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新個稅計算方法,累計預扣法影響HR算薪

2021-01-10 IT168

稅務部門表示,這種2019新個稅計算方法下,對於月收入波動較大的職工而言,能充分享受低稅率,降低個稅,有效避免出現高收入月份稅額不均的情況。2019新個稅實施2個月後,不少員工發現,今年前2個月拿到的工資比去年年底要多了不少。除了享受專項附加扣除外,累計預扣的算法也是收入「增加」的一個重要因素。

2019新個稅計算方法,工資薪金的個人所得稅轉變為累計預扣法後,採用個人所得稅預扣率表,按照一個納稅年度的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適用不同的預扣率。

從一個納稅年度來看,前後兩種計算方式所繳納的個稅總額是一樣的,但累計預扣法讓納稅人可以在最初的幾個月優先享受較低的預扣率,能夠獲得充裕的現金流,從貨幣時間價值的角度來說其實是為納稅人讓利的。

需要注意的是,2019新個稅計算方法下,年初的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較低,一般適用較低級次的預扣率,隨著累計額的增加,會出現跳級的可能。

如果一個納稅年度累計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6萬元,預扣率都維持在3%一級,就不會出現預扣率跳級。

如果累計應納稅所得額超過3.6萬元且不超過14.4萬元,預扣率會從3%跳到10%一級。

隨著累計應納稅所得額的提高,最多會產生6次跳級,每月預扣的個稅會有所不同。

對HR而言,由於累計預扣法的實施,算薪難度也大為增加,使用工具來幫助HR算薪已是形勢所驅,筆者與不少HR朋友均在使用i人事新稅算薪軟體進行企業薪酬計算,徹底摒棄繁雜的Excel算薪模式。

計稅邏輯預設

累計預扣稅率自動累計,無需Excel公式,直接關聯薪資計算,降低算薪時間99%;

歷史明細數據一目了然

保留歷史月份納稅明細,隨用隨查,薪酬管理更便捷;

支持非/居民計稅

支持多種納稅人計稅方式,一個平臺完成企業不同身份員工薪酬計算;

新稅累計報表自動生成

數據信息多維度統計分析,自動生成各類所需報表如薪資臺帳、工資單、個稅報表、成本報表等,Excel可一鍵導出;

專項附加抵扣模板一鍵導入

自動匹配國稅系統,累計稅率直接關聯薪資計算,確保薪資計算準確性;

HR算薪完畢,還可通過簡訊、微信、郵箱的形式進行全員工資條發放,員工無論任何渠道接收到的工資條,均包括常規工資明細與專項抵扣明細,可隨時隨地自助查詢,個人薪資項目一目了然。

在2019新個稅計算方法下,雖然專項抵扣納入、預扣預繳方案執行這一系列變化都對HR算薪產生影響,但是i人事新稅算薪軟體全方位支持HR每一次薪酬計算,幫助HR算薪更準、更快、更便捷。

立即免費試用i人事,快速步入科技算薪時代:

https://www.ihr360.com/web/page/login/#/?source=xwy&keyword=2019xgs

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2019新個稅計算方法,個稅總額有不一樣?
    稅務部門表示,這種 2019 新個稅計算方法下,對於月收入波動較大的職工而言,能充分享受低稅率,降低個稅,有效避免出現高收入月份稅額不均的情況。 2019 新個稅實施 2 個月後,不少員工發現,今年前 2 個月拿到的工資比去年年底要多了不少。
  • 2019 累計專項扣除什麼意思?極大程度影響算薪效率
    極大程度影響算薪效率 2019 累計專項扣除什麼意思,採取累積預扣的方式是使預扣的稅款最大趨同於年終的彙算清繳稅款,最大限度地減少退補稅的情況發生,從而減輕徵納雙方的納稅成本。
  • 2019新個稅標準,不同的計算方式收入不一樣?
    2019 新個稅標準實施,工資薪金的個人所得稅轉變為累計預扣法後,採用個人所得稅預扣率表,按照一個納稅年度的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適用不同的預扣率。稅務部門表示,這種新算法下,對於月收入波動較大的職工而言,能充分享受低稅率,降低個稅,有效避免出現高收入月份稅額不均的情況。
  • 2019年個稅如何計算,HR需要注意什麼
    2019年實施的新個人所得稅法,個稅如何計算?其實這是首次按年度綜合計稅,這改變了以往按月計稅的做法,但單位按月或按次預扣預繳稅款。新個人所得稅正式實施一月有餘,全民減稅的大喜事,2019年個稅如何計算?沒有經驗的HR的工作量卻翻番了。
  • 2019年最新個稅稅率表 累計預扣法Excel詳細計算公式
    至誠網(www.zhicheng.com)3月22日訊  一、2019新個稅稅率表  因為2019年實施的是累計預扣法(下面會介紹),一般而言,前面月份繳稅少,後面逐漸增加,但全年來看(彙算清繳後),我們繳的稅是不變的,不會存在多扣少扣的情況。
  • 2019個人所得稅新政策正式實施,HR算薪困擾重重!
    個人所得稅新政策正式實施,首次按年度綜合計稅,這改變了以往按月計稅的做法,但單位按月或按次預扣預繳稅款。具體計算公式如下:本期應預扣預繳稅額=(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預扣率-速算扣除數)-累計減免稅額-累計已預扣預繳稅額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累計收入-累計免稅收入-累計減除費用-累計專項扣除-累計專項附加扣除-累計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 明年工薪個稅採用累計預扣法,這有什麼不一樣?
    其中,公告明確,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個人所得稅,日常採取累計預扣法進行預扣預繳;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個人所得稅,採取基本平移現行規定的做法預扣預繳。對工資、薪金採取累計預扣法,與之前有何不同?明年個稅繳多少,到底應該怎麼算?
  • 2019 稅後工資計算器,能夠準確算薪
    對於HR來說,此次新個稅改革最大的算薪難點在於累計預扣法的實施,工資薪金所得按年為單位計稅——工資一樣,稅不相同。
  • 新個稅法實施一周年成績單:累計預扣法功不可沒
    浙江龍遊農村商業銀行的財務負責人吳海蓮說,按照國家稅務總局規定的累計預扣法,不僅能讓員工不折不扣地享受到減稅紅利,而且年末計算出的應納稅額很準確,極大降低了重新核算的時間和經濟成本。2019年1月1日新個人所得稅法正式實施。一年來,提高「起徵點」、調整稅率表、增加專項附加扣除、實行累計預扣法等改革舉措讓大眾切實受益。
  • 2019年新個稅稅率表及新個稅政策下如何扣個稅
    2019年新個稅稅率表,個稅預扣率表個人所得稅的相關政策一直備受人們關注,因為個人所得稅與我們每個人實際到手的工資有直接關係,若個人所得稅降低,那麼我們到手的工資就會增加,雖然我國的新稅法於2019年1月1日就正式開始實施,但目前仍然有很多人對2019年新個稅稅率表還不太了解,下面我們來看看具體情況
  • 2019最新個人所得稅稅率表 累計預扣預繳個稅計算公式
    至誠網(www.zhicheng.com)6月25日訊  本期應預扣預繳稅額=(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預扣率-速算扣除數)-累計減免稅額-累計已預扣預繳稅額  其中,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累計收入-累計免稅收入-累計減除費用-累計專項扣除-累計專項附加扣除-累計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二、累計預扣預繳
  • 國家又發新福利!累計收入不超6萬元月份,暫不預扣個稅!
    二、對按照累計預扣法預扣預繳勞務報酬所得個人所得稅的居民個人,扣繳義務人比照上述規定執行。本公告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特此公告。二是按照累計預扣法預扣預繳勞務報酬所得個人所得稅的居民個人,如保險營銷員和證券經紀人。
  • 2019新版個稅計算器哪個好?選擇對了算薪更快
    2018年末,新稅法改革正式啟動,先是個稅起徵點提升至5000元,緊接著六項專項附加扣除於2019年1月實施,全民減稅的大喜事,對HR來說卻是工作量的驟增。2019新版個稅計算器哪個好?
  • 薪人薪事「薪個稅」全面對接國稅平臺,讓算薪精準,報稅無憂
    精準核算如實申報員工個稅,是每個HR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但個稅核算、申報過程繁瑣,稍不留神就出錯,還容易攤上法律風險。  核算工資時,你還在從國稅系統導出累計預扣和專項附加值?遇到政策變動薪酬報表、個稅報表全要推翻重做?核算完成後沒有比對校準就申報?工資算好了,還在切換多個合同主體申報繳款?
  • 個稅發布新公告 個稅如何預繳預扣(上)
    個人所得稅如何預扣預繳 根據《公告》中的相關內容,我們可以知道個稅新規開始實施後,居民的個人所得稅可以使用預扣預繳的方法繳納。這種個稅的計徵方法類似於企業所得稅的計徵方法,按月預繳、年度清繳、多退少補,使得個人所得稅的計徵方法越來越貼近企業所得稅,越發正規化。 那麼,個人所得稅預扣預繳到底該如何計算稅款呢?且聽小編為大家講解。
  • @奉賢市民 年終獎個稅仍可單獨算!年入不超6萬,個稅不用預扣!
    這意味著↓↓■ 在納稅人累計收入不超過6萬元的月份,可以暫不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 在其累計收入超過6萬元的當月及年內後續月份,再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稅務部門表示,從新稅制實施首年情況看↓↓■ 預扣預繳制度發揮了積極有效作用,相當部分納稅人預繳階段即充分享受改革紅利並且不用辦理彙算清繳。
  • HR如何理解才能方便算工資
    2確定居民和非居民納稅人扣繳方法①居民個人預扣預繳方法扣繳義務人向居民個人支付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時,按以下方法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並向主管稅務機關報送《個人所得稅扣繳申報表》。
  • 2019年新個稅稅率表 個稅起徵5000稅率表計算及excel公式
    至誠網(www.zhicheng.com)1月8日訊  一、稅法規定  在新個稅制度下,個稅算法和之前真的不一樣了。以前是每月單獨計算個稅,而2019年起採用每月預扣預繳、次年統算多退少補的計算方法。也就是說還是每月算一次繳一次,不同的是算法由根據單月數據算,修改為按累計數據計算。
  • 剛剛,國家重大宣布:累計收入不超6萬元月份,暫不預扣個稅...
    二、對按照累計預扣法預扣預繳勞務報酬所得個人所得稅的居民個人,扣繳義務人比照上述規定執行。本公告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特此公告。??二是按照累計預扣法預扣預繳勞務報酬所得個人所得稅的居民個人,如保險營銷員和證券經紀人。
  • 個稅新變化!收入不超6萬元月份暫不預扣個稅,需滿足3個條件
    即,在納稅人累計收入不超過6萬元的月份,暫不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在其累計收入超過6萬元的當月及年內後續月份,再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對按照累計預扣法預扣預繳勞務報酬所得個人所得稅的居民個人,扣繳義務人比照上述規定執行。「太專業了,看不懂,有沒有課代表解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