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上午,在建的廣州地鐵十二號線迎來重大關鍵節點!隨著「珠江1號」盾構機刀盤開始掘進,標誌十二號線首臺盾構機順利始發,宣告線路進入盾構隧道施工階段。
據了解,廣州地鐵十二號線為「X」 形對角線中西北至東南的結構骨幹線,串聯棠溪交通樞紐,承擔白雲、越秀、海珠、黃埔、番禺五大組團間的交通聯繫,貫穿金沙洲北片區、白雲新城片區、淘金、二沙島片區、赤崗、侖頭、大學城及生物島等重點發展區域。線路全長37.6公裡,共設25座站,全為地下線。線路建成後將加強金沙洲、白雲新城與中心城區的聯繫,填充濱江路、二沙島等區域軌道交通空白,能有效進行客流疏導,對於提高軌道交通線網服務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施工需攻克三大「攔路虎」
「珠江1號」負責十二號線官洲至大學城北區間左線隧道的掘進任務,隧道全長約1300米。盾構機從官洲站始發後向南敷設,首先穿越在運營地鐵四號線車站圍護樁、隧道,隨後穿越珠江前航道,下穿中心北大街後接入大學城北站北端進行接收,期間需穿越全風化混合花崗巖、硬塑狀砂粘性土,上軟下硬等複雜地層,施工風險極高。其中,盾構始發端和接收端均臨近既有四號線、地層複雜、下穿長達200餘米的珠江航道是本次隧道施工的三大「攔路虎」。
為降低盾構機下穿既有四號線的施工風險,地鐵建設者們優化了盾構機刀具選型,初裝刀選擇楔齒滾刀和焊接型重型撕裂刀,主刀採用低刃口、大合金塊、滾刀刀體表面有耐磨硬化層的設計,提高刀體的破樁性能,解決區間地層上軟下硬易磨損刀具的問題。同時,盾構機臺車上新增一套施維英注漿泵,解決平時二次注漿漿液易導致泵堵塞的難題,提高二次注漿的工作效率。為有效應對下穿珠江航道的風險,地鐵建設者們在盾構機上採用螺旋機雙閘門防噴湧設計。在掘進時,盾構機通過控制好土倉壓力、貫入度、刀盤扭矩、掘進速度等參數,確保施工安全。
此外,「珠江1號」還增配置了盾尾間隙自動測量系統、盾尾油脂腔內壓力檢測、土倉可視化、渣土自動稱重、渣溫自動檢測及隧道溫度調節等裝置,並對主驅動密封、推進油缸布置、防撞梁緩衝器設計進行了優化,能為盾構施工提供更加精準、高效的信息反饋,對開拓盾構機數位化領域,具有重要意義。
十二號線土建工程累計完成12%
為確保「珠江1號」盾構始發,施工單位中交(廣州)建設有限公司的地鐵建設者們鼓足幹勁,爭分奪秒保始發。
「項目部一次性投入全套支架、模板,增加人力資源,設立重獎,僅用4個半月時間,完成官洲站三層結構主體工程,於11月24日官洲站在全線實現率先封頂,為「珠江1號」如期始發創造了先決條件。」施工項目負責人遊關軍介紹。經過全體地鐵建設者的努力,現場克服了場地交叉作業和洞門、始發架定位等難題,有條不紊的進行裝機調試並順利通過驗收,確保如期始發。
截至目前,地鐵十二號線土建工程累計完成12%;25座車站中,6座由其他線路建設,需建設的19座車站中,16座正在進行土建施工,其餘3座進行前期準備;24個區間中,4個區間進行土建施工,其餘進行前期準備工作。槎頭車輛段、大學城南停車場進行土建施工。
注:以上車站名稱僅為工程暫定名稱,標準站名應以市政府批准公布為準。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李天研 通訊員 陳虎輝 莫鑫宇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駱昌威 通訊員 李超美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彭文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