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非典型體育題材紀錄片《棒!少年》近期成為口碑佳作。
該片不僅在第十四屆FIRST青年電影展中獲得業內認可拿下最佳紀錄片大獎,它在院線上映亦感動了很多觀眾。
《棒!少年》講述一群來自全國各地的貧困少年和「事實孤兒」,在北京市郊的愛心棒球基地組成了一支特殊棒球隊的故事。
孫嶺峰是「強棒天使」棒球隊的創始人,曾擔任中國國家棒球隊隊長。
於是,他萌生了將公益與棒球推廣結合的想法。
孫嶺峰設想,將7歲至9歲身體健康、家庭卻無力撫養的孩子集中在一起,讓他們在上文化課的同時,參加免費的棒球培訓。所以,「強棒天使」棒球隊招收隊員有一項特殊前提:總得來自於貧困家庭,或者是缺失父母的孤兒等困境少年。
2016年元旦,6名來自河北的小朋友被接到了棒球基地。到2020年,已經有67名孩子在這裡訓練。
馬虎,綽號「遊俠」。
孫嶺峰說,馬虎從加入棒球隊開始,就一向來「拔刺」,是棒球讓他發生了改變。
馬虎:到這裡兩年後,我回了趟西吉,意識到自己的改變特別大。
剛進基地的馬虎,是個上課吃粉筆、吐口水,成天打架的「刺頭」。
棒球並非他們主動選擇的興趣愛好,而是在困窘中的希望和出路。
在極為特殊的2020少年》之所以獲得廣泛好評,正是因為其在叫板殘酷現實、不向命運低頭的底色中,充滿著奮進的鬥志和溫暖的善意。
5年間,該隊已累計救助困境兒童80多名。
許慧晶從2017年10月起開始拍攝《棒!少年》,拍了1年半,素材量700多個小時,剪輯又花了一年半時間。這期間,強棒天使隊從初長成到成為中國最厲害的少年棒球隊之一,無論在銀幕內外,孩子們都發生了明顯的變化。
「棒球給這些孩子的人生一種新的解法,通過棒球把他們的技能和才華展現出來,他們因此獲得了生存的價值和技能,同時也把他們對於這個世界的感悟表達出來。」愛奇藝燦然工作室總經理、《棒!少年》總製片人齊康認為,這部電影讓大家看到了,用體育幫助孩子走出貧困、改變命運是一種值得嘗試的解決方式。
「我想以紀錄片搭建一個不同群體間溝通的橋梁……真正的能幫助到一些人,而不只是呈現問題本身。」許慧晶透露,比起一天比一天堅定自信的馬虎,小雙搖擺不定的性格,更能引起普通人的共鳴。而《棒!少年》聚焦少年們一次次挫折的深意也正在於此:比起對成功的崇拜,社會更需要對失敗的包容與對弱者的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