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一堆沙子變成CPU,國產CPU要突破重圍,不是光刻機這麼簡單

2020-08-19 科技蝦說

CPU的具體結構十分複雜,但每個部分都依託於一種基礎的部件,就是電晶體。電晶體的發明讓人類走入了電器時代,發明者曾經獲得諾貝爾獎。

電晶體就是一個微型開關,能表達導通和截止兩種狀態,把他們組合起來就可以進行各種運算,那麼,想製作一款高性能的CPU,就要在有限的面積上,塞上儘可能多的電晶體,進行反覆運算的同時,提高運算速度。



比如一款約4000左右的CPU,有8個核心即8核,其中共包含有數十億個電晶體,其中最小的只有十幾納米,這幾十億個電晶體之間還得用導線相連,所以,CPU的複雜程度就相當於拿跟紅線,將一堆沙子串成項鍊。

那麼怎麼從沙子得到CPU,首先,得放下這幾十億個電晶體,需要把沙子中的二氧化矽提純,做成純度高達99.99之後再好幾個9的單晶矽片,然後切割成不到一毫米厚的原片,研磨拋光做成晶圓,晶圓代工是一項非常精密的任務。

製成晶圓之後,一切的活動就可以在晶圓上運行,科學家就需要利用工具在晶圓上雕刻出幾十億的電晶體和電路了,這種雕刻需要用到兩種精密的技術,光刻和刻蝕。簡單來說,光刻就是在晶圓表面覆蓋一層光刻膠,再讓紫外系透過,照射矽晶的表面,刻出電路圖。而刻蝕就是在晶圓表面刻出溝壑,寬度大概是頭髮絲的5千分之一,再經過一系列機器複雜的工序,才能得到性能可靠的CPU內核。



在整個過程中,光刻機的先進程度,直接決定了電晶體的大小,從而間接影響了CPU的性能,而關鍵就是,有能力生產光刻機的公司就不多。比如,目前世界上最高端的光刻機,是荷蘭阿斯麥的光刻機,他們能製造5和7納米的CPU,英特爾的高端CPU,就是用這種光刻機生產的。

這種級別的光刻機,產量低價格高,一臺就上億人民幣,但關鍵排隊不一定買得到,比如2011年,中芯國際在荷蘭訂購了一臺7納米光刻機,但由於種種原因,至今沒有到貨。

中國沒有自主研發的光刻機嗎,也有,比如上海微電子就可以生產90納米的光刻機,只是和頂級光刻機的差距比較大。一方面是因為起步較晚,另一方面是一些國際協定的限制,目前還不能從國外進口光刻機所需的精密零件,所以,國產廠商要想自主製造高端光刻機,就需要打通各個環節,這不是一項技術,而是一個產業鏈的幾十年的交織與碰撞。



不過,儘管如此,我們也算是有自主研發,製造光刻機的能力,比如2016,神威計算機成為世界上運行速度最快的計算機,一共用了40960顆CPU,該CPU由江南計算機研究中心自主研發。龍芯系列則是更為大眾的國產CPU,主要面向科學計算,航空航天等特殊行業,銷量不錯。但問題是,這些CPU,無法裝進你的電腦,這和CPU 的工作原理有關,CPU內部是一系列執行功能的電路,但如果讓他們按照一定的邏輯順序工作,完成各種各樣的任務,還需要指令集,相當於CPU的工作說明書,指令集不光決定CPU的設計思路,電路結構,還會影響作業系統和軟體的兼容性,手機的CPU大多為ARM指令集,而電腦的CPU主要使用X86指令集。



所以即使是同樣的CPU,兩者也不能互換使用 ,目前世界上最主流的桌面作業系統windows和macOS,都使用了基於X86指令集的CPU,這一指令集的智慧財產權,掌握在英特爾手上,除他之外,只有AMD擁有合法授權,可以生產基於X86的CPU,這些硬體廠商深耕多年,早已形成了覆蓋幾十億用戶的完整的生態鏈,其他廠商想搶生意,從零開始培養用戶並不現實。

同樣由於授權原因,龍芯系列的CPU不兼容X86指令集,因此不支持windows系統和大多數軟體,所以直到今天,你也難以在家用電腦上看到國產CPU。

相關焦點

  • 國產光刻機精度不及ASML,我們為何不能將CPU的尺寸變得更大一些
    【國產光刻機精度不及ASML,我們為何不能將CPU的尺寸變得更大一些】我們確實在考慮一種可能性,我們的光刻機能夠達到了量產90nm的工藝製程,這是上海微電子的技術能力,並且上海微電子日前宣布,已經研發了22nm的光刻機,能夠成功藉助紫外線光源實現
  • 一把沙子製作的CPU賣幾千塊,為什麼我們造不出來?
    CPU的主要原材料很多人第一感覺一定是稀有貴金屬,絕對不是簡單的材料。那麼你錯了,CPU的主要生產原材料是從沙子裡提取的高純度矽(二氧化矽)。但是最複雜的不是材料,而是加工過程。從沙子到市場上出售的cpu現貨,要經過工業矽製造,製作電子矽,再切割打磨成晶圓體。
  • 一個好消息,國產22nm光刻機迎來突破
    但最近一條好消息是中國國產22NM的光刻機迎來新突破,中國晶片迎來新篇章。這一個是我國起步較晚,一個就是製造晶片的核心領域光刻機技術短板造成的。要知道晶片製造離不開光刻機,光刻技術也是我們必須要掌握的。要知道華為可以製作手機,製作電視等智能產品,這幾年在CPU處理器上也有很大突破。但是美國禁止海外光刻機公司和中國的合作,中國晶片製造業就瞬間被人掐了脖子動彈不得。
  • 高端光刻機突圍的最大底牌:國產光刻機產業鏈
    要想擺脫晶片被美國卡脖子的命運,就必須得在設備尤其是EUV光刻機上取得突破。那麼我們能夠突破EUV光刻機技術嗎?答案是,不但能,而且在突破之後我們還能夠建立一條完全獨立自主、完整的光刻機的產業鏈。國產光刻機與ASMLEUV光刻機的差距。
  • 華為晶片被限,中科院開始布局光刻機,國產晶片能否突出重圍?
    就在這個關鍵時刻,國內傳來了一個好消息,中科院開始布局光刻機技術!不僅給華為帶來了新的希望,還能夠促進國產晶片的崛起!在華為晶片受限的情況下,它們終於決定出手了,首要的目標就是攻克光刻機的難題。換而言之,中科院開始布局光刻機,實現國產技術的自主研發。對於光刻機,相信大家都很了解,它是晶片生產過程中必不可少的機器設備。更重要的是,只有高端的光刻機才能生產出先進的晶片產品,而全球最高端的光刻機技術只掌握在ASML公司手裡!
  • 國產光刻機技術新突破,中國芯正在崛起路上,再見了,荷蘭光刻機
    說實話,很多人原本並不看好國產光刻機,但隨著這一波浪潮的推動下,國產光刻機如今已經迎來新的突破的消息也被曝光。「國產光刻機技術取得新突破,離開荷蘭光刻機不再遙遠」想要擁有一臺自研生產的光刻機,難度絲毫不亞於當初製造「原子彈」。
  • 華為晶片受限,中科院開始布局光刻機技術,國產晶片能否突出重圍
    在華為晶片受限的情況下,它們終於決定出手了,首要的目標就是攻克光刻機的難題。換而言之,中科院開始布局光刻機,實現國產技術的自主研發。對於光刻機,相信大家都很了解,它是晶片生產過程中必不可少的機器設備。更重要的是,只有高端的光刻機才能生產出先進的晶片產品,而全球最高端的光刻機技術只掌握在ASML公司手裡!
  • 為什麼晶片這麼難造?除了光刻機之外,還有哪些技術難點?
    那麼晶片為什麼這麼難造呢?除了人們公認的光刻機問題之外,還有哪些技術難點?光刻機就不多說了,它是製造晶片必備的機器,而且只有精度更高的光刻機,才能生產出先進位程的晶片。全球範圍內只有一家高端光刻機生產商,它就是來自於荷蘭的ASML。但由於美國的影響,我們國內想要得到ASML的支持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所以國產光刻機的突破勢在必行,目前已經有很多公司或機構為此做出了完善的布局!
  • ASML突破1nm光刻機,留給國產光刻機的時間還有多久?
    所以,這裡的1nm其實指的是電晶體柵極寬度1nm,光刻機本身採用的是波長指標,目前最先進的光刻機就是基于波長13.5nm的EUV(極紫外光刻機)。但是不論怎麼說,ASML公司此次確實是完成了1nm光刻機的設計突破。那麼如此一來,留給國產光刻機的時間還有多久呢?
  • 國產光刻機究竟處於什麼水平?光刻機發展又難在哪裡
    而最近有一些報導說2021年上海微電子要做出11nm的光刻機,這也讓人比較振奮。其實這裡也要認清現實,這個報導可信度並不高,因為目前上海微電子主要方向還是要突破28nm,也就是或將在2021年推出28nm光刻機。
  • 國產光刻機有待突破?
    臺積電入手55臺光刻機?眾所周知,全球只有荷蘭ASML這家公司的光刻機最好用。很多朋友都在問,為什麼我們做不出像這樣高端的光刻機呢?荷蘭光刻機是集歐美日韓和臺等的技術大成。就目前來說,全球沒有一個國家能單獨做出來。近日,臺積電砸440億元,一口氣又買進了55臺光刻機。
  • 國產22nm光刻機實現實際突破,中國晶片正在崛起
    然而,光刻機技術的突破,在難度上絲毫不亞於當初的「原子彈」研發程度,所以,這麼多年來我們國產光刻機技術在沒有任何技術經驗可以借鑑的條件下,光刻機技術的水平一直停留在90nm工藝製程上。,那就是國產22nm光刻機終於實現了實際性的突破,這意味著國產光刻機技術只停留在90nm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 晶片材料「破冰」,重要性堪比光刻機,國產芯再獲助力
    目前我國已經在晶片設計、晶片軟體EDA、光刻機等方面進行了布局,而保障晶片製造的重要材料,我們也沒有落下腳步。比如光刻膠、單晶矽棒、電子封裝材料、大尺寸矽片等等都在加快布局。晶片材料的重要性決定了一塊晶片的性能,就好比建房子的材料,如果都用沙漠中不具黏性的沙子來造房子,很容易就倒塌。但如果用黏度高的黃土,硬度就能達標。
  • 荷蘭阿斯麥爾光刻機全球獨一無二,為什麼沒有人告他壟斷?
    不說別的,留住人才,緊步追趕才是硬道理,自助生產出來,才能打破壟斷,現在中國這個情況就等於,全村人好不容易培養出個大學生(華為),其他村的人要阻止他去上學進修,現在我們不管遇到什麼,都要全村人力保這個大學生突圍出去,才能從某些技術領域帶領或者說引領全村未來發展和致富。
  • 與國產差距再次加大!ASML官宣1nm光刻機設計成功,這還怎麼追?
    光刻機作為晶片製造中最重要的設備之一,它的存在是無法替代的。而國產代工企業的短板也恰恰在此,缺少頂級的EUV光刻機,不是沒錢買,而是買不到!常言道:巧婦難做無米之炊,晶片的原材料很簡單就是矽,也就是我們常見的沙子。
  • 國家再次出手,除了光刻機,這項晶片技術也必須突破
    包括全球第一的晶片巨頭英特爾都是要吃米國的「低保」,有相應的補貼!不過想要建立的獨立自主的晶片生產,還有很多技術需要突破,不僅是光刻機,還有原材料,只有各種資源整合到位,各項技術都有突破,這樣才能成大事!所以國家隊又出手了!
  • 沙子是如何變成晶片的?
    沙子是地殼較為豐富的物質,沙子中所含元素——矽,是地殼第二大組成元素,約佔地殼總質量的25%,矽也是半導體製造業的基礎。 下面我們簡單說說沙子是怎麼一步步變成晶片的。 首先,得用碳將矽從沙子(大量含有二氧化矽)中提取出來,以氧化還原的方式,將二氧化矽轉換成純度 98% 以上的矽。 但純度 98% 的矽還不能用於晶片製造,還需採取一些方法將矽進一步純化。
  • 22nm國產光刻機取得突破,華為穩了
    晶片自主研發生產裡面的重要的一個設備就是光刻機,而我國在以前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光刻機的製造水平停留在90nm,而想要製造更高端的手機晶片,就需要用到荷蘭的阿斯麥爾的高端光刻機,它的技術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只有荷蘭的ASML公司可以製造出高端的光刻機,並且現在生產晶片的工廠基本都是由這家公司提供光刻機設備
  • 廣招光刻機工程師的背後,是走出「自立」第一步
    如今科技圈子裡提到最多的話題莫過於「科技自立」了,作為今後國產科技企業的發展方向,如何實現「科技自立」這個難題也是令不少品牌頭疼。就連我們的國產巨頭:華為在這個難題上都顯得有些無力。正是在面對這樣的窘況下,華為並沒有選擇妥協,如今終於動手廣招光刻機工程師,為今後的「科技自立」、「晶片自立」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