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長江網8月14日訊(記者徐錦博)如廁區或洗浴區安裝扶手、蹲廁改坐廁、在床邊加裝護欄……日前,民政部等九部委聯合印發《關於加快實施老年人居家適老化改造工程的指導意見》,列出了包含30項適老化改造項目和老年用品配置的推薦清單。記者走訪發現,隨著知曉度和接受度的提高,越來越多武漢老年家庭正進行居家適老化改造,有子女花費上萬元給父母做這樣的改造。
衛生間生鏽鐵水管被老人抓得發亮
「蹲得下去,站起來就蠻費勁了。」70歲的曾杏芝阿姨患有高血壓、甲亢等多種疾病,住在江岸區華清社區8樓。最近幾年,她越發感覺腿腳使不上勁,走路變得非常困難,最讓老人難受的是上衛生間。「那痛苦得不得了,不敢蹲時間長了,蹲長了根本起不來。」
聽說家裡可以進行適老化改造,上個月,曾阿姨聯繫了武漢晚晴楓養老助殘服務中心。走進老人衛生間,晚晴楓工作人員伍學元感到納悶,牆邊伸出一根生了鏽的鐵水管,一側卻看不出有鐵鏽,燈光照射下這側有些發亮。
原來,因為沒東西扶,曾阿姨起身時,經常用手抓挨著蹲坑那側的水管,抓得次數多了,水管上的鐵鏽被她蹭沒了,這側的水管看上去亮得光溜溜。「裝了可以坐的馬桶,門口和裡面都裝了扶手,真是解決了我的痛苦。」曾杏芝說。
礄口區80歲的楊爺爺患有風溼,經常感覺四肢無力,在家裡走動時,都要用胳膊蹭著牆壁借力,曾和老伴兒在家中跌倒。上門進行適老化改造評估時看到的一幕,晚晴楓工作人員李樂記憶猶新:「因為經常蹭著牆壁走,爺爺家房間和客廳的牆上都能看出一道道黑印。」
(圖為李奶奶家中衛生間適老化改造前後的對比。李樂 供圖)
小衛生間可進行十多項改造
「沒摔以前,我在公園裡經常打拳、舞劍、跑步,不像現在這樣。」李奶奶今年93歲,獨自居住在江漢區江北社區。在公園鍛鍊時曾摔傷過右腿,沒想到後來又在自家廚房摔過一次,兩次摔跤讓李奶奶變得步履蹣跚,在家裡走動時經常要扶著東西。
安裝防滑扶手、地面加裝防滑磚、蹲便改座便……去年3月完成適老化改造後,李奶奶家中不到5平方米的衛生間煥然一新。衛生間裡裝上了噴淋、亮堂的浴霸和置物三角架,不安全的破舊木門被更換,牆面鋪上瓷磚,衛生間和客廳原有的25釐米高度差被消除,前後進行了大大小小的11項改造。
記者看到,為了減少摔倒風險,李奶奶家的衛生間、廚房和陽臺共安裝有7根黃色扶手,陽臺向外的推窗改為了左右移動的拉窗。「裝好以後就沒摔過跤,在家裡放心多了。」李奶奶說。
「床的左邊低一些,我就摔下來過兩三次。」夜裡翻身摔傷了左腿,一個多月前,王景海爺爺在席夢思的左側安裝了護欄。護欄約1.5米長、30釐米高,輕握靠近床頭一側的按鈕,便能將護欄拉起或放下。不久前,百步亭90歲的張國亮爺爺也在床邊裝了這種護欄,因為地板光滑容易跌倒,他的房間還鋪上了防滑墊。
(圖為王景海爺爺在席夢思的左側安裝了護欄。記者徐錦博 攝)
特殊困難老人的居家改造可享政府補貼
中國疾病監測系統的數據顯示,跌倒已成為我國65歲以上老年人因傷致死的首位原因。有研究顯示,衛生間是老年人最容易發生跌倒的地方,在家中發生跌倒的老年人裡,一半都發生在衛生間。
民政部等九部委印發的《關於加快實施老年人居家適老化改造工程的指導意見》提出,2020年底前,採取政府補貼等方式,對納入分散供養特困人員和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範圍的高齡、失能、殘疾老年人(簡稱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實施居家適老化改造,「十四五」期間,繼續實施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有條件的地方可將改造對象範圍擴大到城鄉低保對象中的高齡、失能、殘疾老年人家庭等。
《指導意見》列出了共30項居家適老化改造項目和老年用品配置的推薦清單,清單所列項目分為基礎類和可選類。基礎類項目是政府對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予以補助支持的改造項目和老年用品,包括地面防滑處理和高差處理、安裝床邊護欄、如廁區或洗浴區安裝扶手等7類項目。可選類項目是根據老年人家庭意願,供自主付費購買的適老化改造項目和老年用品,共有平開門改推拉門、配置防壓瘡墊、蹲便器改坐便器等23類項目。
從零訂單到訂單排隊
「這戶老人裝的東西不多,主要是扶手。」8月13日11時許,伍學元完成了洪山區一位老人臥室的適老化改造。伍學元介紹,安裝扶手、蹲廁改坐廁、更換三色頂燈等適老化改造項目更受老人歡迎,扶手、洗澡椅和馬桶加起來的安裝費用在1600元左右。「10天內還要做完44單,我和幾位師傅天天都在老人家裡安裝。」
「之前都沒聽說有這樣的改造,可以做改造的機構也難得找。」李奶奶的兒子龐先生說,母親家中衛生間的整體適老化改造,加上家裡裝的7根扶手,一共花了1萬多塊錢。「費用還能接受,做這些改造很有必要,母親住得安全了,我們也放心些。」
「剛開始是零訂單,現在接到的訂單都在排隊。」2016年前後,晚晴楓開始推出適老化改造業務。晚晴楓總幹事楊磊告訴記者,該公司起初幾乎是純公益做適老化改造,最近幾年接到的訂單逐漸增多,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截至目前已完成了1200多戶老人和殘疾人家庭的適老化改造項目,其中約有30%是老人或家屬自費進行居家適老化改造。
「市面上的扶手有五六種,價格和適用的場景也不同,我們選用的老人不一定接受。」儘管訂單增多,楊磊坦言,老人或家屬對適老化改造的了解有待提升,晚晴楓還缺乏專業的適老化改造評估和施工人員。「一直在招聘,懂這些知識的基本上招不到,主要是我們內部自己培養這方面的人才。」
【編輯:張玲】
【來源:長江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