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我國七八十年代活躍於舞臺和銀屏上的男高音歌唱家,各位首先想到的是哪一位呢?是有著華美聲線的蔣大為?還是演唱飽含深情的李雙江?還是以一曲《祝酒歌》唱紅大江南北的李光羲呢?在上個世紀80年代初,當流行歌曲的通俗唱法還並不十分普及的時候,有四位有著漂亮聲線的男高音歌唱家,用他們動情的演唱,給我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和美好的記憶。如今,時光過去三十多年,不知各位是否還記得他們呢?今天,我們再一同來回顧一下吧。
蔣大為
然後在1980年,由姜黎黎主演的電影《紅牡丹》上映,其中蔣大為所演唱的插曲《牡丹之歌》迅速走紅,33歲的蔣大為也由此成名。1984年,蔣大為首登春晚演唱《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1986年,又為86版電視劇《西遊記》配唱主題歌《敢問路在何方》,蔣大為可以說是80年代最受群眾歡迎和喜愛的男高音歌唱家之一。
我想大多數朋友知道蔣大為這個名字,應該是聽過他所演唱的《駿馬奔馳保邊疆》這首歌之後吧?
蔣大為的嗓音條件特別好,優美流暢,乾淨透亮,辨識度非常高。而他所演唱的歌曲,又總是那麼優美動聽,易於上口,所以廣為流傳。後來相聲演員嶽雲鵬還曾將他的經典之作《牡丹之歌》改編成《五環之歌》,而被當代年輕的朋友所熟悉。但對於80年代的歌迷來說,大家似乎還是更願意聽到蔣大為原聲原調的《牡丹之歌》。
如今,出生於1947年的蔣大為老師已經72歲,但看上去依然年輕,寶刀未老。現在的他不僅經常出現在一些選秀節目的評委席上,並且還經常會在大型晚會中登臺演唱,被譽為中國歌壇的「常青樹」。
李雙江
我記得之前我在傳統媒體做節目時,有認識一位醫學專家,這位專家曾專門為李雙江看過聲帶,她告訴我說,李雙江是天生的歌唱家,首先他的聲帶就不同於常人。而一直以來李雙江都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位男高音歌唱家。尤其他所演唱的電影《閃閃的紅星》中的插曲《紅星照我去戰鬥》等,至今都令人難忘。
1939年,李雙江出生於黑龍江哈爾濱市,多年以來演唱過《我愛五指山,我愛萬泉河》、《達坂城的姑娘》、《草原之夜》、《懷念戰友》等膾炙人口的歌曲。他的演唱技巧嫻熟,富有感情,將西洋美聲唱法和中國民族唱法巧妙融合,形成獨特的風格。作為軍藝音樂系主任,曾培養出夢鴿、韓紅等多名弟子,為中國樂壇做出了貢獻。
如今,李雙江已經80歲,退休之後依然堅持參加演出,用他自己的話說:只要大家喜歡,我就唱一輩子!
胡松華
說到這裡,我有一個特別有趣的發現,那就是老一輩的歌唱家們,很多都不是專業出身,從小都沒有過像現在的孩子們這樣去參加什麼「培訓班」,但並不妨礙他們成為了萬眾矚目的音樂人。比如我們現在說到的胡松華,也是這樣。胡松華學唱歌也是工作之後的事情,但很快就憑藉過人的天賦而脫穎而出。我相信至今仍有不少的朋友還記得他在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中所演唱的《讚歌》,以及電影《阿詩瑪》中的那些經典唱段吧?
胡松華所演唱的歌都很有特色,尤其是《讚歌》、《馬鈴兒響來玉鳥兒唱》、《美麗的草原我的家》、《敖包相會》等,都廣受歡迎,時至今日,都還有太多朋友都會唱呢。
如今,1931年出生的胡松華已經88歲高齡了,但依然堅持書畫藝術創作,而且偶爾也會出現在一些大型晚會獻唱為大家演唱。他看上去精神抖擻,神採奕奕,而且聲音還像當年那麼高亢清澈明亮,具有金屬般的質感。令人不由為他點讚。
李光羲
我個人非常喜歡李光羲所演唱的歌曲,無論是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中的《松花江上》,還是80年代初的《祝酒歌》,還是他用華美的男高音所演唱的通俗歌曲《牽手》,都別有韻味。但其實李光羲也不是學音樂出身,他原本只是開灤礦務局的一名小職員。1953年,李光羲看了一場中央歌劇院的演出,那散發著迷人魅力的歌劇藝術一下子就震撼了李光羲的心。這之後他苦學聲樂,並於1954年如願考進中央實驗歌劇舞劇院。從此走上歌唱之路。
多年以來,李光羲以俊朗的形象、動人的歌聲、優雅的氣質、光彩的表演,而感動著一代又一代的觀眾。他所演唱的《太陽出來喜洋洋》、《牧馬之歌》、《祝酒歌》、《鼓浪嶼之波》、《何日再相會》等都曾給人流行難忘記憶。而最為難能可貴的是,李光羲作為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並不排斥「流行歌曲」這樣的「新生事物」,他還經常嘗試用最專業的美聲唱法來演繹大家所熟悉的《奉獻》等歌,別具一格。
最近,李光羲以一首《祝酒歌》獻給大家,並說:「我已經91歲」了。但說實話,我個人覺得,李光羲老師看上去,一點也不像是位90歲的老人,依然相貌堂堂,身板硬朗挺拔,而且歌聲還是那麼的響亮動人。在此,我們衷心祝福這位老藝術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文章來源:老電影的那些事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