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僑華人文化研究院在江門成立

2021-01-09 南方新聞網

南方日報訊 (記者/戴惠甜)12月9日至11日,僑批文化與華僑精神研討會在江門舉行。活動期間,華僑華人文化研究院在五邑大學揭幕,僑批文化保護活化研究中心、五邑大學廣東僑鄉文化研究院同時揭牌。

華僑華人文化研究院由江門市推動成立,下設僑批文化保護活化研究中心。研究院依託五邑大學的多學科僑文化研究力量,整合江門市、廣東省和國內外各方面的僑文化資源,開展省內外、境內外合作交流,對華僑華人文化和僑鄉文化進行科學研究、活化利用。藉助這一研究平臺,江門將全面開展僑批的挖掘、整理與研究,並推動僑批文化活化利用等。

中國僑聯副主席、中國華僑歷史學會會長隋軍在研討會上表示,僑批文化蘊涵的華僑精神可以概括為熱愛祖國、情系故裡的家國情懷,吃苦耐勞、自強自立的民族精神,篤誠守信、講義修睦的高尚品德,融通中外、博採眾長的人文特質,在新時代僑批文化保護中要講好僑批中的愛國愛鄉故事、拼搏奮鬥故事、文化傳承故事、民心相通故事,弘揚華僑精神,推動新時代僑批保護工作高質量發展,推動新時代僑聯工作高質量發展。

「僑批」記載著老一輩海外僑胞艱難的創業史和濃厚的家國情懷。擁有「中國第一僑鄉」和「中國僑都」美譽的江門,有著底蘊深厚、資源豐富的僑文化,其中就有世界文化遺產「開平碉樓與古村落」和世界記憶遺產「僑批檔案」(五邑銀信)。五邑銀信作為「僑批檔案」的重要組成部分,記載著江門與海外文化交流交融的珍貴歷史。

近年來,江門以打造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臺為抓手,全力做好新時代「僑」文章。該市打造了世界江門青年大會、中國(江門)僑鄉華人嘉年華、「少年中國說」等一批含金量較高的僑務品牌,加快推進中國(江門)「僑夢苑」華僑華人創新產業聚集區建設。今年,江門更創新舉辦了首個「雲上世青會」,發動75個國家和地區350個僑團參與,始終保持著與世界五邑籍華僑華人的密切交往與交流合作。

相關焦點

  • 華僑華人文化研究院成立
    江門日報訊 (記者/黎禹君 梁佳欣) 昨日(12月11日),在僑批文化與華僑精神研討會期間
  • 港澳臺簡訊:廣東江門建華僑華人文化研究院
    新華社北京12月16日電 港澳臺簡訊廣東江門建華僑華人文化研究院華僑華人文化研究院日前在廣東江門成立。僑批文化保護活化研究中心、五邑大學廣東僑鄉文化研究院也於同日揭牌。據悉,江門未來還將加快推進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臺和『僑夢苑』華僑華人創新產業聚集區建設。
  • 華僑華人文化研究院明天揭幕
    本月11日,華僑華人文化研究院將在五邑大學揭幕,僑批文化保護活化研究中心、五邑大學廣東僑鄉文化研究院同時在五邑大學揭牌, 五邑大學副書記、校長張運華教授將主持華僑華人文化研究院揭幕儀式。 在華僑華人文化研究院揭幕之際,本月10日,世界華人研究學會主席、廈門大學教授、暨南大學特聘教授李明歡,中國華僑歷史學會常務副會長、中國華僑華人研究所所長張春旺,中國華僑華人研究所副所長、《華僑華人歷史研究》主編張秀明等專家學者以及全國各地僑批館、客家文化博物館及民間僑批收藏代表等一行50多人考察了開平自力村碉樓群、開平立園以及臺山銀信博物館、世界記憶銀信廣場等地。
  • 留住僑鄉記憶 華僑華人文化研究院在五邑大學揭幕
    延續城市文脈 留住僑鄉記憶 華僑華人文化研究院今日揭幕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黃文生今天,華僑華人文化研究院將在五邑大學揭幕,僑批文化保護活化研究中心、五邑大學廣東僑鄉文化研究院同時在五邑大學揭牌, 五邑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張運華教授將主持華僑華人文化研究院揭幕儀式。
  • 江門全力推動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臺建設
    今年以來,江門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穩定發展,與世界五邑籍華僑華人密切交往與交流合作仍然不間斷,「少年中國說」是其中一項重要活動。通過策劃舉辦這些有影響力的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合作品牌活動,江門城市品牌知名度不斷擴大,與海內外華裔青年交流合作更加密切。 文化架起連心「僑」,共促僑鄉新發展。
  • 聚全球華僑華人之力 結文化交流合作之果
    接下來,江門將全力推進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臺建設,積極籌辦2020年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合作暨粵港澳青年文化創意發展大會及第七屆世界江門青年大會、「少年中國說」、華人嘉年華等系列活動。同時做好僑鄉文化資源的挖掘、傳承和活化利用,完善政策支撐體系。聚力推動僑資源優勢變成僑動力建設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臺,江門的底氣從何而來?
  • 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合作活動月謝幕!
    今年10-11月,在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下,我市宣傳、文旅、僑務、商務、人社等部門和四市三區積極作為,開展以「人文灣區 魅力僑都」為主題的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合作活動月,推出19項涵蓋僑務、文化、旅遊、體育等多領域的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合作活動,充分展現出「中國僑都」現代、開放、創新、自信的精神風貌,承擔起「建設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臺」的歷史重任。
  • 「華僑華人研究」成為熱詞 研究成果日益豐碩
    相關機構紛紛成立 研究成果日益豐碩  「華僑華人研究」成為熱詞圖為暨南大學圖書館世界華僑華人文獻館「世界華僑華人文獻館海外文獻收集聯絡點」授牌現場。   圖片來源:南方網  中國僑聯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中國僑鄉文化研究中心、世界華僑華人文獻館海外文獻收集聯絡點……近年來,全國湧現出一批華僑華人研究領域的專業機構。這些專業機構結合自身的特點,就華僑華人研究領域的某一分支進行深耕,收穫了新的研究成果。
  • 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合作活動月閉幕式...
    11月17日晚,由江門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主辦、江門市文化館承辦的「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合作活動月閉幕式晚會」在五邑華僑廣場隆重舉行,向江門市民、港澳同胞、華僑華人呈現了一場富有「僑」味的藝術盛宴,為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合作活動月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 發揮僑鄉優勢 建好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合作平臺
    江門日報訊 (記者/翁丹萍) 12月25日,開平市政協主席梁民躍帶隊督辦「一號提案
  • 僑批文化與華僑精神研討會考察團到訪開平臺山 感受僑鄉「世遺」魅力
    □文/圖 江門日報記者/黎禹君實習生/陳清松「江門的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做得特別好,既有自然景觀、歷史文物,還有不少珍貴文獻。尤其是人和物結合得特別好,這裡還有民歌表演、樂器表演,房子保存著原始的生活氣息,非常難得!」參觀了開平市塘口鎮自力村碉樓群,中央編譯出版社副總編輯戰歌稱讚道。
  • 華人華僑保障聯盟於福州市長樂區正式成立!
    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迅速蔓延,已嚴重威脅到海外國家的公共衛生安全,同樣嚴重威脅到了廣大海外華人華僑的生命安全。為了協助海外華人華僑群體共同抵抗肺炎疫情,由中國公益基金組織–王選關懷基金會、鼓樓區僑商聯合會、土耳其華商會、美國福建總會等華人華僑組織,共同發起成立了海外華人華僑保障聯盟,於近日正式掛牌成立。
  • 華僑為革命之母 江門五邑報人的報國行動
    江門喜以「五邑」自謂,當涉及歷史文化時更為常用,問其緣由,才知道原來所轄的新會、臺山、開平、恩平,舊稱四邑,鶴山併入後就合稱五邑了。初識這裡的歷史、城鄉、山水、人物、風貌、物產,自問印象最深的是什麼,如用一個字概括,則非「僑」莫屬。  中國南方多僑鄉,江門則被公認與潮汕、閩南、梅州並稱四大著名僑鄉。
  • 「世界華僑華人文獻館」在廣州暨南大學成立
    中新網廣州11月16日電 (記者 郭軍)11月16日,適逢廣州暨南大學110周年校慶之際,「世界華僑華人文獻館」在該校正式成立並揭牌。北美華人圖書館員協會、馬來西亞華校董事聯合會總會、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等十餘家海內外華僑文獻收藏機構發來賀信、賀詞。
  • 江門今年計劃包裝打造20個博物館
    江門俗稱五邑地區,素有中國第一僑鄉的美譽。《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支持江門建設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臺。  近日,全國人大代表,江門市委副書記、市長劉毅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祖籍江門的華僑華人人數比較多、貢獻比較大。
  • 「走進泰國」泰國華僑華人社團與中華文化傳承的關係與貢獻(上)
    泰國華僑華人社團歷史悠久,為數眾多。據記載,泰國最早的華僑華人社團出現在19世紀60年代,是由旅泰僑胞李家仁創建的集賢館。進入20世紀以後,隨著華僑歸化入籍人數的增加和華人經濟的發展,華僑華人社團數迅速增加。一批批為適應華人社會、經濟、文化以及精神生活需求的宗親、行業、教育、宗教、文化團體相繼成立。
  • 銀信文化中的華僑精神 激勵臺山人勇毅篤行
    銀信文化中的華僑精神 激勵臺山人勇毅篤行 2020年10月23日 10:04   來源:江門日報
  • 央視播出系列記錄片 聚焦江門僑批故事——中國新聞網·廣東
    12月29日晚,為了全景展現僑批檔案的文化價值、歷史意義、社會影響,CCTV-4《國家記憶》欄目播出了系列紀錄片《跨越山海的家書》之《漂洋過海》,重點聚焦江門僑批故事。  在江門市委宣傳部的策劃協調下,今年11月,《國家記憶》欄目攝製組將鏡頭聚焦僑鄉江門,先後到開平市赤坎鎮司徒美堂故居、塘口鎮自力村碉樓群,臺山市臺山一中、梅家大院、海口埠碼頭舊址、銀信博物館等地,以及江門五邑華僑華人博物館實景拍攝。  節目第一集《漂洋過海》中,通過大量豐富的鏡頭,對五邑僑批所蘊含的歷史文化故事進行深入挖掘,向觀眾展示僑胞守信重義、愛國愛鄉的精神。
  • 江門在這個省級藝術展上喜獲佳績!
    近日,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公布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美術作品評獎結果,江門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選送20件作品參賽,共獲得銀獎2個、銅獎1個、入圍獎5個,銀獎和銅獎數量超過上屆省藝術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