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時期,河南洛寧的14歲女孩郭翠珠,因要上網課,家裡又沒網絡,所以只能來村支部蹭網學習,父親則默默地蹲坐在角落陪伴女兒。
同樣是受疫情影響,15歲的女孩楊秀花,每天要爬一個小時陡峭的山路,來到距家4公裡外的懸崖,窩在崖壁邊上課。因為附近只有這裡有信號。
這真是現代版的「鑿壁偷光」啊,這讓許多比她們條件好卻不願學習的人汗顏。
沒有條件,想方設法創造條件,讓自己走向成功,這樣的故事非常勵志,這樣的故事引發人思考,就更具有指導作用。《沒傘的孩子更要努力奔跑》一書就是通過故事,給人啟迪,值得我們去讀。
《沒傘的孩子更要努力奔跑》的作者B.C.福布斯生於蘇格蘭,財經撰稿人,也就是著名的「福布斯排行榜」創辦人。20世紀初,B.C.福布斯帶著夢想和追求來到紐約,試圖在那個生機勃勃的城市闖出一片自己的天空。憑著過人的精明和智慧,不久他就成為全美首屈一指的財經記者。
《沒傘的孩子更要努力奔跑》一書告訴我們:
沒有人可以給我們一把現成的鑰匙來打開成功之門,我們必須自行配製鑰匙,自行找出門鎖的密碼組合;
沒有魔法師可以把我們推向財富與名望的巔峰,我們無法憑藉飛機的雙翼飛向那裡,道路崎嶇坎坷,必須步行前往,我們必須自行提供動力,且付出足夠的努力;
沒有人可以除去我們肩上的負擔,我們必須自行向上攀爬,成功沒有捷徑,必須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走完全程。
面對現實情況
一塊石頭,一半做成了佛,一半做成了臺階。人們都踩著臺階去拜佛。臺階很不服氣,它生氣地問佛:「我們同是一塊石頭,人們憑什麼踩著我去朝拜你呢?」佛回答道:「因為你只挨了一刀,而我卻經歷了千錘萬鑿。」瞬間,臺階沉默了。
人生也是如此,只有經歷了地獄般的折磨,才有征服天堂的力量,只有磨出繭的手指,才能彈奏出世間的天籟。
有人說:現實有太多的不公平,都說條條大路通羅馬,而有人一出生就在羅馬。
現實就是這樣,每個人從一出生,就註定了要過不一樣的人生。有人錦衣玉食,有人僅能溫飽;有人接受最好的教育,有人連上學都是夢想;有人事業順利,有人奔波輾轉;有人生活一帆風順,有人一生坎坷。
為了幾塊錢爭論不休、為了幾千元沒日沒夜、不敢停止、不敢喊累的人,遍地都是,這是普通人最真實的生活。
王思聰式的富豪生活,或許一千萬人中再也出不了一個,幸運的鴨仔飯老闆那種「拆遷大獎」,更是一百萬人中只有他一個。月入5位數以上,那真的是很多人可望而不可及的夢想。
本書告訴我們:人生有時真的不公平,但誰又能說平凡的人,一番努力後,就永遠沒有出人頭地的那一天。小人物有小人物的夢想,小人物經過奮鬥也能開著寶馬奔馳在大道上。
我們不用去抱怨出身,抱怨父母,因為我們所享用著的一切,已經是他們能給出的全部了,我們不去和含著金鑰匙出生的人去比較,我們和自己的父輩比較,和以前的自己比較,我們超越了父輩,我們超越了自己,就是最好的勝利。
人生就像一支鉛筆,開始很尖,經歷磨難多了,就會圓滑,再加壓力,承受不住就會斷掉。當各種事情紛至沓來,抱怨是不管用的,學會承受,學會堅持,才能在人生的藍圖上描畫出美麗的風景。
我們該做的,是堅持不懈的努力。想要的一切,用自己的雙手去掙,僅靠靠轉發錦鯉,夢想中獎,實在不可取。
人的際遇,有時也很奇怪,前面99%的努力,有可能只換來1%的回報。
然而一旦堅持下來,到了命運的拐點,所有成功就像開了閘的水,源源不斷、超乎想像地湧到跟前。
作者強調,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努力已久,已經筋疲力盡,卻總是看不到命運回饋的情況。此時,每個人心頭不禁一萬次產生放棄的念頭。
但是,我們還是要一萬零一次告訴自己:等一等,再等一等,道阻且長,相信,終有一天我們會抵達人生的羅馬。
改變現狀有目標更要有行動
太多心靈雞湯告訴我們,我們想要的,歲月都會給我們,可它沒告訴我們,我們想要的,歲月憑什麼給我們。
你有理想,我有理想,大家都有理想,可是為什麼永遠都只有少部分人能獲得成功呢。就是因為大多數人只有目標沒有行動,沒有敢於在艱苦的環境下堅持不懈的勇氣和力量。
一個人最大的敵人不是別人,而是那個固執懶惰又不肯改變的自己。
我們大多數人都能說出自己想做一個什麼樣的人,可是我們今天做了什麼,做得怎麼樣,有沒有向心中理想的自己更進一步,恐怕只有少數人反思這個事情。
這樣的思考不僅會讓我們少走很多彎路,也會給自己提供源源不斷的內動力。
那些少數人有目標,又付之於行動,還有積極靈活的思考,這就是少數人成功的原因。
馬雲說過這樣的話: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後天很美好,但是大多數人都死在了明天晚上,看不到後天的太陽。有目標,經受住艱難困苦,才能到達美好的境界。
十年前,我們周圍的人會根據我們父母的奮鬥狀況對待我們;十年後,我們周圍的人會根據我們的奮鬥狀況對待我們的父母和孩子,這就是人性和人生。由此可見,有了目標,除了努力奮鬥我們別無選擇。
心中的目標,只有不懈努力拼搏才能拿下。
昨天是一張作廢的支票,明天是一張期票,唯有今天是我們手中的現金。實現心中的理想是沒有捷徑的,只有努力一條路可以走。
認準一條路,那就堅持走下去。命運不會辜負每一個對自己負責的人。當我們在夜晚孤軍奮戰時,我們看滿天星光都因我們而閃爍。
道理是如此淺顯:
所有逆襲,都是有備而來。
所有光芒,需要時間才能被看到。
所有幸運,都是努力埋下的伏筆。
我們的好運氣藏在我們行動裡,藏在我們不為人知的努力裡。我們只有越努力,才能越幸運。
真正聰明的人,都不會把自己的命運交給所謂的運氣,而是通過不懈努力,打造可期的未來。
愛笑的人運氣都不會太差
生活,給我們壓力,我們要還生活一個奇蹟。努力的意義是:不要當父母需要你時,除了淚水,一無所有;不要當孩子需要你時,除了慚愧一無所有;不要當自己回首過去,除了嘆息蹉跎,一無所有。
選擇主宰命運,勝過放棄人生。該奮鬥的年紀,不要選擇安逸,沒傘的孩子,只能把所有的害怕和委屈往心裡藏,沒有人可以替我們堅強,只能邁開雙腳在大雨中拼命奔跑。
世界不會辜負每一份努力,奔跑的辛苦,終會換來風和日麗的晴朗。
人生中重要的事,就是趁早認識到,我們是自己命運的播種者。我們的幸福取決於我們自己,我們必須獨立思考,創造機會,終身成長。
不哀怨、不抱怨、不糾結、不依靠,拋棄所有顧慮,拋棄所有的幻想和不切實際,活出美好的人生。
我們無法改變自己的出身,那就改變自己的對世界的認知。
有兩個下崗女工,在路邊賣包子、油茶和雞蛋。但30天後第二個女工無奈地收攤而去,而第一個女工的生意卻異常火爆。
為什麼這樣呢?除去勤奮程度和飯食質量之外,兩人還有一個容易被人忽略的差距。
第一個女工在賣雞蛋時總是和藹地問:您的油茶中放一個還是兩個蛋呢?大家面對著這張充滿滄桑又滿是熱情的臉,本來不想要蛋,這時也會說來一個吧。第二個女工,也會問,但,臉上呈現出不耐煩,一味地追問:要不要蛋呢?
吃飯吃的不僅是飯,更是一種服務態度,本來需要蛋,被這股不耐煩的情緒影響著,這飯吃的很不舒服。久而久之,大家都自動跑到第一個女工那裡去了。兩個女工的簡單話語和表情引出了不同結局。
福布斯這樣認為,一個憤憤不平的人在一個組織中,就好像一個爛蘋果在一籃新鮮的水果之中,遲早會被清理出去的。
可見,樂觀可孕育出一種特殊的能力。臉拉得越長,得到的收益越短暫;長期的收益通常屬於那些用笑臉鼓舞別人的人。
這就是成功的神奇,它總是像一顆美味可口的糖果,看得見,卻不易得到。
每一位成功人士都有一個明顯的特徵,他們且行且反思,且反思且收穫。他們懂得懶散地虛度人生不是自己想要的,需不斷地磨鍊自己的心智,鍛鍊自己,讓自己耳聰目明,挖掘出自己最大的潛能。
因為他們明白:沒有靠山,自己就是山;沒有天下,自己打天下;沒有資本,自己賺資本。這世界從來沒有什麼救世主,我們弱,所有困難就強,我們強,所有困難就弱。活著就該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用自己的智慧,開創一條前所未有的路。
努力做自己的太陽,無需憑藉誰的光。
媒體曾經報導過,一個留守兒童,奶奶去世,就跟隨打工的爸爸媽媽去城市上學,高中畢業後無奈留在該市打工。從基礎的服務行業到金融行業,她歷盡苦楚,最終在行業內立足,擁有了屬於自己的固定資產,接家人在一起比鄰而居。
問起她成功的秘訣,她只說,笑容可以傳遞善意,笑容是打開陌生人之間溝通的鑰匙,面對生活中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與其焦頭爛額和惡聲惡氣,不如用熱情和笑容去融化。熱情和笑容背後是一顆對待生活真誠至極的玲瓏心。
這是一個俗之又俗的故事,但裡面展現給我們的就是書中提到的這樣一個道理:命運女神通常只會對著微笑之人微笑,開創一種屬於自己的特色,人生才會越來越精彩。
對待任何事情,多一點心思,比別人多一點點的創新,一切就會朝著有利於自己發展的方向。
奮鬥路上正確對待休閒
每年到高考之後,我們都能看到這樣的說法:長大後你就會發現,高考其實不足以改變你的人生,改變的人生的,恰恰是高考路上美好瞬間和頓悟時刻那些真實的生活經歷。
持這種觀點的人,並不是說高考不重要,就像上世紀80年代《我多想唱》歌詞裡面說的:
一張一弛是文武之道莫把自己總是弄得那樣緊張只要心情快活精力充沛學到知識就會永記不忘
這就是強調勞逸結合,正確看待休閒。
我們很多人容易把休閒消遣與生活放縱混為一談,分不清哪是休閒消遣和哪是放縱生活。
把晚上的時間毫無意義地消磨在酒吧裡的年輕人,很難迅速恢復精力,無法高效地投入第二天的工作。
一場庸俗粗野的喜劇對任何人的精神世界都沒有助益。
更不用舉一些生活中極其出格的放蕩不羈的行為,上述浪費揮霍我們身體和精神能量的活動,一旦給我們造成了損害,就不能使其再生。因此,以上都是放縱的休閒方式。
選擇了放縱的休閒方式,比得不到足夠的休息更為有害。
有益的休閒並不是傻乎乎的玩瘋了,把所有事情都忘了。許多傑出的人物參加的休閒活動雖然各有不同,但是這些活動都有一個共同的作用,那就是能夠使人精神奮發。
適當的休閒,其實是給自己心理暗示,堅持一下,再堅持一下。正當的休閒,就像是我們按下暫停鍵,以旁觀者的角度再來審視我們手頭上的事情。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我們從不同角度再來看我們要做的事,會得出更客觀更全面的處理方法。
今天累了,想要放棄了,不妨停下腳步,先看看路邊的風景,等精力恢復滿格,再繼續。
福布斯認為,讀書、散步、聽音樂、看戲劇、做運動、學駕駛、學園藝、交友、聊天等等,這些休閒方式,充分恰當地利用,就可以恢復我們的精神、增加我們身體的活力、讓我們的腦細胞重新活躍起來。有益的休閒消遣可以給人帶來靈感,幫助我們恢復精力,提高工作效率,促進我們的身體健康。
我們要正確看待休閒:
休閒消遣是人生路上休息的小站,不是生命的終點;休閒消遣是人生盛宴的調味品,有了它生命才有味道;休閒消遣是我們血液中的紅細胞,給我們的肌體帶來活力。
也有人認為休閒消遣是浪費時間。
讓我們體會一下,人生的路上,各種各樣的障礙無處不在,難免要經歷挫折和失敗。面對這些坎坷,是去鑽牛角,還是要另闢蹊徑,尋求鹹魚翻身。
很顯然,大家都會選擇後者。一種方法行不通,一定還有別的辦法。失敗只是表明沒有成功而已。無論是多麼慘痛的失敗,其實都不是世界末日。
人們常說「屢戰屢敗最終放棄的成了失敗者,屢敗屢戰堅持下去的就是勝利者」,在堅持的過程中,擺正心態,轉移一下注意力吧,讓自己從困局中暫時抽離,用另一種角度來審視那件事,會更好一些。
因此,福布斯在書中說,休閒和消遣的目的是恢復精力和能量,包括我們的體力和精神,以及對工作的熱情和興趣。
生活中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不如慢下來,看看電影,喝喝奶茶,放鬆之後,大腦再現風暴,讓解決辦法在腦海浮現。
要想不讓世界灰暗,就用自己的行動來讓它變得光明,變得燦爛。成功,我們去打造,沒有傘的孩子,必須努力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