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我國科技水平不斷提升,與發達國家之間的技術差距越來越小。雖然目前,光刻機阻礙著我國製造產業的升級。但中科院已經宣布要將光刻機作為重點攻克的項目,相信隨著國內最高水準科研機構的入局,光刻機研發速度會不斷加快,國內半導體產業的最大短板將很快被補齊。
當然,攻克光刻機並不是中科院的唯一任務。作為中國擁有最多人才的機構,中科院一直活躍在各個領域,幫助國內企業打破海外壟斷,確立市場領先地位。
可以說,中國科技水平之所以能進步得如此之快,中科院功不可沒。而近日,中科院就接連傳出兩項技術突破的好消息。
其一是新型OLED顯示材料。
眾所周知,OLED是各種屏幕的主要材質。目前,OLED屏幕取代LCD屏幕可謂是大勢所趨,因此OLED材料有巨大市場空間等待去挖掘。之前,OLED材料的大多數市場份額都被三星拿走,京東方雖然也對這類產品進行研究,但兩家企業差距十分明顯。
此次,中科院出手研製新型OLED顯示材料,目的就是為了彌補這種差距。據悉,中科院李亞東院士主導的量產化項目已開工奠基,未來我國OLED材料有望對三星進行替代,從此不再被外企卡脖子。
其二則是關於晶片。
11月初,中科院上海微系統研究所成功實現了8英寸石墨烯晶圓的量產,中國也是全球首個實現石墨烯晶圓量產的國家,石墨烯晶圓雖然在目前並沒有足夠廣泛的應用空間,但這類材料被不少業內看作是未來晶片的希望,石墨烯晶圓的量產也為國產半導體公司提供了全新的發展方向。
簡單來講,目前晶片大都是矽基晶片,而石墨烯晶圓打造的晶片則是基於碳基。相比矽基晶片,碳基晶片因為性質更穩定,因此能夠被更高效地生產,並且晶片能效也會有所提升。
在摩爾定律不斷接近物理極限的情況下,碳基晶片在未來很可能取代矽基晶片,而屆時中科院的這項技術將幫助中國半導體產業在國際上確立領先地位。
對於上述兩項技術,攻克的困難程度都不遜於光刻機。對此,你怎麼看?
文/JING 審核/子揚 校正/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