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海市民史先生通過解放日報·上觀新聞「互動」版塊留言反映,稱他和女兒前往銀行為外孫女辦理開通新版社保卡激活時,帶齊了各色證明,但仍然被要求先去派出所開具一張書面的關係證明,以證明史先生女兒與外孫女之間的母女關係。史先生不解,類似「我女兒是我女兒」的奇葩證明早已在取消之列,相關部門也明確不再開具,為何仍會有單位或部門索要?
戶口本和獨生子女證都不管用
按照上海市新版社保卡換發的時間安排,舊版社保卡於2020年年底失效,市民必須在此之前激活新版社保卡。去年12月26日周六,趁著外出購物,史先生和女兒前往浦北路桂平路路口康健廣場的上海銀行網點,幫外孫女激活新版社保卡。通過銀行網點激活,不僅可以激活社保功能,也同時可以激活金融功能,一次到位避免日後再折騰。而前往銀行網點前,史先生特意在網上查詢過辦理流程,並按照提示帶上了用於證明家庭成員關係的戶口本。
△新版社保卡。
豈料,交進櫃檯的材料,又被上海銀行的工作人員退了出來,理由是戶口本證明不了監護人與孩子之間的關係。史先生告訴記者,家裡的戶口本上就只有4人,包括史先生老夫妻倆以及史先生的女兒和外孫女,戶主為史先生。銀行工作人員稱,這本戶口本只能證明史先生與外孫女之間的祖孫關係,無法證明史先生女兒與外孫女之間的母女關係。交涉中,銀行工作人員反問史先生:「誰知道你有幾個女兒?也有可能外孫女是另一個女兒的孩子。」
史先生據理力爭,稱他家庭關係簡單,女兒是他唯一的孩子,這是有獨生子女證可以證明的。銀行工作人員要求他「拿來再說吧」。
當即回家取來的獨生子女證依然未能奏效,上海銀行堅持稱所有的證明材料只能證明「第一代」和「第二代」之間的關係。爭執中,銀行網點一名負責人出面,提出了解決方案,要求史先生的女兒前往派出所,開具一張「母女關係證明」,否則無法激活。
派出所會開這份證明嗎?史先生稱,他和女兒不出所料在康健派出所碰了壁,民警一句「這個證明我們早就不開了」,拒絕了兩人的要求。
奇葩證明背後是僵化的思維方式
史先生認為,如果說銀行對於戶口本的看法尚且有幾分道理,但戶口本加上獨生子女證已是完全可以證明一家人之間的關係,上海銀行這是在刻意「刁難」。作為對比,去年12月28日,史先生和女兒又拿著上述材料前往康健街道社區事務中心再次嘗試,社區事務中心爽快地辦妥了孩子新版社保卡的激活。只不過,社區網點只能激活單一的社保功能。
上海銀行對於新版社保卡激活究竟有何規定?1月7日,記者撥通上海銀行服務熱線95594,接線客服人員稱:監護人(父母親)為孩子代辦開通新版社保卡時,需要提供家庭戶口本和監護人的身份證。這其中,戶口本上的戶主必須是監護人之一,這樣才能體現孩子與監護人之間的關係,才是有效的親屬關係證明。若按照這一說法,史先生提供的戶口本確實不符合要求。那麼,是否有其他證明材料可以替代?上海銀行客服提醒,使用孩子的「出生證明」也可以替代。顯然,「母女關係證明」並非必須。
記者向史先生求證,他告知,26日現場上海銀行並未提供這一替代方案,相關網點工作人員存在「業務不過關」的問題。同時,記者也向一些社區工作人員諮詢,對方告知:史先生提供的戶口本和獨生子女證加在一起,實際已可以起到證明關係的作用,在這種情況下,再索要「母女關係證明」或其他證明材料,屬於銀行僵化執行、機械操作,方便了自己,卻加重了市民的負擔。記者在上海12345市民服務熱線看到,類似現象並非個案。有市民反映,在其他銀行激活新版社保卡時也遇到了同樣的要求。
2018年5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就印發了《關於深入推進審批服務便民化的指導意見》,全面清理奇葩證明,諸如「證明你媽是你媽」之類便在其列。在國家三番五次發文取消證明事項,方便群眾辦事的背景下,仍有單位索要此類奇葩證明令人匪夷所思。前不久,國務院辦公廳又印發《關於全面推行證明事項和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告知承諾制的指導意見》,標誌著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將在全國全面推開。今後,行政機關在辦理有關許可登記等事項時,不再索要證明,而是將證明義務、證明內容以及不實承諾的法律責任一次性告知申請人,在其作出書面承諾後便直接予以辦理。申城的銀行網點,是否也應該跟進作出一些改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