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暴躁小醫生 騰訊醫典
「食物相剋」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但總有人信。
這不,剛剛被央視親自下場打臉了。
(圖片來源:微博@央視網快看)
很多食物相剋謠言其實很低級,但凡有點腦子的人(比如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都會不屑一顧。
(圖片來源:網絡)
但架不住有些謠言經過精心包裝,再附上所謂的「科學理論」,還動不動就「致死」要你命,難免讓人被洗腦。
(圖片來源:網絡)
今天,暴躁小醫生就帶你偵破「食物相剋」背後的真相!
(溫馨提示:每張闢謠卡片都可長按保存收藏)
五價砷低毒,三價砷高毒,這都沒錯。維生素C也確實是一種「還原劑」,也就是能把高價化合物轉變成低價。
但是,拋開劑量談毒性,就是耍流氓。
國家標準規定,水產動物(及其製品)和魚類(及其製品)中無機砷的含量,必須分別小於等於0.5毫克/公斤和0.1毫克/公斤[1]。即使被維生素C還原成砒霜,也是極其微小的量。要達到中毒的劑量,那在毒死之前,可能已經被撐死了。
2018年的央視3.15晚會,專門請專家模擬了一個胃腸環境,鑑定了「螃蟹和西紅柿一起吃會不會產生無機砷」的謠言。
結果發現,螃蟹中的無機砷含量遠小於國家食品標準限量,距離中毒標準就更遙遠了。急性砷中毒主要由砒霜引起,中毒劑量為10~50毫克,致死劑量為100~300毫克[2]。
草酸會妨礙人體的鈣吸收,這個沒錯。
豆腐一般是用石膏或滷水點的,含有大量的鈣,這也沒錯。
所以兩者一結合,就會「形成草酸鈣沉積腎臟裡」?還會「偷走骨頭裡的鈣讓你骨折」?
大錯特錯!錯就錯在,將醫學和營養學理論生搬硬套到人體內。
把富含草酸的食物和高鈣食物一起吃,它們在胃腸道就「牽手成功」了,然後搭乘「糞便快車」排出去,來不及到達尿液結合成結石。
也正因草酸和鈣在胃腸中就結合了,所以進入尿液中的草酸反而少了。從而導致尿液中草酸/鈣的比值下降,草酸鈣的形成減少,進而降低結石的發生風險[3]。
更顛覆你想像的是,有研究證實,攝入較多的鈣有利於預防泌尿繫結石。也就是說,吃了菠菜後,如果不吃富含鈣的豆製品,結石的風險反而更大[4]。
你要做的是,吃菠菜這類澀味較重的蔬菜前,最好用開水焯一下,能把草酸含量降低30%~87%(菠菜的草酸去除率可高達50~70%)[5]。
至於「導致缺鈣」,也是毫無道理。缺鈣和維生素 D、激素水平、年齡、光照、運動等因素有關[6]。怕骨折,還不如檢查一下自己的食譜,並且趕緊出去曬曬太陽!
柿子不能和螃蟹等各種海鮮一起吃的「理論依據」,道理上沒錯[7]。
但市場上售賣的商品化柿子,都是經過選擇培育的低鞣酸品種。鞣酸含量則不足0.1%[8]。
上市前,一般還會進行脫澀工藝處理,也就是將過多的鞣酸去除,以去除澀味[9]。
所以,我們能買到的柿子,鞣酸含量已經大大降低,不管是空腹吃,還是與海鮮、酸奶、牛奶等一起吃,都不用擔心會因為鞣酸多而導致胃柿石。
呵呵,柿子真忙,也真慘,天天年年被黑!
柿子和香蕉不能一起吃的原因更可笑了,竟然是:
(圖片來源:網絡)
暴躁小醫生要氣樂了,要知道,鞣酸就是單寧啊!
(圖片來源:sogif)
直接告訴你結論吧:柿子和香蕉一起吃,對身體沒啥影響,放心吃吧。
這個謠言在 「原理」上,和「柿子+螃蟹」一樣。
幾杯茶水裡含的鞣酸,大約也就一兩百毫克[10]。相比一頓飯吃進去的肉(大概1~2兩,也就是50~100克),實在是九牛一毛。兩者形成的鞣酸蛋白質對人體產生的影響微乎其微。
更何況,豆漿本身就是高蛋白食物。就算豆漿沒有煮透,「胰蛋白酶抑制劑」還在,最先被影響的也是豆漿自己啊!和我們雞蛋有啥關係呢!相反,雞蛋與豆漿一起吃,可發揮蛋白質的協同作用,提高營養價值。
上面幾組「食物相剋」,只是謠言的九牛一毛。因為它們有代表性且信眾多,暴躁小醫生才重點打擊。
「食物相剋」之所以流傳甚廣,是因為古時候科技不發達,很多人吃完某些東西後不舒服,就容易理解成幾種食物的「相愛相殺」。
還有一些謠言製造者,喜歡以祖國醫學理論為依據,引用一些中醫典籍。但仔細查閱典籍後不難發現,祖國醫學是以性、味、寒、涼、溫、熱等理論為基礎,對一些食物的搭配提出合理、適度的見解[12],並沒有要求無條件忌口或反對膳食營養搭配。
現代研究則從營養學、生理學、毒理學等角度,給出了「食物相剋」不可信的結論[13]。
某些專門編寫食物相剋的人,故意利用這些謠言吸引眼球,獲取利益。只要留個心眼就不難發現,他們大多沒有營養學、醫學等專業背景。
總之,以後只要看到「食物相剋」4個字,就毫不猶豫地把它掃進謠言的垃圾堆吧!
審核專家:王國義 | 中國農業大學營養與食品安全博士後
參考文獻
[1]GB 2762—2017《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汙染物限量》[J].中國食品衛生雜誌,2018,30(03):329-340.
[2]孫長顥主編,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第8版)[M]. 人民衛生出版社,2017.
[3]楊月欣,葛可佑著.中國營養科學全書(第2版).人民衛生出版社,2019
[3]周建烈,補鈣能預防腎結石發生的證據——讀新英格蘭醫學雜誌Jackson等人論文的體會. 中國臨床營養雜誌,2006(3):198-201.
[4]Chai W. et al. Effect of different cooking methods on vegetable oxalate content.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2005, 53:3027-3030.
[5]夏維波;章振林;林華;金小嵐;餘衛;付勤.原發性骨質疏鬆症診療指南(2017). 中國骨質疏鬆雜.2019-03-20.
[6]趙貝塔,劉鄰渭,李旋,等.柿單寧在模擬胃液中的絮凝特性研究.西北農業學報, 2014, 23(1).
[7]費學謙,周立紅,龔榜初.不同甘、澀類型柿果實單寧組成的差異及羅田甜柿單寧的特性.林業科學研究,1999,12(4):369-373.
[8]陳佩,李平,郝豔賓,等.柿果成熟過程中可溶性果膠和單寧含量的變化.中國農業大學學報, 2012, 17(1):88-92.
[9]李敏,王潔,楊志偉, 等.不同品種茶葉單寧的含量與結構測定[J].食品科學,2009,30(2):149-153.
[10]林菁菁,伊娟娟,王振宇.脲酶測定法判定豆漿抗營養因子熱失活情況研究[J].中國林副特產,2014,(1):8-10.
[11]嚴 澤,林 殷. 「食物相剋」的研究現狀分析.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誌.2012 年 8 月第 18 卷第 8 期.
[12]胡文玉,梅光泉.「食物相剋」的微量元素學說.廣東微量元素科學,1997, 4( 8) :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