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金山華僑華人桑梓情切 世代傳承華人智慧(圖)

2021-01-07 中國僑網

  今時今日,凡是來到舊金山的遊客都會到著名的都板街(Grant Avenue)去看一看。大街的入口處矗立著一道金碧輝煌、飾以龍蟠魚躍的「龍門」,穿過「龍門」,映入眼帘的是一串串鮮豔奪目的紅燈籠,飛簷翹角、雕梁畫棟的亭臺樓閣鱗次櫛比;在花園角廣場(Portsmouth Square),老人們聚在一起打撲克、練氣功、跳廣場舞……眼前的一切,完全沒有身處異國他鄉的陌生感。

  這裡便是亞洲之外最大的華裔社區——舊金山唐人街。據官方統計,總共有超過10萬華裔人口在此定居。

  沿街有一間紅簷碧瓦、古香古色的三層建築,是全美歷史最悠久、影響力最大的僑團「龍頭」——駐美中華總會館所在地。這間成立於162年前的古老會館,見證了早期華僑華人先賢漂洋過海開礦築路、篳路藍縷的艱辛歲月。會館門口懸掛著一幅黑漆鎏金對聯「中流砥柱,華國文章」,向世人講述著百年滄桑、世紀風雷……

舊金山中華總會館

  回溯

  從飽受壓榨到成為「革命之母」

  1848年加州發現金礦的消息不脛而走,使得美國西岸華僑華人移民人口激增。1854年,舊金山的寧陽、合和、岡州、陽和、三邑、人和等六大會館聯合組成「中華公所」,又稱華人「六大公司」。1876年肇慶會館加入之後,易名為「中華會館」。

  梁啓超在《新大陸遊記》中稱,中華會館與各地方會館的關係「頗似美國各省與聯邦政府之關係」,有事則七家會館分派代表集議,司事(主席)人選採取輪值公舉的方式產生,經費由各家攤派。

  南方日報記者特意拜訪了七大會館之一——由南海、番禺、順德三邑僑民組成的旅美三邑總會館。這間誕生於1850年的老字號會館棲身於舊金山唐人街的主幹道——都板街823號,沿著狹長的階梯登上二樓,會議室陳列著滿堂廣式紅木家具,環繞四壁的是梅蘭竹菊字畫條屏和康有為等名人墨寶。

三邑總會館內廳

  據舊金山中華總商會會長、三邑會館歷史顧問區國雄介紹,華僑組織會館的目的,最初是為了幫助舉目無親的僑胞在異國他鄉安居謀生,當時,加州大約有2萬名華人礦工,採掘的多是他人已經放棄的礦坑,餐風露宿卻依然飽受壓榨和歧視,日薪僅為白人工人的1/3,每月還要被迫繳納沉重的「執照稅」。華人被掠、受襲乃至橫遭戕害的慘劇頻頻發生。金礦採盡後,大量華人苦工轉而修築中央太平洋鐵路,境遇愈發悽慘,時諺有云:「一條枕木,一條華人屍骨!」

  舊金山華僑華人的命運從一開始,就與中國休戚與共。他們飽受飢苦,卻幾乎傾盡所有支持遠在家鄉的辛亥革命。在舊金山唐人街聖瑪麗公園,竣工於1937年的孫中山雕像默默述說著這段歷史。1911年7月,在這個公園,孫中山曾和同盟會成員誓師出發,為辛亥革命籌募經費。

  舊金山是孫中山百年前在海外從事革命活動的重要城市之一。1910年2月,孫中山在舊金山唐人街新呂宋巷36號三層小樓策劃召開舊金山同盟會支部成立大會。1911年7月,中華革命軍籌餉局在舊金山成立,舊金山華僑華人紛紛傾囊支援辛亥革命,成為革命起義的主要經濟來源。

  中華革命軍籌餉局成立前,美國華僑的捐款微乎其微。在其成立後一年時間裡,就為革命籌款超過40萬美元。在舊金山的華人社區,上至富商,下到小販,紛紛慷慨解囊。武昌起義爆發後,籌餉局還撥款購買了6架飛機,並僱傭美國飛行員將飛機運送至上海。

  著名作家、華僑文物收藏家招思虹向南方日報記者介紹,當年同盟會葛倫分會會長鄭佔南之子鄭觀志曾向她展示一封保存百年的感謝信:「佔南仁兄大鑑,七月初三來函已得讀,付款壹仟五百元亦已收妥,感甚,茲另郵寄上相片一張,幸為惠存。弟孫文謹啟。初五日。」

  這封辛亥革命三個月前收到葛倫同盟會捐款後孫中山親筆寫的感謝信,記錄了舊金山華僑華人一分一毫支持民族復興的歷史情境,印證了孫中山所說的「華僑是革命之母」。

舊金山中華會館內裝飾家具古色古香

  功績

  傾囊集資捐飛機「航空救國」

  海外廣東會館的命運無時無刻不與國內緊密相連。1906年,舊金山唐人街在大地震中一夜之間化為焦土,哀鴻遍野。當時,來自中國國內及南美、東南亞等地華僑華人寄來的匯款,共計20多萬美元,其中有一部分就用於重建華埠各間會館。

  在三邑總會館,南方日報記者看到一方「合群愛國」的橫額,由1912年時任舊金山總領事黎榮耀所題贈,以表彰當年該館倡捐賑濟廣東北江水災之功。這塊橫額堪稱是舊金山華僑華人社團心繫故土、桑梓情切的一個鮮活明證。

  1931年「九一八」事變發生之後,日軍大舉侵華,東北淪陷。舊金山華僑華人成立了美州華僑拒日救國後援總會,1932年11月捐款10萬元大洋匯款到上海市廣肇會所,作為東北義勇軍的抗日軍費。1932年2至3月間,美國大陸華僑華人為十九路軍所捐慰勞金額超過45萬美元。

  抗戰期間,在購買國防公債、響應中國國內「七七獻金」等救國工作中,舊金山的廣東會館及粵籍華僑每每傾力相助,不落人後。舊金山中華總會館在僑胞鼎力資助下,設立美洲中華航空學校,培養青年航空人才回國參戰報效祖國。三邑總會館聯絡邑僑集資1萬多美元,贊助原籍南海的飛行家陳昆壽購買長途飛行機,在美國各地作飛行表演,為「航空救國」籌款,後來這輛飛機被轉贈給中華航空學校。

  1938年6月17日,舊金山中華總會館等華僑華人團體在全美各大城市同步發起浩浩蕩蕩的「一碗飯運動」,面向美國公眾募捐,以支援中國抗戰。據《舊金山紀事報》報導:「這一天前往(舊金山)唐人街的參加者不下20萬人,各處通衢,人山人海,擁擠不堪……一日之中,共募得4.4萬美元。」而在全美,「一碗飯運動」這一天共募得善款約100萬美元。而後,「多買一碗飯、多救一條命」的口號傳至哈瓦那、倫敦、香港等地,活動聲勢傳遍全球。

  有學者根據美國各地籌餉會的統計估算,美國華僑華人為抗戰累積捐款高達2500萬美元。

  變化

  新生代移民社團綻放風採

  「這些年,我們真切感受到海外華僑華人群體社會地位的不斷提升,華僑華人凝聚力和自信心與日俱增。」三邑總會館主席何偉明感嘆道。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中國赴美留學移民、技術移民、勞務僱傭移民等新型移民人數的增長,華僑華人移民群體的構成背景日趨多元化。順德行安堂就是通過設立會館開放日、組建青年團等方式,積極吐故納新,吸收新鮮血液;而寧陽會館則面向舊金山及灣區的華僑華人學生設立了每年3萬美元的獎學金,用於獎掖後進,傳承會館精神。

  另一方面,近年來,舊金山新移民群體中也湧現出不少令人眼前一亮的新型社團。例如成立於1994年的美國華文文藝界協會,以《紅杉林》等刊物為核心,多次舉辦作品研討會、展覽及交流訪問活動。據現任會長、著名作家呂紅介紹,該協會曾與加州伯克利大學、中國社科院文學所、暨南大學等機構合作,組織了兩屆大型海外華人文學國際論壇,邀請到嚴歌苓、張翎等名家出席。2013、2015年又連續舉辦了兩屆中美中英文青少年作文大賽,第一屆參賽人數就超過了15000人,引起很大反響。

  在舊金山灣區南部的矽谷,據公開資料顯示,目前華人已經佔矽谷總就業人數的18%,其中潮汕籍科技人才超過2000餘人。「矽谷精神其實就是中西合璧,創新與冒險並存的精神。」前矽谷SMMX公司副總裁、現任美國矽谷科技協會理事長範群介紹說,目前通過該協會引薦回國創業的人才已經超過1000人。

  而在舊金山首任華裔市長李孟賢看來,今日欣欣向榮的唐人街不僅是一個熱門的觀光地點,更是一個承載和展示百餘年來華人海外移民文化遺產的平臺。李孟賢在接受南方日報記者採訪時指出,以地域和宗族為情感紐帶的華僑華人社團在代替族群發聲、完善社區服務、保持城市多樣性乃至促進中美文化經濟交流方面都作出了非凡的貢獻。

  李孟賢還透露,接下來舊金山市政府將投入600萬美元,為包括廣東會館在內的社會團體及非盈利組織持續發展提供支持,讓「從華人祖輩那裡繼承的勇氣和智慧世世代代傳承下去。」

相關焦點

  • 快過節了,美國的華僑華人還好嗎?
    中新社發 阮煜琳 攝  洛杉磯聖蓋博市的華人餐館「三和燒臘」全統廣場店也於近日宣布歇業,該店貼出的告示顯示,餐館因疫情而遭受巨大財務壓力,難以繼續經營……  「聖誕節團圓都成了問題」  每年聖誕節,對於身在美國的華僑華人來說,都是舉家團圓歡慶的時刻,但因為疫情的惡化和防疫措施的變化,許多華人家庭表示,今年自家人聖誕節團圓都成問題了
  • 2019年《華僑華人藍皮書》發布
    泰國中文教育空前高漲,而加拿大華人移民家庭中母語中文沒有得到有效的傳承。東南亞華裔青少年來華留學意願有所下降,增速趨於平緩。華僑華人在「一帶一路」中正發揮著橋梁的作用,華僑華人家族慈善已經成為世界慈善事業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但華人社團在馬來西亞的政治影響力有下降趨勢,華人家族企業在印尼經濟轉型下面臨著企業轉型發展與接班傳承的雙重考驗。
  • 「地遠山海闊,心近桑梓情」莆田市政府馳援阿根廷莆籍僑胞一批抗疫...
    搜索下載華輿APP(中新社旗下新媒體平臺),關注全球華僑華人,瀏覽世界各國媒體新聞資訊,無需翻譯——華輿在「手」,世界盡在掌握! 家鄉政府為解燃眉之急,送來的是沉甸甸的關愛之心,送來的是情深意切的桑梓之情。 家鄉政府對阿根廷莆藉僑胞的深情關懷,將增添他們配合和協助阿根廷政府戰勝新冠病毒的無窮信心。 阿根廷興化同鄉聯誼總會名譽會長王慶蒼先生在收到這一批防疫物資時說:「當祖國發生疫情時,阿根廷的莆田籍鄉親身處異鄉,心系桑梓。
  • 天涯共此時——全球華僑華人共慶中秋佳節
    中新社發 蘇陽 攝中秋節,團圓日對海外僑胞而言這個節日更具有特殊意義孫自法 攝無論身在何方無論離家多遠僑胞們望月抒懷共享一輪清輝在世界各地,華僑華人們精心準備了豐富多彩的慶祝活動美國舊金山華埠舉辦中秋街會,種類繁多的民俗工藝品、不同風味的中秋月餅、精彩的節目演出讓海外華人和僑胞興致盎然;餘瑞冬 攝 在西班牙馬德裡,不少僑團會組織中秋詩會、文藝演出等活動;在馬來西亞,當地華僑華人打燈籠、賞花燈、品月餅;在義大利,歐洲文成華僑華人社團(聯合)總會舉行了聯誼晚會,發放月餅
  • 華僑華人文化研究院明天揭幕
    在華僑華人文化研究院揭幕之際,本月10日,世界華人研究學會主席、廈門大學教授、暨南大學特聘教授李明歡,中國華僑歷史學會常務副會長、中國華僑華人研究所所長張春旺,中國華僑華人研究所副所長、《華僑華人歷史研究》主編張秀明等專家學者以及全國各地僑批館、客家文化博物館及民間僑批收藏代表等一行50多人考察了開平自力村碉樓群、開平立園以及臺山銀信博物館、世界記憶銀信廣場等地。
  • 華僑華人文化研究院在江門成立
    南方日報訊 (記者/戴惠甜)12月9日至11日,僑批文化與華僑精神研討會在江門舉行。活動期間,華僑華人文化研究院在五邑大學揭幕,僑批文化保護活化研究中心、五邑大學廣東僑鄉文化研究院同時揭牌。華僑華人文化研究院由江門市推動成立,下設僑批文化保護活化研究中心。
  • 奧地利華人華僑留學生新春晚會在維也納舉辦
    (圖片來源:中國駐奧地利大使館微信公眾號)中國僑網1月20日電 據中國駐奧地利大使館微信公眾號報導,當地時間1月17日,在維也納12區職業學校禮堂內,奧地利華人婦女聯合會、奧地利中國留學生學者聯誼會、維也納華星藝術團舉辦「第十二屆奧地利華人華僑留學生新春晚會
  • 巴西裡約華僑華人組織向當地社區捐贈物資
    裡約華僑華人組織供圖人民網裡約熱內盧12月23日電 (記者吳傑、張遠南)臨近元旦,巴西新冠疫情依然嚴峻。近日,位於裡約熱內盧的多個華僑華人組織積極向當地社區捐贈防疫物資和生活用品,在當地廣受好評。19日,巴西裡約華人聯誼會(以下簡稱「華聯會」)在會館舉行慈善活動,共向裡約當地的孤兒院和敬老院以及瓦索拉斯市政府等機構捐贈玩具、約300個食品籃、6000枚口罩及酒精等防疫物資。會長徐宗彬表示:「捐贈活動是華僑華人回饋當地的途徑之一,體現了我們助人為樂、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愛心無國界。」
  • 用漢語書寫海外華僑華人真實生活
    (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黨委宣傳部供圖)中國改革開放以來,一大批中國人遠赴海外,用自己的雙手在海外搭築起了一段段豐富精彩的人生。這些人生背後不僅是經歷的集合,還蘊涵著華僑華人可貴的拼搏精神以及銜木填海的心願。海外華文文學也在這種環境中應運而生,以文字形式將海外華僑華人獨特經歷轉換為承載著時光記憶的「鉛字」。
  • 中國駐薩摩亞大使走訪慰問在薩華僑華人
    中國駐薩摩亞大使走訪慰問在薩華僑華人
  • 留住僑鄉記憶 華僑華人文化研究院在五邑大學揭幕
    延續城市文脈 留住僑鄉記憶 華僑華人文化研究院今日揭幕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黃文生今天,華僑華人文化研究院將在五邑大學揭幕,僑批文化保護活化研究中心、五邑大學廣東僑鄉文化研究院同時在五邑大學揭牌, 五邑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張運華教授將主持華僑華人文化研究院揭幕儀式。
  • 「北美華人文學國際論壇」在美國舊金山召開
    中國經濟網舊金山5月18日訊 為進一步促進東西方跨文化交流,專家學者作家海內外交流,2015年5月11日,在舊金山市立總圖書館舉辦了「跨越太平洋——北美華人文學國際論壇」。來自海內外包括中國北京、天津、上海、武漢、西安、吉林、廈門、廣州與韓國等地的專家學者,與北美華人作家等逾百位代表齊聚一堂,共襄盛舉。5月16日、18日在洛杉磯及溫哥華三地舉辦系列活動。
  • 中國駐俄羅斯大使館舉行2020年華僑華人新春招待會
    中國僑網1月22日電 據中國駐俄羅斯大使館網站消息,當地時間1月19日,中國駐俄羅斯使館舉行2020年華僑華人新春招待會。中國駐俄羅斯大使張漢暉夫婦、旅俄華僑華人、使館外交官、新聞媒體代表約500人歡聚一堂,共同慶祝農曆鼠年新春。  張漢暉大使首先向與會僑胞及在俄工作生活的全體華僑華人致以新春的問候和美好的祝福。他指出,2019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取得偉大成就,經濟保持穩定快速增長。
  • 華僑華人文化研究院成立
    江門日報訊 (記者/黎禹君 梁佳欣) 昨日(12月11日),在僑批文化與華僑精神研討會期間
  • 「遠方的惦念」——2017華僑華人春晚孫嘉梵傾情演唱
    18日晚,「遠方的惦念——2017華僑華人春節聯歡晚會」在福州市海峽奧體中心錄製,並將於正月初一(1月28日)起通過東南衛視、海峽衛視及海外華文媒體與全球觀眾見面。  晚會以「遠方的惦念」為主題,突出「僑演、僑看」的特色,圍繞「祖國惦念你」和「海外遊子情」兩條線索展開,通過講故事、訴真情、送祝福的方式呈現。
  • 2017華僑華人春晚 魔術師孫崢創意魔術送祝福
    網易娛樂1月30日報導 大年初一晚上,由中國僑聯和福建省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2017華僑華人春節聯歡晚會完美落幕!晚會主題為「遠方的惦念」,通過「民族根」「華夏情」「中華魂」和「同心緣」四個篇章,凝聚華僑華人力量,聯繫華僑華人親情,呈現華僑華人在國內外交流中的橋梁作用。魔術師孫崢受邀參與了晚會的演出,為廣大華僑華人的帶來了精彩的魔術表演和深深的祝福之情。金雞報曉,雞年大吉!魔術師孫崢用紅包象徵的吉祥,給全國人民以及海外的華人華僑送去了新年的第一份祝福。
  • 「走進泰國」泰國華僑華人社團與中華文化傳承的關係與貢獻(上)
    它們在為移民守望相助,拓植他鄉提供幫助的同時,作為主要的載體和推動者,通過保持風俗習慣、興辦學校以及促進中泰兩國間的文化交流等途徑,一方面保持自已民族的文化特性,同時促進中華文化在泰國的傳承和發揚,為中華文化在泰國的生根開花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作出了積極的貢獻。泰國是東南亞國家中華僑華人人數眾多的國家,也是華人社團活躍的地區。
  • 美劇《戰士》:舊金山華人移民秘史
    舊金山是美國電影裡出鏡率最高的城市之一,大概僅次於紐約和洛杉磯。後來才知道,大陸說的舊金山、香港說的舊金山、英文歌裡唱的聖弗朗西斯科(San Francisco)原來是同一個地方。清朝末年正是美國西部淘金熱的時代,這個時候有大量的華人移民坐船到這裡。當時的華人移民管這個地方叫「金山」。後來在澳大利亞墨爾本附近又有新的金礦發現,於是華人華僑開始管原來的「金山」叫「舊金山」。
  • 在美華僑華人守望相助盼正常
    還有一期是請在美國媒體工作30多年的華人記者分享美國大選的相關事宜。」李紅說,「每期參加線上講座的人數從幾十到幾百不等。每期講座後,我們都會整理文字材料發在網上,點擊率能達到七八千。」 如今正是節日季,雖然疫情形勢嚴峻,不過,節日的氣氛依然濃厚。「每年聖誕節大家都會掛上彩燈,今年感覺社區裡的彩燈好像更多了,氣氛更濃了。
  • 海外華僑華人自助助人群像
    在已持續數月的全球戰疫行動中,海外華僑華人成為引人注目的一道特殊防線,構成海外華僑華人自助助人戰疫群像。2020年4月20日,英國華僑華人社團向英方捐贈醫用防護服。(新華社發)在一些地方,他們自助防護措施到位,感染率較低,較早為所在地區發出疫情警報和提出防控建議。他們中的許多人勇敢奮戰在抗疫一線,救死扶傷,扶貧濟弱,並架起中外信息和物資雙向流通的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