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寧天然氣管道現場
□通訊員 馮愛民 張建佩
記 者 張思凱 報導
本報濟南訊 12月15日,來自青島LNG接收站的天然氣順利進入青寧天然氣管道(下簡稱青寧管道)泊裡首站,並自北向南輸送至川氣東送管道南京站,這標誌著我國東部地區新增一條聯通南北、年輸氣能力達72億立方米的天然氣通道,將全面提升環渤海和長三角兩大經濟區天然氣資源互保互供能力。
據了解,青寧管道工程是2019年首批國家天然氣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重點工程。項目總投資約66.27億元,起自青島,途經山東、江蘇2省7市15縣區,終到南京,全長536.2公裡。管道設計壓力10兆帕,管徑1016毫米,沿線設置輸氣站場11座、閥室22座、陰極保護站6座。
青寧管道連接華北區域管網、長三角區域管網,是我國中東部地區天然氣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的重要組成部分,形成陸上天然氣與海外液化天然氣資源互通互保供氣格局,有效發揮上述兩大區域性管網優勢及周邊儲氣庫調峰作用。同時,青寧管道實現與西氣東輸、川氣東送等東西主幹管網聯通,全面提升我國中東部地區天然氣應急保供能力。投產後的青寧管道,將持續為我國東部地區提供清潔能源,助力沿線經濟發展,提高天然氣在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重,減少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和PM2.5排放,實現節能減排、改善環境等目標。
據介紹,項目自2019年開工建設以來,省能源主管部門積極作為、科學謀劃、統籌協調、精準攻堅,為項目建設順利推進奠定堅實基礎。針對沿線地質條件複雜、施工難度大等問題,指導項目建設部門及時引進新技術、新工藝,成功應對建設時間緊、施工任務重、組織協調難、作業要求高等挑戰,有效解決水網地區管道敷設、潮溼環境焊接質量控制、大型定向鑽穿越施工等諸多作業難題。項目掛圖作戰、倒排工期,歷時500餘天實現全線貫通,跑出「山東速度」,創造「山東效率」,為實現「全國一張網」作出了積極貢獻。
「山東區位優勢明顯,沿海港口眾多,是我國環渤海地區的重要天然氣儲運基地,在國家天然氣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據省能源局石油天然氣處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全省在運及規劃建設LNG接收站規模達2500萬噸/年,在建主幹管道超2000公裡,已初步形成貫穿東西、縱跨南北的天然氣輸送網路主骨架。下一步,我省將立足天然氣管道「一張網、一個平臺」建設目標,進一步加強統籌規劃布局,加快推進沿海LNG接收站、輸氣管網和儲氣設施建設,全力構建更為完備的區域天然氣輸送網絡,為我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實施提供堅強能源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