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5 18: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時至年末,個人所得稅申報成為關注熱點。目前,2021年度個稅專項附加扣除已開始確認,近日國家稅務總局也進一步簡便優化部分納稅人個人所得稅預扣預繳方法。預扣預繳新方法意味著什麼?扣繳義務人該如何操作?確認專項附加扣除信息又有哪些注意事項?
01
主要優化兩類納稅人個稅預扣預繳辦法,避免「先預繳、再退稅」的麻煩
國家稅務總局近日發布的《關於進一步簡便優化部分納稅人個人所得稅預扣預繳方法的公告》,對上一完整納稅年度內每月均在同一單位預扣預繳工資、薪金所得個人所得稅且全年工資、薪金收入不超過6萬元的居民個人,扣繳義務人在預扣預繳本年度工資、薪金所得個人所得稅時,累計減除費用自1月份起直接按照全年6萬元計算扣除。
具體來講,《公告》主要優化了兩類納稅人的預扣預繳方法,一是上一完整納稅年度各月均在同一單位扣繳申報了工資薪金所得個人所得稅且全年工資薪金收入不超過6萬元的居民個人。二是按照累計預扣法預扣預繳勞務報酬所得個人所得稅的居民個人,目前包括取得佣金收入的保險營銷員和證券經紀人、因實習取得勞務報酬所得的接受全日制學歷教育的學生。
也就是說,自2021年1月1日起,對於符合條件的納稅人,在其累計收入達到6萬元之前的月份,暫不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在其累計收入超過6萬元的當月及年內後續月份,再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
新方法如何理解?舉例來說,2020年1月起就固定在一家單位上班且全年工資收入不足6萬元的小張,假設他在2021年1月從單位領取1萬元工資,2—12月每月領取4000元工資,全年工資為5.4萬元。在不考慮「三險一金」等各項扣除情況下,按原來的方法,小張1月因為收入超過5000元,需預繳個稅150元,其他月份無需預繳個稅;全年算帳,因其年收入不足6萬元,通過彙算清繳可退稅150元。而在採用新預扣預繳方法後,因小張全年工資收入低於6萬元,所以自1月份起即無需預繳稅款,年度終了也不用辦理彙算清繳。
具體操作中,採用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客戶端和自然人電子稅務局WEB端扣繳功能申報的,扣繳義務人在計算並預扣本年度1月份個稅時,系統會根據上一年度扣繳申報情況,自動匯總並提示可能符合條件的員工名單,扣繳義務人根據實際情況核對、確認後,即可預扣預繳個稅,操作簡捷方便。採用紙質申報的,扣繳義務人則需根據上一年度扣繳申報情況,判斷符合《公告》規定的納稅人,並需從當年1月份稅款扣繳申報起,在《個人所得稅扣繳申報表》相應納稅人的備註欄填寫「上年各月均有申報且全年收入不超過6萬元」。
02
及時確認、修改專項附加扣除信息,更好享受政策紅利
近期,個稅納稅人還要注意在年底前及時確認、修改專項附加扣除信息。按照規定,在2020年12月31日前,需要納稅人對2021年的專項附加扣除進行確認,以便享受政策紅利。
主要有幾種情況需要修改專項附加扣除信息:子女和老人基本信息發生變化,需要修改2021年子女教育和贍養老人扣除情況;夫妻一方不再申請住房貸款利息專項附加扣除,在2021年由另一方申報;房租和房貸需要替換扣除,即2021年不再申報住房租金,改為申報住房貸款利息等。
以通過「個人所得稅」APP申報為例,進入APP首頁後,點擊熱點專題「開始確認2021年度專項附加扣除啦」,然後選擇扣除年度「2021」,就可以開始確認各種信息了。
對普通納稅人來說,如果2021年的專項附加扣除信息無變動,那麼只需在2020年基礎上一鍵確認即可。如果需要修改申報方式、扣除比例等相關信息,要在2020年度信息基礎上,點擊「待確認」之後進入相關修改頁面進行修改。
對於需要作廢去年已填寫的專項附加扣除項目,比如2021年不再申請贍養老人專項附加扣除,點擊「待確認」狀態的贍養老人信息後,點擊「刪除」,再點擊「一鍵確認」即可。對於需要新增專項附加扣除項目,比如2021年新增子女教育扣除,需要申報填寫,可在進入熱點專題「開始確認2021年度專項附加扣除啦」後,選擇扣除年度「2021」再點擊「子女教育」進行申報。
稅務部門提醒:若未能及時關注、修改,可能會對明年繼續享受政策帶來一定影響。比如,若任職受僱單位發生變化而未更新,新的任職受僱單位將無法獲取相關信息並據以辦理扣除;若享受專項附加扣除政策的條件發生變化而不修改、仍按原條件在明年繼續享受,還可能影響納稅信用。
(以上內容摘錄於國家稅務總局公眾號《明年1月1日起,個人所得稅預扣預繳方法進一步優化》)
廣東稅務,想你所想
用心服務,等你點讚
來源:國家稅務總局廣東省稅務局
珠江經濟廣播電臺
供稿:國家稅務總局揭陽市稅務局
編發:廣東省稅務局辦公室
廣東省稅務局納稅服務和宣傳中心
設計製作:國家稅務總局珠海市稅務局
音頻來源:廣東稅務 央廣大灣區之聲電臺
原標題:《聽稅丨明年1月1日起,個人所得稅預扣預繳方法進一步優化》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