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後書寫農業發展新篇章 - 巴彥淖爾新聞門戶網站

2021-01-08 巴彥淖爾新聞網

 

杭後:瞄準綠色風向標 書寫農業發展新篇章

 

  近年來,杭後先後引進了中糧屯河、伊利乳業等國內多家農畜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初步構築起了「企業加基地、基地連農戶」的產業化發展格局,培育了酒類釀造、乳品加工、肉類加工、籽類加工、糧油加工、果蔬保鮮等六大優勢特色產業體系,農牧業經濟得到了長足發展。2017年,杭後被確定為國家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示範區、全國糧食生產功能區、全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旗。

  2017年以來,杭後把創建第一批國家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示範區作為農業農村工作的重中之重,認真對照試驗示範區和農業綠色發展試點先行區建設要求,明確工作任務,狠抓措施落實,創建工作穩步推進,並形成了資源整合、全民共建的良好氛圍。

 

小麥示範試驗田

 

綠色發展強基礎 園區示範樹樣板 

  杭後積極按照「三區、三全、兩軸、三線」建設框架,加快建設6個田園綜合體、10個萬畝科技園、100個千畝示範區,推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

  以「增麥增草轉飼(轉飼用玉米)、複種綠肥、穩羊增牛」的思路為引領,調優全旗137萬畝耕地的種植結構,合理確定了畜禽養殖規模,優化養殖結構,促進畜牧業廢棄物與種植業消納有效對接,實現以種定養、草畜平衡;奶牛100%實現標準化、規模化、數字智能化管理;肉羊構築了「協會+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放母收羔」「放種收羔」運營模式;建成旭一牧業有機肉牛集養殖、屠宰、分割、冷藏、儲運、銷售中心的全產業鏈示範基地,向全旗輻射帶動。

  按照「上聯養殖、中聯能源、下聯生產」的思路,採取科學堆漚、以稈換糞、果菜補貼、能源轉化、項目推進的資源化利用技術路徑,以牛羊產業為紐帶,積極推廣「果(瓜、菜)沼畜漁」等生態模式。目前,已推廣池塘多品種混養生態立體養殖模式1800畝,湖泊養殖5000畝,名特優水產品搭配養殖950畝。水產養殖節能減排2700畝,池塘養殖畝增效280元,湖泊增養殖畝增效50元,構建起了全旗種養循環的綠色發展格局。

  同時,全面推進農牧業綠色高質量發展十大行動三年計劃,整建制推進陝壩、三道橋、蠻會、沙海鎮特色產業品牌引領綠色發展示範區建設,區域推進其它地區山水林湖文旅結合天然屏障保護區建設。

 

特色農產品展

 

品牌建設強引領 循環利用治汙染

  杭後統籌推進全旗「一盤棋」、育好生產「一主體」、織密監管「一張網」、建好追溯「一個碼」、樹起品牌「一面旗」的「五個一」工程。

  在全域綠色高端農畜產品加工輸出基地建設中,積極唱響「天賦河套」品牌,提升農產品溢價空間。目前,全旗有38家企業75個產品獲得認證,「杭錦後旗甜瓜」「三道橋西瓜」獲得國家地理標誌認證,5家企業被評為內蒙古自治區科技名牌企業,52度、36度二十年河套王酒和旭一安格斯有機牛肉成為首批「天賦河套」區域公用品牌授權使用產品,河套酒業、旭一牧業榮獲改革開放40周年自治區「優秀民營企業」稱號,旭一牧業有限公司與阿里巴巴旗下的盒馬鮮生實現成功對接,成為盒馬鮮生牛肉品類供應商。今年6月,中糧屯河(杭錦後旗)番茄製品有限公司的3種產品也被成功授權使用「天賦河套」區域公用品牌。

  聚焦秸稈、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重點推廣了農牧結合單元利用、集中處理園區利用、雙向還田直接利用、回收加工再生利用、生物質發電秸稈資源化利用、有機肥生產糞汙循環利用模式,推行了「一漚二換三補四轉五推進」資源化利用路徑,配套了26個牛場的糞汙處理設施,建成糞汙發酵池6.8萬方,汙水處理站26個,科學消納了糞汙,規模化養殖場秸稈、糞汙利用率均達到95%。

  同時,加大資金補助力度,加強效益激勵、生態補償等政策支持,激發生產者自身積極性,合力推動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先試。

科技小院交流學習會

 

科技支撐促集成 項目帶動促振興

  近年來,杭後積極與上級科研、科技部門合作,聯創共建合力推進試點先行區建設。「兩院兩校五站一中心」的專家團隊帶著項目、人才、技術在杭後開展科研攻關、技術集成、成果推廣,集成推廣典型模式與成熟技術,為農業綠色發展注入新鮮動能。

  尤其是與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和自治區土壤肥料和節水農業工作站牽頭開展的「四級聯創」共建機制,明確了農業綠色可持續發展的總目標,確立了以「治鹽改土育良田、控水減投節資源、綠色高效優結構、三產融合小康路、創新驅動增活力、四級聯創強支撐」的工作主線,助推農業綠色可持續發展邁上新臺階。同時充分發揮專家大院(博士工作站)和6個科技小院的作用,使其成為高新農業科技綜合應用的集散地、農業綠色可持續發展的助推器。

  同時,杭後深入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產地環境淨化、資源化綜合利用等工程,狠抓基礎設施建設,以點帶面、輻射帶動,統籌推進農村水、路、電、綠等基礎設施建設;77個行政村實施了生活垃圾集中收集處理;完成1680戶「旱改水」廁所工程;建成了力景華榮商品有機肥加工廠及配套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設施。

相關焦點

  • 聚法治之力 築發展之基 - 巴彥淖爾新聞門戶網站
    ⑨ 聚法治之力 築發展之基制定了《巴彥淖爾市人民政府行政文件合法性審查工作流程》,印發了《巴彥淖爾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加強文件合法性審查的通知》……4年來,共完成各類文件合法性審核1009次,提出糾正意見983條。認真落實政府規章和規範性文件報備制度,報備率、規範率達到100%。建立了法律顧問制度,組織律師參與政府重大行政決策、合同協議審查複議、訴訟案件代理等政府涉法事務。
  • 三門峽市政府門戶網站英文版翻譯項目啟動
    7月7日,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和三門峽職業技術學院翻譯與應用研究所舉行了三門峽市政府門戶網站英文版翻譯項目籤約儀式。  三門峽市政府門戶網站英文版於去年上線運行,用全英文界面,多方位、多角度展示三門峽形象和發展前景。
  • 臺山市委書記李惠文:全力書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陳方歡 攝□江門日報記者 林育輝今年6月,黃茅海跨海通道項目正式開工,將為江門加快推進大廣海灣經濟區開發建設、全力打造珠江西岸新增長極和沿海經濟帶上的江海門戶帶來重大利好。作為項目所在地的臺山,未來區位優勢將進一步凸顯。站在新起點,承擔新使命,展現新作為。
  • 巴彥淖爾的「食」代變遷!河套小吃「喚醒」你心頭的味蕾鄉愁!
    「天下黃河,唯富一套」,八百裡河套依著黃河這灣富水,使巴彥淖爾成為了物產豐富,農業、畜牧業發達的富庶之地。農耕文化、草原文化、黃河文化、遊牧文化和邊塞文化在這裡彼此衝擊碰撞,形成了博採眾長、兼容並蓄,獨具鮮明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的河套飲食文化。 經過漫長的歷史演變,河套飲食已經形成了一整套自成體系的烹飪技藝和風味。
  • 巴彥淖爾市檔案館對館藏錄音錄像檔案進行數位化搶救保護
    近日,巴彥淖爾市檔案館對錄音錄像檔案進行數位化處理。隨著時間的侵蝕,受自然衰變和保管條件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我館錄音錄像檔案正在慢慢地受到損壞。錄像帶裡有很多珍貴音像,比如關於巴盟第四次人口普查首宣日活動,人口普查的培訓、河套水利、陰山巖畫、農業生產等音像,都值得去研究或作為文史資料利用。錄音錄像檔案數位化工作的開展,管理與技術起著同等重要的作用。音像視頻文件在提供利用前,可針對原始音像視頻文件(即通過檔案原件數位化後未處理過的音視頻文件)的拷貝文件進行文件轉換、降噪、校色及畫面穩定等處理。
  • 2020年7月23日《巴彥淖爾新聞聯播》
    《巴彥淖爾新聞聯播》7月23日看點: 1.弘揚蒙古馬精神·育新機 開新局譜新篇|加快基地建設 持續提升優質飼草供給能力 2.畝均效益論英雄|小彩椒種出大效益 3.只爭朝夕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帶動村民脫貧致富 4.
  • 廣西:踐行綠色發展新理念 書寫生態審計新篇章
    該院還開發了自然資源資產審計平臺,疏通了自然資源審計的各個堵點,降低了審計門檻,有效提高了自然資源的管理和保護能力,擔當起自然資源資產保護的忠誠衛士,書寫了生態審計新篇章。1. 理順審計思路 建立科學實用技術流程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人類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
  • 華龍網攜手3G門戶 打造綜合性手機門戶網站
    23日下午,華龍網與3G門戶籤訂戰略合作協議,攜手打造重慶首個以手機為平臺的綜合性門戶網站—重慶3G門戶。  近年來,隨著手機用戶的不斷增加,手機網民的數量也在成倍的增長。目前,在全國6.7億手機用戶中,使用手機上網的網民已達到了2.77億,這也為無線網際網路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用戶基礎。手機上網是無線網際網路的最佳實現模式,將對傳統的電腦上網產生巨大衝擊。
  • 巴彥淖爾市:構建綠色高質量發展「四梁八柱」
    ,紮實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各項工作,堅定不移走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路子,初步構建起綠色高質量發展的「四梁八柱」。巴彥淖爾市實施了總投資56.78億元的烏梁素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國家試點工程,在流域上遊烏蘭布和沙漠,建設全國防沙治沙綜合示範區,創建國家「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在城鎮和工業園區,實施點源汙水「零入海」工程,加快汙水處理設施建設,做到城鎮汙水和工業廢水全收集、全處理;在河套灌區全面開展控肥、控藥、控水、控膜四大行動,減少農業面源汙染;在烏梁素海湖區,實施生態補水、溼地淨化等工程
  • 五大門戶網站的現狀與未來趨勢分析
    一、五大門戶網站的流量現狀讓我們先看下ALEXA上國內五大門戶網站的最新流量圖吧。搜狐長期雄踞門戶網站前四位置,但是從圖上可以看出,鳳凰網發展迅猛,超越搜狐已經指日可待,不是今年就是明年的事情了。記得搜狐網的標題嗎:最大的中文門戶網站,但是實際上搜狐從來都沒有最大過,原來騰訊沒有做門戶的時候,勉強是第二,在騰訊做門戶,網易郵箱起來後搜狐在門戶網站中就一直是第四了。再來看另外一張圖從第一張圖只能看出排名差距,但是流量差距到底有多大是看不出來的,從這張圖就出來了。
  • 2020版中國門戶網站市場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第一章 2020年中國門戶網站市場運行環境解析  第一節 2020年中國宏觀經濟環境分析    一、國民經濟運行情況gdp(季度更新)    二、消費價格指數cpi、ppi    三、全國居民收入狀況分析    四、恩格爾係數    五、工業發展形勢    六、固定資產投資狀況分析    七、財政收支情況分析
  • 千畝菊海惹人醉:2020桐鄉市杭白菊文化節開幕
    11月14日,由桐鄉市商務局指導,石門鎮政府、桐鄉市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主辦的「2020桐鄉市杭白菊文化節」——暨杭白菊產業公用品牌「菊物堂」推廣活動,在「中國杭白菊之鄉」桐鄉市的石門鎮舉辦。上午10點30,2020桐鄉市杭白菊文化節正式啟動。桐鄉市委辦(臺辦)副主任費朔軍、桐鄉市商務局副局長錢陳晨、石門鎮黨委委員俞海江等相關領導,出席了開幕式。
  • ...開放不止步;2、書寫互助合作新篇章(國際論壇);3、孫春蘭在故宮...
    除了頭版內容,今天《人民日報》涉及財經的主要內容還包括:1、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改革不停頓 開放不止步;2、書寫互助合作新篇章(國際論壇);3、孫春蘭在故宮博物院調研時強調 加強歷史文化遺產資源保護利用;4、深耕工程機械行業,打造世界一流企業——訪徐工集團工程機械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民;5、把糧食安全牢牢抓在手上(權威訪談)——訪中央農辦主任、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
  • 多措並舉書寫美麗鄉村建設新篇章
    中國小康網訊 按照建設小城鎮示範區的工作要求,將美麗鄉村建設作為鄉村振興的關鍵抓手,古雲鎮以生態文明為指引,大力推進人居環境整治、扶貧扶志、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全力書寫村莊美、生活美、鄉風美的美麗鄉村建設新篇章。人居環境整治持續發力。
  • 巴彥淖爾市與浙江網商銀行籤署合作協議 為「三農」發展提供數位化...
    12月18日,巴彥淖爾市人民政府與浙江網商銀行籤署戰略合作協議,為「三農」發展提供更加便捷的數位化金融服務。 據了解,雙方將重點在普惠金融、產業金融、平臺金融三方面開展精誠合作。
  • 華為與農業農村部信息中心達成戰略合作,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12月7日,農業農村部信息中心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在廣東省東莞市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農業農村信息化領域進行全方位合作,共同以信息化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全面實施,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 幼兒園門戶網站缺乏,宣傳力度不夠
    分析與建議 現在,幼兒園建設網站已經成為各個幼兒園有效地宣傳自己、擴大生源的重要手段。在如今這個高度信息化的社會裡,幼兒園建立自己的門戶網站是最直接的一種宣傳方式。
  • 夯基礎 提能力 保安全 創特色 奮力書寫後疫情時代監獄高質量發展...
    夯基礎 提能力 保安全 創特色 奮力書寫後疫情時代監獄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2020-08-04 15: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四大門戶的地方站不是地方網站-虎嗅網
    一、從目的而言:四大門戶的地方站不是地方網站。無論全國網站還是地方網站都屬於媒體,都符合媒體的規則。回顧歷史,全國媒體向本地延伸的案例是記者站。紙質媒體的記者站,中央電視臺的記者站都是很好的範例。記者站做什麼?從央視開辦記者站的新聞報導可以得到結論。
  • 蹚出新路子 書寫新篇章 - 青海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的關鍵時刻,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山西,進農村、訪農戶、看企業、察改革,就統籌推進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進行調研。 這是習近平總書記時隔3年再次到山西考察調研。他深情地說:「到中央工作後,我一直關注著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