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再啟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 流程現為4個階段

2020-12-03 新安房產網

核心提示:我市將開展工程建設項目報建提升行動,對審批事項、審批流程、審批材料和審批時限進一步壓縮。這是記者從市政府新聞辦7月17日召開的亳州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的消息。

我市將開展工程建設項目報建提升行動,對審批事項、審批流程、審批材料和審批時限進一步壓縮。這是記者從市政府新聞辦7月17日召開的亳州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的消息。

一重點項目正在加緊施工(資料圖) 張延林 攝

開展項目報建提升行動

記者從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目前,我市已經完成了兩輪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第 一輪,合併工程建設項目審批事項,對由同一部門實施的管理內容相近或者屬於同一辦理階段的多個審批事項,整合為一個審批事項,由原來70餘項整合到43項,精簡比38.5%。第二輪,對工程建設項目審批事項再精簡、流程再優化,由43項整合到32項,精簡比25.5%。合理劃分審批手續和環節,實行並聯審批,審批流程從6個階段整合為4個階段,每一個階段均推行並聯審批。

下一步,我市將在現有成效的基礎上,進一步「減環節、減材料、減時間、減成本、減跑動」,開展工程建設項目報建提升行動。同時結合我市「服務企業年」活動,繼續深化改革,主動服務企業,讓改革成果服務企業,營造更好的營商環境。

我市將進一步精簡審批事項,在原有改革的基礎上,對審批事項、審批流程、審批材料和審批時限進一步壓縮。開展「一張圖」項目策劃生成,充分利用「一張圖」成果,推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系統提質增效,在審批系統中加掛「一張圖」策劃生成界 面,並納入綜合服務窗口內容,進一步加速項目策劃生成,簡化審批手續。深化系統應用,進一步深化系統主體評價功能,完善評價制度,提高服務質量。充分利用中介超市服務功能,實現中介服務結果的共享。提升服務水平,強化完善代辦作用,加強對代辦人員的業務培訓,提升業務素質,為申請單位提供全程專業化業務諮詢、指導、服務。

多項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2019年3月底,我市按照國務院、省政府部署,實施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各項工作快速推進、成效顯著,多項工作走在全省前列。上半年提前完成了省下達的改革任務,成效及做法全省推廣。目前初步形成了統一的審批流程、統一的信息數據平臺、統一的審批管理體系和統一的監管方式。

我市嚴格按照創優「四最」營商環境和放管服改革任務要求,不斷深化改革。聚焦綜合窗口,推行全程代辦幫辦制度。設立了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綜合服務窗口,整合入駐了發改、自然資源規劃、住建、人防、城管、水利、生態環境、亳州高新區、亳蕪園區、譙城區等政府審批部門和公用服務企業共計16個部門,依託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集中並聯辦理和協調改革目標所涉及的全部審批事項,真正實現了「一窗受理、一網通辦」。推行全程代辦制,組建專職代辦隊伍,實行「一對一」對接和「保姆式」服務,為企業做好從立項到竣工驗收階段所有審批業務的代辦服務。

聚焦聯合辦理,提升審批效能。實行施工圖聯合審查,重新梳理並動態調整了《亳州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事項清單》和《亳州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流程圖》,將原審批事項中消防、人防、技防等技術審查合併為「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在施工許可階段,審查機構可同步開展消防、人防、技防等技術審查。推行「多驗合一」。出臺《亳州市工程建設項目「多驗合一」實施細則》,將規劃核實及土地單項覆核、質量竣工驗收、消防驗收、人防驗收、檔案驗收等納入「多驗合一」範圍。

聚焦公用報裝,推行「應進必進」。 優化公用服務流程。依託工程審批系統,按照「應進必進」的原則,將供水、供電、燃氣、熱力、排水、通信等市政公用基礎設施報裝事項全部納入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監管範圍。設置公用服務專窗,市工程審批綜合服務窗口設置了供水、燃氣專窗,為申請單位提供諮詢、報裝業務受理等服務,為市民提供費用收繳、水錶過戶等業務,讓群眾享受更便捷、高效的服務。

「不見面」審批成效顯著

2019年6月,亳州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正式上線運行,成為全省第 一家正式接入省政務服務網並上線運行的單位。我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經過一年多的上線運行,實現了「零紙質、不見面」審批。依託我市強大的數據基礎,企業不需要提交紙質資料即可實現營業執照、資質信息、人員信息、信用信息等實時獲取,不需要到現場即可以發起辦事申請,實現全程不見面審批。

改革後,申請材料得以精簡,政府投資房屋類由審批改革前400項申請材料精簡至60項,減縮85%;政府投資基礎設施類由審批改革前289項申請材料精簡至64項,減縮78%;企業投資民用建築類由審批改革前259項申請材料精簡至53項,減縮79%;企業投資工業類由審批改革前245項申請材料精簡至43項,減縮82%;企業投資小型工業類由審批改革前245項申請材料精簡至32項,減縮86%。

改革後,辦理時限得以壓縮,政府投資項目審批時間由工程改革前308個工作日減至現在90個工作日,社會投資項目審批時間由工程改革前296個工作日減至現在70個工作,其中一般工業項目審批時限壓減至27個工作日以內,完成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時間壓減一半以上的目標。

截至目前,亳州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受理項目958個,已辦結451個,辦理審批事項29089個,其中辦理立項用地規劃299個、辦理工程建設許可259個、辦理施工許可345個、辦理竣工驗收356個事項,各階段審批事項在限定時限內辦結率達到98%。


相關焦點

  • 我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取得階段性成效
    ,以解決行政審批過程中的痛點和堵點為切入點,對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進行全流程、全覆蓋改革,努力構建科學、便捷、高效的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和管理體系,打造最優投資和營商環境。截至目前,我市14類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時限在37至81個工作日,較全省平均審批時限37至85個工作日最長審批時限減少4個工作日,為全省最短,比國家確定的120個工作日內的目標要求減少30%。
  • 南寧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 在全國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
    本報南寧訊 (記者/趙超 通訊員/肖瑛)12月7日,記者從南寧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新聞發布會獲悉,該市積極開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通過統一審批流程、精簡審批環節、完善審批體系等舉措,大幅縮短了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時間,便利企業開展工程項目建設。
  • 我市簡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流程提升審批效率簡易低風險項目審批...
    呼和浩特日報訊 為進一步提高社會投資簡易低風險工程建設項目、工業投資項目及市政工程項目審批效率和服務質量,更好地支持中小企業發展,我市將工程建設項目分為簡易低風險、工業投資和市政工程、房屋建築4大類,通過簡化審批流程,將簡易低風險項目審批時限壓縮至12個工作日內;對適用環評承諾的工業投資項目和不涉及新增建設用地的市政工程項目,推行項目規劃設計方案審查告知承諾制,
  • 福州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於福建省...
    各區、縣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根據《福建省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於福建省工程項目建設監管系統關閉施工許可和竣工驗收備案等有關通知》(閩建審改〔2020〕16號)要求,省住建廳於2020年9月10日關閉福建省工程項目建設監管系統中的建築工程施工許可、竣工驗收備案等功能
  • 【無難事 悉心辦】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新版系統上線運行!
    5月6日起我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新版系統正式上線運行! 按國家和省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的要求,我市積極開展審批制度改革,推進「線上一網、線下一窗」,實現了統一審批流程、統一信息數據平臺、統一審批管理體系和統一監管方式,實行「一窗受理、並聯審批、統一出件、限時辦結」,縮減審批環節,減少審批時間,規範審批行為,提高審批效率。
  • 南寧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再提速 全區首張建築工程施工許可電子證書...
    (市行政審批局供圖)南寧雲—南寧日報訊(記者 阮曉瑩)12月7日,記者從南寧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我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實現再提速。當日,在南寧市行政審批局,廣西奧瀚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取得廣西第一張建築工程施工許可電子證書,這標誌著廣西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進入一個新階段。
  • 兵團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全流程網上辦理
    記者從兵團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獲悉,兵團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取得階段性成效,已實現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全流程網上辦理。去年以來,兵團認真落實國務院關於全面開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兵團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局等15個部門和各師市攻堅克難、全力推進,初步形成了統一的審批流程、統一的信息數據平臺、統一的審批管理體系和統一的監管方式,基本實現工程建設項目全流程、全覆蓋網上審批。
  • 深圳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工作獲肯定
    11月5日上午,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牽頭的第三方評估組馬曉白副研究員一行,受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委託,來深圳市評估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工作。深圳市住房建設局黨組成員、二級巡視員肖民主持召開評估座談會,市發展改革委、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交通運輸局、生態環境局、水務局、城管和綜合執法局、應急管理局、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等相關單位負責同志參加。
  • 鎮江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加速跑」
    4月20日20時許,在市政務辦工程建設項目綜合受理窗口,鎮江金弘地產公司相關負責人從加班人員手中接過施工許可證。企業從付清土地款到領取施工許可證,僅用了8個工作日,鎮江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呈現「加速跑」。「金弘刷新鎮江工程建設項目領取施工許可的最快紀錄,主要得益於正在推進的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
  • 湖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統一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和管理系統推動...
    湖南省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的決策部署,聚焦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的堵點痛點難點,推動全覆蓋改革、全流程優化、全要素管控,實現審批事項、審批時限等大幅縮減,切實優化了營商環境。推進全覆蓋改革實現審批制度和審批系統統一再造審批制度全省統籌。
  • 成都發布工程建設項目2020版審批事項清單和流程圖
    4月30日,記者從成都市住建局獲悉,成都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了《成都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事項、中介服務事項和市政公用服務事項清單(2020版)》和審批流程圖,《「清單制+告知承諾制」審批事項清單和告知承諾事項清單》。
  • 廈門公布這五類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流程圖!
    這五類工程建設項目的審批流程圖  正式公布啦!  4月7日起  全市將統一執行!  日前,廈門市人民政府印發了  《廈門市開展工程建設項目  「清單制+告知承諾制」審批改革試點工作方案》  進一步壓縮了審批時間  一圖看懂!
  • 天津:工程建設項目審批不超過60天
    《徵求意見稿》要求,在精簡審批環節,以公開出讓方式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建設項目,在籤訂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後,直接領取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將建設工程設計方案審查和建設工程規劃類許可證核發的審批時間由20個工作日壓縮至15個工作日以內。一般社會投資工程建設項目從獲得土地到取得施工許可證不超過60天(自然日)。  擴大簡易低風險項目範圍,進一步提高審批效率。
  • 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持續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
    《四川省城鄉規劃條例》規定,建設單位申請辦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時應提交經依法審定的建設工程設計方案和使用土地的證明文件。但目前,國、省相關法律法規和規範文件均未對「土地證明文件」的種類作出明確規定。為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提升行政服務效率,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持續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及時優化調整審批前置條件,將用地預審意見作為使用土地證明文件申請辦理土地劃撥類項目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解決了因國有建設用地劃撥決定書未取得導致後續工作無法開展的問題,大幅縮短項目報批報建周期;積極探索與思考有償使用土地類項目審批提速新路徑,將《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國有建設用地租賃合同
  • 鎮江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平臺上線運行
    中國江蘇網2月24日鎮江訊 (崔曉婷)近期,鎮江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已經上線運行。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按照「統一審批流程、統一信息數據平臺、統一審批管理體系、統一監管方式」要求,將審批流程劃分為立項用地規劃許可、工程建設許可、施工許可、竣工驗收四個階段,並通過系統數據共享交換,實現統一受理、並聯審批、實時流轉、跟蹤督辦、信息共享,將審批時間壓縮至100個工作日以內,有效推動工程建設項目早開工、早落地。
  • ...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試點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於政府投資房屋...
    各有關單位: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全面開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國辦發〔2019〕11號)的施工圖審查改革精神,以及《廣州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廣州市進一步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穗府函〔2019〕194 號)提出的「探索取消政府投資類的房屋建築工程、市政基礎設施工程的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
  • 「從朋友到親人」——記福建泉州發改委項目審批制度改革
    2020年初以來,福建泉州市發改委立足部門職能,積極發揮立項用地規劃許可階段牽頭作用,加大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力度,在機制探索、方式創新、服務提質等方面下足功夫,有力推進了項目前期工作。面對企業,從交朋友的理念出發提升服務態度,再到經過多輪溝通掌握需求後,成為相互了解、彼此知悉的親人,是貫穿泉州市發改委推進項目審批制度改革的宗旨之一。
  • 國務院召開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會議 莊稼漢作典型發言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蔡鎮金)昨日,國務院召開全國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市長莊稼漢在廈門分會場作了典型發言。
  • 聊城進一步進行行政審批制度改革 公開流程圖
    聊城繼續進行行政審批制度改革  兩個目錄一張圖 行政審批清清楚楚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後,我國拉開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序幕。李克強總理指出,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和當頭炮。國務院多次部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工作,近期又派出八個督導組分赴全國各地督查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政策措施情況,其中取消下放行政審批事項、簡政放權是19個督查重點的第1項。  2013年,聊城市啟動新一輪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率先在聊城及周邊地區實現了行政審批「項目最少、速度最快、收費最低」,優化我市經濟發展環境。
  • 市住建局制訂精簡版審批流程方案
    本報訊 (記者 蘇建威 通訊員 邱 方 時 端)2020年7月,我市精心打造的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全流程可視化監管系統正式上線運行,這標誌著我市工程建設領域釋放出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的新信號。目前,由我市首創的全流程可視化監管平臺已成功入駐市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