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4月3日訊3月31日,省教育廳出臺民辦中小學招生工作實施方案,規範提前招生、掐尖招生、跨區域招生等違規行為。《方案》中指出,民辦校與公辦校同步招生,不可兼報,不得跨區域招生。對此,很多家長提出疑問,2日,記者採訪了省教育廳基礎教育一處有關負責人,對這些問題予以解答。
問題1:按照行政區域劃分,道裏區沒有民辦校,如果是道裏區的學生想上民辦校怎麼辦?
答:義務教育階段保障適齡兒童少年免費接受公辦義務教育,民辦義務教育是公辦義務教育的有益補充。民辦中小學招生實行電腦隨機錄取和納入審批地統一管理,是為了落實公辦民辦中小學同等法律地位,確保互不享有招生特權,保證招生工作和學生入學機會公平,促進公辦民辦中小學協調健康發展。不建議採取遷戶籍的方式選擇民辦學校,這將對學生後續上學帶來諸多麻煩。
問題2:民辦校小升初,是否可以保障直升?超計劃錄取採取什麼形式?沒錄取上的學生怎麼辦?
答:對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的,要實行電腦隨機錄取,錄取比例為招生計劃的100%。九年一貫制民辦義務教育學校,小學入學時要進行電腦隨機錄取,小學部畢業生可以根據學生意願直升本校初中部,直升學生不列入隨機錄取範圍。小學部畢業生數大於初中部招生計劃的,也須採取隨機錄取方式確定直升名額。如果隨機錄取沒錄上的學生,由主管教育行政部門統籌到相對就近的公辦校。
問題3:報民辦校沒錄上的,是否都能保障回到原對口升學學校?
答:報民辦校電腦隨機錄取沒錄上的,只能在戶口所在地統籌到就近的公辦校。民辦義務教育學校入學進行電腦隨機錄取,未被相應學校錄取的由縣級教育行政部門統籌安排,如果原對口公辦學校仍有學位,可以優先安排到原對口公辦學校,如果原對口公辦學校學位已滿,則由縣級教育行政部門統籌安排到相對就近的其他公辦學校入學。如果回原學校的剩餘學位不足,超出學位部分的學生可採取電腦隨機方式,具體招生工作由主管教育行政部門確定。
問題4:公辦民辦同步招生,為何不能兼報?
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要納入審批地統一管理,與公辦學校同步招生;兼報會造成優先招生的特權,為了保障教育公平,只能選擇一所學校。
民辦義務教育學校要在縣級審批地範圍內招生,民辦普通高中要按市級審批機關審批的範圍招生,也就是說民辦中小學招生也要依據戶口(居住證)等條件,民辦小學和初中只能招收縣(市、區)範圍內的適齡學生,民辦高中只能招收市(行署)範圍內的初中畢業生,不得跨區域招生。從學生角度看,只能報考戶口所在縣(市、區)範圍內的民辦小學和初中,或是戶籍所在市(行署)範圍內的民辦普通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