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些地方電信運營商就宣布,晚上5G基站機會關閉了,來降低電費成本,本身5G到現在剛剛推出來,它的信號覆蓋區域也比較小,有的地方的質量也不太好,很多用戶反應網速並不是很快,套餐又那麼貴,現在又來一個5G基站晚上關機省電,就會讓人們引發不好的聯想:5G修那麼多基站浪費錢啊,5G發展過快啊……
到底怎麼回事?是不是真有這個5G基站晚上關機的情況呢?事實上這個情況是真的,運營商表示:某個時段,會有這樣的自動調整,如果使用人數低於闕值的話基站會關停,減少能耗。如果有用戶使用它會自動打開,運營商表示這對消費者其實沒什麼影響,大多數人可能不太理解。這就要解釋一個概念,基站關停不代表你就沒法用,這裡是有一個原理的,就是說基站在特定時間,她會定時開啟射頻單元設備的深度休眠功能,在這個時候它是用極低能耗在運行。但是不代表它關停了你就沒法用了。這只是深度休眠功能,這時候你要用,它就會立馬喚醒,然後給你提供正常服務,打個最直白的比喻它就像聲控燈,不用的時候就滅了,你用的時候拍拍手就亮了。
晚上關閉基站有沒有必要呢?有必要!目前來,這種射頻單元設備如果在空載狀態下,能降低百分之六七十的能耗。而且這種情況都出現在深夜,那平均下來的話每天的功耗能夠降低兩成到三成,為什麼我們這麼在意能耗?原因就是:確實像有些人說的5G真的很費電。
根據中國鐵塔的數據,5G基站單套設備平均功耗是3800瓦,是4g基站功耗的三倍以上,目前三大運營商都在修5G基站,截至到今年六月底我國的5g基站已經超過40萬個,到年底了就達到60萬。那麼現在就遇到一個尷尬的情況,作為運營商來說:目前5g的基站,還並沒有成為一顆棵搖錢樹,反而是一座座的電老虎,而且這還僅僅只是個開始,因為我國4g基站總數現已經是560多萬個,因為5G基站它在同規格情況下它的覆蓋面積還小,本來信號覆蓋面積就小一些,所以未來要想讓大家用5G就像用4g一樣,到哪都有覆蓋,體驗如果還不錯的話,那未來5g基站數量肯定比現在的更多,少說得600萬個,增加的電費開支,就是現在好多好多倍,可能一年這些基站的運行電費就得一千多億元。這真的是很耗電的,這個問題已經引起了全球通信行業的注意,就是5G真的很費電。
目前電信行業已經消耗了全球能源的3%,如果到了5g時代的,可能這個耗電量還要高好幾倍,預計到2030年全球五分之一的電力,會被信息通訊給消耗掉。所以實際上全世界的運營商都在想辦法省電,一來是省錢,二來省下的這個能源,也是屬於每個人的。所以閒時休眠也是現在應用廣泛的一個事。當然各地的名字不一樣了,有說休眠模式,有說分期睡眠模式,有說按需休眠等等,核心意思就是如果沒有活躍用戶接入,基站那就先睡著吧,等有用戶接入了,你再激活再打開。
(圖上:愛立信也是空閒時斷電)
此外還想了一些其他的辦法,比如說用一些這個新能源汽車的可回收動力蓄電池,現在有很多電動汽車退役,有些基站就用上直接退役的電池組供電,這個也能夠節省不少能源。不過可千萬別本末倒置,畢竟5G它提供的網絡接入能力領先4G的倍數,比它與4G耗電的這個倍數多多了,直白解釋就是豬八戒在高老莊飯量太大,可幹活時一個頂幾個人。所以說別看它耗電,5G科技的進步它是一個不可阻擋的歷史車輪,不可能說因為某個產業,有些電,而拒絕它的進步。我們只能說去尋找一些折中的方案,其實現在有很多極其耗電的產業,比如說一些雲計算數據中心,直接就修在水電站旁邊的,為什麼?就是它很耗電的,水電站附近的水電便宜。5G基站未來可能也會想各種各樣的辦法去找到一個比較中庸的道路,讓它的消費比會更高,未來的5G既省錢,同時又能夠給大家提供不錯的服務。
(圖上為:數據中心降溫太費電,臉書乾脆把數據中心建到了北極)
所以也十分理解,為什麼這次傳出說基站有時候會休眠引起用戶的不滿,因為這涉及到一個運營商的責任問題,消費者用5G那是花了大價錢,運營商就有義務在能力所及範圍內,為消費者提供儘可能好的網絡接入服務。
(圖上:微軟更厲害,為了省電費直接把數據中心建到水下)
5G基站休眠,也許它有利於5G基站的建設發展,但是呢它是否會損害消費者權益,這個一定要解釋清楚,好在目前來說5G信號覆蓋就很不完善,找不到5g信號是正常的,而且現在的各種應用啊也沒有說非5G不可,所以我想作為廣大的用戶或者潛在用戶,現在還是有耐心的。業內專家說,5G斷電也好,休眠也罷,目前只是建設初期一個特殊的情況,等它全面鋪開以後大家用的人越來越多,始終活躍的時候就不會再有這種情況了,它會成為一個無處不在,在身邊時刻發揮作用的一個基礎設施,那時可能不光是手上的行動裝置要用,我們身上很多的行動裝置,物聯網,我們都會接入到這樣的系統中內,到時候你不會想著讓它休眠的,你只會想在你的身邊趕緊修更多的基站,唯一的問題就是:這一天什麼時候會來呢?你準備下,更多的結帳,唯一的問題就是這一天什麼時候會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