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消息,針對「5G基站電費撐不住,夜間關閉只為省電」的說法,中國聯通董事長王曉初表示這事不用大驚小怪,對消費者沒有影響。
中國聯通董事長王曉初表示,對於5G基站夜間關閉這事不用大驚小怪,5G基站是智能基站,晚上沒有人或者人少的時候會自動關停或者減少容量,以便降低能耗,有用戶進入則會自動打開。
當然王曉初也承認,目前正在技術上想辦法,也在爭取電費的支持,基站關閉並不是手動關閉,而是在某個時間段自動調整,對消費者沒有影響。
此前中國鐵塔的一份報告顯示,幾大主流廠商的5G基站功耗在3500-5000W之間,而4G單系統功耗只有1300W,5G基站功耗是4G的三倍多。
儘管5G基站總體能效上依然有優勢,但是更高的功耗也讓運營商的電費支出高昂,按照1.3元/度的供轉電價來算,4G基站一年大約需要2萬塊電費,5G基站需要5.5萬元左右。
有專家估算,如果5G達到4G的覆蓋度,運營商每年電費支出就高達2000億元,這是一筆龐大的運營成本。
5G網絡中,基站是耗電大戶,大約佔據總能耗的80%。因此,5G基站降耗成為各方發力的重心。據悉,中國鐵塔已經啟動了專項行動,聯合三大運營商,通過精細化管理,降低5G基站用電成本。
一方面是精準計量,中國鐵塔對5G基站進行了技術改造,能夠對各家運營商的主設備的直流耗電分別計量;對於交流耗電,中國鐵塔對轉供電站址進行智能遠程抄表改造。電網企業總部和其省市公司給予了很大支持,提供了直供電用電清單明細,使得中國鐵塔能夠掌握5G設備實時用電信息。
另一方面是運營優化,中國鐵塔通過空調的調節、自然冷源的使用,降低空調使用成本,節約電力;大規模採購高效率開關電源,提升電能轉化效率;採用鋰電池進行削峰填谷,節省電費支出;以及自主發電、光伏發電等方式供基站使用,可謂「花樣百出」。儘管主設備耗電支出佔大頭,但中國鐵塔通過上述方式,依然從各個環節節約了可觀的電力支出。
按照目前的進度,中國鐵塔已爭取7.3萬座鐵塔採取直供電方式,其中5.6萬座基站完成施工。後續中國鐵塔還會繼續推動下去,儘可能採取直供電方式為5G基站供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