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創事記
歡迎關注「創事記」的微信訂閱號:sinachuangshiji
文/關渡
來源:連線Insight(ID:lxinsight)
關於樂視網最終命運的猜測塵埃落定,5月14日,深交所發布公告稱,決定樂視網終止上市。
按照深交所的規定,終止上市的公司,此後不再接受該公司重新上市的申請。
接下來的30個交易日,是退市整理期,28.07萬股民們剩下最後一點時間逃離。
5月12日,現任樂視網董事長劉延峰提到,賈躍亭的全部股份被凍結,大部分股份被質押,但其目前仍是實際控制人。對此,賈躍亭方樂視控股則表示,賈躍亭早已不實際控制樂視網。
賈躍亭是樂視身上抹不掉的印記。2010年樂視上市的時候風光無限,樂視進入蒙眼狂奔的階段,賈躍亭每次的演講激情澎湃,「生態化反」的口號喊得響亮,樂視的股價也一漲再漲。
在2016年底被曝出資金鍊斷裂之前,賈躍亭面對的都是鮮花和掌聲。
為了拯救樂視,賈躍亭找來了「白衣騎士」孫宏斌,孫宏斌曾經在約見了分析師、樂視反對者以及樂視所有高管之後,表示「並沒有完全看懂樂視,但看懂了樂視的現金流。」
接洽一個月,孫宏斌入場,企圖一次性解決樂視的缺錢難題。
但一年之後,孫宏斌在樂視網的投資人說明會表示「願賭服輸」,錯判了關聯方欠上市公司的債務無法得到有效償還。
孫宏斌在2018年向樂視系公司投入的共計近200億資金也不能阻止樂視「生態」的分崩離析。
孫宏斌「認輸」後,卸任樂視網董事長,同時進行著資產負債剝離,他低價「拿走」了樂融致新(原樂視超級電視)和樂創文娛(原樂視影業)兩項優質資產後,反過來向樂視網催債。
可以說,樂視網已經被孫宏斌和賈躍亭完全放棄了。
賈躍亭(左)與孫宏斌(右),圖源賈躍亭微博
樂視網的財報顯示,截至2019年末,樂視網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資產為負143億元,而劉延峰在5月12日提到,公司目前沒有增資、實施債務重組的計劃。
樂視網目前還在繼續向賈躍亭追償。關於賈躍亭破產重組的最終聽證會,將在5月21日於美國加州中區破產法院舉行。
但值得注意的是,樂視網的債務範圍是賈躍亭控制的包括樂視控股在內的上市公司關聯企業。
劉延峰曾對此表示,賈躍亭實際控制的企業與賈躍亭個人是不同的法人主體,目前,賈躍亭實際控制的企業對上市公司合併範圍的欠款餘額達到約19億元,即使賈躍亭此次個人申請破產成功,其實際控制的企業與公司的債務依然存在。
樂視網在創業板十年驚心動魄的旅程,到現在走向了末路。
1
「實控人」之謎
在樂視網被終止上市之前,曾有一場關於「賈躍亭究竟還是不是樂視網實際控制人」的爭論。
在5月12日樂視網2019年度業績說明會上,劉延峰對外宣稱,賈躍亭仍是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同時,其董事武寶雨稱,自2018年至今,樂視網與大股東及關聯方債務處理沒有任何進展。
昨日,也就是樂視網終止上市同一天的上午,樂視控股發表聲明予以否認,其表示賈躍亭自2017年7月辭去樂視網董事長一職起便不再擔任樂視網任何職務;截至目前,真正實際控制樂視網的系現任董事、監事、高管。
聲明中提到,在2017年7月之後,賈躍亭已經辭去在樂視網的全部職務,並且隨著前期其提名或委派的董事、監事、高管的離任後,已經失去對樂視網董事會的控制。而其雖然目前仍是樂視網最大股東,但目前23.07%的持股已經被全部凍結,絕大部分已質押。
不過,樂視網方面對上海證券報表示,截至目前,監管部門還是認定賈躍亭是樂視網的實控人。
樂視網與樂視控股這番對於「實控人」的爭論緣由,是由於4月26日樂視網發布的2019年財報中的糟糕表現,從而產生的互相「甩鍋」。
財報顯示,2019年全年樂視網僅實現營業收入4.86億元,同比下降68.83%;淨利潤虧損額高達112.8億元,同比下降175.39%,加上前兩年的虧損,三年淨利潤已累計虧損約300億元,且連續兩年資不抵債,2019年末淨資產為-143.3億元。
此外,樂視網同時披露的2020年Q1財報顯示,當期虧損1.5億。
實際上,2019年監管部門加強從嚴退市制度以淨化生態,加之樂視網因2018年年報經審計淨資產為負,去年5月,其被暫停上市。
據深交所規定,上市公司被暫停上市後一年經營情況無法好轉就將被強制退市。
兵敗如山倒。去年5月剛當選公司董事長的劉延峰無法挽回頹勢。
樂視網在2017年巨虧138億之後再度虧出近113億,其主要原因是賈躍亭造成的,由於其違規對樂視體育、樂視雲融資提供擔保,在後者違約後,樂視網為此計提負債90.64億餘元,其中樂視體育案件負債約74.84億餘元。
據e公司此前報導,樂視網違規對樂視體育擔保案已經有樂視體育18方投資人對公司提起仲裁,1方投資人對公司提起訴訟,已經出具結果的17起仲裁案均為公司敗訴。
相比於這筆90多億的巨額負債,樂視網2019年僅有4.85億元的營收總收入,對比前兩年的數據是70.3億、15.3億。
這個巨大的窟窿,樂視網無法填補。
2015年曾突破1500億元的市值,如今市值僅剩下67.42億,年營收在三年間縮水97.73%,樂視網節節敗退,資不抵債。
2
狂奔期「騷操作」不斷
樂視網創立的前十年,在內容領域的埋頭苦幹,但在自2013年進軍網際網路電視、推出超級電視之後,其動作仿佛被按下了倍速鍵,一系列操作讓旁觀者眼花繚亂。
局外人對於這家看不懂的企業,早已疑竇叢生。
在上市初期,在當時視頻網站普遍虧損之際,外界對樂視網率先盈利一直存疑,其在2013年以8倍溢價收購財務數據存在重大漏洞的花兒影視等資本運作動作也令人疑心。
尤其是2014年,樂視網市值巔峰的前一年,這一年的樂視網已經顯示出諸多令人疑惑的現象。
比如,當年賈躍亭姐弟2014年股權質押和解押高達12次。
此外,在這一年裡,樂視網多次停牌,其原因分別為,7月15日廣電總局下達網際網路電視相關整改令,7月28日因「重大事項而停牌」,8月21日媒體報導廣電總局點名批評樂視ui違規違法,10月26日晚樂視網再次因籌劃「重大事項」而停牌等。
在樂視網被外界質疑以及反覆停牌的過程中,在樂視網官方口徑裡,賈躍亭在當年6月初前往美國,此行是為了把樂視網這家A股創業板上市公司的「海外的基礎部署打紮實」。
在賈躍亭接受新浪財經專訪時曾表示,2014年是樂視全球化戰略的啟動元年要將獨有的垂直整合的「平臺+內容+終端+應用」生態模式複製到海外,將樂視打造成為全球化品牌。
他滯留海外行蹤不定的數月裡,在香港、美國、歐洲多地留下了「拓展業務」的身跡。
當年10月,樂視影業在美國洛杉磯成立子公司;
12月,賈躍亭宣布樂視「SEE計劃」,打造超級汽車以及汽車網際網路電動生態系統;
2015年1月底,樂視先後發布汽車UI系統LeUI Auto版以及正式確認進入手機領域;
又四個月後,樂視超級手機三款機型發布會在北京和矽谷同時舉辦,以生態模式進軍手機行業。
或許是樂視全生態業務在2014年總收入接近100億元給了賈躍亭信心,賈躍亭和樂視高歌猛進,逐步打造樂視生態七大板塊,即網際網路應用及雲服務、內容、大屏、手機、體育、汽車、網際網路金融,開始激進擴張。
在這一時期,在其生態下,原先的內容方面也表現出了樂視的野心,樂視視頻推出《甄嬛傳》等不少爆款,樂視體育瘋狂燒錢,高價拿下許多重要賽事版權進行獨播,樂視影業、樂視體育吸引了諸多知名導演和演員入股。
樂視TV獨家版權,圖源賈躍亭微博
在這一年裡,賈躍亭常以淚水和哽咽的形象出現在大眾眼裡,他的「夢想」收割了樂視內部員工的信任和投資者的理解。
2015年5月12日,樂視網股價創出歷史新高,飆升到了179.03元,總市值達到1526.57億的巔峰。
從內容聚合發家的樂視網,到在汽車、手機領域四處進攻,其燒錢的本事不亞於獲取資金的能力。
據連線Insight了解,其上市至2017年7月的近7年裡,樂視網累計融資超300億元;並且截止同年7月9日,樂視網股權質押的總量佔流通股的比例為96.66%,其中65.34%的股權未解押,即樂視網通過股權質押的方式獲得過大量資金。
樂視在2013年以來的硬體補貼以搶奪市場份額和收購公司、高價購買版權之舉,使其在2016年終端產品上虧損38.41億。
而造車等項目則是花錢的項目,2016年11月,賈躍亭曾表示預測樂視造車至少需要400到500億元的投資。
在樂視電視生態根基不穩的情況下,並沒有辦法支撐起超級手機和超級汽車的龐大生態系統。
樂視手機,圖源賈躍亭微博
3
自救失敗,孫宏斌低價「拿走」優質資產
這些冒進擴張的動作也在後來把樂視網拉入深淵。
多項業務中高打高舉,高光時刻的一年半之後,賈躍亭在2016年年底公開承認:樂視網存在資金鍊緊繃,當時質押了樂視網9.83億股份,佔總股本的24.63%。
賈躍亭這一封《樂視的海水與火焰:是被巨浪吞沒還是把海洋煮沸》的公開信發出後,尚還有不少人認為樂視能夠「挺過去」。
彼時的樂視網還有外部資金可以引入,2017年1月13日樂視引入包括融創中國在內的多家戰略投資者,投資總額168億。之後,從騰訊,京東,蘇寧易購幾方融資16億。
2017年5月21日,賈躍亭辭去總經理職務之後,樂視網於9月27日晚發公告表示中文名稱、英文名變更,改為「新樂視」。
更名原因在於戰略調整,將繼承「平臺+終端+內容+應用」的生態理念,集中資源聚焦大屏生態優勢領域,為以家庭網際網路為平臺的文化消費升級大潮的引領者。
這被外界認為是孫宏斌和梁軍掌舵之後,希望能夠將上市公司體系與樂視控股的非上市體系加以徹底切割。
而這三年來,樂視網數次更換高管和董事長,企圖收拾其留下來的爛攤子。
梁軍、劉淑青、張巍先後接任總經理職務並辭職;2017年7月,孫宏斌成為新一屆董事長,又在2018年辭去董事長一職,退出董事會並且不再擔任任何職務。
在2019年5月劉淑青辭去董事長、董事職務後,劉延峰經選舉成為董事長。
但無一人能解樂視之困,2018年年底樂視股價4.01元,跌幅近85%,並且期間停牌數次。
原先被認為是來拯救樂視的孫宏斌,則開始止損,以低價「拿走」優質資產。
而2018年9月,樂視控股所擁有的樂融致新15.33%股權、樂視影業約21.81%股權被司法拍賣。
融創集團旗下的天津嘉睿作為唯一參與的買家,以起拍價競拍成功。值得注意的是,最終這些資產的價格只有7.7億,估值大幅縮水,被外界評價為「賤賣」。
樂視網失去這兩大優質業務後,接近於全線崩盤。
競拍結束後,股東結構發生了變化,天津嘉睿成為樂融致新和樂視影業的第一大股東,樂視網卻還欠著融創一屁股債。
據樂視網公告可知,在2018年12月初,天津嘉睿和融創向樂視網發送了《催款函》、《通知書》,2019年6月12日樂視網收到融創、天津嘉睿申請的仲裁,分別要求樂視網立即支付借款本金12.9億元、19.14億元及利息損失、違約金等款項,合計超32億元。
對此,樂視網在此前的公告稱無法償還,並且存在因未償還本息欠款,而被債權人申請訴訟或質押資產被依法處置的風險。
2018年年報中,已經體現出樂視網力不從心的態勢。
2018年,營收15.58億元,同比減少77.83%。而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是-40.95億元,同比增加70.49%。
年報解釋,主要因為賈躍亭控制的關聯方應收款項遲遲未能收回,導致公司現金流緊張,同時市場品牌和信用體系受影響,所以經營嚴重受阻。
在2019年樂視網暫停交易前夕,還有投資人對樂視網抱有期待,曾有人對媒體表示希望樂視網資產重組,網際網路視頻牌照本身就是價值,如果資產重組後復牌,那麼有可能會出現若干倍的上漲,這在A股歷史上也出現過。
即使一直有人對樂視網回暖抱有期待,但最終,樂視網還是走到了終止上市的地步。
如今剩下的,只有28萬股東和247名在職員工,其主要收入來源也幾乎以付費業務為大頭,在營業收入中佔比65.8%。
「我恨不得樂視趕緊跌到『谷底』。不到谷底就會一天比一天差,一天比一天有問題。到了谷底就證明不會更差了,要往上走了。」曾有樂視員工這麼告訴媒體。
但現在,樂視網恐怕已經無力回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