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連中國」一方水土養不好一方人?搬!

2020-12-19 人民資訊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但在我國部分貧困地區,

惡劣的自然環境和艱難的生存條件,導致「一方水土養不好一方人」。為了讓

這些地區的群眾擺脫貧困,過上新生活,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紮實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截至2020年已易地扶貧搬遷960多萬貧困人口,同步新建了約3.5萬個安置社區,一攬子解決了搬遷群眾的吃、住、行、就醫、就學等方面的問題。易地扶貧搬遷難不難?當然難!難在哪兒?難在選址,難在動遷,難在建設,難在群眾不舍故土,難在穩定群眾未來生活。只有解答了這一道又一道的難題,讓群眾擺脫貧困致富奔小康,易地扶貧搬遷的目的才算達到。

「幫扶幹部說的都做到了」

今年56歲的蔣興龍,是貴州省貴陽市開陽縣高寨鄉高寨村村民,現居住在開陽縣蔣家寨易地扶貧集中安置點。搬遷前,蔣興龍一家7口居住在距開陽縣城80多公裡的邊遠山村,世代務農,收入微薄,老房子年久失修,搖搖欲墜。

2017年,村兩委及幫扶幹部為蔣興龍家申報了易地扶貧搬遷。「房子雖然破舊,但畢竟是我的家。」起初,老蔣捨不得離開,也有些擔心,「搬過去容易,到了新地方能掙到錢麼?」

了解到老蔣的擔心,村兩委及駐村幹部多次登門介紹政策。漸漸地,老蔣也覺得,搬遷可能是改變全家命運的一次機會。

2018年5月,老蔣一家從山村搬到縣城。住進貴陽市最大的易地扶貧搬遷小區後,老蔣在小區裡創業開店賣酸湯豆腐,得到了縣人社局提供的10萬元額度創業貼息貸款、商促局提供的每月700元電商平臺補助,以及每年6000元的長租補貼。這一雙雙「手」扶著老蔣在新家慢慢站穩了腳跟。

老蔣說,「我特別感謝那些一次次登門給我講解政策的幫扶幹部,他們說的都做到了,我過上了以前想不到的好日子。」

「我的謝意靠嘴說不夠」

圖為張麗梅拿著自己手寫的感謝信。人民網 李發興 攝

張麗梅家所在的雲南省宣威市羊場鎮普瓦村,村民2500多人,曾經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56戶451人,其中就包括張麗梅家。

2008年,張麗梅的丈夫患上了比較嚴重的頸椎病;2016年,女兒中考考體育時突然昏厥,送到醫院檢查確診為心臟病,得動手術。了解到張麗梅家的情況,2016年村裡將其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昆明理工大學的幫扶幹部和駐村隊員時不時到家裡,幫著張麗梅申請補助、解決困難。2018年一家人搬到羊場鎮附近的新房,在當地黨委政府和幫扶幹部的共同幫助下,她家的日子開始從谷底慢慢往上爬。

女兒高考成績不太理想,填報志願讓張麗梅犯了愁。「我一點都不懂啊!」張麗梅試著撥通幫扶幹部——昆明理工大學學生社區黨總支書記吳歷勇的電話,希望他能幫忙出出主意。吳歷勇認真地分析了孩子的情況,建議報考師範專科,「她的分數能達到,也能積累工作技能。」聽完建議,張麗梅和女兒都覺得很合適。

類似的小事數不勝數。現在,家裡日子越過越好,幫扶幹部和駐村隊員在張麗梅心裡的分量也越來越重。為了表達自己的感謝,文化水平不高的張麗梅靠著用微信語音轉文字再抄寫的方式,反反覆覆抄了4遍,寫出了一封500字的感謝信。拿著手寫的信,張麗梅說,「我的謝意靠嘴說不夠。」

「人人有事做、戶戶能增收」

易地搬遷扶貧,不僅要讓搬遷群眾搬得出,還要留得下、能致富,真正融入新的生活環境。

麻陽是湖南省深度貧困縣,是全國5個單一苗族自治縣之一,總人口41萬,苗族佔80.2%。麻陽縣文昌閣雷司坪,賀春香家以前定居在這裡。老房子年久失修,成了危房。2015年從浙江紹興辭職返鄉的賀春香,只能帶著兩個女兒在外租房。不久後,賀春香的幫扶人帶來好消息:村裡有易地扶貧搬遷的名額,她家符合條件,可以申請。

整潔的小區環境、一應俱全的生活設施、幼兒園、小學、四點半小課堂……賀春香現在住的龍華社區,和城裡的小區沒什麼兩樣。賀春香帶著兩個女兒住進75平米的新樓房,走路十分鐘就能到達上班的長壽產業園。2000多元的月工資,讓她的生活輕鬆不少。

社區黨支部書記段少瑞介紹說,現在搬遷來的3742名貧困戶均已有了掙錢的抓手,社區實現了「人人有事做、戶戶能增收」。

四點半課堂上,志願者為搬遷戶的孩子輔導作業。雷國媛 攝

據了解,麻陽縣先後引進了湖南政鑫、麻陽茜果、深圳深源等購銷一體化電商和勞動密集型企業32家,重點加工製衣和經營冰糖橙等特色水果,已吸納3800餘名搬遷戶就業,每人日均勞務收入120元左右。

「『一方水土養不好一方人』是很多地區人民群眾脫貧難的根本原因所在。易地扶貧搬遷在脫貧之路中,風險高、難度大、過程艱辛,但再硬的骨頭也嚼得碎,克服了困難,群眾脫了貧,幹群關係更緊密了,群眾路線走得更實了。」一位脫貧工作一線的幹部這樣說。

在這些故事背後,「嚼碎」這塊「硬骨頭」靠的是國家6000億元專項資金的投入,是3.5萬個集中安置區的建設和266萬餘套安置住房的修建,是6100多所中小學和幼兒園、1.2萬多所醫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修建和改擴建,是無數基層工作者的努力與群眾的理解和奮鬥。

如今,「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任務已全面完成,960多萬建檔立卡貧困群眾全部喬遷新居。搬出大山,當地群眾的日子有了好開頭;脫貧奔康,他們仍在為創造更幸福的生活繼續努力。(白真智 程浩 匡瀅 何萌 李芳森)

點擊進入專題查看更多

更多報導:

[網連中國]20省份發布中小學教師減負清單 這些活動被叫停

[網連中國]加強進口冷鏈食品安全監管,各地都在咋操作?

[網連中國]消除家庭暴力 各地在行動

網連中國:讓我們的鄉村更美更強更舒心

網連中國:堅決不能再讓核心技術「卡脖子」

相關焦點

  • 「網連中國」一方水土養不好一方人?搬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但在我國部分貧困地區,惡劣的自然環境和艱難的生存條件,導致「一方水土養不好一方人」。為了讓這些地區的群眾擺脫貧困,過上新生活,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紮實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截至2020年已易地扶貧搬遷960多萬貧困人口,同步新建了約3.5萬個安置社區,一攬子解決了搬遷群眾的吃、住、行、就醫、就學等方面的問題。
  • 應地而生,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這就要回到我們的主題: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每一個地域的人都有其不同的生理和心理需求特點,你在某個地方生活,就得適應當地的環境!如何適應當地的生活,不僅僅說是要居住在此地,更多的是適應生活作息,飲食習慣,其中最讓人難以改變的就是飲食習慣!吃當地方圓百裡出產的東西,這才是我們的「常食」。
  •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來自新疆,不愧是名副其實的90後宅男殺手
    我們經常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來自新疆的她,五官更偏向歐洲人,擁有更深邃的雙眸、長睫毛和高鼻梁,綻放出新疆女孩充滿異域風情的美感。作為娛樂圈的大美女,古力娜扎五官精緻、氣質出眾,沉靜內斂、俏皮可愛,無論什麼風格的扮相總是令人驚豔,給人一種與眾不同的百變氣質。
  • 「我們的黃河」第十八集:產業興旺百姓富 一方水土養活一方人
    宜川縣在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過程中,在黃河岸邊因地制宜發展花椒和蘋果產業,讓昔日的荒山禿嶺滿目生機,徹底告別了一方水土養活不了一方人的困境。冬日的流灣頭村已經進入農閒季節,舌頭嶺上原本紅彤彤的花椒林也變得蕭瑟,可它為大家生活所帶來的變化卻讓這個冬天都暖意洋洋。
  • 張紅靜|一方水土養一種病 公分與釐米,到底有多遠
    他們知道了很多病理知識,生個小病能自己開藥到藥店去買,生了大病曉得到了何種程度,連發展過程似乎都能了如指掌。網際網路時代,有哪些病症不能在網上查到呢?小鎮上的人這是怎麼了?原因只有一個,他們既是醫生,同時也是病人。這一點都不誇張,幾乎每個人都有病。有的查出來了,有的還沒有生病的跡象,但其實是在潛伏期。有的病症,潛伏期有二十多年呢!即使自己還沒有生病的跡象,家人也已經有病在身。
  •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四川妹子皮膚為啥好,都是環境養出來的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這句老話說的一點都不錯,像我們在北方的妹紙們,吃個辣椒爆痘,熬夜爆痘,每天都在上火的路上,用了很多護膚品,忌了很多口作用還是不大,說起川妹紙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個個都是皮膚水靈靈的美女。
  •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北京胡同一個具有深厚歷史的地方
    除這兩條胡同外,還有最寬的胡同、靈境胡同和最窄的胡同、大柵欄錢市胡同,兩個人經過大柵欄錢市胡同時,面對面走過,另一方面,養水土的人,在北京胡同有著深厚歷史的地方,代代培養北京人。
  • 問「鼎」南越,養一方人
    天湖山,是因為山上有許多的湖與泊在山頂上,再有優質的空氣,天空與湖面相互倒影,兩者緊密地連在一起。人們紛紛稱為天湖山,這是有歷史考證的,經受得起推敲的。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這裡從此之後,後一直有人在此地居住,從未斷絕過,香火鼎盛,世代相傳。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也不斷地去探索自己祖宗來源,尋根問祖,不斷地去了解這充滿神話般的故事,不斷地去尋找答案。
  • 安徽太湖:「搬」來幸福新生活
    在此基礎上,太湖縣委縣政府未雨綢繆,紮緊「返貧籬笆」,織密易地搬遷保障網,建立脫貧防貧長效機制,著手謀劃了易地扶貧搬遷後續產業和安置點鞏固提升項目共148個、1.25億元,通過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持續完善、提升針對易地扶貧搬遷群眾的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就業服務水平,切實增強易扶戶種養殖技能和轉移就業能力,確保了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有就業、逐步能致富」。
  • 「尋」全實木鋼鐵俠手辦,不用電也能自己走
    「尋」全實木鋼鐵俠手辦,不用電也能自己走 2020-12-23 1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十萬群眾出深山
    雲南省曲靖市會澤縣易地扶貧搬遷模式,解決了「一方水土養不了一方人」難題。新房子新奔頭35歲的張菊東家在會澤縣火紅鄉格枝村老鷹巖小組,村莊三面臨崖,地勢陡峭,土地極為稀少,祖輩幾代人一直居住於此。由於山高坡陡、環境惡劣,居住此處出行、用水、上學、看病等無一不難,村民們靠天吃飯,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張菊東的丈夫郭永祥5年前在廣東打工患病留下後遺症,現在腰頸都處於僵硬狀態,無法從事重體力勞作。患病後,張菊東就極少出門,與丈夫相依為命,靠低保、殘疾補助維持生計。
  • 貓頭鷹一笑就發生不好的事?科學家給出解釋,原來真不是迷信
    貓頭鷹一笑就發生不好的事?科學家給出解釋,原來真不是迷信貓頭鷹是一種非常特殊的動物,之所以特殊是因為它的作息時間跟其它動物有著很大的差別,一般的動物都是夜伏晝出,可是這種動物確實晝伏夜出。而且在農村地區,它並沒有得到人們的喜愛,這是由於不少人都覺得貓頭鷹一笑就會發生不好的事情,科學家對此作出了解釋,原來真不是迷信,下面就帶大家來看一看吧。
  • 一方水土:有趣的用雞籠捕捉稻花魚
    這裡的稻花魚,其實是養在稻田裡的鯉魚。是一個稻魚共生、相互依賴、相互促進的生態種養系統,充分反映了勞動人民的智慧。魚在稻田中既可以吃害蟲雜草,還可以吃到飄香的稻花花粉,既讓自己肥美,又促進種稻人少用或不用化肥農藥。大爺用五齒鐵耙勾起雞籠,把它放到水中。在我國,四川、廣西、廣東等地區,都有稻田養魚,也有用雞籠抓魚的。
  • 美國3K黨想到中國發展,結果水土不服,結局很悲劇
    當時的3K黨野心勃勃,不僅想統治美國黑社會,也想到中國跟本土幫派分一羹。我們知道,外來事物不一定適應中國的環境中,你在國外這一招好用,但在中國,對不起,沒有人吃你這一套。國外公司來中國發展,面臨的問題就是水土服不服,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比如早期淘寶的對手易趣,雖然易趣前期一家獨大,但淘寶更懂得國人的想法,最後易趣被淘寶打敗,不得不退出中國市場。
  • 「多彩貴州網」「我的脫貧故事」李遠鴻:搬出大山後的我
    在去年,我們關注了楊武鄉貶王村白墳組的建檔立卡戶李遠鴻的搬遷之路,在政府的幫助下,從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的貶王村搬遷到了城裡的易地扶貧搬遷點彩虹社區,如今,一年半過去了,李遠鴻一家現在過的怎麼樣呢?走,我們一起去看看。我叫李遠鴻,今年45歲,是西秀區彩虹社區的新居民,現在是早上7點鐘,每天早上,我都要把這四個小孩叫醒。
  •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出生在臺灣省臺中市的歌手大盤點
    #1 周傳雄出生地:臺灣省臺中市畢業院校:東南工專土木科環保組身高:178cm周傳雄,又名小剛,1969年6月7日生於臺灣省臺中市,祖籍湖北省荊州市公安縣,中國臺灣流行樂男歌手、音樂製作人,畢業於東南工專土木科環保組。
  • 湖南衛視大屏帶小屏的「串屏直播」,如何做到2小時賣空15個縣?
    一年之前,沒有人會料想到,「直播帶貨」這個充滿地氣的新詞,會改變中國經濟的面貌與格局;一年之後,更沒有人會料想到,「直播帶貨」這個略顯世俗的新事物,會參與到歷史的宏大敘事之中。
  • 故事盧華忠一家「搬出來」的好日子 ▏貴陽日報傳媒集團「脫貧攻堅...
    為破解「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的難題,必須搬出來。盧華忠和妻子羅蘭妹是生活在達基組的一戶苗族同胞。2017年春節期間,盧華忠一家和22戶村民一道整體搬遷到了代化鎮康順社區搬遷房裡,成為搬遷小區的第一批居民,開始了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