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農產品關係千家萬戶的「菜籃子」,農副產品批發市場上連生產下接消費,更是農產品流通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十三五」期間,南京農副產品物流中心按照「南京唯一、華東一流、全國有影響」的功能定位,高起點、高標準打造特大型「菜籃子」,如今輻射半徑超300公裡,年交易額超600億元,真正成為全國知名的菜籃子超級航母,在南京農副產品供應中發揮定海神針的作用。先後獲評商務部首批國家級公益性示範市場、中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榜單前十強農批企業,榮獲「2020年度中國農產品供應鏈之星」榮譽。
A 超級「菜籃子」,保供壓艙石
凌晨1點,當整個城市都褪去喧囂,多數人還在睡夢中時,南京農副產品物流中心就已經開始了緊張繁忙的一天。市場裡,熙熙攘攘,人頭攢動,品種豐富,琳琅滿目,來自全國各地的蔬菜水果、肉禽蛋奶,海鮮水產,在經過多個環節的流通和長途運輸後,通過這裡流向千家萬戶的餐桌。
作為特大型「菜籃子」工程,南京農副物流中心規劃佔地3000畝,總建築面積150萬平方米,總投資50億元以上。經過11年的發展,完成開發建設區域面積1200畝,建成各類經營設施110萬平方米,內設蔬菜、果品、水產、肉類、副食品、百貨、糧油、酒店用品等8大專業市場,交易品種超過40萬種。
從開業至今,南京農副產品物流中心交易量逐年攀升,真正成為華東地區的超級菜籃子。統計顯示,2019年,市場實現交易規模超過1000萬噸,交易額超過600億元,蔬菜、果品等農副產品供應份額均超過南京市場的70%。截至目前,南京農副產品物流中心累計實現交易額超過4000億元、交易量突破9000萬噸。其蔬菜市場成為華東地區重要的蔬菜集散地;果品市場成為全國交易面積最大的交易專區;副食品、百貨、糧油、酒店用品市場,輻射能力躍居蘇浙皖榜首。
菜籃子超級航母,也是南京市場保供的壓艙石,尤其是在疫情期間,保供的公益功能更加凸顯。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給市場經營、管理等工作帶來了重大挑戰。南京農副產品物流中心臨危不亂,千餘員工、百餘名商戶,義無反顧衝在防疫一線,放棄休假、夜以繼日,築起園區門禁、市場入口、街區檔口3道防線。從隆冬嚴寒到連綿梅雨,市場通過嚴密的人牆防線、科學的指揮調度、有效的防控措施,實現「市場不閉市、商鋪不關門、商品不斷檔」,支撐起南京全市正常供應,並得到國家商務部致信表揚。
南京農副產品物流中心作為全市越冬蔬菜保供和糧油戰略保供的重要基地,常年保持蔬菜儲備3000噸、糧食儲備1000噸,突發情況下能夠保全市7天連續有效供應。目前,市場緊扣「保障全市1000萬人口連續15天供應」更高目標,啟動30萬噸「城市智能貨倉」新基建項目,確保將糧食安全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B 物流強陣地,發展新引擎
「我們建立了900畝水蜜桃生產基地,最忙的時候100多位員工同時上陣,」在果品交易區,南京鮮果匯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連浩臉上洋溢著笑容,他說,目前公司每天水果銷量達到四五萬斤,已擁有100多家穩定客戶,年銷售額達5000萬元。
菜籃子超級航母迅速崛起,為江寧帶來了源源不斷的資金流、信息流。據統計,現階段南京農副產品物流中心日均車流量近3萬輛次,人流量超過6萬人次,強力輻射蘇北、皖南等區域,輻射半徑超過300公裡,外銷比例穩定在40%左右,輻射範圍位居華東地區規模第一;入場經營商戶超過4000戶,成為全國發展勢頭強勁的農批市場。
規模龐大的南京農副產品物流中心,催生多種新業態,撬動就業藍海市場。市場就業容量達5萬人,直接帶動產業鏈就業超20萬人。今年以來,南京農副產品物流中心積極落實市裡「新都市」建設部署,啟動「管理升級、品質提檔、形象提升」計劃,吸納交通、保潔、安保等崗位就業超500人。響應「寧聚行動」號召,結合網紅電商、冷鏈倉儲、雲結算等新產業,開發金融、會計、電商、文創、直播等專業崗位1000多個,帶動相關就業近萬人。
南京農副產品物流中心不僅打造增收「蓄水池」保居民就業,同時強力保障商戶利益。受疫情影響,商戶整體經營業績有所下降,南京農副產品物流中心多措並舉,保證市場平穩運行。及時兌現減稅降費、惠企穩企政策,開發「商鋪貸」「信速融」等10餘項供應鏈金融業務,改革蔬菜市場收費模式,調整果品市場收費結構,累計減免商戶租金超7000萬元。
數萬就業人口在南京農副產品物流中心附近集聚,有力帶動周邊區域發展。在市場建設初期,周邊一片空地,如今,江寧東麒路附近已是一片繁華,成為南京重要的物流集聚基地和產業發展新高地。附近的東山汽車文化小鎮更集聚56家汽車經銷商、61個汽車品牌,基本上涵蓋了全部乘用車型。
C 搭建新場景,拓展新空間
今年9月,市場「零食大王」首度試水網紅團隊組隊為零食帶貨直播大促,來自快手和抖音的14名主播聯手為優選出的各類零食打call,輪番上陣,邊吃邊播,身後是堆積如山的各類熱門大牌零食。當日,短短5小時就收穫1200萬人次圍觀,銷售額達1160萬元。
南京農副產品物流中心相關工作人員表示,為更好地助力商家經營,刺激消費市場回暖,市場成立了眾彩網紅項目工作組,希望通過新平臺的搭建,幫助商戶拓寬銷售渠道。
如今,直播電商如雨後春筍,自媒體、移動互聯等新型業態模式對線下市場有不小影響。南京農副產品物流中心作為「線下貨物中轉站」,正加快融合「網際網路+」,努力拓展數字經濟,為市場發展注入新活力、增添新動能。
「生鮮電商異常火爆,農批市場依舊是電商商家的進貨主渠道,我們正搶抓機遇,大力發展現代物流產業供應鏈,拓展新型業務。」南京農副產品物流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市場將按照「十四五」規劃年度500億元物流業務規模為願景,統籌推進農副物流(城市)總體規劃,全面整合現有國家級物流場站平臺功能要素,按照「產供銷」新型產業模式構架,打造實體化運營公司,深度介入產業關鍵環節,在現有生鮮板塊的基礎上,打造另一個規模體量相當的「全新眾彩」,實現「雙翼齊飛」。
目前,南京農副產品物流中心正結合「新消費」理念,加快推進南京眾彩網紅街區電商供應鏈示範基地建設,預計明年2月上旬完成項目建設並進入試運營。
與此同時,市場還將打造線上電商平臺,開闢線上交易渠道,利用市場「品牌、品質、品控、品類」四大要素疊加優勢,為商戶打造「線上網絡版」市場,實現「線上線下」同步拓展,「實體網絡」雙向延伸,讓市場創業空間迅速倍增。
「我們力爭通過5年努力,將市場打造成為年交易額超過1000億元、新型業務規模超100億元,經營收入超10億元,各項經營管理機制走在全國前列的跨區域『農批標杆』。」市場相關負責人信心十足地說。
數讀
2019年,在農產品產業變革持續深入的背景下,南京農副產品物流中心實現交易額605億元,交易量1085萬噸,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8%,創歷史之最。
11年來,市場累計實現交易額超過4000億元、交易量突破9000萬噸,年均增幅超過16%,先後榮獲國家級榮譽超過40項,榮獲省市級榮譽超過110項。
本版撰稿 李培 湯姣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