金屬鋰發生不均勻沉積與溶解,最終形成枝晶;體積膨脹引起的電極結構變形和粉化。這些問題並非相互獨立,而是內在關聯的。

針對上述問題,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教授張躍鋼與研究員藺洪振團隊,從表面功能化角度出發,在金屬鋰表面製備出有序結構的有機/無機SEI層,並選用原位和頻振動光譜手段研究其相關作用機制。

不同於常規的無序結構或單一組分SEI的負極(圖1),研究利用高反應活性Pyr13FSI離子液體在鋰金屬表面自組裝形成有序結構的有機/無機SEI層,通過界面選擇性和頻振動光譜(SFG)、X射線光譜(XPS)及原子力譜(AFM)表徵了有序結構中有機層與無機層的存在(圖2)。

圖1.金屬鋰表面SEI層的結構示意圖

圖2.有序結構SAHL-Li的自組裝演化過程及其界面有機、無機層的表徵

在電化學測試過程中,選用前期課題組報導的LiFSI基醚類電解液體系(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2019, 11, 30500),預處理的鋰金屬電極在高達10 mA cm-2的條件下表現出優異的可逆性與穩定性,即便在3 mA h cm-2的大沉積溶解容量下也保持著高庫侖效率,這些電化學結果優於多數報導的文獻。循環後的SEM圖顯示,預處理的金屬鋰表面光滑平整,而原始鋰片則形成眾多的裂痕與粉化。

圖3.有序雙層SAHL SEI層修飾鋰金屬電極的電化學穩定性

進一步,該團隊選用自主設計與研發的原位電化學和頻振動光譜技術,原位SFG測試結果顯示有序有機/無機雜化SEI層阻礙了溶劑分子在金屬鋰表面的吸附,對抑制鋰枝晶形成的具有優勢。

圖4.原位SFG對SEI作用機制研究

相關研究成果以In-situ self-assembly of ordered organic/inorganic dual-layered interphase for achieving long-life dendrite-free Li metal anodes in LiFSI-based electrolyte為題,發表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蘇州納米所博士王健為論文第一作者。研究工作得到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德國Alexander von Humboldt Foundation(德國洪堡基金會)等的支持。

來源: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

相關焦點

  • 原位構建有序結構的SEI層用於高性能鋰金屬電池
    打開APP 原位構建有序結構的SEI層用於高性能鋰金屬電池 小材科研 發表於 2020-12-23 17:19:07 當鋰負極與硫正極相匹配時,組成鋰硫電池的容量高達2600 Wh kg-1,這將適用於未來高能量密度需求的電動汽車。在前期的硫正極研究中,從納米材料結構設計與表面功能化出發(J. Power Sources, 2016, 321, 193;Nano Energy, 2017, 40, 390),製備了不同的活性納米催化劑複合材料(;ACS Appl. Mater.
  • 蘇州納米所在高性能鋰金屬電池研究中取得進展
    在前期的硫正極研究中,從納米材料結構設計與表面功能化出發(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2016, 321, 193;Nano Energy, 2017, 40, 390),製備出不同的活性納米催化劑複合材料(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2020, 12, 12727;
  • 電池不耐用?高性能鋰金屬電池讓電動車續航時間更長
    研究發現,未來將能解決以上的問題,增長鋰電池的使用壽命,讓其更耐用,更穩定,續航時間更長。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教授張躍鋼與研究員藺洪振團隊,從表面功能化角度出發,選用原位和頻振動光譜手段,在金屬鋰表面製備出有序結構的有機/無機SEI層,研究出了其作用機制。
  • 長循環壽命鋰離子電池用鋰金屬上堅固雙相表面層的原位構建
    長循環壽命鋰離子電池用鋰金屬上堅固雙相表面層的原位構建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3 15:31:06 河南大學趙勇團隊開發了長循環壽命的鋰硫電池用鋰金屬表面堅固雙相表面層的原位構建策略。
  • 二硫化鉬共價組裝超結構用於鋰/鈉離子電池,同濟教授為解決二維層...
    二硫化鉬共價組裝超結構用於鋰/鈉離子電池,同濟教授為解決二維層狀材料能源應用中的固有問題提供了一種新策略 來源:化學科學與工程學院   時間
  • 研究人員將膠帶變成薄膜取代鋰金屬電池陽極 提升鋰金屬電池性能
    此種具有保護作用的氧化矽層直接在現有電池的集電器上形成。 Tour表示,此前曾嘗試生產雷射誘導石墨烯獨立薄膜,因此產生了利用膠帶的想法。與純聚醯亞胺薄膜不同,該膠帶不僅能從聚醯亞胺襯底產生雷射誘導石墨烯,還能夠在粘合劑所在的地方產生半透明的薄膜,從而引發了研究人員的好奇心以及進一步的實驗。
  • Small:原位TEM研究固態鋰硫電池在高溫下的充放電行為
    目前,學界對於鋰硫(Li-S)電池運行過程中硫化鋰的結構演變規律的研究還不充分。究竟是鋰的低電子電導率還是低離子電導率抑制了充電過程中硫化鋰的分解,目前還存在爭議。此外,硫化鋰的分解途徑也不清楚。此外,研究還發現鋰離子在固態鋰電池中的擴散是可逆的。這項工作實現了一種在高溫下原位觀測鋰硫電池鋰化行為的新方法。相關研究成果以「In Situ TEM Observations of Discharging/Charging of Solid-State Lithium-Sulfur Batteries at High Temperatures」為題發表在《Small》上。
  • 【中國科學報】中國科大大幅提升鋰金屬電池循環穩定性
    本報訊(見習記者楊凡)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與材料學院姚宏斌課題組與合作者,在金屬滷化物鈣鈦礦導鋰層的構建和應用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研究人員利用氯基金屬滷化物鈣鈦礦寬帶隙、成膜性好、製備簡單等優勢,開發出基於金屬滷化物鈣鈦礦的梯度導鋰層,實現了金屬鋰負極與電解液的隔離,大幅度提升了鋰金屬電池的循環穩定性。該成果近日發表在《自然—通訊》上。
  • 蘇州納米所研發新非對稱凝膠電解質助力無枝晶金屬鋰電池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儲能網訊:具有高理論比容量、低氧化還原電位的金屬鋰負極,有望助力下一代高能量電池的實現。然而,液態電解液體系中金屬鋰負極的枝晶問題飽受詬病。枝晶生長不但能夠導致鋰的不可逆容量損失,還可能引發電池短路乃至爆炸。
  • 學術前沿 | 頂刊鋰硫、固態電池、金屬鋰電池合輯
    陰極由均勻嵌入的ZnS納米粒子和Co–N–C單原子催化劑組成,在高取向大孔主體內形成雙端結合位點,在循環過程中有效固定和催化轉化聚硫中間體,從而消除穿梭效應和鋰金屬腐蝕。有序的大孔通過在催化劑、導電載體和電解液之間形成足夠的三相邊界來增強高硫負載下的離子輸運。這種設計可防止不活躍硫(死硫)的形成。本文的陰極結構顯示,在高硫負荷和稀電解質操作下,電池的性能得到改善。
  • 中國科大在金屬滷化物鈣鈦礦導鋰層穩定鋰電池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與材料學院的姚宏斌課題組與張國楨副研究員和PHI CHINA南京表面分析實驗室的鞠煥鑫博士合作,在金屬滷化物鈣鈦礦導鋰層的構建,並用於穩定鋰金屬電池的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姚宏斌課題組充分利用氯基金屬滷化物鈣鈦礦寬帶隙、成膜性好、製備簡單等優勢,開發出基於金屬滷化物鈣鈦礦的梯度導鋰層,實現了金屬鋰負極與電解液的隔離,大幅度提升了鋰金屬電池的循環穩定性。
  • 美國大學打造人工碲層覆蓋金屬鋰 讓鋰硫電池使用壽命延長4倍
    (圖片來源: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據外媒報導,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科克雷爾工程學院(Cockrell School of Engineering)的一組研究人員找到了一種方法,可以讓鋰硫電池中最具挑戰性的部分之一穩定下來,加速鋰硫電池技術的商業化。
  • 國內外鈉離子電池最新研究進展
    在常規電解質中,鈉離子在很大程度上都不能嵌入到石墨當中(NaC64),因此石墨並不適用於NIBs。相反,人們對非-石墨的硬碳作為NIBs負極方面進行了大量研究,並且這些材料表現出了可觀的可逆比容量(約為300 mAhg-1)。硬碳由隨機取向、彎曲和有缺陷的石墨烯納米片所組成,它們以一定層間距離進行渦輪層狀堆疊,從而能夠在缺陷和片層邊緣、孔內以及膨脹石墨片層之間進行鈉存儲。
  • Chem:原位SERS研究金屬氧化物納米...
    研究背景原位檢測催化劑表面活性位點和活性中間物種有助於深入理解催化反應機理,這是理性設計高性能催化劑的關鍵。在多種原位分析技術中,表面增強拉曼光譜(SERS)技術具有表面選擇性強、特異性高、靈敏度高、水幹擾低等優勢,在檢測表界面化學分析中表現出巨大的潛力。
  • 原子層/分子層沉積技術助力新一代高性能儲能器件研究
    美國ARRADIANCE公司生產的GEMStar系列臺式三維原子層沉積系統  應用案例  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孫學良教授團隊長期從事高性能能源存儲器件的研究和應用,包括鋰離子電池,鈉離子電池,鋰金屬電池,固態電解液電池, 燃料電池等,充分利用ALD/MLD技術的獨特優勢,從ALD/MLD技術在液態鋰離子電池中的應用出發,探討改善液態鋰離子電池表界面問題和挑戰
  • 【綜述】固態電解質與鋰金屬負極界面
    無機固態電解質具有熱穩定性高、機械強度大等優勢被認為是下一代鋰金屬負極最合適之電解質之一。傳統認識中固態電解質機械強度高,化學穩定性強。然而今年來研究發現無機固態電解質與鋰金屬負極仍存在枝晶與界面副反應等問題。近期,利用各類材料提升固態鋰金屬電池穩定性成為熱門方向。
  • SKI將量產高鎳9系動力電池;日本3DOM研發高性能鋰金屬電池
    04 日本3DOM研發高性能鋰金屬電池 外媒消息,日本初創企業3DOM公司研發高性能鋰金屬電池,其目標2022年前實現商業化。該公司介紹,其鋰金屬電池電量是同等重量鋰離子電池的兩倍,電池可以延長電動汽車的續航裡程。
  • 高性能低溫鋰金屬電池
    通常而言金屬鋰沉積過程和SEI膜的構成受到溫度的影響很大,研究表明低溫下沉積生成的金屬鋰顆粒尺寸更小,加劇了界面副反應,從而導致了庫倫效率的降低。在該研究中作者發現通過在醚類溶劑體系中添加10%左右環狀碳酸酯溶劑(例如EC、FEC等)能夠有效的提升低溫下沉積的金屬鋰顆粒的直徑,同時的在該電解液體系中形成的SEI膜中含有較多的LiF和Li2CO3晶體,而在純醚類溶劑的電解液中形成的SEI膜則只觀察到了LiF成分,無機成分較多的SEI膜改善了金屬電池的低溫性能。
  • 蘇州納米所在柔性高效多結太陽電池研究中獲進展
    柔性高效太陽電池在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車、智能可穿戴裝備等領域有重要應用。針對柔性高效Ⅲ-V化合物半導體多結太陽電池製備中存在的光電流匹配的多結材料高質量生長以及大尺寸外延材料的剝離和轉移等技術難題,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研究員陸書龍團隊進行了長期研究,並於近期獲得重要進展。
  • 上海矽酸鹽所在鋰氧氣電池碳基複合正極載體材料研究中取得進展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目前,包括多孔碳、納米碳管和石墨烯等在內的碳材料是二次鋰氧氣電池研究中普遍使用的正極載體。但在非水系鋰氧氣電池研究領域,碳材料存在穩定性不足等問題。非水系鋰氧氣電池在放電過程中發生1電子或2電子氧氣還原反應,生成氧化性極強的超氧根或超氧化鋰中間產物,嚴重氧化碳材料並促進電解液分解,生成大量碳酸鋰和羧酸鋰等副產物導致電極鈍化和電池容量衰減。因此,提高碳基正極的抗氧化性和電化學穩定性是解決此類問題的基礎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