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年過節,
打麻將成為中國人團聚時的節目之一。
您恐怕沒有想到,麻將也風行海外。日前,世界麻將組織發布公告,今年舉行的第三屆世界麻將錦標賽,將在
歐美等地層層選拔,決出120位世界高手角逐桂冠。
被視為古董出口海外
歐美貴族最先迷上麻將
上世紀20年代初期,麻將被視為富有東方情趣的古董,一副麻將售價高達500美元,而現在一副上好的麻將也不過100美元。在歐美,王室貴族、達官貴人紛紛購買:1922年,美國人購買了13萬副麻將;1923年的銷售猛增到150萬副。
一個叫巴布考克的美國商人嗅到了商機,他給麻將取了英文名字叫「Mah-Jong」,並編寫了適合歐美人的《麻將規則》一書,冊子裡統一了麻將英文術語的規範。作家菲茨傑拉德在這本書的序言中說,「這是美國歷史上最為放縱和絢麗的時代,這是最值得書寫的時代。」
果然,這本暱稱為「小紅書」的冊子,幾乎成為當時最受歡迎的書籍之一,並帶動了美國1500萬人玩起了麻將,其中大部分是家庭主婦。
麻將熱潮漸漸擁向英國和澳大利亞,一些王室貴族也迷上了麻將。英國人甚至衍生出新詞彙,他們玩麻將贏了之後說的是「I hu-ed(我和了)」,可謂中西合璧。「吃」、「碰」這樣的習語,也原版出現在西方人的麻將桌上。那時,歐美各國陸續出現敘述麻將打法的書籍和研究麻將打法的雜誌,
荷蘭等國家還成立了專門的麻將組織。
一衣帶水的日本,麻將普及略晚於歐美。1924年,《朝日新聞》的讀者提問一欄中,有了「最近小說和報紙上看見的中國的麻將是什麼?」的問題。那時,為數不多的麻將出現在高雅的咖啡館和餐館中,在東京神樂坂地區的咖啡館裡,僅一套麻將就使得名士、畫家、官吏們蜂擁而至。短短一年後,《朝日新聞》上連載的小說寫到4人玩麻將的場景時,麻將已經風靡一時,許多麻將愛好者團體定期舉辦全國性的麻將大賽。
猶太人是麻將最忠實的追隨者。二戰期間,來到上海的猶太人,很快接受了中國的麻將遊戲,以此作為同族人交流的工具,共同度過流亡中的漫漫長夜。此後無論走到何處,麻將都成為猶太人尤其是女人的最佳伴侶。二戰後,猶太人從上海回到美國,麻將被進一步傳播。
上世紀50至60年代,中產階級白人婦女還流行舉辦「麻將之夜」,家裡掛燈籠,穿著中式服飾。到了上世紀70年代,隨著愈來愈多女性外出工作,許多人不再有時間流連牌桌,麻將也被認為是「祖母的運動」,一度陷入低谷。
「如今,麻將在紐約的流行程度可與馬提尼酒相提並論」,《華爾街日報》2010年曾發表評論,稱網絡帶動了在線麻將的盛行,進而推動了美國打麻將的人年輕化的趨勢。
事實也是如此,美國國家麻將聯盟在美國各地的新會員不斷增加,從上世紀70和80年代初「黯淡時期」的10萬人增加到目前的40萬人。
在美國人看來,麻將無疑是一種社交手段。打麻將時,可以和不熟的牌友聊天。紐約市布魯克林區一家酒吧,夜裡常有一批年輕女子聚在一起,切磋麻將牌技。在美國大學裡,一些學生把網絡麻將當作一種遊戲。有的大學還成立了麻將聯誼會。一些社區中心每周一至周五,都有人在打麻將,少則兩三桌,多則五六桌。就連南達科州的小村子都有人加入國家麻將聯盟,成為麻將的發燒友。
甚至,有的美國小學開設興趣課,讓學生通過麻將遊戲學習算術和簡單的漢字,辨認東、西、南、北等中國字。美國維吉尼亞州阿靈頓的託馬斯·傑斐遜中學,早在2006年就開辦了麻將興趣班,學生們利用午餐後的休息時間學習麻將技巧、策略和規則。
美國人打麻將,有按照中國玩法來玩的,還有按照「美國國家麻將聯盟」推出的牌局表組合來玩的。當然,他們的創新也不少。有人驚詫,老外打麻將,為什麼能說出純正的「吃」、「碰」、「槓」、「花」、「和」這些中國字。其實,秘訣很簡單,許多老外打的中國麻將上面都刻了小小的英文單詞第一個字母,比如,「東」刻上「E」字,「中」刻上「C」字。
一些美國人還大膽出新,把麻將的東、南、西、北分別變成紐約、舊金山等城市名稱;紅中、青發、白板變成紅、藍、白色網狀圖案;筒子變成美國國旗上的星星;條子則是紅色條紋;最有趣的是,他們竟然把萬字變成了美金。
有了組織就有知名度
荷蘭前總理
曾參加麻將歐錦賽
玩麻將的人多了,就有了組織。成立於1937年的美國國家麻將聯盟總部設於紐約,目前在全美有32個分會。美國國家麻將聯盟每年舉行年會。年會制定頒布美國麻將規則,決定每年「最有趣和最富挑戰性」的52種牌局,並印製成「和牌手冊」,作為第二年贏牌的標準印發給所有會員。
他們還舉辦麻將比賽,「加勒比海麻將瘋狂循環賽」和美國「麻將瘋狂錦標賽」是最重要的,比賽的部分收入捐贈給慈善機構。此外,佛羅裡達西棕櫚海灘每月還舉辦一次錦標賽;加州麻將俱樂部一年則舉辦4次大賽,參加人數高達600多人。
麻將在歐洲發展最快的國家是荷蘭。2004年,荷蘭已有幾十個麻將俱樂部,荷蘭麻將聯盟一成立就有120位成員。每年出版4次「麻將雜誌」,同時考察研究規則、組織公開比賽。目前,荷蘭麻將聯盟的正式註冊會員已經增長至400多名,民間非註冊玩家難以統計。近幾年,每年都會有大約10場比賽在荷蘭和比利時舉行,隨著麻將品級制度的引入,比賽的知名度逐漸增加,品級制度已成為荷蘭麻將聯盟官方認可的正規制度。
2004年成立的歐洲麻將聯盟,舉行的各大麻將巡迴賽、錦標賽目前已經吸引500多名各國選手參與其中,感受這一歷史悠久的中國運動的樂趣。就連荷蘭前總理也報名參加了第一屆歐錦賽。
目前,歐洲麻將聯盟每年組織的歐洲各巡迴賽、錦標賽和國家級錦標賽中,有500多人在排位名單上。比賽包括兩個打日本麻將規則的歐洲錦標賽和兩個打中國麻將規則(即世界麻將規則)的歐洲錦標賽。而歐洲各國還自行組織了本國的比賽,如丹麥公開賽和丹麥錦標賽。
來源:《北京日報》
上世紀20年代,歐洲家庭聚會盛行打麻將。
本文來源:黑龍江晨報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