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康:「酸鹼食物」的認識誤區

2021-01-04 人民政協網

北京協和醫院國際部營養科副主任於康

人體酸鹼調節體系難被食物左右,人體內的酸性和鹼性永遠處於一個動態平衡的狀態。在自然健康的狀況下,我們的身體通常呈現弱鹼性。人體在不停地新陳代謝過程中會不斷地攝入和產生酸性或鹼性的物質。正常情況下,酸鹼物質在體內的濃度是不斷變化的,但是人體會對其進行及時的自我調節,以保持血液的pH值恆定維持於7.35~7.45範圍內。

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人類不斷增強與包括食物在內的外界環境相適應的能力,由此建立和完善了一套非常完整和強大的緩衝系統和調節系統。具體來說,功能強大的腎臟可有效地通過尿液排出多餘的酸性物質,呼吸過程也參與酸性物質的快速排出,而體液作為巨大的緩衝池,在所謂酸性物質發揮「作用」前,早已將其中和掉。

在健康狀態下,人體一般不會受攝入食物的影響而導致酸鹼性的改變,除非消化道、腎臟、肺臟等重要器官發生病變,造成人體代謝和酸鹼失衡,但這與食物的所謂「作用」並無實質性的關係。

平衡膳食不等於「鹼性食物」,目前確有大量證據顯示,充分攝食蔬菜和水果能夠預防包括惡性腫瘤在內的多種慢性疾病的發生。但這並非因為它們是所謂的「鹼性食物」,而是因為它們富含各類對維護人體健康不可或缺的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和植物化學物質。各類食物均含有不同的營養成分,司職不同的健康作用,扮演不同的保健角色,相互不可替代。

相關焦點

  • 「酸鹼體質」與「酸鹼食物」無關
    「你吃的是酸性食物嗎?」近年來,種種所謂的「酸鹼體質」和「酸鹼食物」的說法左右著人們的思維,讓很多消費者深信:「酸性」意味著「危險」,「鹼性」意味著「健康」……似乎合理膳食就是追求「鹼性食物」,規避「酸性食物」;似乎身體健康就是基於「鹼性體質」,遠離「酸性體質」。    營養專家指出,在「酸鹼理論」大行其道的今天,澄清認識誤區,才能真正提高消費者對營養科學的正確理解。
  • 酸鹼體質、酸鹼食物……外來的騙局,我們卻深信不疑
    近年來疾病問題頻發使人們開始注重健康並也開始崇尚養生,特別是關於「酸鹼體質」的說法更是成為熱門的話題,而且也延伸出了很多「酸鹼體質」保健品等,大多數消費者為中老年群體,這些所謂的保健品真的有效嗎? 誤區一:酸性體質易患癌?鹼性食物抗癌?
  • 酸鹼食物真的存在?食物酸鹼性可直接影響人體嗎,看了就知道了
    提到酸鹼食物這個詞,人們首先冒出的念頭就是這可能指的是食物的味道,但是事實上這種想法是不正確的,社會上都在宣傳人體的健康與食物的酸鹼性有很大的關係,導致很多人都不知道該吃什麼了。為了幫助大家了解酸鹼食物以及食物的酸鹼性對體內酸鹼平衡的影響,今天就跟大家介紹一下酸鹼食物方面相關的知識。在生活中,很多人因為不知道酸鹼食物指的是什麼,所以經常被商家所誤導,酸鹼食物到底指的是什麼呢?酸鹼食物並不是根據食物的味道來劃分的,它是根據食物的PH值來劃分的,主要是通過對食物燃燒之後溶於水形成的溶液的PH值進行測定來判斷食物酸鹼性的。
  • 酸鹼食物表毫無意義!「酸鹼體質理論」創始人,被判罰1.05億美元
    「酸鹼體質」的說法你聽過很多吧!比如說「想抗癌,多吃鹼性食物!」「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都是酸性體質惹的禍。」似乎很多毛病,都能以一句「酸鹼體質」來概括。但是,最近這個理論的創始人栽了!「酸鹼體質」理論也被推翻。其實,從這一理論誕生的十幾年以來,國內外眾多科學家、醫生都在強調,它就是一場騙局。但網上還是有層出不窮的謠言……例如酸鹼食物表▼
  • 酸性食物是萬病之源,鹼性食物更健康?常說的酸鹼食物到底是啥?
    可翻遍古書典籍,人的九種體質中,並沒有酸鹼體質之說。所謂的「酸鹼體質」,和PH值是相關的。在一些不專業人士的眼裡,酸性體質就是PH值小於7的體質,PH值小於7就是酸性體質。在化學上,酸性越強,腐蝕性越強,酸性體質就被認為是不好的。然而,人體液內的PH值是恆定的,大約在7.35—7.45之間。
  • 肥胖和身體酸鹼失衡有關?酸鹼體質的真相是……
    而今天老燕要跟大家說的,是前段時間一個關於酸鹼體質影響身體肥胖的說法。酸鹼體質從何而來?在這裡首先要強調的是:不存在酸鹼體質,不存在酸鹼體質,不存在酸鹼體質(重要的事情說三遍)!最新提出「酸鹼體質」這個說法的是來自大洋彼岸一個名叫「羅伯特」的「騙子」。是的你沒聽錯,這個騙子買了文憑和頭銜,無證行醫,還發明了一個「酸鹼體質理論」。
  • 走出類風溼關節炎認識誤區
    誤區1風溼與類風溼的區別? 風溼病:涉及關節肌肉和周圍組織的炎、痛風、脊柱關節炎、瀰漫性、痛風、脊柱關節炎、瀰漫性結締組織病等。 類風溼病:類風溼的主要症狀是慢性關節炎,影響全身各系統。不治療會導致殘疾,可能累及心肺。
  • 【紫牛新聞】「酸鹼體質理論」被打臉,酸性鹼性食物到底該怎麼吃?
    而這位羅伯特·歐·陽就是大名鼎鼎的酸鹼體質理論的創始人。    酸鹼體質理論創始人被罰天價罰款  「人的體質有酸鹼之分,酸性體質會導致各種疾病,甚至誘發癌症。糾正偏酸的體質,就能治癒疾病、維持健康。食物也有酸鹼之分,我們要多吃鹼性食物,少吃酸性食物。」
  • 胃酸過多吃食物來「酸鹼中和」?張璐醫師:人體不是實驗室
    消化病專家張璐醫師說,身體不是實驗室,如果這麼容易就酸鹼中和,那就不需要醫師來治病了。 張璐醫師也提到,如果吃水分太多的食物,也會加重胃部的壓力,引發胃食道逆流,像是白稀飯等食物,應該要慢慢吃。
  • 人體有酸鹼體質之分?酸性體質是百病之源?多吃鹼性食物才行?
    手機的普及讓我們足不出戶就能迅速的就能獲取到很多信息,比如很多人的朋友圈裡可能都出翔這樣的話語:為什麼你經常得病,或是酸性體質惹的禍、酸性體質是百病之源等,可能你不是很相信,但父母長輩們深深地相信著,於是乎家裡堆了很多鹼性食物。人體的體質真有酸鹼之分嗎?酸性體質不好?
  • 對酸鹼指示劑的認識
    (一)指示劑變色原理酸鹼指示劑多系有機弱酸(HIn)、弱弱鹼(InOH)或兩性物質。其分子和離子具有有不同的顏色,在溶液中存在著以下的電離平衡:HIN(分子色)<=(OH-)(H+)=>H+IN-(離子色)在氫離子和氫氧離子的作用下,平衡引起移動,同時發生了結構變化,因而使溶液呈現不同的顏色。
  • 醫療器械常見認識誤區
    醫療器械常見認識誤區 2020-12-23 14:15:30 來源:
  • 腰椎間盤突出症的常見認識誤區
    腰椎間盤突出症的常見認識誤區 2020-12-19 09: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膚康中研醫生提醒:青春痘4大治療誤區,千
    對於青春痘,很多患者對青春痘的認識可能多少都存在著誤區。一、長痘部位預示著什麼?1、額頭長痘痘對應臟器為腎,提示腎陰虧虛、陰虛火旺、睡眠不足、夜生活豐富。同時與家族的遺傳也有很大的關係,很多是家族性的遺傳性;膚質基本上會以油性或混合性膚質的人群居多。
  • 酸鹼體質可以決定孩子的性別,靠譜嗎?
    舉報   「人的體質分為酸性和鹼性,當人體處於酸性體質時,人就會生病,要通過多吃鹼性的食物才能達到酸鹼平衡
  • 前列腺液常規認識「誤區」
    很多前列腺炎患者對「前列腺液常規」存在認識誤區,針對主要幾個誤區,我給大家做一簡要分析前列腺液常規是慢性前列腺炎最基本檢查項目,前列腺液常規內容也比較簡單,主要就包括白細胞和卵磷脂小體。前列腺按摩留取前列腺液誤區:1、EPS白細胞升高才是前列腺炎慢性非細菌性前列腺炎根據EPS中白細胞的高低分為兩類
  • 「酸鹼體質」理論倒下,關於酸鹼值你得知道這些……
    這個「揚」,就是著名朋友圈養生理論「酸性體質易得癌」的創始人,他的其他理論,包括「想要身體健康,就要多吃鹼性食物,來調整身體PH值」等等。從2002年開始,揚出版的「酸鹼奇蹟」系列書籍多次成為暢銷書,且被翻譯成多種語言。配合「酸鹼體質」理論,他還建立起一座療養中心,賺得盆滿缽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