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大學成立:辦學前六年只招博士生,學術評價不看論文數量

2021-01-05 澎湃新聞

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韓啟德、浙江省省長袁家軍、全國高校設置評議委員會主任杜玉波、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寧、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共同為西湖大學揭牌。澎湃新聞記者 葛熔金 攝

新中國第一所由社會力量舉辦、國家重點支持的新型研究型大學誕生——西湖大學10月20日在杭州成立。校方稱,預計經過10~15年發展,部分學科達到國際一流水平,在基礎科研、技術原始創新,科技成果轉化方面作出有重大影響力的貢獻。

2015年,施一公等七位學者提交《關於試點創建新型民辦研究型大學的建議》,後成立辦校主體「杭州市西湖教育基金會」。2018年2月,教育部批准設立西湖大學。

西湖大學的目標是成為中國高等教育改革的探索者、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搖籃、世界前沿科學技術的引領者、國際化高等學府。校長施一公在成立大會上表示,西湖大學遵循「高起點、小而精、研究型」的定位,翻開中國高等教育多元化的新篇章;以博士研究生培養為起點,創造中國高校從博士生再到本科生培養的先例;聘任世界一流科學家,用一流科研支撐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堅持發展有限學科,特別注重學科交叉,強化基礎研究,努力實現原始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的重大突破。

目前,西湖大學在杭州雲棲小鎮已擁有66畝的創建階段校區,即「雲棲校園」,可以容納120個獨立實驗室和2000位科研及輔助人員,基本滿足前三年發展的空間需求。位於紫金港科技城的雲谷校園4月已經開工,首期建築面積45萬平米,預計2021年底交付使用,可容納300個獨立實驗室和3000名博士生。首批19位博士研究生、二期120位博士生已分別於2017年9月、今年8月註冊入學。

2016年7月開始,西湖大學面向全球招聘學術人才,至今年9月收到海內外五千多份申請,已有來自13個國家和地區的68位科學家籤約加盟,主要分布在物理、化學、工程、信息、生物、基礎醫學等學科,在各自研究領域擁有世界領先水平。

施一公表示,西湖大學將進行人才培養模式、科技評價標準和現代大學管理機制的探索。培養有社會責任感的拔尖創新人才是最根本的任務,創建前六年(2016~2022年)只致力於培養博士研究生,依託優秀師資培養一批敢為天下先的青年科學家,挑戰世界範圍內的科學難題,推進人類知識前沿;2022年開始小規模本科生培養。學生不僅要具備中國歷史、文化的通識,也要了解世界的發展與積累。

前沿科學探索在西湖大學舉足輕重。今後十年,學校將聚焦理學、醫學、工學三個門類,推動學科交叉,深度創新,為世界和人類探索未知、開創未來。

建設鼓勵創新的學術評價體系,學術論文數量和引用率,學術期刊影響因子不會成為學術評價的主要指標,對科學家的學術評價主要看其研究是否指向相關領域最前沿及其實質性進展。

相關焦點

  • 經濟學人全球頭條:西湖大學成立,網易回應徐波事件,水陸兩棲飛機首飛
    西湖大學成立:辦學前六年只招博士生,學術評價不看論文數量新中國第一所由社會力量舉辦、國家重點支持的新型研究型大學,西湖大學10月20日在杭州成立。參與辦校的施一公表示,培養有社會責任感的拔尖創新人才是最根本的任務,創建前六年(2016~2022年)只致力於培養博士研究生,且建設鼓勵創新的學術評價體系,學術論文數量和引用率、學術期刊影響因子不會成為學術評價的主要指標。
  • 西湖大學和馬雲的湖畔大學,都有哪些區別?
    醞釀3年的西湖大學終於正式成立了,這所民辦的新型研究型大學,位於雲棲小鎮,借鑑加州理工學院,小而精是其教學模式,而且前五年只招博士,未來招收的本科生也不會太多。西湖大學的成立意義非凡,不僅是中國高等教育改革的試驗者,同時肩負著培養中國拔尖創新人才的使命,是近70年來,中國第一所民辦研究型大學。
  • 西湖大學成立,西湖大學地址在哪,西湖大學2018招生簡章曝光
    他還講述了西湖大學的籌建之路和先期成果,並指出了西湖大學建成世界一流大學面臨的挑戰。同時他也表示西湖大學將虛心向海內外兄弟院校學習,借鑑世界優秀大學成熟的經驗,進行人才培養模式、科技評價標準和現代大學管理機制的探索。最後,他表示,「西湖大學來自於社會,服務於社會,也完全屬於社會和人民大眾。
  • 這些頂尖人才如何進入西湖大學?
    西湖大學將建設鼓勵創新的學術評價體系,無論是學術論文的數量和引用率、還是學術期刊的影響因子,都不會成為西湖大學學術評價的主要指標;西湖大學對一位科學家的學術評價主要看其研究是否劍指相關領域的最前沿以及實質性進展。「這種評價機制所催生的人文關懷和學術氛圍,將形成西湖大學獨特校園文化的一部分。」雙方的正式見面,既是西湖大學在評價學術人才,也是學術人才對西湖大學的考察。
  • 西湖大學發布博士招生簡章,與2所985大學聯合培養,本科即可報名
    目前西湖大學建有生命科學學院(含生物學和基礎醫學)、理學院、工學院,辦學前期優先建設醫學、理學、工學3個學科門類。而自從西湖大學成立以來,一舉一動備受社會關注。一是它擁有超豪華的師資隊伍,由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擔任名譽董事,擁有施一公、饒毅、陳十一、潘建偉等一系列著名科學家,海歸博士等。
  • 施一公:西湖大學和國家社會、企業家共命運
    談及西湖大學和浙江、杭州之間的關係,施一公表示,「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西湖大學會在不同的領域不同的程度對地方經濟,尤其是創新經濟、創新尖端科技發展帶來貢獻,也會讓杭州這座城市更有吸引力。我相信10年之後大家來杭州不只是看西湖,也是看西湖大學。」施一公還提到他本人和杭州的淵源。
  • 施一公:西湖大學的博士生將不受畢業年限的限制,你怎麼看?
    本文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南京大學官網、知乎、募格學術之前報導近日,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院士在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主辦的第二十屆中國國際教育年會上介紹了西湖大學的近況。他表示,目前有104位一流科學家籤約西湖大學作為博士生導師,334位博士生在讀。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在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主辦的第二十屆中國國際教育年會上發表主旨演講。
  • 施一公、顏寧互動:科研人才的評價,不能只看論文,還要聽故事
    就像張裕卿一樣,通過學術造假把從來沒到過實驗室的女兒變成了留學國外名校的優等生,這對於那些兢兢業業、踏踏實實搞科研、做實驗的學生而言,太不公平,讓真正的人才得不到重視,最後心灰意冷,放棄科學事業,這不就是在扼殺我國科學的未來嗎?
  • 揭秘西湖大學:新型在何處?哪些點最值得關注?
    以不忘初心、無問西東的務實態度,以國際化的辦學理念,努力探索創新辦學機制體制,爭取早日建成一所具有中國特色、世界一流水平的新型研究型大學。其實西湖大學我們之所以關注它,是因為它在我們國家的高等教育改革方面,在進行進一步的嘗試,而它絕不是第一個吃螃蟹的。我們不妨回顧一下這些年來,我們所進行的城市。(播放短片四)施一公:我們希望用最優秀的師資培養最優秀的學生,打造一流的成果,在這方面我相信不僅不需要百年,也不需要十年,因為很簡單,等到博士生畢業的時候,他的成果就出來了。
  • 施一公:西湖大學評職稱體系值得參考
    10月22日,在2020浦江創新論壇全體大會上,西湖大學校長、中國科協副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施一公公布了西湖大學的終身副教授評價標準: 「我們每一位入職的助理教授、博士生導師,院長都會告訴他們,你在西湖大學6年以後要評終身副教授,不是看你有多少篇文章、多少引用率
  • 耗資百億,曾放言5年趕超清華的西湖大學,如今成功了嗎?
    對於西湖大學或許有不少的同學對其不了解或者說是沒有聽過,這也是一種正常的現象,因為該校的辦學宗旨就比較與眾不同可以說是全國獨一份, 西華大學與以往的大學最大的不同就是該校是我國最早的由社會力量舉辦、國家重點支持的非營利性的新型高等學校,而且招生對象也有非常大的局限性,目前主要針對的就是博士生以及一些研究生
  • 民辦科研教學機構、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暨西湖大學揭牌成立
    今天(12月10日)上午10點,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暨西湖大學的前期主體在杭州揭牌。這是國內第一所以基礎性、前沿性研究為支點,以深化科研體制改革、培養創新人才為宗旨,以博士生培養為起點的民辦高水平科研教學機構。目前,西湖高研院已完成2次全球招聘。
  • 打破量化學術評價魔咒,這大學按新評價模式任命20名教授
    如Rinze Benedictus教授所在的荷蘭烏得勒支大學醫學中心網站上,自豪地宣布每年發表大約2500篇同行評議學術論文,這些論文引文率高於平均水平。幾年前,一個評估委員會花了大量時間討論幾個教員的晉升問題,最終只批准其中兩位獲得著名研究課題的教員。中心醫生們也每年花費大量時間述職,展示自己在學術和對臨床治療決策方面的貢獻。
  • 施一公:希望西湖大學十年後達到加州理工規模—新聞—科學網
    在第二十屆中國科協年會開幕式上,中國科協副主席、西湖大學校長、中科院院士施一公表示「西湖二期」共有130位博士生將在今年9月入學,今年10月20日西湖大學將在杭州舉行成立盛典
  • 復旦大學與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啟動聯合培養博士生項目
    學生入學後,在復旦大學註冊學籍,由兩校聯合培養,完成培養方案規定的學習要求並通過學位論文答辯者,發給復旦大學博士畢業證書,授予復旦大學博士學位。申請者須於2017年5月17日17:00之前完成網上申請,並將電子版申請資料發送到專用郵箱,2017年5月下旬進行面試(具體時間以通知為準)。
  • 施一公與顏寧互動:評價人才不能只看論文,還可以講故事
    10月22日,中國科學院院士,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公開了西湖大學終身副教授的評價標準,他說:西湖大學看的不是文章的篇數、引用率等數據,而是讓教師講述自己的科研故事。講故事?不是只有小孩子才聽故事嗎?不是只有爸爸媽媽和爺爺奶奶會給小孩子講故事嗎?科研人才講故事是怎麼回事呢?
  • 西湖高等研究院正式開學 西湖大學這樣規劃
    他們將根據各自的培養計劃,第1年或1年半時間,在復旦大學相應院系進行基礎課和專業課的學習,其餘時間在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跟隨導師進行科研工作。  西湖大學籌建規劃  2015年6月,國家「千人計劃」專家聯誼會與杭州市政府籤署《籌建西湖大學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正式啟動西湖大學籌建工作。2016年12月,西湖大學(籌)的前身——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西湖高研院)在杭州舉行成立大會!西湖大學的籌建工作一直引人關注。今天,不僅僅是首屆博士生入學,西湖大學最新的籌建規划進展也正式公布。
  • 西湖高研院首批學生入學在即,西湖大學相當於國內外哪些大學
    成立於2016年12月的西湖高研院,是西湖大學(籌)的前身及籌建依託主體,由著名生物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施一公擔任首任院長。作為一所新型非營利高端科研機構,西湖高研院將為新型民辦國際化高水平研究型大學西湖大學(籌)的建立奠定堅實基礎。
  • 清華大學不再強制要求發論文,是給博士生減負還是降低畢業門檻?
    日前,清華大學發布《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培養工作規定》,《規定》不再以學術論文作為評價博士生學術水平唯一依據,並且不再將博士在學期間發表論文達到基本要求作為學位申請的硬性指標。但是,目前我國博士生規模龐大,全國每年博士生招生規模達到了8萬人,而且在持續擴招之中。而學術期刊數量有限,即便是加上擴展版與集刊,全國C刊數量不超過1000種,有個別專業的C刊數量更是只有區區個位數。另外,有不少C刊的大量版面是向知名專家學者約稿,留給博士生可以發表學術論文的版面其實很少。
  • 西湖大學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開放新一輪報名
    近日,西湖大學與復旦大學、浙江大學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項目,開啟了新一輪招生的申請報名通道。此輪招生面向2020年應屆本科畢業生和應屆碩士畢業生,以及學士、碩士學位獲得者,以「申請-考核」制進行選拔,具體細則已在西湖大學官網(http://www.westlake.edu.cn)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