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學書法?書法入門學什麼書體好?
書法入門學什麼書體好?這真是一個大問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人認為從楷書學起,而有的認為從隸書開始,還有的從篆書開始,各有各的道理。我們今天來講解答和分析這個問題,答案是從楷書入門。入門:楷書書法的書體演變基本順序是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書體的演變是分成複雜的,這裡不去考究,我們只是說的基本流變,至於說古人學習書法不是按此順序呀,事物是發展的,我們今天學書法的條件無論是資料還是便利條件古人沒法比的。
-
徐朝江小楷書法欣賞——深度解析如何寫好小楷書法
書法藝術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伴隨著中華文明的發展而長盛不衰,在書法領域,小楷以其結構疏朗,筆力勁道規範而深受書法愛好者的喜歡,那麼怎麼才能寫好小楷呢?學小楷書法之最好有三五年或十年以上的大楷基礎。因為小楷書法雖然字形小,但一點一畫和大楷一樣精到。
-
藝術之窗·書法 六大書體之楷書
小篆是秦統一中國之後通行的文字,它是以秦國的文字為基礎,參照其他諸侯國文字,為便於書寫而刪繁就簡、規範統一的,這是中國書法史上最初的規範化書體。隸書是繼小篆之後出現的又一代表性書體,它是在小篆的基礎上產生的。
-
清代大書法家倪承璐,小楷書法《孝圖序》欣賞,翰逸神飛立異標新
明清兩代的館閣體要是不嚴肅的說,就是小楷書法繁衍體,若是細細觀察明清時期的小楷書法,就不能發現,此時的小楷書法遠沒有鍾繇、鍾紹京的字體那麼的靈妙自然,而是多了幾分刻意的呆板。縱使這樣仍然不失他固有的魅力。今天我就簡單的介紹一下學小楷書法的問題。
-
8尺整紙、16釐米單字,他以「大作」入書法國展
在全國第十二屆書法篆刻展上,湖北書家謝紅兵以楷書入展。平日謝紅兵涉獵的書體較多,為何他選擇楷書投稿?本也擅長小楷的他,為何又選擇大字楷書呢?在他的《創作手記》中,對這些問題做了回答,從中我們也可以學到投稿的技巧。
-
學書法從哪種字體開始學最好?為什麼呢?
導語:學書法從哪種字體開始學最好?為什麼呢?學習每一種書體都有他的好處和缺點,不能一概而論,可以根據自己具體的情況和以後的追求來選擇書體,初學書法必須練習某種書體的說法是不正確的。篆書入手我以前教學生一般都從篆書入手,先練習小篆,如鄧石如的《白氏草堂記》、秦代李斯的《嶧山碑》等等,通過小篆來練習中鋒用筆,中鋒用筆是書法的最核心的筆畫,一開始學習書法就掌握了它,對於以後的學習是有非常大的幫助的。通過幾年的教學,感覺先學習篆書的效果還可以,這些學生後來學習隸書和魏碑都比較順手,手腕的運用也比較靈活,寫出來的字也比較紮實。
-
小學生初學書法,選擇從硬筆還是毛筆入手?
初學書法,從哪裡入手,這倒是不少寶媽寶爸糾結的問題。初學硬筆字,不僅要看寫得好不好看,更要重視「修改」寫字姿勢有一些孩子坐姿端正,執筆沒有特別的毛病,寫字能夠在小學老師指導下,寫出合乎規範的硬筆字,就建議不用學什麼「硬筆書法」。
-
初學書法如何選擇毛筆、宣紙,入門字帖有哪些?全是你想要的乾貨
首先,書法入門的門檻很低,但正因為如此卻反而要謹慎。下面就筆和紙的選擇問題粗談一下。一、毛筆的分類「唯筆軟則奇怪生焉」,蔡邕《九勢》中這句話的大體意思是,正因為毛筆是軟的,筆下的字才變幻莫測,千姿百態。說筆的選擇之前首先又要了解毛筆的種類:依常用尺寸可分為:大楷,中楷,小楷。更大還有聯筆、鬥筆等。依筆鋒長短可分為:長鋒,中鋒,短鋒。
-
學習硬筆書法選帖也要講究方法,應該怎麼學習才能事半功倍?
學習書法,尤其是對於初學者,字帖相當於半個老師,因此初學者對於字帖的選擇是很重要的,因為字帖的水平和質量是直接影響我們學好硬筆書法的一個關鍵所以。很多朋友想寫一手工工整整的、漂漂亮亮的好字,對於這樣的要求,我認為直接去選一本鋼筆字帖學習就可以。不建議大家去用毛筆小楷的字帖去寫硬筆字,因為對於初學的朋友會有很多的不便,學起來會事倍功半,很難有大的成效。
-
歷代最值得推薦的小楷書法名家名作
書法各體兼備,完成了古隸向楷書的轉變,創立了楷書這一新的書體,在書法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作品中尤以《宣示表》最能體現其小楷的風格,對後世影響深遠。 此帖章法縱緊橫疏,氣勢開闊,每行字的大小、輕重、正欹、寬窄,錯落有致,極儘自然之趣,體現出一種雄渾厚樸、沉著高古的藝術風格。
-
史上最全硬筆書法初學指南五:古帖篇
原創作者:@香矢車菊書法初學丨書法入門史上最全書法初學指南硬筆篇毛筆字帖推薦在我之前的投稿「書法初學最全指南」裡面說了很多,請先看完那個推薦,再補充看這裡的。當然,除了前面的,還有更適合硬筆的毛筆字貼。比如日常最實用的行楷,是大家最關心的話題。還有,怎樣才能讓自己的楷書不落俗套,比其他人動不動就拿出來的印刷體更加令人驚豔呢?
-
「三心二意」學書法,進步會更快
我身旁有不少這樣的學生,他知道有楷書基礎的重要性,就死磕歐陽詢的《九成宮》,練了大約五六年的樣子,結果還是寫不好書法。 總感覺他寫出的書法,乍一看像模像樣,實際呆板生硬。 相反,另外一幫學生學書法,這一階段學學楷書,學煩了就去學行書,看別人寫草書挺帥,就又去學草書。
-
初學楷書如何選擇合適的字帖
圖1:唐歐陽詢《皇甫君碑》高清拓本局初學楷書可選的碑帖很多,初學範本選擇宜注意以下幾個方面:一、字的大小選擇要適中。餘以為初學者應選擇一寸左右見方的(三至四釐米)中楷為宜。因為大楷通常是數寸見方,筆毫運行的半徑較大,為便於運筆通常使用懸肘書寫,一開始要求這麼高難度的練習不利於初學者掌握控筆技巧。小楷又存在只練指腕功夫,點畫、結體都存在先天不足等狀況。
-
初學書法如何選擇毛筆,三種方法,教你選到合適的毛筆
今天還是和大家聊一聊。關於學習書法的事情。大家既然想學習寫書法。首先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毛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毛筆按筆毛軟硬分為三種,兼毫筆,狼毫筆,羊毫筆大致分這三類。也可以按出鋒選筆,有提鬥筆,大楷筆,中楷筆,小楷筆等。但是這三類中又有許多細分。有長鋒狼毫筆。有小楷筆,有中楷筆。下面我們按照以下三種方式選擇毛筆。
-
初學練字,解決三個問題:選哪種字體,選哪個字帖,選什麼紙筆
篆書很多人想學書法,可是困惑多多,有三個問題對想學書法和初學書法的人困擾最大:從哪種字體入手?選誰的碑帖臨寫?怎麼選用毛筆和紙張?晉代小楷選誰的碑帖臨寫?,對於初學者來說非常難學。魏碑字體所以初學毛筆字的人還是最好從中晚唐楷書下手,從中晚唐書法入手有兩大好處:一是大楷的筆畫明晰好辨認,起筆收筆結構都清晰可見。二是帖上的殘缺較少,誤差少。
-
練字硬筆楷書用古帖的話是不是小楷比大楷效果好
《練字硬筆楷書用古帖的話是不是小楷比大楷效果好》 文/讀美者 對於此問,如是復題主: 1、硬筆可以用古帖練。 稍微看得過去的硬筆現代帖的樣本, 它們的始作俑者誰沒有從古帖浸染過?所以,如溯其源。 2、硬筆字,用古帖練,可得文氣,有雋秀味,既可適目,而不是網紅膩味的漂亮字。
-
寫書法到底應不應該懸肘?初學者應該如何選擇書寫方式
許多初學者在學習書法的時候,都會遇到這麼一個困擾,到底應該不應該懸肘去寫字?這個問題對於書法家來說自然不會造成什麼困擾,但對於初學者來說,就十分的艱巨了。在選擇書寫方式之前,最先要了解是站坐姿勢。書寫姿勢要根據實用性去選擇寫書法的時候,要兩肩要放平,雙足放正與肩同寬。這是不是與打太極有些相似?沒錯,無論是書法還是太極,都是一個先將身體放鬆的過程。
-
書法基礎知識:聊聊毛筆書法的執筆方法、書寫姿勢
聊聊毛筆書法的執筆方法、書寫姿勢一、執筆方法毛筆的執筆方法一直是書法愛好者關注的焦點,了解執筆的技能技巧,掌握執筆的方法是學習寫字的一項重要基本功。書聖王羲之的啟蒙老師衛夫人說:「凡學書字先學執筆」。足見正確執筆的重要性。
-
學硬筆書法方法談
硬筆書法如同毛筆書法,也講究筆法、結體,尤其點畫線條的流暢和結體的簡潔明快,是硬筆書法的典型特徵。我們在練習時要注意以下幾點:硬筆書法不同於毛筆書法,毛筆書法有豐富多變的筆鋒使轉,有提按、節奏、輕重、虛實等技巧的發揮,充分彰顯筆墨情趣,也有通篇大開大合章法布局。
-
民國著名書法家沈尹默,小楷書法作品真跡欣賞,翰逸神飛立異標新
沈尹默先生的書法造詣不亞於啟功先生,甚至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因為歷史的種種原因,沈尹默的書法沒有啟功先生的書法出名。導致基層群眾對沈老不太熟知而已。今天我們就把沈尹默在民國三十五年(公元1936年)的小楷書法作品分享給大家。關於沈尹默先生的介紹,我們在文末做專題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