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不成功 是因為不懂給自己貼標籤

2020-12-14 瀑布先生

前阿里CEO衛哲,在某次總結阿里成功時,說過一段至今不為人重視的話。他說,阿里在創業之初,很幸運。他們從來沒刪除過自己的數據,哪怕是最早,最不起眼的看似無用的數據,而是給這些數據貼上了標籤存放在某個角落。最後這些貼上標籤數據的作用,讓阿里變得強大。

數據的作用,我們大部分人都漸漸懂得。但貼標籤什麼邏輯,很少有人真正明白。舉個簡單例子,你拍了段視頻發到平臺,發現拍得不如你的同款,有幾萬點擊,而你只有幾百點擊,百思不得其解。其實原因很簡單,就是你在網絡平臺的日常活動,都是你和平臺都在不斷貼標籤的過程。你通過標籤展示自己,平臺通過標籤來記錄和了解你。你的視頻點擊少,是因為你給自己貼的標籤不夠多、不夠好,平臺不知道視頻推薦給誰看。

最近有個詞流行,叫「信息蠶繭」,意思說你老是在網絡幹同一類事,網絡就總把同一類信息和人群推薦給你。時間長了,你就和網絡一同,把自己裝進了一個信息蠶繭裡,故步自封。比如你喜歡在網絡上看性感美女,平臺就先給你貼上個性感美女的標籤,每天給你推薦美女圖,你越看他越推,編織起信息蠶繭。到最後你和網絡都忘記,你還是一個內心上進的好青年,在網絡你的名下,不知不覺地貼上了一個標籤—猥瑣男。

如果只是看看美女,那也沒什麼大事。如果你需要利用網絡,創業發財,走上人生高峰,迎娶白富美。那麼信息蠶繭就大大有害了。因為網絡給你提供信息的邏輯,大部分時候不是標準解答或最優方案,而是你希望得到的答案。比如你認為中國好,美國壞,那網絡就會推給你中國正確的答案。你長期認為,A比B是更好的解決方案,那網絡就會給你推薦A的十大好處,或B的八大壞處的內容。這樣時間越長,你離標準答案和是非曲折的距離就越遠了,離成功也就遠了。

現在幾乎所有的網絡應用,都在向千人千面看齊。就是說所有的網絡應用,都在努力開發給你貼標籤的功能。根據不同人,不同行為、不同習慣,貼上不同的標籤,以達到滿足你需求的目標。這是你需要重視的問題,不能長期被動地被網絡貼標籤,而不知不覺中進入信息蠶繭。而要主動設計,規劃和運營自己的標籤,把自己的每個小行為、小數據,都變成會說話的小標籤。讓自己在網絡能得到正確答案的同時,使自己的標籤和自己的人群對應起來。並努力營造自己專業、權威、親和、公正等加分標籤。這時候網絡就成了助你成功的有力武器。現在網絡創業,是很多年青人的夢想,大部分人不成功,是因為不懂給自己貼標籤。

相關焦點

  • 大部分人根本不懂網際網路
    很多人雖然哪怕是從事網際網路行業的,但是大部分人其實根本不懂網際網路,他們只是懂一點技術,說實話,技術不是不重要,但也並沒有那麼稀缺。網際網路分幾個層次,第一,在網上吃喝玩樂,這個誰都會,連大爺大媽,都知道把抖音玩的飛起,這種就是純消費的,只出不進。
  • 別再隨便給別人和自己貼標籤了,自己的人生自己說了算
    因為他們的思想還沒有完全成熟,容易受外界影響,會通過他人(尤其是親近的人)對自己的評價和來認識和評價自己,所以會按照大人給的標籤設定來扮演自己的角色。一些正面的或者中肯的標籤,在某種程度上會發揮積極的引導作用,但是,若是負面的標籤,也會輕易地毀掉一個孩子,造成無法彌補的心理創傷和陰影。
  • 如何給自己個人品牌貼標籤
    企業家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給個人貼標籤能更好的方便他人了解和認識自己。所以貼標籤更多應該站在他人的角度來給自己分類,相對於其他人,自己屬於哪一類人。專業標籤就是在你所從事的專業領域裡你是什麼樣的人。例如:你在營銷領域有非常豐富的經驗,取得耀眼的成績那麼你就可以給自己貼上營銷專家的標籤;例如你在金融投資領域裡取得了很大的成功,那麼你就可以給自己貼上投資家的標籤;再比如你從事室內設計工作,但入行不久也可以給自己貼上室內設計師的標籤。2.
  • 那些為自己貼標籤的人,最後都怎麼樣了
    我很生氣,你自己的主見呢,不喜歡一開始怎麼不覺得,現在讓我背鍋,說真的,我很不爽。他給我的理由如下:1、我這個大專學歷,就算考上了這個工作,想轉正也很難。雖然現在比起來兩個工資差不多,他覺得自己過幾年會漲工資,會比這個好,前提是他們的廠子還在。現在國內外經濟情況這麼嚴峻,外企我覺得會有點不好過吧。當然他不會理我的,因為他覺得一個世界500強的名頭已經夠他炫耀一輩子了,那這樣的人今後又有什麼大的作為呢。2、我現在的工作是我學了四年的專業,如果我放棄這份工作,就放棄了一門技術。
  • 你懂得給自己「貼標籤」嗎?讓自己活成設想的樣子!
    什麼是給自己「貼標籤」呢?就是自己要給自己一個定位、人設,自己要不斷「提醒」、「暗示」自己,該怎麼做!在「標籤」作用、「暗示」作用下,會讓自己逐漸變成自己設想的樣子,更會讓別人也改變對你的看法!這就是「貼標籤」,讓他們心理產生暗示效應,自己是好的,是最棒的,自己要表現良好,要這麼做。慢慢的,在暗示作用下,就會真的形成這樣的狀態,成為設想的樣子。通過貼標籤,實現設想的狀態在職場或者人生,也需要給自己貼標籤,這樣才會越來越靠近自己設想的生活。
  • 貼標籤的人都知道關谷的魔力,去掉標籤的人都知道王傳君!
    王傳君因為他在《愛情公寓》中扮演了光谷魔術的角色,從那時起他就被貼上了光谷魔術的標籤。每個人對他的印象都和光谷一樣有趣,能給人帶來幸福。在最近的《愛情公寓5》中,由於王傳君沒有扮演關谷的魔法角色,所有的人都批評了他一段時間。
  • 打造個人品牌:從給自己貼標籤開始
    實際上不止明星,社會上好多名人,身上都有好多標籤,政協委員、人大代表、商人、做公益活動,這些標籤都是為自己這個品牌增加價值的。那今天的你,如果也想通過打造個人品牌,找到理想的工作,或者在職場中快速晉升,或者想獨自創業,你也要學會給自己貼標籤。那怎麼給自己貼標籤呢?第一步:分析你的這個標籤要用來幹什麼?
  • 剛知道,「豬肉不花椒,牛肉不韭菜」是什麼意思,大部分人還不懂
    前言:剛知道,「豬肉不花椒,牛肉不韭菜」是什麼意思,大部分人還不懂!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分享一些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到的調料乾貨,很多人在廚房待了很久,或許到現在都不清楚那些廚房調料的正確用法是什麼,所以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著重分享一些吧!希望對大家有一些幫助!
  • 如何正確地給自己和團隊成員貼標籤?
    Vol#247 楚汐有感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衡量團隊管理課的第 14 講,如何正確地給自己和團隊成員貼標籤 關於標籤和人設,我們都已不陌生。而且本能地都在努力為自己打造正面標籤和優秀人設,不管是在生活還是在職場裡。 今天這一講,衡量老師從職場角度,和我們分享了如何正確地給自己和團隊成員貼標籤。
  • 孩子居家霧化效果不佳,因為大部分家長不懂這些!
    孩子居家霧化效果不佳,因為大部分家長不懂這些!不同霧化機產生的顆粒大小是不一樣的,一般大於5um的顆粒無法進入下呼吸道,只能到達咽喉,因而治療效果欠佳。顆粒是不是越小越好呢?
  • 毀掉一個孩子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給他「貼標籤」
    當一個人被冠上一種詞語貼上標籤時,他會不自覺的進行「自我印象管理」,在不知不覺中把自己的行為和被人貼的標籤趨於一致。 這種現象被稱為「標籤效應」。關於「標籤效應」的例子其實無處不在,我身邊就有。 記得我有個高中同學小宇,是個學習不錯的男生,在班裡一直處於上遊。小宇各科成績都很突出,唯獨英語很拉胯。
  • 為了獲得認同感不斷給自己貼標籤,如果不學會撕標籤,心理問題離你...
    了凡心療愈 意識療法 成為自己療愈師 《了凡心療愈》意識療法的簡介 為了獲得認同感不斷給自己貼標籤,如果不學會撕標籤,心理問題離你不遠了!
  • 給娃貼標籤這事要謹慎,如何避免貼標籤錯誤做法,這4點不能忽略
    比如說歡歡不講禮貌、不愛學習等等,出發點本是想著鞭策孩子進步,但沒想到的是,孩子備受打擊,最後連歡歡也覺得自己就不是個好孩子,開始變得消沉和逆反了,經常出現不良的情緒反應。歡歡爸爸從孩子身上發現了變化,也通過反思看到了自己教育孩子的問題所在——給孩子貼了壞標籤,便開始調整自己的做法,再也不講孩子這不好那不好的,而是開始不斷給孩子鼓勵等等。
  • 成都確診女孩被網友罵蕩婦,所謂善良,就是不因偏見給他人貼標籤
    (圖註:偏見是一把刀)二、不因偏見隨意給他人貼標籤。有人說,善就是用正確的方式愛自己,用公平的原則愛他人。我想,善就是不因偏見而給他人貼標籤。看到別人長得胖,別說人家「不自律」「頹廢」,你又不清楚人家是不是因為吃藥治病導致激素異常而產生的胖,不是嗎?看到別人愛打扮,別說人家「騷」「浪蕩」,很多人打扮得乾淨漂亮,是一種社交禮儀,也只想取悅自己,不是嗎?
  • 華晨宇是為數不多的我認為無法貼標籤的歌手
    但還是很想來回答這個問題 人們總喜歡給歌手貼標籤,講起搖滾會想到誰,講起民謠會想到誰,講起流行音樂古風音樂會想起誰。我一般喜歡看音樂下面聽的人的評價,蠻多歌曲的評價裡都是些對生活或者感情的感悟,或者再是些段子等等,然後聽了他的煙火裡的塵埃、國王和乞丐,評價好多都是在討論他歌曲或者他個人的進步 個人不懂音樂,只知道喜歡聽和不喜歡聽之分,但看了那些評價,感覺蠻多人都在肯定他的唱功唱功在90後的確是很厲害的了,真的很厲害,這一點我不否認,不過要注意,唱功、唱歌技巧、高音並不等同於他唱的歌好聽
  • 給自己貼標籤,你就真的沒救了
    也大概明白了為什麼阿雅有那麼多的悲春傷秋、喜怒無常,永遠不滿足於現在的生活。浪漫型人格的人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行為呢?源生家庭對性格特徵形成的影響性格的形成有三種因素組成,先天、後天、自己。儘管周日媽媽也不在家,但這是小王菲最開心的日子,因為她害怕託兒所的孤獨。王菲的老師和帶過她的阿姨都說她這孩子常常獨自一個人發呆,仿佛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 不懂「零階知識」,​做不成事;不懂「高階知識」,賺不到錢
    例如:市面上有很多教你成功的知識,當你最終做到這些條件的時候,發現自己並沒有成功。 講的比較抽象,這裡就直接說出我的觀點: 1,那些幫你成功的方法,在大部分情況下都是適用,這類的知識被稱為「 零階 知識」。
  • 不要隨意給他人貼標籤,這是一種思考成本最低的判斷方式
    孫圈圈,在線商學院品牌「圈外同學」創始人兼CEO,在《請停止無效努力》一書中,闡述了貼標籤這種行為的產生根源及其負面作用。這種給自己、給他人貼標籤的行為,不僅會阻礙我們進行深入的自我認知,而且在他人的負面標籤下,我們常常會不由自主地製造一個「自證預言」,讓自己不幸被他人言中。
  • 為什麼很多喜歡ACG文化的人,都不承認自己喜歡二次元?
    #二次元#我喜歡追番,喜歡看小說,喜歡玩遊戲,可這不代表我喜歡被貼標籤我會在學習工作的閒暇之餘享受自己的愛好。父母的話有他們的道理,他們不懂我的愛好,甚至因此罵我,我會難過,會委屈,會哭,但我不會覺得他們有錯,我會在跟他們聊天時不經意地談起看過的番,認識的人,互相多一些了解會變得更好。有人跟我看法不一樣,我尊重他的看法,不做過多的爭執。認識二三好友,互相聊聊生活和番劇,有時也會互相安利。我覺得我很開心,是不是二次元有什麼關係?
  • 三本女生考研順利逆襲211:多少好孩子,毀在「貼標籤」上
    但越令人驚豔的成功,越是面對成倍的艱辛,回憶備考時期的焦慮與掙扎,姚冰冰仍然心有餘悸:班級裡一共四十多個學生,自己又是出身於一所民辦三本院校,她所報考的西北大學專業歷年來招生指標只有5個左右。位於學歷鄙視鏈底端的姚冰冰內心的自卑可想而知,沒人知道,為了防止考研失敗後被嘲笑,她甚至隱藏起了自己考研的意圖,偷偷地學了一整個學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