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網上上課這種新教學模式,每位老師都是在不斷的摸索與改進中力求達到高質量課程。全國網課開始已有一段時間,就英語學科,學生即時口語交流機會減少問題凸顯。如何在線上尋求口語學習的平衡點,上海民辦福山正達外國語小學的英語老師正通過多元方法彌補不足。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上海民辦福山正達外國語小學 英語錄播課(03:40)
以外語教學為特色的福山正達外國語小學,在2月中旬就開始研究開展具有正達特色的線上教學。由於英語學科所用的教材與上海市普遍學校不同,福山正達採取了在保證市級學習內容的基礎上,「教材錄播課+課後在線指導」的教學模式。
對於福山正達的英語老師來講,雖然不用直播,可錄播課也並不輕鬆。原來在課堂中可以通過眼神、肢體、語言或者簡筆畫進行互動、評價的方式,現在都要把這些設計到課程裡。為保證每節錄播課的質量,相對原來的面授課,老師的備課時間增加了好幾倍。20分鐘的課程,從準備到完成,大部分老師平均要花10個小時。
對於英語學科來說,口語交流作為英語學習綜合能力中很重要的部分。在上網課這半多月來,如何打破錄播課口語交流的屏障,福山正達的老師們根據班級的情況採取了個性化的口語反饋方法。
英語老師吳緋霞的課堂很注重學生的口語交流,將線下課改成線上課,為增加學生的口語交流機會,她每晚會抽出一個半小時,根據當天學習能容整理問題,與學生進行一對一口語連線。除了吳緋霞老師,福山正達整個英語組的老師,都在開展個性化的線上交流方式。
在應用程式中直接布置音頻或視頻作業;在課後20分鐘的線上輔導時間,發布討論主題,在老師的組織下開展口語交流;通過語音或視頻交流居家學習感受和檢測學習內容的掌握程度。老師們在通過多元化的方式,儘量保證學生的口語學習不落下。
除了給學生「口語」補課,福山正達英語老師還將學科的核心素養融入在了網課中。語言能力、學習能力、思維品質、文化素養,福山正達更看重學生後面三項的培養,為孩子的未來而教。在這次網課中,每個備課組在初期的單元整體教學設計中都制定了有針對性的學習方案,在單元學習任務中指向深度學習,指導學生開始探究和小組合作。學生通過各年級的個性化學習任務及拓展型作業,查詢資料、開展探究;四、五年級備課組還根據單元學習任務延續了PBL理念下的小組合作學習,開展線上討論和e-work的製作。
網課新模式擴寬了老師的教育方式
網課對老師來說是挑戰也是機遇。網課新模式下,打破了老師原有的教學方式。除了備課時間增加,線上批改作業也成了老師要適應的新問題。原來老師一個班批改作業只需30分鐘,而現在則要花2個小時。無法面批及時訂正,現在線上作業有錯誤,會打回讓學生重新訂正。當有些學生訂正不及時,這樣時間會拉長,對於學習能力弱的學生,他的錯誤就會積壓。
除了這些問題,網課也激發了老師們教學方式的新思考。像吳緋霞現在不只給自己班的學生上課,整個年級的學生都能觀看她的課,她受眾多了,也獲得了很多新粉絲。因為現在是統一的課,當在聽別人講課時,便會發現有些是自己想要涉及的知識點,可其他人並沒有關注到,那麼如何在目前共性學習的基礎上,等複課根據自己班級特點補充夯實個性化的學習,吳緋霞認為這是值得每個老師思考的問題。
伴隨著問題,線上教學同樣也讓老師感到驚喜的是,學習有更多時間能投入到作業創意上。有許多在課堂上不積極的學生,現在會表現出強大的內驅力和學習潛力。而對老師而言,這樣的新教學模式,讓他們學習到了很多信息化教學新技術,擴寬了自己的教育方式,延展了自己的教育生命。
現在學生複課時間仍沒確定,對於接下來在家如何利用網課學好英語。吳緋霞也給出了一些建議:學生應按照老師的細化作業要求去完成;學生筆記能很好的反映出他們的學習效果;不建議家長過多幹涉孩子作業,這樣老師才能真實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每天最好保證20分鐘課外閱讀時間,對低年級的學生要進行一些家長伴讀;找一些英語原版內容聽聽,磨耳朵對學習英語來說是有幫助的。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