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政策解讀
2015年 國務院辦公廳 《關於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的指導意見》,強化公立醫院精細化管理,推進公立醫院後勤服務社會化。
2017年 國務院辦公廳 《關於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的指導意見》。
完善醫院管理制度13項
制定醫院章程
健全醫院決策機制
健全民主管理制度
健全醫療質量安全管理制度
健全人力資源管理制度
健全財務資產管理制度
健全績效考核制度
健全人才培養培訓管理制度
健全科研管理制度
健全後勤管理制度
健全信息管理制度
加強醫院文化建設
全面開展便民惠民服務
2、醫院後勤管理主要特徵
3、醫院後勤管理主要原則
4、後勤管理信息化作用
不僅擴展了原有傳統後勤管理功能,而且提升了管理效率和水平,是一次技術革命,更是一次管理制度的創新,是提高後勤管理合理性和科學性、實現醫院精細化管理的重要途徑。
是醫院科學管理、精細管理的必然要求,是醫院管理現代化的標誌。先進的醫院後勤信息化應用系統是醫院高效、安全、平穩、可靠運行的有力保證,對提高醫院的服務品質、運營品質、安全品質具有巨大的促進和推動作用。
5、醫院後勤管理信息化建設的必要性
6、醫院後勤管理信息化的目標
通過信息化應用提升後勤管理水平、提高患者及職工服務滿意度
1、後勤信息平臺架構
(1)後勤管理信息化總體功能架構
(2)後勤管理信息平臺技術架構
(3)後勤信息平臺數據架構
2、網際網路+後勤生活
(1)開放共享的平臺
基於醫院後勤業務現狀,結合後勤管理發展趨勢,利用信息化方法設計與開發,為醫院後勤建立統一開放的後勤服務生態圈。
(2)統一數據平臺
統一的消息中心
統一的支付中心
統一的主數據中心
統一的報表中心
統一的文檔中心
統一的空間管理
(3)全過程閉環式管理
進一步改善患者就醫環境與體驗更好地方便醫務人員工作和生活。
方便患者的順暢就醫
解決了醫務人員的後顧之憂
把醫務人員的時間還給患者
3、運營服務與管理
(1)人力資源
(2)物資管理
(3)項目管理
(4)合同管理
(5)設備維修
報修人員、調度中心、後勤管理人員隨時可以查看工單執行進度
維修人員可以隨時查看維修任務;並實時更新維修進度;隨時查看維修服務評價;
(6)設備巡檢
(7)設備臺帳
(8)一站式服務
統一反饋機制
統一應急處置:設立應急中心、制定應急預案
(9)一卡通服務
「一卡通」是基於醫院後勤數位化管理平臺,對原有的醫院門禁系統、停車系統,安防系統、消費系統進行了整合和完善,運用了圖像識別技術、RFID技術、雲技術,輔以自助管理、銀行支付、行動支付技術、二維碼、NFC技術,優化醫院後勤服務及安防管理流程、提高管理的精細化和決策的支持力。
(10)洗滌管理
(11)運送管理
(12)陪護管理
(13)餐飲管理
定餐用戶:可通過手機APP提前訂餐,系統支持支付寶線上支付和線下食堂刷卡消費領餐,錯開食堂就餐高峰。
線上:醫院職工可通過電子卡線上支付,方便快捷;電子交易徹底解決現金交易帶來的找贖麻煩,杜絕偷漏;送餐到達後不需要到處找訂餐人付錢,節約送餐時間。
線下:醫院職工可到飯堂現場刷卡消費,餐品自取,節約醫務人員時間,帶來極大的便利,使得醫護人員有更多的時間服務病人,有效提高病區滿意度,讓更多人回歸食堂。
通過系統有效控制新冠疫情下的聚集性就餐。
分餐制、分散錯峰就餐網上預訂、統一配送。
(14)服務監管
全面覆蓋:滿意度調查管理、投訴管理、考勤管理、動態成本管理等多維度考核。
動態管理:應用考核公式將數據採集與對接的結果進行計算,可得出物業外包公司各項成本及收入,對管理運營提供更好的決策 。
數據真實:通過信息化手段對數據進行採集 , 如考勤機 、投訴電話錄音盒等,並且可與第三方設備進行對接。
匯總展示:依據各項KPI考核的數據採集及公式 ,自動匯總計算出考核分值,通過報表的形式進行數據展示,為管理決策提供數據依據。
4、成本管理
5、機電設備管控
對設備的隱患、故障以及能耗異常進行實時告警;
實時採集重要運行參數和告警信息,通過統一的策略系統判斷設備運行狀態;
設備的任何告警和故障處理都有完善的監管流程,有記錄可追溯。
(1)空調
監測空調系統運行狀態及故障狀態,監測供回水溫度、壓力、流量等運行參數
多聯機故障分析診斷,實時數據採集和分析,實現全方位監控管理
逐步優化控制策略,探索建立自適應控制機制,提高空調節能效率
(2)供配電
(3)醫用氣體
(4)電梯
(5)供暖
對供水系統關鍵數據的採集和報警:
6、能效監測
(1)節能監管平臺通過數據接口進行數據採集
能耗監管子系統的建設,關鍵在於能耗模型的設計和採集設備的選型。
能耗模型的設計要符合醫院的實際情況,低壓配電的出線迴路要做到分項清晰,樓層配電的各個迴路(照明插座、空調用電、動力用電、特殊用電)預留要合理,不能出現迴路混接的現象;
對於能耗採集設備的選型,無論水、電、氣等能源,在設計前期要充分考慮關鍵節點的計量,同時計量點所選用設備需具備遠傳功能,便於後續的採集和分析。
(2)能耗監管系統—不同維度的能耗KPI
7、醫廢管理
全流程定位追蹤與防洩漏
醫廢收取效率提升
精細化核算處理成本
• 成本精細化,人員配置精確化
嚴格醫療廢物管控根據《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要求,醫院對於醫療廢物進行嚴格的分類管理與處置,包括感染性廢物、損傷性廢物、病理性廢物、藥物性廢物和化學性廢物五大類。
在本次新冠病毒感染性肺炎疫情的防控過程中,結合其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的特性,對相應患者接觸或使用過的醫療廢物及生活垃圾嚴格管控,由於本次冠狀病毒對含氯消毒劑敏感,因此,將醫療廢物一律放入雙層黃色垃圾袋中,給予新冠專門標識,2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噴灑,之後用扎帶封扎,再次用2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噴灑,放入密閉轉運箱進行轉運,確保其不會在儲存和轉運過程中傳播。對損傷性廢物,裝入銳器盒中,3/4滿時封口,用2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噴灑後直接轉運。
對新冠診治、疑似病例所產生的醫療廢物集中存放在醫院專門暫存點,由醫院專人負責移交至有資質的合作單位進行專業處置,確保醫療廢物處置安全。
收集種類:新型冠狀病毒隔離病房內所有的垃圾都被視為新冠醫療廢棄物,除了隔離服、口罩等醫用防護用品,還包括飯盒、筷子、紙巾等,由專門的黃色垃圾桶裝,應該在24小時內及時處置。
運送:隔離病房和發熱門診的醫療廢棄物的有較高的危險性,在新冠期間應該採用專人專車、專門路線的方式運送新冠醫廢,並嚴密包裝運送至專門保存的場所,防止交叉感染。
8、安全防範-智慧安防
視頻監控系統由前端子系統、傳輸子系統、存儲子系統、顯示子系統和控制子系統組成。網絡高清前端+NVR系統。
1、建設信息集成平臺
建立後勤數據中心和數據應用互操作集成平臺,實現跨系統跨平臺的互聯互通和決策支持功能
2、健全中心運行機制
開展「一站式」服務中心運行機制研究,健全中心管理制度,拓展功能,完善工作機制,逐步將之建設成為醫院後勤服務管理「中心」
3、逐步拓展服務項目
各醫院結合自身需求,進一步挖掘潛力,提升服務理念,突破傳統服務範疇,為臨床、患者及醫務人員提供更加豐富的、真正需要的後勤保障服務
4、調整優化服務流程
通過數據分析、過程監控、滿意度調查等,收集患者及醫務人員對各項服務的意見建議,及時調整優化服務流程
5、支撐後勤績效評價
充分利用信息系統數據,挖掘管理潛能,認真總結分析,為後勤管理績效評價提供支撐。
6、提升後勤管理水平
以不斷完善建設為動力,實現醫院後勤服務的人、財、物的精細化管理,加強對社會化服務公司監督評價,提高後勤運行效率。
7、探索智慧後勤發展
醫院智慧後勤發展的方向是技術數位化、傳輸數據化、運營流程化、操作程序化、故障預警化、管理標準化、全程可視化。
8、深化智慧後勤應用
深化應用5G、物聯網、移動網際網路、區塊鏈、雲計算、大數據等新型技術,實現醫院後勤供應鏈、保障鏈、服務鏈、管理鏈有機融合,實現現代化醫院智慧後勤管理。
醫院後勤管理信息化、智慧化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