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網易旗下少兒編程平臺網易卡搭,正式推出的「為新年加碼」趣味編程活動已臨近尾聲。活動號召廣大中小學生運用Scratch(少兒簡易程式語言)製作新春賀卡、年味遊戲。同學們充分發揮了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共同為這個傳統節日增添了一絲科技色彩。
創意作品展現孩子驚人創造力
為大力普及少兒編程教育,網易卡搭此次活動不設有任何參賽門檻及費用,並贈送每位參與活動的用戶相應的獎勵。活動推出一個月以來,共收到了全國範圍內近千個作品。迥異的風格,創意的玩法,讓不少家長都驚嘆於孩子們的創造力。
有些作品改編自大家耳熟能詳的遊戲,如貪吃蛇、小貓搭橋等,但不同的是這些作品經過同學們的改編,擁有了更濃的年味,如小貓搭橋遊戲背景是紅燈籠,貪吃蛇吃的是紅包。大大小小傳統文化細節的融入,都能看出同學們在創作過程中的用心。
《貪吃蛇-春節版》(上圖最右側為該作截圖)由初二男生楊宇星創作。從最初自主梳理貪吃蛇玩法的邏輯步驟,再到卡搭上使用Scratch進行創作,他總共花費了兩三天完成作品。遊戲在完全還原貪吃蛇玩法的基礎上,進一步做了春節創意融入。楊宇星將貪吃蛇吃的內容換成了紅包,並在背景中增添了舞獅、福袋、大鼓等障礙物,來加大遊戲難度。
還有一些作品則主要結合了生活中的場景。《the spring festival》(上圖正中為該作截圖)由山東淄博的五年級女生孫琦琳創作,她將家鄉的春節習俗以活潑形象的flash動畫展現了出來,令人印象深刻。
寓學於樂 少兒編程蘊藏無限能量
看到這些精美有趣的作品,不經令人好奇,年幼的中小學生為何能編程搭建出如此複雜的遊戲、動畫。經了解,本次活動的參與者均於網易卡搭平臺上運用到了名為Scratch的少兒程式語言,它由麻省理工學院創造,將及其複雜的編程進行了圖形化、模塊化,轉化成能為所有適齡學生所理解學習。用戶通過簡單地拖拽、移動,就能創造出屬於自己的遊戲、動畫等。而網易卡搭為大家提供了一個免費交流與創作的平臺,用戶可在平臺上免費使用Scratch進行創作,並能上傳作品,與他人交流創作心得。
網易卡搭現已累積了大量少兒編程愛好者,是當下國內Scratch用戶的熱門聚集地之一。此前官方曾透露平臺在上線三個月內,收到了上萬份用戶自發上傳或製作的作品。 除了此次新春主題作品外,網易卡搭上還有不少其他類型作品,部分用戶會結合自己的學科知識去做創作,例如將函數、口算、詩歌等語數外知識要點融入進作品中,讓用戶們可以邊玩邊學。八年級男生王暢譽就運用Scratch 編寫了一個函數作品,只要輸入對應的函數,就能直觀展示出函數圖形,對學習數學函數非常有益。
融合科技與傳統,結合知識與遊戲,少兒編程在想像力豐富的同學們手裡,變幻出了不同的結晶。相信隨著少兒編程的進一步發展,未來將有更豐富、更精彩的作品將在網易卡搭上與我們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