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6 12: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近日,國務院第七次大督查第十一督查組根據群眾反映的「公證書辦理難銀行存款無法取出」問題線索,赴廣東省惠州市惠陽區進行了實地督查。督查發現,群眾反映的情況屬實。事實的原委是這樣的。
惠州市惠陽區陳先生的父親今年2月28日去世,之前在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惠陽支行留下7萬元存款。3月2日,陳先生拿著存單取款時,由於不能通過銀行人臉識別系統,取款沒有成功。銀行工作人員告知,存款繼承人應向本人住所地的公證機構辦理繼承權證明書。從此,陳先生踏上了辦理公證、證明「我爸是我爸」的漫長循環。
第一次去惠陽區公證處辦理公證時,陳先生提供了與父親共同落戶的戶口本,並能證明兩人父子關係,但公證處仍然要求陳先生提供戶籍所在地派出所出具親屬關係證明。於是陳先生按要求到有關派出所開證明,卻被告知辦理親屬關係證明屬於公安部確定「派出所、公安機關不再出具的18種證明」之一,不予辦理。
陳先生第二次來到公證處說明派出所不予辦理有關證明,公證處提出到派出所複印戶籍底冊也可。陳先生再次來到派出所,被告知因涉及個人隱私,不予辦理複印戶籍底冊。
陳先生第三次來到公證處,公證處又提出提供居委會開具的親屬關係證明也行。陳先生又來到居委會,但居委會提出依據民政部有關規定,同樣不予開具。
陳先生不得不第四次來到公證處說明情況。得到的回覆是沒有證明就無法辦理公證,此事就此陷入僵局,陳先生被折騰了七個多月,存款也沒取出來。
在國務院督查組的督導下,惠陽區政府立即召集相關單位予以整改,幫助當事人辦理完相關手續,並對當前公證辦理流程進行優化,建立公證、公安等部門聯動辦理機制,切實減輕群眾負擔,杜絕有關部門要求群眾提供循環證明、「奇葩證明」等現象。
陳先生儘管把存款取出來了,心情恐怕也是五味雜陳、「悲喜交加」。「馬拉松」式的跑證明,皮球式的踢來踢去,把他折騰的早已精疲力盡,不但身累心更累。一個本來容易辦成的事卻費了這麼大週摺,誰攤上這種事也高興不起來。
說此事容易辦成,是因為陳先生提供的戶口本就已經證明是父子關係。戶口本是公安機關製作管理的,本身就有權威性,更具有法律效力。戶口本還不能證明,非要派出所另行開具證明,這不是晴天打傘——多此一舉的嗎?
容易的事為何變成難事?國務院第十一督查組道破原因:「惠州市惠陽區公證處存在不作為、為民服務意識不強、漠視群眾利益等問題,導致群眾七個月無法辦理繼承公證。」「政府相關部門在實際工作中沒有將人民群眾利益放在首位。各有關部門遇到新情況、新問題時,首先想到的是規避自身責任,相互推諉扯皮,導致群眾陷入『我爸是我爸』的循環證明、辦事無門困境。」國務院調查組批評得深刻、中肯、準確,政府有關部門要引以為戒,不要重蹈覆轍。
陳先生遇到的「循環證明」問題並非偶然,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我爸是我爸」這樣的奇葩證明,給群眾帶來很大的困擾,備受折騰,是該想辦法徹底解決了。如何解決?僅靠國務院督查還不夠,靠有關單位自覺也不現實,最理想的破解之道是靠制度。
制度在哪裡?「說曹操曹操就到」,制度真來了。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於全面推行證明事項和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告知承諾制的指導意見》,簡單地說,就是群眾和企業到行政部門辦事,用承諾代替證明,由行政部門告知當事人應承諾的內容、要求其承諾必須真實可靠、虛假承諾應承擔的法律後果等。這項制度全面推行後,「我爸是我爸」這樣的奇葩證明就有望得到徹底解決,陳先生那樣的遭遇就會大為減少。
來源:網信昌黎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翠島時評】用承諾制破解奇葩證明難題》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