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速度!西湖大學「硬科技」再次實現成果轉化落地

2020-11-11 二三裡資訊杭州

杭州網訊 如今我們的生活,已離不開電子產品。暢想未來,你是否想過有一天,你日常頻繁使用的手機、手錶、電腦、VR眼鏡等電子產品,可以直接通過一臺「黑科技」機器,一氣呵成完整列印出來,拿到手即可使用?

事實上,這樣的場景已不再遙遠。西湖大學第二家面世的科技公司——西湖未來智造(杭州)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西湖未來智造」),自主研發了微納精度的三維精密製造技術,能實現百納米到10微米的列印、打出比頭髮絲還細的電子器件,也能一體化3D列印完成複雜的功能電路,實現電子產品的智能製造。

近日,這家成立不到半年的公司宣布,已完成數千萬元的天使輪融資。這也是繼西湖生物醫藥科技(杭州)有限公司後,西湖大學再次轉化落地的自主科技成果項目,「西湖速度」再次上演。

微米級3D列印技術 連外殼帶電路一氣呵成

西湖未來智造自主研發的微納級三維精密製造技術,主要針對微電子領域。為何要瞄準這個領域?

周南嘉

公司創始人、西湖大學工學院特聘研究員周南嘉介紹,當下,電子與光學領域核心功能器件與系統加工對技術精度的要求越來越高,傳統工藝難以滿足產品需求。同時,目前市場上為人所熟知的3D列印以雷射燒結、光固化等工藝為主,其產品主要為金屬及塑料件等,這些3D列印產品往往僅具備結構、無法實現電子功能。

周南嘉團隊想要實現的3D列印,不僅是要列印出物品的外殼,還要同時把「五臟六腑」一併做好。以列印手錶為例,周南嘉說:「一般的3D列印技術只是做出手錶的外殼,再與電路進行組裝。我們想做的則是把手錶的外殼結構和裡面所有電路,在一臺機器上完成列印,便能直接使用。」通常,完成這樣的列印程序只需要幾分鐘。

以新材料為突破口 實現國際領先的3D電子列印

實現超高精度3D列印並使功能多樣化的技術聽起來似乎很神奇,但在周南嘉看來,其實工藝本身並不複雜:「關鍵是『材料』上要實現突破,才能真正在應用端快速邁進。」

新材料,正是這個團隊的「秘密武器」。他們已掌握超過百種墨水的合成方案,電子行業常見及迫切需要的材料,他們都可以列印或定製開發。而許多大家平時認為無法應用於3D列印的材料,他們也都可以研製,包括金、銀、銅等金屬及合金、陶瓷、聚合物基介質材料、磁性材料、柔性導電材料等。

依託西湖大學精密製造實驗室及浙江省3D微納加工與表徵重點實驗室,最終,周南嘉團隊以精密增材製造技術為核心,基於功能材料的先進和三維集成技術方面的優勢,成功研發了微米、亞微米級3D列印技術與材料體系,開發出了多材料、多尺度的靈活加工工藝。

與現有的加工方式相比,微納級精度三維精密製造技術在精度上提升了1-2個數量級,是目前國際領先的3D電子列印技術。這個尺度有多小?周南嘉介紹:「我們可以直接對晶片進行3D列印加工。」 這項技術還能實現三維高精度光電封裝、高頻無源器件製造、將天線尺寸縮小到十微米至百微米級別等工藝。

這一技術解決了一系列國內、國際微電子加工關鍵技術難題,填補了百納米至百微米級別電子和光學材料精密加工領域的空白,大幅提升產品性能、提高生產速度並降低生產成本。

「微納三維製造」已上路 志在破解市場更多「難題」

為了讓大家能更直觀地了解這一「硬核科技」,周南嘉描述了更多3D精密製造技術的應用場景。

「顯示屏、射頻/微波、電子封裝、光電集成、柔性電子、微小型電子產品、傳感器等器件的製造都可以採用這種方式。電子產業有著萬億級的市場,微納精度3D列印技術的應用前景十分廣泛。」周南嘉說。

簡單來講,未來生活中常見的顯示屏、手機、可穿戴設備、無人機、汽車導航、醫療健康儀器等許多電子產品的「內臟」中,你都可以找到他們產品的身影。

精密3D列印電子器件與電路

並且這樣的「未來」已近在眼前。周南嘉團隊已經可以通過3D列印製造高精度電子器件、柔性可穿戴設備等,提供3D電子列印服務、設備與材料集成的一站式解決方案。

目前,西湖未來智造已與國內十幾家行業領先企業展開合作,建成多個精密製造平臺,並已制定了完善的設備及工藝開發流程和相關規範,即將在一些具體產品應用方面探索量產方案。

當然,這僅僅是一個起點——西湖未來智造的目標,是為未來小型化、集成化、個性化的電子設備提供新的製造方案。團隊將根據用戶需求,去設計能夠產出相應產品的精密製造設備、研發突破性材料,從而提供定製化服務。換句話說,由用戶來「出題」,他們負責「解題」,提供市場最需要的智能製造解決方案。

「就像開一扇門一樣,我們期待不斷開拓3D電子列印的前景。」周南嘉說。

來源:杭州網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news@ersanli.cn

相關焦點

  • 瞄準微米級3D列印 西湖大學「黑科技」獲數千萬元融資
    西湖大學工學院特聘研究員、西湖未來智造創始人兼CTO周南嘉表示。作為西湖大學工學院首個自主科技成果產業轉化落地項目,成立於今年6月的西湖未來智造,是國際上電子3D列印領域首個專注於微米級精度的三維精密製造技術公司,通過將金屬、陶瓷、磁性材料、聚合物等集成處理應用,彌補電子、光學領域精密加工中百納米至百微米的市場空白。
  • 西湖大學2022年招收本科生,招生名額極少,著名教授小班教學!
    西湖大學,一所集社會力量建立起來的民辦大學,西湖大學按照「高起點、小而精、研究型」的辦學定位來進行教學,他們也正是這樣在行動,教師人數不多,可個個都精英,2018年西湖大學正式成立,現在西湖大學已經在nature、science、cell上面成功亮相,CNS這三個頂刊是多少學校奮鬥多少年都難以實現的事情
  • 西湖大學城2030年全面建成:對標劍橋、史丹福大學城
    緊抓2大智源浙江大學——高水平打造浙大創新生態圈以科技城與浙大共同打造的紫金眾創小鎮為主要載體,聚焦腦機智能、數字經濟、醫療健康等重點產業領域,共建區校科技成果產業化基地、重點實驗室等創新平臺,引育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打通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的通道,推動科技創新成果從實驗室走向市場
  • 紫金港科技城2.0版發布,西湖大學城來了! - 城市向上
    浙江大學——高水平打造浙大創新生態圈以科技城與浙大共同打造的紫金眾創小鎮為主要載體,聚焦腦機智能、數字經濟、醫療健康等重點產業領域,共建區校科技成果產業化基地、重點實驗室等創新平臺,引育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打通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的通道,推動科技創新成果從實驗室走向市場
  • 西湖大學成立,西湖大學地址在哪,西湖大學2018招生簡章曝光
    校長施一公發表致辭:西湖大學將成為國際化高等學府大會上,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發表題為《磨礪以須,倍道而進》的致辭,分別以西湖之夢、西湖之始、西湖之路、西湖之幸四個篇章,描繪了西湖大學的定位和目標——西湖大學將成為中國高等教育改革的探索者、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搖籃
  • 3D列印用到晶片上 西湖大學這項技術厲害在哪兒
    嚴粒粒 攝11月6日,記者走入西湖大學精密智造實驗室看到,一根細細的金屬探針正在一塊名片大小的電路板上循環畫圈,探針內流下的液體逐漸圍成一個圓環。「這是我們通過3D列印而成的微電極陣列,再用矽膠進行二次加工後,可用於藥物機理檢測等領域,檢測效率將大大提升。」正在顯示屏前監測情況的西湖大學工學院周南嘉實驗室博士生朱沛然說。
  • 西湖大學VC成立,核心高管團隊曝光,主要投資方向或是……
    在海外的私募股權市場,大學捐贈基金是風投機構一個非常重要的長期資金來源,而作為學校本身,比如美國的麻省理工、史丹福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等科技實力雄厚的大學也都成立了風投基金。在國內,施一公帶領下的西湖大學也加入了這一行列。瞄準科技成果轉化?近日,西湖大學(杭州)股權投資有限公司獲得中基協私募股權、創業投資基金管理人登記。
  • 顏寧的老師,施一公主導下的西湖大學離成功還有多遠?
    此言一出,很多人覺得,短期內要實現這樣的目標根本不可能,獨具創新的西湖大學並不一定有適應土壤,從而不被看好,施一公甚至也被揶揄、嘲諷。 如今,數年已經過去,施一公離他當初喊出的目標還有多遠?假如沒有實現這樣的目標,西湖大學的意義又何在?
  • 繼西湖大學、AI學院之後 高瓴張磊擬在上海創辦設計創新學院
    經濟觀察網 高若瀛 繼捐贈創辦西湖大學之後,張磊找到了教育投資的新方向。11月20日,在上海展覽中心舉行的「上海設計之都十周年」開幕式上,高瓴創始人兼執行長張磊宣布,將在上海發起籌辦一所培養AI時代設計人才的專門學院。
  • 西湖未來智造微米級3D列印完成數千萬元融資
    作為西湖大學工學院首個自主科技成果產業轉化落地項目,成立於今年6月的西湖未來智造,是國際上電子3D列印領域首個專注於微米級精度的三維精密製造技術公司,通過將金屬、陶瓷、磁性材料、聚合物等集成處理應用,彌補電子、光學領域精密加工中百納米至百微米的市場空白。
  • 西湖大學
    乾貨 | 推免生報名西湖大學前,來聽聽學姐學長怎麼說 10天前,我們發布了《2021年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項目推免生預報名通知》。本周日,西湖大學即將迎來自己的第四期博士研究生,在這樣一所年輕的大學裡讀博究竟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很多人還是充滿了好奇。
  • 施一公:曾放狠話,打造西湖大學,5年超過清華,結局怎樣
    施一公曾擔任清華的副校長職位,在他辭去副校長職位後,便立下豪言要5年內建起超過清華大學的西湖大學,並且還得到了商業家200億的投資,到現在過了很多年,施一公的豪言是否實現了呢。清華副校長施一公清華大學的誕生和清代有著莫大的淵源。
  • 西湖大學值不值得讀?
    西湖大學是什麼西湖大學作為民辦大學,在2018年2月14日獲得教育部批准設立之後,西湖大學成立大會舉行,西湖大學正式揭牌宣布成立,施一公為第一任校長。西湖大學作為一個「立足現在,面向未來」的國家重點支持的非營利性的新型高等學校,是中國高等教育的一次試水。
  • 西湖高研院首批學生入學在即,西湖大學相當於國內外哪些大學
    今天的西湖高研院,與未來的西湖大學在辦學理念、科研領域,以及發展前景等方面,相當於國內外的哪些大學?本文試圖以國內外不同時期的不同大學為切口,探討西湖大學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西湖大學的「昨天」:「教授治校」的西南聯合大學 「教授治校」,是西湖高研院的關鍵詞之一。從這點看過去,西湖大學的「前身」西湖高研院與過去的西南聯合大學有種不謀而合的相似。
  • 施一公:西湖大學和國家社會、企業家共命運
    在10月20日的成立大會上,施一公再次強調,「西湖大學希望做中國高等教育改革的探索者。」多年來,中國高等教育的創新發展一直面臨深層次體制機制問題的困擾。西湖大學將遵循「高起點、小而精、研究型」的辦學定位,借鑑國際化的做法,試圖翻開中國高等教育多元化的新篇章。
  • 這些頂尖人才如何進入西湖大學?
    施一公如此描述理想之校:「我們希望五年以後、十年以後,西湖大學可以聚攏一大批世界頂尖的科學家,在這裡從事最尖端的科學研究,做出最有意義的科學成果,培養最優秀的青年學生,用自己的才智盡情地探索科學知識前沿,推動人類進步,造福全世界。」
  • 西湖大學這個自主科技項目很有吸引力
    記者從西湖大學獲悉,該校成立後首個自主科技成果產業轉化落地項目——西湖生物醫藥科技(杭州)有限公司(簡稱西湖生物醫藥)宣布完成近億元Pre-A輪融資。其核心技術來自於高曉飛的「幹細胞與器官再生」實驗室,他們研發出個性化的新型紅細胞治療技術,可用於治療痛風和血友病、苯丙酮尿症等罕見病甚至癌症。
  • 西湖高等研究院正式開學 西湖大學這樣規劃
    西湖大學(籌)的前身——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昨天(9月2日)迎來了首屆19名博士研究生。西湖大學選址規模也有了確切的進展,對於這所新學府你還有什麼想知道的?  19名「學霸」9月2日入學他們將根據各自的培養計劃,第1年或1年半時間,在復旦大學相應院系進行基礎課和專業課的學習,其餘時間在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跟隨導師進行科研工作。
  • 西湖大學成立:辦學前六年只招博士生,學術評價不看論文數量
    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韓啟德、浙江省省長袁家軍、全國高校設置評議委員會主任杜玉波、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寧、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共同為西湖大學揭牌。澎湃新聞記者 葛熔金 攝新中國第一所由社會力量舉辦、國家重點支持的新型研究型大學誕生——西湖大學10月20日在杭州成立。
  • 西湖大學周南嘉團隊有望「顛覆」光電精密製造
    運用納米複合材料和 3D 微納米直寫技術,周南嘉實現了高性能千兆赫茲的無源電子器件,並且實現了集成電路的表面組裝。光的傳輸速度快、能耗低,傳輸距離長。光電信號的轉換就需要不同功能模塊的集成,而這一塊的封裝技術目前尚是空白,西湖未來智造正在與相關企業進行光電集成系統封裝與檢測技術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