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仁市梵淨山。 趙曉光攝
省發展改革委消息,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改革舉措和經驗做法推廣清單》,推廣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環境治理體系等14個方面、90項改革舉措和經驗做法。其中,我省13個方面30項改革舉措和經驗做法列入推廣清單,具體如下:
1.多類型自然資源資產統一確權登記制度
2.梵淨山世界自然遺產保護管理機制
3.構建生態環境大數據平臺
4.生態環境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
5.按流域設置環境監管和行政執法機構
6.農村生活垃圾積分兌換機制
7.河湖長制責任落實機制
8.河湖長制+河湖司法協作機制
9.礦山集中「治禿」
10.城市生態修復功能修補
11.磷化工行業「以渣定產」
12.生態產業發展機制
13.資源枯竭型城市綠色轉型
14.綠色資產證券化
15.赤水河流域跨省生態補償機制
16.重要水源工程生態補償機制
17.水電礦產資源開發資產收益扶貧機制
18、生態護林員意外傷害保險
19.單株碳匯精準扶貧機制
20.地域與流域相結合的環境資源審判機制
21.長江上遊環境資源審判協作機制
22.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磋商、調解、懲戒機制
23.生態恢復性司法機制
24.生態環境保護人民調解委員會
25.生態文明律師服務團
26.制定省級生態文明建設促進條例
27.省級人民政府向省人民代表大會報告生態文明建設情況制度
28.人大監督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機制
29.生態環境保護黨政同責
30.建立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評價指標體系
省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深入貫徹落實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深入實施大生態戰略行動,加快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持續深化生態文明改革創新和實踐,進一步強化改革系統性協同性,加強與其他試驗區學習交流,總結凝練更多可複製、可推廣的改革舉措和經驗做法,加快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不斷提升生態文明建設工作水平,牢牢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
【來源:貴州省發改委】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