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通證券從業人員違規炒股 被沒一罰三

2020-12-24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上海證券通證券從業人員違規炒股 被沒一罰三

  券商從業人員炒股又來一個新罰單!儘管三令五申從業人員不允許炒股,但是總有人存在僥倖心理。

  10月27日,證監會公布了一則行政處罰決定書,證券從業人員劉彬在2018年5月1日至9月17日任職於上海證券通投資資訊科技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擔任證券投資顧問期間,通過實際控制並使用其弟弟「劉某」證券帳戶,使用個人電腦下單,先後交易中海達中科創達西部礦業等股票,累計買入237筆,賣出165筆,買入成交總金額4,546,464.81元,賣出成交總金額4,618,467.56元,扣除交易稅費,累計盈利19,278.22元。

  劉彬作為證券投資諮詢機構從業人員,通過實際控制並使用「劉某」證券帳戶進行股票買賣的行為違反了2005年《證券法》第四十三條和《證券、期貨投資諮詢管理暫行辦法》(證委發〔1997〕96號)第二十四條的規定,構成2005年《證券法》第一百九十九條「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禁止參與股票交易的人員,直接或者以化名、他人名義持有、買賣股票」的情形。

  根據當事人違法行為的事實、性質、情節與社會危害程度,依據2005年《證券法》第一百九十九條的規定,證監會決定:沒收劉彬違法所得19,278.22元,並處以3萬元罰款。

  券商和投顧公司是違規炒股高發區

  因為從業人員每天都接觸股市,對於股市了解比較透徹,所以近年來從業人員「頂風作案」的情況時有發生。

  不久之前,大通證券還「爆出」了多名員工集體違規炒股的情況。根據福建證監局公告披露,大通證券對員工開立證券帳戶情況缺乏有效監控,13名員工入職超過半年未註銷證券帳戶,其中2名員工入職超過五年未註銷證券帳戶,1名員工入職後開立證券帳戶。

  很多違規炒股行為還和「代客炒股」聯繫在一起,委託人和「操盤手」之間還容易產生糾紛。2月24日,廣東證監局公布了一則行政處罰決定書,其中顯示,國信證券某分公司前投資總監私下接受客戶委託買賣股票上億元,本人還利用其嶽父的帳戶買賣股票,最終被證監局罰沒87.9萬元。

  還有華安證券時任員工謝競,實際控制並使用其妻子「黎某裕」證券帳戶持有、買賣股票,並以證券從業人員身份私下接受委託幫助親戚炒股,最後因為虧損被親戚訴至法院,最後不僅被監管處罰,還賠償了親戚損失20多萬元。

  此外,有不少從業者賠了夫人又折兵,不僅帳戶虧損,還要面臨監管的處罰。如5月25日,時任國元證券亳州營業部總經理汝偉因用他人帳戶炒股虧損13萬元,被安徽證監局處以8萬元罰款。8月1日,東方證券蘇州西環路證券營業部理財顧問潘某,炒股虧損近9萬元,被江蘇證監局罰3萬元。

  違規炒股慘遭「重罰」的案例也是屢見不鮮。2019年爆出的東吳證券蘇州濱河路營業部總經理辛宏文一案,辛宏文操作家人的證券帳戶,3年時間累計買入成交10022.85萬元,累計賣出獲利1098.73萬元,餘股帳面虧損4.79萬元,合計獲利1093.93萬元。證監會責令辛某文依法處理非法持有的剩餘股票,沒收違法所得1093.93萬元,並處以等額罰款。

  據證監會官網披露,2019年全年,證監會共下發136份行政處罰書,較去年增加5份,其中,從業人員炒股案件9宗。而今年以來,據上證報統計,從業人員因炒股被罰的券商已涉及7家,包括申萬宏源海通證券國元證券東方證券、大通證券、華鑫證券等,多被「沒一罰一」,累計罰沒金額超過700萬元。

  新證券法加大處罰力度

  監管一直對證券從業人員違規炒股保持警惕。新《證券法》就明確,證券交易場所、證券公司和證券登記結算機構的從業人員,在任期或者法定限期內,不得直接或者以化名、借他人名義持有、買賣股票或者其他具有股權性質的證券,也不得收受他人贈送的股票或者其他具有股權性質的證券。對於任何人在成為前款所列人員時,其原已持有的股票或者其他具有股權性質的證券,必須依法轉讓。

  新《證券法》也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規定,出借自己的證券帳戶或者借用他人的證券帳戶從事證券交易,違規可處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相對之前的證券法,監管改變行政處罰方式及提高了金錢罰額力度,一是擴大了禁止出借證券帳戶的主體,即將「法人」擴大為「任何單位和個人」;二是完善了此類違法行為模式,即從「出借」修改為「出借或借用」;三是改變行政處罰方式及提高了金錢罰額力度,即從「區分情形+最高罰額三十萬」的處罰模式修改為「一刀切不容忍+最高罰額五十萬」的模式。這無疑對增強了對券商從業人員違規炒股的處罰力度。

(文章來源:鳳凰網財經)

(責任編輯:DF381)

相關焦點

  • 又見證券從業人員違規炒股 監管出手了!
    來源:中國基金報作者: 王元也 在券業,從業人員違規炒股是被明令禁止的。不管是2005年的《證券法》,還是今年3月1日施行的新《證券法》,對證券從業人員買賣股票都有嚴格的禁止規定,其中,新《證券法》明確指出,證券從業人員違規買賣股票將被沒收違法所得,並處以買賣證券等值以下罰款。
  • 上海證券通湖北一投顧違法遭罰 證券從業人員交易股票
    中國經濟網北京10月28日訊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網站於近日公布的行政處罰決定書(〔2020〕87號)顯示,經查明,當事人劉彬為證券從業人員,2018年5月1日至9月17日任職於上海證券通投資資訊科技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擔任證券投資顧問
  • 重罰1400多萬 原光大證券員工利用自己、親屬證券帳戶炒股
    又有券商員工出大事又有證券公司員工因為違規炒股被罰了。北京證監局發布一則行政處罰通知書顯示,原光大證券員工王國慶利用自己和親屬在內五個人的證券帳戶買賣股票,北京證監局決定對其沒一罰三,沒收違法所得357.14萬元,並處以1071.42萬元罰款,共計罰沒金額1429萬元。
  • 由最新一起證券從業人員炒股處罰引發的思考
    證監會北京監管局網站近日發布的一份行政處罰決定書,處罰決定書顯示:證券從業人員王國慶自2006年4月1日至2007年1月1日,在光大證券電子商務總部上海運營部擔任團隊主管;2007年1月1日至2015年3月17日,在光大證券上海淮海中路營業部擔任櫃員,2015年3月17日至2016年9月5日,在光大證券上海淮海中路營業部擔任營業部業務推動崗兼融資融券專崗。
  • 又一券商從業人員炒股遭罰!還以自己實名開戶,公募基金銷售忘記...
    證券從業人員違規炒股已成為目前監管處罰的重災區。據不完全統計,2019年全年,僅證監會就對於證券從業人員違規炒股就開出8份行政處罰決定書,罰沒金額最低6萬,最高達2000萬元。 財聯社(北京,記者 陳靖)訊,屢禁不止的證券從業人員違規炒股又有了新的案例。
  • 券商「90後」職場新人違規炒股2年多,連虧帶罰損失十...
    券商「90後」職場新人違規炒股2年多,連虧帶罰損失十幾萬!值得注意的是,儘管此次違規炒股沒有實現收益,不過還是脫不了法律的處罰。上海證監局此次依據2005年《證券法》第一百九十九條的規定,對周天航處以5萬元罰款。今年來,監管機構對於券商從業人員違規炒股的處罰屢見不鮮。隨著新《證券法》的正式實施,未來對違規炒股的處罰面將擴大,個人出借證券帳戶給他人使用也將受到處罰。「90後」券商從業人員違規炒股
  • 員工使用營業部電腦代客炒股 長江證券營業部遭罰
    值得注意的是,三起違規事件的員工中,張偉文、蘭江曾任職於2006年破產清算前的大鵬證券。破產後,大鵬證券的經紀業務由長江證券接管。2007年9月17日,兩人同日於中證協登記信息,執業機構更改為長江證券。長江證券今年引市場關注事件不少。
  • 東方財富證券研究所遭罰 存在四大違規行為
    訊,證券投資諮詢公司又被罰,這一次是上海東方財富證券研究所有限公司。東方財富證券研究所遭罰。2月20日,上海證監局掛網一則行政處罰。處罰顯示,上海東方財富證券研究所因投顧業務違規被採取責令改正監督管理措施。上海證監局決定對上海東方財富證券研究所採取責令改正的監督管理措施,要求上海東方財富證券研究所落實整改,完善內部控制,切實提高合規管理水平。
  • 用辦公電話下單炒股,這家券商前合規老總被罰!從業人員炒股屢禁不止
    據公司內部人士透露,綦某在去年已辭職離開東北證券。就在剛剛結束的2019年中,證券員工違法炒股者大有人在。有人借用妻女帳戶,有人夥同同學合資炒股,有人聲稱「父親操作」,但無論是怎樣的藉口和理由,都沒能得到監管部門的寬宥。證券從業人員炒股是否應該放開?這一議題曾幾經討論。在日前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的新修訂《證券法》中,這一要求仍未放開,33萬證券員工還需「且行且謹慎」。
  • 又一位券商從業人員炒股遭罰,不僅以母親名義還以自己實名開戶,公...
    財聯社(北京,記者 陳靖)訊,屢禁不止的證券從業人員違規炒股又有了新的案例。8月7日,深圳證監局放出一份行政處罰決定書,對長江證券(000783,股吧)前公募基金營銷經理何琳作出處理非法持有股票、罰沒5萬元的行政處罰,原因正是違法買賣股票。
  • 這位證券從業人員不僅違法炒股還場外配資
    涉案人張甜2014年6月5日至2017年6月3日期間就職於海通證券上饒中山西路證券營業部,為證券從業人員。  經查,張甜在從業期間內控制「劉某1」「全某偉」「李某」「劉某2」證券帳戶持有、買賣股票的行為,構成2005年《證券法》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禁止參與股票交易的人員,直接或者以化名、借他人名義持有、買賣股票的」行為。
  • 國金證券前員工違規「代客炒股」分文未賺仍被罰15萬
    原標題:國金證券前員工違規「代客炒股」分文未賺仍被罰15萬因為和國聯證券「聯姻」失敗而處於風口浪尖的國金證券,日前又曝出公司員工違規而遭監管部門處罰的消息。根據天津證監局此前發布政處罰決定書,國金證券前員工劉正義,2013年5月21日入職國金證券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1月5日取得證券從業資格,此後至2018年12月5日一直在國金證券工作,先後擔任客戶經理、項目經理。2016年5月20日,「張某」證券帳戶開立於國金證券天津南馬路證券營業部,帳戶開發人員為劉正義。
  • 違規炒股屢禁不止 暗箱操作露頭就打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介紹,在證券基金行業,違規炒股的形式多種多樣,除了借用他人帳戶炒股,還有基金經理「老鼠倉」,證券從業人員窺探客戶交易數據炒股,實控人買入後短期賣出,賣出後短期買入,借用大量他人帳戶來回倒騰股票炒高股價,聚集一批投資人發起「擊鼓傳花」的;還有用代客理財的方式,證券公司職員拿用戶帳戶操作的。違規的一般是有一定信息優勢的從業人員。
  • 既違規代客炒股又承諾「剛兌」 江海證券員工被出具警示函
    據披露,彭世偉在江海證券雙鴨山新興大街證券營業部任職期間,存在私下接受客戶委託進行證券交易,並對賠償證券買賣的損失作出承諾。根據有關規定,黑龍江證監局決定對其採取出具警示函的監督管理措施。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不完全統計,最近半年以來,已先後有恆泰證券、中航證券、浙商證券的員工因為違規代客炒股而吃到監管罰單。
  • 《證券法專題》課程習作丨禁止證券從業人員買賣證券——《證券法...
    《證券法》第40條修訂的效果與意義綜合上述三個部分的修訂內容,不難看出,雖然《證券法》第40條第3款對證券公司股權激勵計劃和員工持股計劃的豁免相比之前對證券從業人員買賣證券的嚴格限制實現了一定放鬆,但除此之外的兩處修訂,分別是擴大限制買賣證券的從業人員的主體範圍,以及擴大限制從業人員買賣的證券類型,均是對證券從業人員買賣證券限制的加強,大大擴張了該條的適用範圍。
  • 前海通證券從業人員違法買賣股票 被罰148萬
    來源:新浪財經新浪財經訊 4月24日,江西證監局披露對張甜證券從業人員違法買賣股票等行為的處罰決定。經查明,張甜存在以下違法事實: 一、任職情況 2009年5月6日,張甜取得證券從業人員執業資格證書。2014年6月5日至2017年6月3日期間,張甜就職於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上饒中山西路證券營業部(現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上饒解放路證券營業部),為證券從業人員。
  • 「我跟我媽用同一臺電腦炒股,有錯?」關於出借證券帳戶,真相…
    「我跟我媽用同一臺電腦炒股,有錯?」 在新《證券法》實施兩月之際,其關於「單位和個人證券帳戶不得違規出借」的規定,引發市場強烈爭議,而這個爭議還在持續。昨日媒體也紛紛將券商從嚴監控「出借或借用他人帳戶炒股」的行為,被視為「導致B股大跌」的一個或然因素。
  • 紅塔證券4宗違規被責令改正 廉潔從業內控制度不完善
    決定書顯示,經查,雲南證監局發現紅塔證券存在四宗違規行為:一、廉潔從業內部控制相關制度不完善,未覆蓋結算、交割業務種類、環節。《紅塔證券客戶交易結算資金管理辦法》未對廉潔從業作出規定;《紅塔證券問責工作管理辦法》未覆蓋結算、交割業務種類、環節。二、公司董事會未制定廉潔從業管理目標。三、在員工離職辦理流程中,未對其廉潔從業情況予以考察評估。
  • 最高檢:從事證券期貨犯罪人員 大部分是證券期貨從業人員
    原標題:最高檢:從事證券期貨犯罪人員 大部分是證券期貨從業人員   11月6日,最高人民檢察院會同中國證券監督
  • 英大證券3名員工借用他人帳戶炒股,2人來自同一營業部,炒股不僅...
    近期,四川證監局連續發布了三則券商員工炒股的行政處罰。經梳理,這3人均為英大證券員工,其中有2人還在同一個營業部。《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3人均為借用他人帳戶違法買賣股票,但最終無一例外均為虧損,少的虧損逾8000元,多的虧損超3萬元。四川證監局對上述3人分別處以1萬元~3萬元不等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