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xtrom OFC2017期間發布新型特種光纖預製棒生產設備

2020-11-21 光纖日報

4/17/2018, 光纖光纜製造解決方案領先提供商Nextrom日前在OFC2017期間發布OFC 12 MCVD/FCVD沉積系統,並宣稱該系統特別適合於靈活小規模定製化的特種光纖預製棒生產。

MCVD和FCVD在特種光纖預製棒生產獲得廣泛應用。新的OFC 12系統可以支持複雜的折射率截面的預製棒生產,並可以用於雷射光纖,多模光纖或者傳感光纖的拉制,尤其適合小規模特種光纖生產。根據不同需求,可以設定bubbler和額外氣體的數目,不同的預製棒長度和襯底套管外徑,也可以選擇加熱源是burner或者furnace爐子,或者兩個都用。

為擴展生產能力,該系統可以配合高溫容器用於氣相摻雜,可以無需額外工藝生產雷射光纖,摻雜Al, Er和Yb等元素。

OFC12是一種可靠方便的預製棒生產設備,具有優越的流程監視和在線直徑控制優化能力,其模塊化的構造滿足了不同石英光纖的類型,截至目前已經向市場銷售了135套系統。

另據Lightwave報導,Nextrom去年OFC期間發布高端著色系統OFC 52i。利用其可靠的機械和電氣設計以及優化的工具,UV監視和提升的線軸spool尺寸,可以更快生產更長的光纖。最新的OFC 52i的技術進步主要體現在ringmaking(制環)流程以及如何實現更高生產速度。光纖著色主要用於標定光纖。新的制環流程中,高速油墨機器將標記打在光纖上,在著色之前標記就幹了。採用可以融解的油墨讓系統對於用戶更加經濟有效。

關於這一系統,具體請參考http://www.rosendahlnextrom.com/fiber-optics/ringmarking-with-nextroms-advanced-coloring-system-ofc-52i/

光纖在線公眾號

更多猛料!歡迎掃描左方二維碼關注光纖在線官方微信

相關焦點

  • 中國商務部2020年裁定日本光纖預製棒存在傾銷 調整反傾銷稅率
    ICC訊(編輯:Aiur)  9月25日消息,中國商務部發布關於對原產於日本的進口光纖預製棒反傾銷期間覆審裁定的公告,決定對原產於日本的進口光纖預製棒所適用的反傾銷措施進行傾銷及傾銷幅度期間覆審。本次覆審調查範圍為原產於日本的進口光纖預製棒的正常價值、出口價格和傾銷幅度。
  • 2020年全球光纖預製棒產量預計達18,902噸
    【電纜網訊】根據國際市場研究機構Research and Markets的報告,光纖預製棒作為高科技產品,是光纖產業鏈中的關鍵環節,儘管全球4G和FTTH的建設導致對光纖和電纜的需求在減少,對光纖預製棒的需求也在減少,但是5G的興起不僅對光纖而且對光纖預製棒的需求都在增長
  • 亨通集團:一根直徑200毫米、長度6米的光纖預製棒引人注目
    打開APP 亨通集團:一根直徑200毫米、長度6米的光纖預製棒引人注目 MEMS 發表於 2021-01-04 17:09:56
  • CRU認為新型病毒或將影響中國的光纖產能
    ICCSZ訊(編譯:Aiur) 據Lightwave報導,英國市場研究機構CRU分析師認為,儘管做出明確的評估還為時過早,但中國新型冠狀病毒的爆發可能會影響中國光纖預製棒的部分產能。光纖預製棒產量的減少不僅會減緩中國網絡的部署速度,而且還會波及其他國家的網絡建設進程。
  • 光纖光纜:5G爆發拉動高增長
    產業鏈上遊的光纖預製棒被業界譽為光纖產業「皇冠上的明珠」,居於產業價值最核心的地位。光纖預製棒通過四氯化鍺、四氯化矽、特種氣體等原材料製造,用於光纖的拉絲,毛利率約為50%。其成本在光纖中佔比達80%以上,光纖成本在光纜中佔比90%,因此光纖預製棒的價格極大程度影響光纖光纜的價格走勢,產業鏈價值最高,毛利率最大,是主流製造廠商力爭的業務賽道。
  • 「第一根光纖」的啟示
    搞不到洋的,土法上馬——幾盤電爐、幾隻燒瓶、一臺廢舊車床,這就是當時的光纖拉制核心設備。  就這樣,一根長度為17米的「玻璃細絲」——中國第一根石英光纖,從科研人員趙梓森手中緩緩流過。當時,檢測儀器檢測結果為:光纖短波長0.85毫米,按照光的衰耗單位計算,衰耗為每公裡300分貝,達標。
  • 5G系列之光纖光纜的投資價值
    目前世界範圍內僅有極少數企業掌握了光纖預製棒的生產工藝,供應較為緊張。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掌握了光纖預製棒的生產工藝便是突破了光纖光纜產業最大的壁壘,站在了產業鏈的頂端。我國早期光纖預製棒技術處於短板,80%的需求都需要從美國和日本進口,後期通過技術引進和自主研發,我國現已逐漸掌握光纖預製棒的生產技術,根據CRU 公布的數據顯示,在全球主要生產光纖預製棒的20家企業中,我國已有長飛光纖、亨通光電、中天科技、烽火通信、杭州富通等8家企業在列,其中長飛光纖是我國光纖預製棒產能第一的企業,佔國內總產能30%左右。
  • 突發:中國決定對日本光纖產品上調進口費用!最高稅率超30%
    來源:金十數據據商務部網站9月25日最新公告,經我國有關部門裁定,決定將自2020年9月26日開始,對原產於日本的進口光纖預製棒產品進口費用進行調整。我們知道,光纜是由光纖製成的,而光纖預製棒則是用來生產製造光纖最核心的原材料,因此被稱作通信產業「皇冠上的一顆明珠」。公開資料顯示,在光纜這一領域中,光纖預製棒、光纖、光纜在整個生產線的利潤佔比為7:2:1,製造光纖預製棒能為企業帶來極高的利潤。
  • Molex宣布收購特種光纖及光纖陣列廠商Fiberguide
    Molex宣布收購特種光纖及光纖陣列廠商Fiberguide 光纖在線編輯部  2020-12-18 23:33:21 原文轉載 文章熱度: 12/18/2020,光纖在線訊,Molex宣布收購Fiberguide Industries
  • CRU亞太光纖光纜大會之一:五巨頭花山論劍
    長飛追求推動光纖的普遍使用,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裁何書平談他們的使命是最大限度挖掘光纖潛力,造福人類社會。一個從廣度,一個從深度,各有所長。何總的發言中,烽火似要和長飛一爭短長。莊總說長飛掌握了預製棒製作的三大主要工藝,烽火則是四種主要工藝都有。烽火拉制光纖的歷史更是遠超長飛。而且,烽火的優勢還在於是全球唯一的從光器件,光設備到光纖光纜的全面的光通信廠家。
  • ...預測十年後光纖技術:幹線單波長可達 1Tbps,單根光纖可達 1Pbps...
    值得一提的是,在 1966 年高琨博士關於光纖通信的論文所開拓的理論基礎上,1970 年美國康寧公司研製出世界上第一根光纖,雖然損耗高達每公裡 20dB,但開創了光纖通信時代;從 1970 年到現在過去了半個世紀,光纖通信不負眾望
  • 雙鴨山市市場監管局:查隱患 保安全 開展「兩會」期間特種設備專項...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為切實做好全國「兩會」期間特種設備安全監管,營造穩定和諧的環境,雙鴨山市市場監管局制定了「兩會」期間特種設備安全檢查計劃,組織開展「兩會」期間特種設備安全專項檢查,全面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消除特種設備安全隱患。
  • 烽火銳拓公司光纖預製棒項目(一期):實現全產業鏈完全自主國產化
    VAD(垂直軸向沉積法)芯棒生產車間內,轟鳴的機器不停地運轉,長短不一的soot棒在各臺設備上旋轉、沉積,技術人員只要簡單地操作一下電腦就能控制大型高科技設備。武漢烽火銳拓有限公司是中國信科集團旗下上市公司烽火通信全資子公司,位於青山區(化工區)臨江大道。公司一期項目於2018年1月開工,總投資8.97億元,設計產能為年產光纖預製棒400噸,預計達產後年營業收入3.8億元。
  • 一根「玻璃絲」在中國書寫出的傳奇——光纖及其產業在中國40年的...
    10年臥薪嘗膽,長飛終於實現了光纜光纖整套設備的自主研發,自主生產。2010年更是攻克了技術含量最高的預製棒設備的自主設計研發。  2016年,通過近3年的努力,長飛又啃下一塊硬骨頭,把預製棒拉絲工程中一個重要工序——紫外固化的技術難關攻克,大大降低了能耗。一年生產7000萬公裡光纖,新的紫外固化設備的使用壽命是進口設備的4倍,成本卻僅為進口設備的一半。
  • 2017年我省每億元GDP特種設備數量為19.7臺
    2017年我省每億元GDP特種設備數量為19.7臺 發布日期:2018-05-10 16:22 來源:省質監局辦公室 字體:[大 中 小] 為定量評價特種設備對我省各地區經濟增長的貢獻,省質監局對2013-2017年各設區市每億元GDP特種設備數量進行統計分析。
  • 最新特種設備生產單位許可目錄
    繼《》、《》、之後,今天我們推出最新特種設備生產單位許可目錄。你還希望我們整理髮布哪些質量人關注的相關目錄呢?可以底部評論區留言哦。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的意見》及國務院在全國推行「證照分離」改革的要求,推進《特種設備安全監管改革頂層設計方案》實施,有效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加強特種設備監管,2019年,市場監管總局制定發布了《特種設備生產單位許可目錄》、《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資格認定分類與項目》、《特種設備檢驗檢測人員資格認定項目》。
  • 5G光纖產業鏈進入困境反轉
    細分市場看,海上風電需求持續爆發,同行企業東方電纜、中天科技的報表數據也有佐證,隨著公司設備折舊逐步計提,我們預計2020年毛利率將進一步提升。同時,考慮到整體海洋風電成本中,約30%集中在施工,未來亨通從單一的設備產品向工程總包延伸將成為趨勢。
  • 鄔賀銓:中國光纖網絡部署領先全球 光纖通信的潛力還有待發揮
    從中國的光纖光纜技術與產業發展來看,中國企業的預製棒、光纖、光纜生產能力全球領先,生產技術為國際先進水平。目前,中國已建成全球單體規模最大的綠色光棒基地。「2019年起,我國多家企業布局海底光纜技術,逐步打破國外公司壟斷國際海纜市場的局面。
  • 【中國夢·大國工匠篇】李詩愈:光纖技術與製造的開拓者
    中國網記者 楊楠攝影作為資深光纖人,李詩愈深知設計是產品的靈魂,光纖這根小小的玻璃絲,需要成套的核心技術、高精尖的設備和產業化工藝來製造,而這正是我國光纖行業所欠缺的。作為行業帶頭人,產業保護的責任感和服務人類的使命感,讓他帶領的團隊在研發生產一線潛心鑽研二十餘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