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汽車保有量急速攀升,路況愈加複雜。為了營造更安全的用車環境,交通部門每年會發布、修改許多交通法規,這些新規定有的讓車主歡天喜地,有的卻讓車主欲哭無淚,私家車報廢新規就屬於後者!
新規發布前,私家車上牌滿15年就得強制報廢。而現在,私家車開滿60萬公裡僅引導報廢,只要能過年檢,想開多久開多久。舊規對於用車頻率高的人來說並不算嚴格,開了那麼多年,報廢了也不可惜。但對於用車頻率低的人來說,就有些不公平了,畢竟車子只開了十幾萬公裡,車況還不錯,卻因為是"高齡車"而被強制報廢,確實有點兒冤枉!
新規實施後,如果一臺私家車上牌後15年內沒有跑滿60萬公裡,那麼15年後,這臺車只要能通過年檢就可以繼續上路。如果一臺私家車上牌後沒幾年就開滿60萬公裡,那麼這臺車會被引導報廢,若車主不願意報廢,這臺車只要能通過年檢就可以繼續上路。
私家車的用車頻率通常不高,不設使用年限限制並將行駛裡程當成報廢的,主要參考依據對車主們來說無疑是一大利好。但是,這並不代表車子不開到60萬公裡就不會被報廢,因為還有其他條款進行了制衡。比如未在規定檢測周期內通過年檢或是排放不達標的私家車都會被強制報廢。
私家車報廢新規上線後,不少車主表示欲哭無淚,感覺自己的車子根本開不了幾年了!因為新規雖然表面上延長了私家車的用車年限,實際上對私家車的上路資質要求得更加嚴格了!有車主表示,普通老百姓買臺私家車不容易,"高齡車"用最新的年檢標準檢測,不找黃牛怎麼過得了年檢?購車滿15年後還得一年兩次,光檢測費好幾千,這不是坑人嗎?還有車主表示,"高領車"故障多、養護費用高,上保險也是一大難題,二手根本賣不出好價錢。
新規出臺前,車子的二手價格是和使用時間長短掛鈎的,車子買回家多開開,過幾年轉手再換新車,還蠻好的。新政一上,就要改成看行駛裡程和車況了,車子用多了賣不出好價錢,用的年限長了車況變差也賣不出好價錢,真是太鬧心了!
寫出報廢規則改變的原因,然後引出車主對該規定有哪些喜悅和吐槽
易車號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