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列印用到晶片上 西湖大學這項技術厲害在哪兒

2020-11-07 二三裡資訊杭州

周南嘉在西湖大學精密智造實驗室。 嚴粒粒 攝

11月6日,記者走入西湖大學精密智造實驗室看到,一根細細的金屬探針正在一塊名片大小的電路板上循環畫圈,探針內流下的液體逐漸圍成一個圓環。「這是我們通過3D列印而成的微電極陣列,再用矽膠進行二次加工後,可用於藥物機理檢測等領域,檢測效率將大大提升。」正在顯示屏前監測情況的西湖大學工學院周南嘉實驗室博士生朱沛然說。

正在顯示屏前監測情況的西湖大學工學院周南嘉實驗室的兩位學生。 嚴粒粒 攝

這是西湖大學工學院特聘研究員周南嘉團隊自主研發的微米級精度三維3D精密製造技術的一角。該技術為目前國內最高精度的電子3D列印,以新材料作為突破3D列印精度極限的核心,設計全新的3D列印功能材料,實現了百納米至微米級別電子3D列印。

近日,由周南嘉創立的西湖未來智造公司完成了數千萬元的天使輪融資。

「我們做的最小尺度的3D列印,就是直接在晶片上用3D列印進行加工。」周南嘉說。通過實現超高精度,周南嘉團隊將3D多材料列印技術引入到晶片級高端製造領域,利用3D列印技術進行三維高精度光電封裝、製造高頻無源器件,例如可將天線尺寸縮小到十微米至百微米級別。周南嘉說,這一做法較現有的加工方式,在精度上提升了1到2個數量級,從而使得3D列印技術得以應用到毫米波技術、光通訊、微型機器人、柔性電子等領域,為未來小型化、集成化、個性化電子設備提供新的製造方案。

周南嘉實驗室電子3D列印產品。 西湖大學供圖

當下,電子與光學領域核心功能器件與系統加工對技術精度的要求越來越高,傳統工藝難以滿足產品需求;同時,目前市場上為人所熟知的3D列印主要以雷射燒結、光固化等工藝為主,其產品主要為金屬、航空件以及塑料等聚合物,但這些3D列印產品往往僅具備結構而無法功能化。這些都成為當下相關行業領域的痛點。

在周南嘉看來,3D 列印並不只是能夠實現具體的結構,更重要的是實現特定的功能。依託西湖大學精密製造實驗室及浙江省3D微納加工與表徵重點實驗室,周南嘉以精密增材製造技術為核心,基於先進功能材料和三維集成技術方面的優勢,開發了多材料、多尺度的靈活加工工藝。

「在超高精度 3D 列印方面,工藝本身並不複雜,要實現超高精度以及多樣化功能,真正在實際應用上取得突破,從源頭出發,實現材料方面的突破才是關鍵。」周南嘉說。通過材料和技術兩方面的努力,突破目前的列印精度之後,其團隊自主研發的微米、亞微米級3D列印技術與材料體系成功解決了這些難題。「其實,今後生活中常見的顯示屏、手機、可穿戴設備、無人機、汽車導航、醫療健康儀器等許多電子產品的『內臟』裡,就能找到我們產品的身影。」周南嘉說。

周南嘉實驗室電子3D列印產品。 西湖大學供圖

在2018年加入西湖大學之前,周南嘉在國外學習工作多年。他說,中國電子加工上下遊產業鏈完備,浙江在智能製造領域又有著很好的市場前景,這成為他在浙江創業的重要考慮因素。周南嘉團隊計劃通過產學研結合,將電子 3D 列印技術帶入市場,擴大功能 3D 列印技術的市場空間。「作為西湖大學在智能製造領域第一個自主科技成果落地轉化項目,西湖未來智造公司得到了學校的大力支持,由學校成果轉化辦公室專業團隊全程跟進,以技術保護、政策諮詢、法務諮詢、融資指導等專業服務為企業賦能,正加速推進成果的成功轉化。」周南嘉說。

目前,周南嘉的西湖未來智造公司與中國多家行業領先的企業展開合作,在短時間內已建成多個精密製造平臺,驗證了相關技術的可行性,並制定了完善的設備及工藝開發流程和相關規範,並在一些具體產品應用方面探索量產方案。「就像開一扇門一樣,我們期待不斷開拓電子 3D 列印的前景。」周南嘉說,目前團隊通過 3D 列印製造高精度電子器件、柔性可穿戴設備等,憑藉團隊的專業能力提供對外電子 3D 列印服務、設備與材料集成的一站式解決方案。

來源:杭州網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news@ersanli.cn

相關焦點

  • 3D列印制晶片 西湖大學實現國內最高精度三維精密製造
    日前,在西湖大學精密智造實驗室,正在顯示屏前監測情況的西湖大學工學院周南嘉實驗室博士生朱沛然對記者說。  西湖大學工學院特聘研究員周南嘉團隊自主研發的這項微米級精度三維精密製造技術,是目前國內最高精度的電子3D列印技術,以新材料作為突破3D列印精度極限的核心,設計全新的3D列印功能材料,實現了百納米至微米級別電子3D列印。
  • 周南嘉:在晶片上「雕花」,他實現了當下最高精度的電子3D列印
    獲獎時年齡:33 歲獲獎時職位:西湖大學研究員獲獎理由:他實現了當下最高精度的電子 3D 列印。目前,市面上的 3D 列印技術精度能夠達到百微米,而這對加工許多電子器件來說還遠遠不夠。來自西湖大學工學院的周南嘉博士以新材料作為突破 3D 列印精度極限的核心,設計全新的 3D 列印功能材料,結合超高精度 3D 列印技術實現了百納米至微米級別電子 3D 列印。「我們做的最小的尺度就是直接在晶片上用 3D 列印進行加工。」周南嘉表示。
  • 3D列印技術,只有你想不到 沒有它做不到
    要問如今什麼技術最豪橫?當然是3d列印技術3d列印一切,3d列印未來。這話可不是瞎說的,而是已經證實了。3d列印住宅你以為這是最厲害的嗎?那你就大錯特錯了,還有更厲害的,研究人員將3d列印技術與醫療相結合,運用於醫療,造福人類。西班牙領導的小組3d列印了一種水凝膠,該凝膠能夠模仿人類淋巴結行為,加速癌症患者中t細胞的產生,而t細胞具有殺死腫瘤細胞的能力,目前這項技術申請了專利,希望在不久的將來將其帶入醫院。
  • 西湖大學實現國內最高精度3D列印制晶片
    日前,在西湖大學精密智造實驗室實現了國內最高精度3D列印制晶片。這是目前國內最高精度的電子3D列印技術,以新材料作為突破3D列印精度極限的核心,設計全新的3D列印功能材料,實現了百納米至微米級別電子3D列印。
  • 瞄準微米級3D列印 西湖大學「黑科技」獲數千萬元融資
    我們團隊可以通過3D列印替代現有基於平面模式的光電子封裝方案,製造高精度電子器件、柔性可穿戴設備、微小型機器人等,提供3D電子列印服務、設備與材料集成的一站式解決方案。」西湖大學工學院特聘研究員、西湖未來智造創始人兼CTO周南嘉表示。
  • 西湖未來智造微米級3D列印完成數千萬元融資
    作為西湖大學工學院首個自主科技成果產業轉化落地項目,成立於今年6月的西湖未來智造,是國際上電子3D列印領域首個專注於微米級精度的三維精密製造技術公司,通過將金屬、陶瓷、磁性材料、聚合物等集成處理應用,彌補電子、光學領域精密加工中百納米至百微米的市場空白。
  • 西湖速度!西湖大學「硬科技」再次實現成果轉化落地
    西湖大學第二家面世的科技公司——西湖未來智造(杭州)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西湖未來智造」),自主研發了微納精度的三維精密製造技術,能實現百納米到10微米的列印、打出比頭髮絲還細的電子器件,也能一體化3D列印完成複雜的功能電路,實現電子產品的智能製造。近日,這家成立不到半年的公司宣布,已完成數千萬元的天使輪融資。
  • 卡耐基梅隆大學3D列印可拉伸可穿戴的電子「紋身」
    科學家採用低成本的3D列印工藝將導電液態金屬合金列印到附著在人體皮膚上的紋身紙上。這些超薄紋身可以很容易地用水蘸上,就像用溼海綿塗抹兒童的裝飾紋身一樣。它們可以貼合併附著在高度彎曲的3D表面上,例如人腦或檸檬模型。超薄、順應性電子紋身的應用包括表皮生物監測、軟機器人、柔性顯示器等。卡耐基梅隆大學其他類似紋身的電子產品要麼在無塵室內部需要複雜的製造技術,要麼缺乏皮膚上可拉伸數字電路功能所需的材料性能。
  • 3d列印技術解讀,什麼是3D列印快速成型技術?
    3d列印快速成型技術是一項先進的製造技術,也是我國工業製造業跟上國際化步伐的重要一步。所謂快速成型技術是將傳統的減材加工技術轉變為增材加工技術的一種工業製造方法。讓我們仔細看看這種先進的加工和製造技術。
  • 3D列印眼角膜問世,這項技術能帶來什麼?
    ▲圖片來源:新三板智庫不過,近日英國科學家一項足以轟動全球眼科界的技術,或將讓上千萬被角膜疾病困擾的患者重獲光明。首個3D列印人工角膜問世尚無法用於移植據英國《快報》等媒體報導,英國紐卡斯爾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幹細胞中提取研發的「生物墨水」,用3D列印技術列印出了世界上首個人工角膜。紐卡斯爾大學官方新聞稿中稱,這意味著這項全新的技術在未來可以確保無限量的角膜供應。
  • 3D列印變得越來越大,越來越快,越來越強
    這臺機器是世界上最快的基於樹脂的3 d 印表機,它可以在幾個小時內列印出和人一樣大的塑料結構,埃文斯頓西北大學的化學家 Chad Mirkin 說。 米爾金和他的同事在去年10月1日報導了這臺機器,它是3D 列印技術的一系列研究進展之一,正在拓寬這項曾被視為主要用於製造小型低質量原型零件的技術的前景。
  • 光刻技術卡脖子?西湖大學取得重大突破,竟然是用冰來完成的
    光刻機,就是光刻機是將圖形刻在矽片上,蝕刻機則是將晶片多餘的東西洗掉。目前,我國在海歸院士尹志堯的帶領下,已經突破了蝕刻機的技術難關,研發出了擁有5nm工藝的蝕刻機。但光刻機一直無法取得突破,導致我國高端晶片製造只能依靠美國公司。
  • 3d列印技術在頭盔生產領域的應用
    工廠也在加班加點的大量生產,很多頭盔工廠為了滿足廣大用戶的需求,紛紛運用3d列印技術進行設計建模,從而打造出更多安全、有個性的頭盔。3d列印頭盔技術相信很多朋友們都不是很了解,接下來小編帶大家來看一下極光爾沃用A8s 3d印表機進行3d列印頭盔的製作過程:1.
  • 3D列印技術在COVID-19疫情中正式登入世界舞臺
    面對挑戰和前所未有的需求,3D列印技術通過及時和創新的響應,在全球供應工作中提供幫助,展現了操作彈性。來自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SUTD)的Yu Ying Clarrisa Choong、南洋理工大學的Hong Wei Tan、美國洛杉磯Cedars-Sinai醫學中心的Deven C. Patel和HP Inc.的Chandrakant D.
  • 科學家用3D列印技術列印出「仿生眼睛」原型
    明尼蘇達大學的一組研究人員首次通過完全3D列印技術在半球形表面上列印出一系列光感受器。 這一發現標誌在創造「仿生眼睛」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有朝一日可以幫助盲人重見光明,看得更清楚。該研究成果發表在《先進材料》雜誌上,這是一本涵蓋材料科學的同行評審科學期刊,作者還擁有3D列印半導體設備的專利。這項研究的合著者明尼蘇達大學班傑明·梅胡格大學機械工程副教授McAlpine說:「仿生眼睛通常被認為只能在科幻小說中出現,但現在我們通過多功能3D印表機讓仿生眼睛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接近人們的生活。
  • 3d列印汽車零部件與普通製造廠家的區別?
    增材製造其實就是我們俗稱的3d列印技術,是基於數位化逐層傳統工藝的增材製造。市場上的增材製造產品主要分為兩類:機器人、增材製造機器人,是利用固定的機械手或手臂來完成各種指定的動作;增材製造機器人,是利用軟體控制的機械臂進行各種執行任務。
  • 為什麼3D列印技術越來越受船廠青睞?
    造船廠越來越多地採用3D列印技術,你知道為什麼嗎? 去年秋天,當緬因州大學宣布他們創造了世界上最大的3D列印船時,人們的想像力開始瘋狂起來。按下觸控螢幕,讓一艘船從一個巨大的印表機裡吐出來,這個想法突然變得可能了。 設計具有新穎形狀的船艇的想法已成為現實的選擇。
  • 西湖大學
    乾貨 | 推免生報名西湖大學前,來聽聽學姐學長怎麼說 10天前,我們發布了《2021年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項目推免生預報名通知》。本周日,西湖大學即將迎來自己的第四期博士研究生,在這樣一所年輕的大學裡讀博究竟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很多人還是充滿了好奇。
  • 幾分鐘造好手錶外殼連電路,微納級3D列印見過沒?
    作為西湖大學工學院首個自主科技成果產業轉化落地項目,西湖未來智造(杭州)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下方簡稱西湖未來智造)是國際上電子3D列印領域首個專注於微納級3D列印技術的公司。連外殼帶電路一氣呵成以手錶為例,西湖未來智造的創始人、西湖大學工學院特聘研究員周南嘉表示,「一般的3D列印技術只能做出手錶外殼,再與電路進行組裝。我們要做的是把手錶的外殼結構和裡面的所有電路在一臺機器上完成列印,並能直接使用。」完成這樣的列印程序通常只需幾分鐘。
  • 幾分鐘造好手錶外殼連電路,微納級3D列印見過沒?
    作為西湖大學工學院首個自主科技成果產業轉化落地項目,西湖未來智造(杭州)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下方簡稱西湖未來智造)是國際上電子3D列印領域首個專注於連外殼帶電路一氣呵成連外殼帶電路一氣呵成以手錶為例,西湖未來智造的創始人、西湖大學工學院特聘研究員周南嘉表示,「一般的3D列印技術只能做出手錶外殼,再與電路進行組裝。我們要做的是把手錶的外殼結構和裡面的所有電路在一臺機器上完成列印,並能直接使用。」完成這樣的列印程序通常只需幾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