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4 18: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喂!
我是公安局的 法院的
叮咚 檢察院的
你涉嫌藏毒 洗黑錢
你的通緝令 拘捕令
不要洩密 按我說的去做
冒充「公檢法」詐騙,是目前較為高發的電信網絡詐騙類型之一。騙子利用受害人急於證明自己清白洗脫嫌疑的心理來進行詐騙,受害人上當受騙後,一般損失數額都比較巨大,是一種性質惡劣、危害程度較大的詐騙犯罪。近日,公安紅橋分局邵公莊派出所民警通過快速、高效工作,成功阻止一起冒充「公檢法」詐騙案件發生,為群眾及時止損40餘萬元。
案情回顧
11月28日,群眾吳女士接到一通自稱是「公安局刑警隊民警」的電話。首先對方準確說出吳女士的個人信息,並稱其涉嫌詐騙需要到派出所接受調查,一時被嚇蒙的吳女士繼續接聽著電話。此時,電話已被轉接自稱是「北京交警隊民警」手中,要求吳女士添加對方QQ為好友,要視頻通話指導吳女士將其帳戶進行「凍結」。隨著對方一步步的指導,吳女士注意到對方所謂的「凍結帳戶」其實是「轉帳操作」,她越來越覺得這個「套路」不對勁,對照民警入戶發放的防範電信詐騙宣傳單,恍然覺得自己可能被騙了。在家人的勸說下,趕緊來到派出所報案,向民警尋求幫助。在來所報案的途中,吳女士發現自己的手機竟被對方設置了呼叫轉移,已無法與外界聯繫。情況緊急,獲此情況的派出所值班民警趙玖龍、輔警張建迅速分頭行動。趙玖龍聯繫銀行客服對吳女士的銀行帳戶進行緊急停用,並查詢是否已造成經濟損失;張健撥打手機運營商客服,幫助吳女士將呼叫轉移解除,恢復正常使用…..經二人一番處置,吳女士的40餘萬存款被成功凍結,未流轉到騙子手中。
12月1日,群眾吳女士再次來到邵公莊派出所,向派出所贈送一面錦旗,對民警快速反應、高效處置,及時挽回損失表示衷心感謝。
電話冒充公、檢、法詐騙有兩大突出特點。
第一大特點
作案手法隱蔽。犯罪嫌疑人編造各種虛假事由實施連環詐騙,作案手法不斷變化。
第二大特點
犯罪手段迷惑性強,受害人容易上當受騙。犯罪嫌疑人冒充公檢法機關人員身份,恐嚇被害人涉嫌犯罪,並利用非法購買的公民信息偽造通緝令迷惑被害人。
如何分辨「真假警察」
虛假的警察
1)在網上發送各種「文件、證明」自證身份。
2)讓你在網上填信息、下載APP、提供簡訊驗證碼、轉帳、掃碼付款。
3)告訴你接下來進行跨地「轉接」、轉接給「領導」等。
真正的警察
1)絕不會在網際網路上發送各種法律文書。
2)沒有所謂的「安全帳戶」,無權通過電話、QQ、微信等要求匯款。
在冒充公檢法詐騙的過程中
最關鍵的就是騙子的演技
按照詐騙劇本套路要求
環環入戲
聲情並茂
誘騙群眾入局
針對此類詐騙案件改如何防範?
民警來為你解迷
1
要求你絕對不能掛掉並為你轉接電話
轉接的電話通常都是串通好的另一個騙子的電話。
2
要求你必須開通網銀或者重新辦一張銀
行卡
同樣,沒有人會強制性要求你去辦某一張銀行卡,遇到此類情況,請千萬不要去所謂的網站上透露個人信息。
3
要求你先找一個隱蔽的地方和他繼續通
話
如果是警察給你打電話,絕對不可能會有此類要求,找隱蔽的地方只是方便騙子行騙,以免被人「多管閒事」,提醒受害人。
4
要求加你QQ、微信等各種社交軟體
讓你看通緝令或逮捕令
PS是一大神器,PS是一大神器,PS是一大神器,重要的事情要說三遍。
5
要求你接收法律文書或者點擊陌生
連結掃取陌生二維碼
法律文書是不可能通過網絡發給你的,如果你沒犯法,那更不可能會有所謂的文書,請千萬不要點擊陌生連結。
6
要查你銀行帳戶,又要你將錢轉入「安全
帳戶」
公安機關是不會無緣無故來查你的錢的!即使查,也不可能通過所謂的「安全帳戶」來查!這個「安全帳戶」是完全不存在的!
預防電信詐騙做到
「四個不」
陌生電話不接、轉接電話不信
網頁連結不點、資金匯款不轉
原標題:《警方高效攔截一起電信詐騙 及時為民止損40餘萬!》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