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寧天然氣管道正式投產 全面提升我國中東部地區天然氣應急保供能力

2020-12-25 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今天(12月15日)上午10時10分,國家天然氣互聯互通重點工程——青寧天然氣管道正式投產。這也標誌我國東部地區新增一條聯通南北的天然氣通道,有力提升環渤海和長三角兩大經濟區天然氣資源互保互供能力。

  青寧管道起自山東青島,途經山東、江蘇兩省7市(縣、區),終到南京,全長536.2公裡,設計壓力10兆帕,管徑1016毫米。項目投產後,每年可為沿線地區供應72億立方米的天然氣。

  青寧管道連接華北區域管網、長三角區域管網,是我國中東部地區天然氣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的重要組成部分,形成了陸上天然氣資源與海外液化天然氣資源互通互保的供氣格局,有效發揮了上述兩大區域性管網優勢及周邊儲氣庫的調峰作用。同時,青寧管道實現了與西氣東輸、川氣東送等東西主幹管網的聯通,全面提升了我國中東部地區天然氣應急保供能力。

相關焦點

  • 國家天然氣互聯互通重點工程青寧線投產
    青寧天然氣管道現場□通訊員 馮愛民 張建佩記 者 張思凱 報導本報濟南訊 12月15日,來自青島LNG接收站的天然氣順利進入青寧天然氣管道(下簡稱青寧管道)泊裡首站,並自北向南輸送至川氣東送管道南京站,這標誌著我國東部地區新增一條聯通南北、年輸氣能力達72億立方米的天然氣通道,將全面提升環渤海和長三角兩大經濟區天然氣資源互保互供能力。
  • 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中段(長嶺—永清)投產通氣
    新華社發12月3日上午,隨著中俄東線吉林長嶺分輸站出站閥門徐徐開啟,俄羅斯天然氣源源不斷湧入長嶺至永清段(中段)管道,標誌著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中段(吉林長嶺-河北永清)正式投產運營,意味著京津冀地區即將迎來俄羅斯的清潔天然氣,為首都經濟圈發展注入新活力,助力「綠色中國」建設。
  • 我國不斷提升天然氣消費水平助打贏藍天保衛戰
    10月20日,在我國北方地區即將進入供暖季之際,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10月份例行新聞發布會,指出在儲備方面,目前地下儲氣庫等儲氣設施已經實現能儲盡儲,為保供作了充分的資源準備。供暖季期間,將根據供需情況變化,合理安排採氣計劃,保障調峰需要。對於加強應急保障工作,會上強調,國家發展改革委組織地方和企業進一步完善每天3億立方米的非居民可中斷調峰用戶清單,必要時有序啟動,確保民生等重點用氣需求。
  • 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中段正式投產運營 俄羅斯天然氣即日抵達京津冀...
    12月3日9時36分,隨著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以下簡稱中俄東線)吉林長嶺分輸站出站閥門徐徐開啟,歷時500餘天緊張施工建設的中俄東線中段(吉林長嶺-河北永清)工程畫上圓滿句號,正式投產運營。這是國家管網集團成立以來在工程建設方面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標誌著來自俄羅斯的清潔天然氣即將正式抵達首都北京和京津冀腹地,為首都經濟圈的快速發展注入新動力。 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在我國境內途經9個省區市,境內段新建管道3371公裡,利用已建管道1740公裡,按照北、中、南三段分期建設。
  • 「全國一張網」優勢突出 天然氣供應保障能力有效提升
    央視網消息:隨著我國油氣管網運營機制進一步深化,「全國一張網」優勢突出,天然氣供應保障能力有效提升。今冬供暖季,天然氣整體需求遠超預期,去年12月17日,全國天然氣供應量衝高至12.3億方歷史高值,12月北方七省市消費平均增長15.8%。為了應對天然氣局部供應緊張的局面,國家管網集團提前儲備管網管存,有效平衡管網進出總氣量。
  • 國家管網:寒潮早來襲,暖「網」聯萬家,日輸氣超7億方 力保民生用氣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西氣東輸一、二、三線自11月1日冬季保供啟動以來。全面提升油氣管網安全運行保障能力。確保管網安全平穩運行 底線思維是工作運行和風險控制最有力的保障。入冬以後,國內大範圍氣溫持續走低。根據中央氣象臺最新消息,今冬以來最強冷空氣於今日席捲我國中東部地區帶來寒潮天氣。
  • 慶元縣天然氣公司全面開啟天然氣冬季保供模式
    近日,慶元縣天然氣公司全面開啟天然氣冬季保供模式,從氣源保障、設備維保、客戶服務等方面作出具體部署和安排,全力做好冬季保供各項準備工作。旨在做好迎峰度冬期間縣城及竹口工業園區區天然氣供給保障工作,努力確保居民和工商業用戶安全用氣。
  • 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南段建設正式啟動
    國家石油天然氣管網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國家管網集團)第二個重大工程開工建設了。  7月28日,國家管網集團發布消息稱,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永清-上海段(下稱中俄東線南段)長江盾構穿越工程開工,標誌著中俄東線南段建設正式啟動。
  • 寒流來襲,中國石化全力保供天然氣
    自11月1日供暖季開始以來,中國石化已向市場供應天然氣超100億方(相當於5500萬戶居民一年生活用氣量),同比增長18%。其中,向北方七省市地區供應約50億方、同比增長31%,向其他地區同比增長7%。
  • 我國天然氣供需預計整體平衡
    隨著北方地區步入採暖季,我國天然氣消費進入旺季,冬季保供模式正式開啟。業內認為,我國採暖季天然氣消費需求將快速增長,同時國際天然氣供應寬鬆,國內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建設成效顯現,預計今冬明春,我國天然氣供需整體將保持平衡,高峰月或呈現「緊平衡」態勢。
  • 日本天然氣供應安全政策與應急保障
    近幾年,我國天然氣消費需求上升趨勢明顯,帶動了我國天然氣市場的發展,並為經濟結構調整注入健康活力。然而,隨著我國進口LNG量的不斷增加以及天然氣對外依存度的不斷上升,天然氣供不應求的現象時有發生,進一步完善我國天然氣供應安全和應急保障工作顯得尤為重要。本文以日本為研究對象,分析其在天然氣供應安全方面的政策和應急保障措施,具有較強的借鑑意義。
  • 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中段投產通氣
    ▶圖為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瀋陽聯絡壓氣站。 本報訊 記者劉大毅報導 12月3日上午,隨著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瀋陽聯絡壓氣站進出站閥門徐徐開啟,歷時500餘天緊張施工建設的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中段工程正式投產運營。該工程未來達到設計輸量後,每年可向我省供應天然氣53億立方米,為生產生活提供優質充足的清潔能源保障。
  • 【頭條速覽】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中段正式投產運營
    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中段正式投產運營 3日,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中段(吉林長嶺-河北永清)正式投產運營,意味著京津冀地區可以直接使用俄羅斯的天然氣。
  • ...你知道中國天然氣進口的四大通道嗎?從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通氣...
    中緬天然氣管道為緬甸淺海地區豐富的天然氣資源開拓了廣闊的消費市場。  項目於2010年6月正式開工建設,包括原油管道項目和天然氣管道項目,其中天然氣管道於2013年投產運行,原油管道在2017年正式投產運行。
  • 遼寧省發改委圓滿完成2019-2020年供暖季煤炭和天然氣保供任務
    9月18-20日,按照兩省區達成的共識,組織有關發電供熱企業赴蒙東地區霍林河露天煤業、錫林河煤化工、白音華四號礦、內蒙古平莊煤業等我省保供重點煤礦,逐個進行了跟進落實。三是組織天然氣上下遊供需合同籤訂座談會,督促上遊供氣企業、城鎮燃氣企業與下遊用戶完成2019年及2019-2020年供暖季供用氣合同的籤訂工作。
  • 中國石油鬥嚴寒戰嚴冬 全力保障天然氣供應
    受拉尼娜氣候現象影響,今冬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較往年偏低。低溫天氣進一步增加了天然氣需求,自11月15日正式供暖以來,全國日均供氣量同比增長10%左右。面對冷冬,中國石油冬供期間統籌國內外資源增幅達11.3%,確保天然氣資源平穩供應,確保百姓溫暖過冬。
  • 人民日報: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將載入兩國關係史冊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投產通氣「這一刻將載入兩國關係史冊」12月2日,中國和俄羅斯兩國元首分別在北京和索契下達指令,共同見證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投產通氣。俄羅斯阿穆爾州首府布拉戈維申斯克,天然氣管道在俄羅斯境內的最後一站,與中國黑河市隔河相望。
  • 西氣東輸二線幹線貫通投產 中亞天然氣直達廣東
    南方日報訊 萬裡之外的中亞天然氣來了!昨日上午,廣州從化市鰲頭鎮廣州分輸壓氣站彩旗招展、鼓樂齊鳴,西氣東輸二線東段工程正式竣工投產。這標誌著中亞 西氣東輸二線幹線工程全線建成投產,來自土庫曼斯坦阿姆河右岸的天然氣橫穿我國15個省份,經過一萬多公裡的管道運輸後,直達珠三角。  昨日上午,位於廣州從化鰲頭鎮的西氣東輸二線工程壓氣站廣州末站。
  • 天然氣管輸體系成為全國一張網!但新保供體系還尚待磨合!
    華北地區某城市燃氣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前段時間管道氣最大缺口達到5萬方/天,只能購買高價進口的LNG現貨作為補充,每天因此虧損20萬元。業界認為,在新的天然氣調度體系和產業模式裡,上中下遊要加快磨合,這是避免今冬氣荒的關鍵。此前冬季保供的第一責任方為中石油,國家管網公司今年投入運營後,變成由國家管網公司和中石油等「三桶油」共同保供。失去管網控制權和管輸收益的中石油顯然不再有巨虧進口高價LNG來保供的動力,而新生的國家管網公司經驗不足,且不具備為高價進口氣虧損兜底的實力。多種因素疊加之下,今冬保供形勢嚴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