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工程建設項目審批不超過60天

2020-12-15 政府採購信息網

  《徵求意見稿》要求,在精簡審批環節,以公開出讓方式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建設項目,在籤訂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後,直接領取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將建設工程設計方案審查和建設工程規劃類許可證核發的審批時間由20個工作日壓縮至15個工作日以內。一般社會投資工程建設項目從獲得土地到取得施工許可證不超過60天(自然日)。

  擴大簡易低風險項目範圍,進一步提高審批效率。對新建、擴建單體建築面積不大於10000平方米(不含地下工程)、建築高度不大於24米、功能單一的社會投資廠房、普通倉庫項目,不再強制實行施工圖審查。建設單位可根據自願選擇對施工圖設計質量實行告知承諾制,也可委託符合條件的施工圖審查機構進行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

  《徵求意見稿》還提出,全面實行「一網通辦」。全面推行網上辦理、「不見面」審批。通過網上申報、網上審查、網上批覆,企業要求獲得紙質批覆文件的,採用郵寄方式,不收取費用。

徵求意見全文

  天津市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優化營商環境若干措施


  (徵求意見稿)

 

  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深化「放管服」改革和優化營商環境的部署要求,為進一步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持續優化我市建設領域營商環境,全面提升審批服務便捷度和企業滿意度,提高審批效率,實現一般社會投資工程建設項目從獲得土地到取得施工許可證不超過60天(自然日),在鞏固深化我市前兩輪改革的基礎上,聚焦重點環節和關鍵節點改革,特制定如下措施:

 

  一、優化項目前期服務

 

  1.推行「用地清單制」。在土地出讓前,依託「一張藍圖、多規合一」業務協同平臺,規劃資源部門統一組織普查土地現狀,發展改革、規劃資源、生態環境、水務、地震等相關行政主管部門提出項目評估評價關鍵指標要素;需要開展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地震安全性評價、水資源論證、水土保持方案的,由規劃資源部門統一組織實施,土地受讓單位無需再進行相關評估評價。各相關行政主管部門或市政公用服務單位依據土地普查現狀和評估評價指標,分別提出技術設計要點,由規劃資源部門匯總形成清單一併發放給土地受讓意向單位,土地受讓單位根據清單即可開展工程方案設計。(牽頭部門:市規劃資源局,配合部門:市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各區人民政府)

 

  2.全面實行區域評估。在我市11個區20個園區基礎上,將區域評估的實施範圍擴大至全市各類開發區、工業園區和自貿試驗區(片區)以及其他有條件的區域,由屬地區政府確定後並統一組織實施區域評估。在土地供應前,編制節能評價、環境影響評價、地震安全性評價、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水資源論證、水土保持方案等區域評估報告並進行區域評估評審,結果提供給企業共享,建設項目不再單獨進行評估和審批。(牽頭部門: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政務服務辦,配合部門:市發展改革委、市規劃資源局、市生態環境局、市水務局、市地震局,各區人民政府)

 

  3.優化項目策劃生成服務。依託「一張藍圖、多規合一」業務協同平臺,在項目策劃生成階段,各審批部門明確項目應當申報的審批服務事項,由規劃資源部門匯總並提供給建設單位。(牽頭部門:市規劃資源局,配合部門:市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各區人民政府)

 

  二、精簡審批環節

 

  4.簡化用地規劃許可申請環節。以公開出讓方式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建設項目,在籤訂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後,直接領取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牽頭部門:市規劃資源局,配合部門:各區人民政府)

 

  5.實施在線自動備案。社會投資備案類建設項目在首次進入天津市工程建設項目聯合審批系統(以下簡稱 「聯審系統」)申報審批事項時自動完成項目備案,並生成工程建設項目代碼。(牽頭部門:市發展改革委、市政務服務辦,配合部門:各區人民政府)

 

  6.進一步壓縮建設工程規劃許可審批時間。將建設工程設計方案審查和建設工程規劃類許可證核發的審批時間由20個工作日壓縮至15個工作日以內。(牽頭部門:市規劃資源局,配合部門:各區人民政府)

 

  7.推行市政公共服務設施接入工程並聯審批。市政公用服務設施報裝辦理時間不超過4個工作日。對於地塊紅線外接入的市政公用服務設施項目,在辦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時,涉及臨時佔掘路、臨時佔用公共綠地的,同步將相關信息推送至交管、城市管理部門,實行臨時佔掘路(含內部徵詢交管部門意見)、臨時佔用公共綠地等事項並聯辦理、信息共享的審批機制。(牽頭部門:市規劃資源局、市政務服務辦、市城市管理委、市公用事業局、市公安交管局、市水務局、國網天津電力公司、市能源集團、市水務集團,配合部門:各區人民政府)

 

  三、擴大簡易低風險項目範圍,進一步提高審批效率

 

  8.擴大簡易低風險項目範圍。在試點改革的基礎上,將簡易低風險項目範圍由建築面積不大於5000平方米擴大至不大於10000平方米,進一步精簡環節、壓縮時限,審批時間從獲得土地到完成不動產權登記不超過25個工作日。(牽頭部門: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領導小組成員單位,配合部門:各區人民政府)

 

  9.深化施工圖審查改革。對新建、擴建單體建築面積不大於10000平方米(不含地下工程)、建築高度不大於24米、功能單一的社會投資廠房、普通倉庫項目,不再強制實行施工圖審查。建設單位可根據自願選擇對施工圖設計質量實行告知承諾制,也可委託符合條件的施工圖審查機構                               進行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牽頭部門:市住房城鄉建設委,配合部門:各區人民政府)

 

  10.合併工程建設許可階段和施工許可階段。無需進行建設工程設計方案審核,建設單位可一併申請辦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質量監督手續及建築工程施工許可證。(牽頭部門:市規劃資源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委,配合部門:市政務服務辦、市網信辦、各區人民政府)

 

  11.無需辦理相關評估評價。無需開展節能評價、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地震安全性評價等評估評價工作。(牽頭部門:市發展改革委、市規劃資源局、市水務局、市地震局,配合部門:各區人民政府)

 

  12.無需辦理建設項目環境影響登記表備案手續。(牽頭部門:市生態環境局,配合部門:各區人民政府)

 

  13.市政公用服務單位提供的局部管線接駁服務無需辦理項目備案、工程規劃、施工許可等事項。涉及佔路、掘路的,在施工許可階段同步申請。(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

 

  市規劃資源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公用事業局,配合部門:各區人民政府)

 

  14.取消建設工程竣工驗收備案。不再辦理建設工程竣工驗收備案,建設單位憑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出具的《聯合驗收意見書》等材料辦理不動產登記後,將所有竣工資料移交城建檔案館。(牽頭部門: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規劃資源局,配合部門:市人防辦、各區人民政府)

 

  四、全面實行「一網通辦」

 

  15.推行電子證照。依託聯審系統,對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建築工程施工許可證實行在線申請和提交電子資料,辦理部門在線受理審核後,核發電子證照。企業根據需要,自行選擇現場辦理或網上下載列印使用。(牽頭部門:市網信辦、市政務服務辦、市規劃資源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委,配合部門:各區人民政府)

 

  16.全面推行網上辦理、「不見面」審批。通過網上申報、網上審查、網上批覆,企業要求獲得紙質批覆文件的,採用郵寄方式,不收取費用。(牽頭部門:市政務服務辦、市領導小組成員單位,配合部門:各區人民政府)

 

  17.加強系統建設。制定聯審系統管理辦法。繼續優化跟蹤督辦、結果共享、統計分析功能,強化與各審批部門、市政公用服務單位的系統互聯互通和協同辦理,完善系統對接和數據共享。(牽頭部門:市政務服務辦、市網信辦,配合部門:市領導小組成員單位)

 

  五、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18.加強對實行告知承諾制事項的監管。建立預警防控機制,對實行告知承諾制或容缺後補方式審批的事項,實行全覆蓋監管。相關部門在規定時間內對承諾人履行承諾情況進行檢查,承諾人未履行承諾的,依法撤銷行政審批決定,追究承諾人的相應責任,並實施誠信懲戒。(牽頭部門:市領導小組成員單位,配合單位:各區人民政府)

 

  19.加強信用管理。完善工程建設項目審批信用紅黑名單制度,健全守信聯合激勵與失信聯合懲戒措施,構建「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的聯合懲戒機制。探索信用修復機制,促使企業主動糾錯、糾偏,激發守信意願,引導市場健康規範發展。(牽頭部門:市市場監管委、市發展改革委,市領導小組成員單位,配合單位:各區人民政府)

 

  六、其他

 

  簡易低風險項目是指本市行政區域內,建築面積不大於10000平方米(不含地下工程)、建築高度不大於24米、功能單一的社會投資廠房、普通倉庫。不包括涉及有毒有害、易燃易爆、危險物品、消防特殊建設工程、國家安全事項的項目,和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範圍和建設控制地帶、環境敏感區、永久性保護生態區和生態保護紅線範圍內、軌道交通保護區、風貌保護、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文化名鎮名村範圍的建設項目。

相關焦點

  • 鎮江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加速跑」
    4月20日20時許,在市政務辦工程建設項目綜合受理窗口,鎮江金弘地產公司相關負責人從加班人員手中接過施工許可證。企業從付清土地款到領取施工許可證,僅用了8個工作日,鎮江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呈現「加速跑」。「金弘刷新鎮江工程建設項目領取施工許可的最快紀錄,主要得益於正在推進的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
  • 西藏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時間壓縮至100天以內
    從自治區政府新聞辦舉行的全區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工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我區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時間壓縮至100天以內,並於2020年底建成了審批制度框架、信息數據平臺和與全國統一的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體系,實現了數據的互聯互通。
  • 南寧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 在全國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
    本報南寧訊 (記者/趙超 通訊員/肖瑛)12月7日,記者從南寧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新聞發布會獲悉,該市積極開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通過統一審批流程、精簡審批環節、完善審批體系等舉措,大幅縮短了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時間,便利企業開展工程項目建設。
  • 我市簡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流程提升審批效率簡易低風險項目審批...
    呼和浩特日報訊 為進一步提高社會投資簡易低風險工程建設項目、工業投資項目及市政工程項目審批效率和服務質量,更好地支持中小企業發展,我市將工程建設項目分為簡易低風險、工業投資和市政工程、房屋建築4大類,通過簡化審批流程,將簡易低風險項目審批時限壓縮至12個工作日內;對適用環評承諾的工業投資項目和不涉及新增建設用地的市政工程項目,推行項目規劃設計方案審查告知承諾制,
  • 「建築界」2020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天津亮點:工程建設項目...
    2020年即將結束,全國各地的城鄉建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就下倆我們就來看看天津在2020年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中的亮點是什麼?2020年,天津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亮點紛呈。一是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雙戰雙贏」。
  • 西安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通過驗收
    西安市按照國務院及陝西省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的工作要求,結合西安實際,以提高審批效率、方便群眾辦事為導向,緊盯工程建設項目審批「難點」、「堵點」和「痛點」問題,圍繞「四個統一」,著力推進改革工作。通過西安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實現了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全業務覆蓋、全層次聯動、全流程引導、全過程監督,為工程建設項目統一審批流程、統一管理體系、統一監管方式提供統一的信息支撐平臺,達到「好用」、「管用」、「想用」的目標,打造出西安改革新模式。
  • 青島5781個工程建設項目「線上辦」,全過程審批速度超深圳
    為進一步推動青島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提速增效,12月9日,青島市行政審批局在西海岸新區召開全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現場會。
  • 豐都縣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簡化程序 優化工程建設項目行政審批
    近日,記者從縣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獲悉,為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今年以來,該局嚴格按照工程建設項目行政審批改革要求簡化辦事程序,減少企業群眾辦事跑動次數。據悉,在工程建設項目行政審批中,各審批階段均實行「一份辦事指南、一張申請表單、一套申報材料完成多項審批」的運作模式,牽頭科室和單位制定統一的辦事指南和申報表格,每一個審批階段申請人只需提交一套申報材料。
  • 杭州建設工程項目審批領跑全國 全市水務一體化格局基本形成
    原標題:杭州建設工程項目審批領跑全國 全市水務一體化格局基本形成 「我們這個工業項目,在報建審批環節,取消了施工圖審查,不僅不用抱著厚厚的施工圖跑來跑去報批,開工也提早了很多天。」 事實上,陳先生的體驗正是2018年以來,杭州持續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的縮影。 「近年來,我們緊緊抓住『最多跑一次』改革契機,全力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
  • 鎮江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平臺上線運行
    中國江蘇網2月24日鎮江訊 (崔曉婷)近期,鎮江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已經上線運行。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按照「統一審批流程、統一信息數據平臺、統一審批管理體系、統一監管方式」要求,將審批流程劃分為立項用地規劃許可、工程建設許可、施工許可、竣工驗收四個階段,並通過系統數據共享交換,實現統一受理、並聯審批、實時流轉、跟蹤督辦、信息共享,將審批時間壓縮至100個工作日以內,有效推動工程建設項目早開工、早落地。
  • 河北省優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流程
    以標準化促進規範化、極簡化和高效化河北省優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流程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解楚楚)日前,河北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規範全省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流程推行標準化審批文本的通知》,大力優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流程,以標準化促進規範化、極簡化和高效化,縱深推進河北省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全流程標準化建設
  • 兵團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全流程網上辦理
    記者從兵團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獲悉,兵團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取得階段性成效,已實現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全流程網上辦理。去年以來,兵團認真落實國務院關於全面開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兵團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局等15個部門和各師市攻堅克難、全力推進,初步形成了統一的審批流程、統一的信息數據平臺、統一的審批管理體系和統一的監管方式,基本實現工程建設項目全流程、全覆蓋網上審批。
  • 廈門公布這五類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流程圖!
    這五類工程建設項目的審批流程圖  正式公布啦!  4月7日起  全市將統一執行!  日前,廈門市人民政府印發了  《廈門市開展工程建設項目  「清單制+告知承諾制」審批改革試點工作方案》  進一步壓縮了審批時間  一圖看懂!
  • 我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取得階段性成效
    ,以解決行政審批過程中的痛點和堵點為切入點,對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進行全流程、全覆蓋改革,努力構建科學、便捷、高效的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和管理體系,打造最優投資和營商環境。  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的部署要求和省委、省政府關於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決策部署,推動實現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最多跑一次」的目標,我市出臺《鶴崗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實施方案》,成立了以市政府主要領導為組長、各有關單位負責人為成員的工作領導專班,明確改革範圍、改革目標、改革任務和工作職責,完善各審批階段工作細則及辦法。
  • 南寧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再提速 全區首張建築工程施工許可電子證書...
    來源: 南寧雲—南寧日報南寧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再提速全區全區首張建築工程施工許可電子證書頒發(市行政審批局供圖)南寧雲—南寧日報訊(記者 阮曉瑩)12月7日,記者從南寧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我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實現再提速。當日,在南寧市行政審批局,廣西奧瀚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取得廣西第一張建築工程施工許可電子證書,這標誌著廣西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進入一個新階段。
  • 天津重點交通工程和市政基礎設施重點工程項目全部復工:以重大工程...
    截至目前,天津95個10億元級在建能源、管道等重大項目已復工92個,復工率達到96.8%,超過全國平均水平。全市高速公路、水運、高速鐵路等11個重點交通工程項目100%復工。101項市級房屋建築和市政基礎設施重點工程項目全部復工。
  • 鎮江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操作培訓會舉行
    中國江蘇網3月3日鎮江訊 (崔曉婷)近日,鎮江市為加快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在全市範圍內使用,鎮江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操作專題培訓會舉行,培訓全程採用線上方式開展。培訓會上,相關人員介紹了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工作的改革背景和鎮江市工作進展情況,現場演示了系統的實際操作,同時對培訓人員提出的問題進行了線上答疑。
  • 簡易低風險工程建設項目審批18個工作日可辦結
    本報訊(記者楊碧玉)記者12月24日從省住建廳獲悉,今後,簡易低風險工程建設項目(以下簡稱低風險項目)審批18個工作日可辦結。低風險項目指未使用各級公共財政投資建設,項目總建築面積不大於3000平方米,高度小於24米,層數不超過4層,功能單一、技術要求簡單的辦公建築、商業建築、公共服務設施、普通倉庫和廠房。為持續優化和改善建築許可營商環境,近日我省印發《關於優化新建社會投資簡易低風險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服務的若干意見》,從六個方面精簡審批事項,優化審批流程,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 山東率先出臺項目審批全過程時間計算規則,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壓縮至...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沈童 濟南報導12月29日,記者在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今年,山東省住房城鄉建設部門按照全省「重點工作攻堅年」部署要求,針對企業和群眾反映的難點堵點問題,對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實施了全流程全覆蓋改革,把工程建設項目的審批時間壓減到了100個工作日以內
  • 我市再啟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 流程現為4個階段
    這是記者從市政府新聞辦7月17日召開的亳州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的消息。實行施工圖聯合審查,重新梳理並動態調整了《亳州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事項清單》和《亳州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流程圖》,將原審批事項中消防、人防、技防等技術審查合併為「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在施工許可階段,審查機構可同步開展消防、人防、技防等技術審查。推行「多驗合一」。出臺《亳州市工程建設項目「多驗合一」實施細則》,將規劃核實及土地單項覆核、質量竣工驗收、消防驗收、人防驗收、檔案驗收等納入「多驗合一」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