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雨怎麼還沒來?
這雨有多大?
這雨啥時候停?
今天你的朋友圈
是不是被龍王求雨圖刷屏了?
還有人問
這雨跟依萍要錢那天比哪個大?
與其P圖「求雨」
不如動動手指
學會用雷達追蹤暴雨
一圖秒知降雨範圍、強度和趨勢~
聽起來「高大上」?
其實很簡單!
今天小編手把手教你零基礎看懂雷達圖!
氣象雷達回波圖是啥?
話說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用軍事雷達探測時發現——雨、雲、雪等降水粒子能夠產生回波,並能較好地反映雲雨區結構和變化。為此,雷達作為人類認識自然的一種手段應運而生,並逐步形成雷達氣象學。
福建省龍巖市紅尖山雷達站 圖/湯珺琳
雷達回波是雷達探測和接收到由它發射的、並從目標物散射或反射回來的無線電波。把這些電波轉換成信號在雷達顯示屏上顯示出圖像,這種圖稱雷達回波圖。
這個花花綠綠的圖,就叫做雷達回波圖
▽▽
天氣雷達和雷達回波圖能幹啥?
應用天氣雷達、分析雷達回波圖可及時了解颱風、雷暴、暴雨、颮線、冰雹、龍捲等災害性天氣強度、位置及其移動變化情況,及時發現及時預警。在防災抗災、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中有很好的應用效果。
▲2017年8月23日,颱風「天鴿」疊加天文大潮向華南地區奔襲而來。當天,一張「天鴿」的「CT掃描圖」刷爆朋友圈:從海平面至高空12公裡對「天鴿」颱風進行三維實時觀測,不僅可以清晰地「看到」颱風眼區的結構,甚至連其外圍螺旋雨帶都清清楚楚。
注意!
前方高能預警~~~
輕鬆學會看懂雷達回波圖
如何識別雨區範圍?
雷達回波圖上,綠色回波包圍內的區域一般都對應有降雨出現。一般而言,淺綠色有可能出現降雨,深綠色一定有降雨。
如何識別降雨強度?
雷達回波從藍色到紫色,降雨強度逐漸增強。綠色雷達回波表示有降雨出現,但雨勢並不強;黃色雷達回波表示有中等強度降雨出現;紅色和紫色回波表示有大到暴雨出現。
藍色
藍色回波對應的區域表示當地被降水雲系籠罩,但尚未出現降雨;
綠色
綠色回波覆蓋的區域代表當地正「沉浸」在綿綿細雨之中;
黃色、紅色
黃色到紅色回波覆蓋的區域有中到大雨現身。一般黃色區域對應降雨強度為10毫米/小時左右;橙色雷達回波一般對應降雨強度為20毫米/小時左右,並且有可能出現短時雷雨大風、冰雹等強對流天氣。
朱紅色小時雨強在28-48毫米/小時,大紅色雨強在58-99毫米/小時,深紅色雨強在120-205毫米/小時。
紫色
「披上紫色回波」的區域降水強度最大,該地區正「淪陷」於暴雨、甚至大暴雨之中,並有可能伴隨雷電大風甚至冰雹等劇烈天氣。
如何識別未來降雨趨勢?
此外,藉助雷達回波動態圖,也可以識別降雨未來趨勢。
從12時12分至14時06分的華北雷達動態拼圖中可以看到,有兩個降雨帶向東北方向緩慢移動,強度變化不大。
從動態圖上看,如果某地回波從藍色到紫色漸變,代表回波強度由小到大,降雨強度也逐漸提升;從雨帶的移動趨勢,也可以大致判斷你那兒何時下雨、何時雨停~
好消息是——
如今各主要天氣APP上都有降雨雷達圖
通過雷達圖判斷天氣的這項技能
你可以輕鬆擁有~
01
02
03
溫馨提示
大自然瞬息萬變,判斷天氣系統的生消及強弱變化需要氣象預報員根據各種監測產品、數值預報產品等專業工具,並結合自己長期的經驗積累綜合判定。
當人們在雷達回波圖上看到降水系統靠近自己所在區域時,就需要主動關注本地氣象臺發布的短時臨近預報及預警信息,並按照預警中的要求,採取相應的防範措施。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