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音樂巨頭APP被「拋棄」,阿里「魔咒」重現了?

2020-12-03 雲掌財經

蝦米音樂被傳解散,一個時代要結束了?

一石激起三層浪。

坊間有這麼一種說法,那就是網易雲是普通人聽歌的軟體,而蝦米音樂是愛樂人聽歌的軟體。而如今,這個愛樂人愛聽的音樂平臺要倒閉了?

11月29日至30日凌晨,有關「蝦米音樂」APP明年1月就將關閉的「江湖傳聞」開始在微博上傳開,瞬間登上了微博熱搜。

針對蝦米音樂將於明年1月關閉等傳聞,蝦米音樂和阿里巴巴對此的回應都是,不予置評。

雖然在當下的在線音樂市場中,蝦米的存在感已經微乎其微,但對於蝦米的粉絲以及長期關注音樂的人來說,「關閉」依然是一個極其令人遺憾的消息。

1

蝦米音樂要關閉了?

知乎上2012年有個帖子的標題是「蝦米網最近五年內會倒閉或者沒落嗎」?如今看來,雖然蝦米音樂撐過了五年,但如今卻再一次遭遇了「關閉」的傳聞。

11月29日,微博上認證用戶(前華納音樂/環球音樂中國區市場總監)發帖稱:「江湖傳聞,蝦米將於明年1月關閉,一個時代要結束了嗎?」。

這一次,傳聞鎖定的時間更為精確,不是幾年內,而是近在咫尺的明年1月份。甚至更近一步的消息也被曝出,據果殼放大燈了解,蝦米音樂主編和運營總監目前在北京開會,回去要執行一些人員變動。蝦米音樂很可能將要解散。

圖片來源:微博

儘管蝦米音樂關閉的消息並未得到官方確認,但仍有許多網友覺得可惜,「不,蝦米的日推真的超級貼心,如果喜歡電音歐美風的好多歌都是免費的啊,救救孩子吧!」、「不要啊,我可以參與眾籌!」還有網友擔心自己買的專輯咋辦,「EXO的歌基本都在蝦米聽,我以後上哪聽去啊」。

圖片來源:微博

蝦米音樂是最具時尚和品味的音樂平臺,微信平臺最多人轉發的音樂軟體。蝦米音樂為你導航出好聽,合適的高音質歌曲,設置成手機鈴聲,回頭率100%。讓我們意想不到的是,蝦米音樂就要關閉了,意味著大家再也無法使用了。

蝦米音樂至今已經誕生了12個年頭,屬於絕對的「元老級」音樂平臺。

從初創開始,蝦米就致力於扶持原創音樂和音樂人。可以說,國內最早的一批獨立音樂人,都是靠蝦米整個平臺,才讓更多人聽到了自己的作品。

2

被阿里收購,深陷版權爭奪戰

蝦米音樂前身蝦米網成立於2006年,創始團隊5人中4位來自於阿里巴巴,其中創始人王皓曾任阿里系統分析師。其他成員還包括阿里巴巴中文站運營經理王小瑋、技術總監陳恩衛、中文站開發工程師吳軼群。

2008年,蝦米網獲得深創投的投資;2010年,蝦米網獲得了盛大網絡的投資;2013年1月10日,蝦米音樂被阿里巴巴集團收購。

2015年3月,阿里巴巴宣布將蝦米音樂、天天動聽合二為一,組建阿里音樂,開始著手拓展版權渠道。同年7月,知名音樂人宋柯加盟阿里音樂任職CEO,高曉松任職阿里音樂董事長。

在我們記憶中,包括周杰倫、五月天、S.H.E、林宥嘉、林俊傑、華晨宇、EXO、NCT、BIGBANG、Rihanna、Taylor Swift等歌手的新作品,都曾在蝦米上首聽,巔峰時期蝦米的音樂曲庫,也有2000萬首。

而像程璧、聲音玩具、邱比、GALI等原創音樂人,也是從蝦米「尋光計劃」中走出來的。

圖片來源:蝦米官網

嚴格來說,蝦米的衰落,始於幾年前的版權爭奪戰。

隨著版權意識的覺醒,版權問題對包括蝦米音樂在內的音樂應用形成了巨大的挑戰。

儘管背靠阿里,並且有宋柯、高曉松等知名音樂人的加盟坐鎮,但蝦米音樂在音樂版權方面一直沒有獲得明顯的優勢,2015年11月,阿里音樂下架了超過百萬首無版權歌曲。

版權音樂大量下架的同時,蝦米音樂的用戶數量也與其他平臺拉開了差距。

根據Questmobile的數據,截至2018年7月,騰訊音樂旗下的酷狗、QQ音樂和酷我的MAU(月活躍用戶)為3.5億、2.9億與1.3億,第四名的網易雲音樂為1.2億,第五名的蝦米音樂僅有2277萬。

今年9月,蝦米音樂還因在平臺上未經授權播放林俊傑《完美新世界》被判賠1500元。

在音樂版權爭奪戰中,蝦米音樂逐漸墜落,在線音樂基本形成了QQ音樂、網易雲音樂兩強並立的格局。

3

阿里的文娛夢

前段時間,王興在飯否上表示:「阿里放棄大文娛已經是一件可以開始倒計時的事了。」

雖然被阿里文娛張威回嗆:美團不開茶館真是可惜了一把手單口相聲的表演癖好。

但不得不承認,被阿里大文娛看上的公司仿佛陷入了「魔咒」。

阿里大文娛業務板塊成立於2016年,是一系列相關業務的整合,其中包括::阿里影業、合一集團(優酷土豆)、阿里音樂、阿里體育、UC、阿里遊戲、阿里文學、阿里數字娛樂事業部。

掌舵人俞永福躊躇滿滿:「未來三年,阿里大文娛的投入規劃將超過 500億元人民幣。」

可錢是砸下去了,卻沒聽到什麼水花。

如今天天動聽不行了,蝦米也快不行了;阿里影業除了《三生三世》沒有其他讓人印象深刻的代表作,而在電影的投入上應該是最大的;優酷土豆一直在虧;阿里文學市場份額也沒多大;阿里體育,你知道它是做什麼的嗎……說是啥都有,但是一個爆款IP都沒做出來。

圖片來源:阿里官網

也就UC表現的好一點了,但如果俞永福連UC都守不住,那就太說不過去了。

大文娛對於阿里來說,尷尬的地方在於,它既不能像騰訊那樣,能夠和主業有很好的協同效應,也難以獨立建立很好的商業模式,形成自我造血。

而論起原因,首先,阿里缺乏內容,對版權的漠視就是很好的證明。其次,阿里沒有社交陣地。

阿里似乎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把所有好的東西放在一起,並不會產生協同,反而像東北亂燉一鍋端,讓人看不清重點。

五年過去,阿里大文娛輪換了三任總裁、十位核心高管,2019年,阿里宣布組織架構調整,UC、阿里文學、蝦米音樂等併入創新業務事業群,大文娛事業群保留的業務就只剩下優酷、阿里影業、大麥、遊戲。2020年9月,最大的「現金牛」遊戲也被剝離。

從「收購」到「減負」,對大文娛來說,也未嘗不是一件壞事。

而連年虧損的蝦米音樂,似乎也早已再不是阿里曾宣稱的「富養女兒」的心頭肉。

去年9月份,阿里全資收購網易考拉的同時,還以阿里巴巴、雲峰基金等投資網易雲音樂7億美元,獲得了後者約10%的股份。

阿里沒有將這筆資金投給旗下的蝦米音樂,反而投給了蝦米音樂的競爭對手,這一反常操作,也引發外界對阿里將放棄蝦米音樂的猜測,當時,曾一度還傳出過蝦米音樂要和網易雲音樂合併的說法,但後來不了了之。如今傳聞再起,蝦米音樂的命運將走向何方,讓我們拭目以待。

素材綜合自:上遊新聞、經濟觀察報、適道商業

作者:桌球一言

相關焦點

  • 網傳蝦米音樂關閉,阿里「收購魔咒」再次顯靈
    這樣的蝦米很快吸引了巨頭的注意,迎來了命運的轉折點,於2013年被阿里收購。 有趣的是,王皓此前是阿里的員工,在離職6年後,再次被阿里收入麾下。當時的阿里對音樂產業滿懷熱情,企圖通過收購蝦米打開另一片天地。 2013年1月,阿里巴巴進行架構調整並成立為25個事業部,蝦米便在其中的音樂事業部中。此後,阿里又收購了天天動聽,繼續拓展阿里音樂的布局。 阿里對蝦米的「富養」,是名副其實!
  • 多米音樂停擺!在線音樂巨頭騰訊、網易、阿里三分天下
    驅動中國2018年3月6日消息 如今在線音樂平臺再度洗牌,騰訊音樂與網易雲音樂達成版權合作之後,二線音樂平臺多米音樂卻打出了「休戰牌」。眾所周知,由於音樂版權費用高、用戶付費意識薄弱,在線音樂難以實現盈利已成為各大移動平臺最大的夢魘。即使作為國內在線音樂平臺老將——多米音樂依然難逃「版權高壓」,多米音樂財報顯示,此前該公司連續多年虧損,已經難以負荷巨大的版權成本壓力。而在線音樂平臺巨頭們三分天下、激戰正酣。
  • 蛋殼暴雷後,蝦米音樂關閉,阿里流年不利
    根據 Fastdata 發布的《2020 中國在線音樂行業報告》,中國在線音樂市場已經進入到寡頭時代,"一超一強" 格局顯著——騰訊音樂一家獨大,牢牢佔據霸主地位,也就是 "一超"——而所謂的 "一強",指的是網易雲音樂。
  • 蝦米音樂關閉,阿里收購魔咒再現,下一個會是誰?
    1月5日上午,蝦米音樂官方微博發文稱,由於業務發展上的調整, 1月5號將停止註冊、會員充值等。播放器業務將於2月5日0點停止服務。3月5日0點後,除網頁端音螺平臺音樂人服務外,其他運營均停止,伺服器關閉,用戶無法再登陸。
  • 中國前30大APP,阿里、騰訊兩大商業巨頭競爭激烈
    ,阿里打開了在外賣行業的商業模式。APP,但在各大音樂播放APP如雨後春筍般大量出現後,QQ音樂的用戶量也急劇下滑。但是最終的贏家還是騰訊,因為2017年酷狗合併成為騰訊音樂娛樂旗下業務平臺,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從此是一家。
  • 騰訊阿里牽手音樂版權巨頭,音樂產業加速全球布局
    全球最大獨立音樂數字版權代理機構Merlin近日和蝦米音樂、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以及網易雲音樂分別籤署授權協議。Merlin預計協議將為旗下藝人帶來5億消費者,覆蓋90%的中國數位音樂聽眾。資料顯示,Merlin是全球獨立音樂數字版權代理巨頭,擁有千萬獨立音樂數字版權曲庫。而網易雲音樂、蝦米(阿里音樂集團)、QQ音樂、酷狗和酷我(後三者均為騰訊旗下)是我國五大領先的數位音樂平臺,強強聯合將為中國數位音樂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 或將被阿里拋棄的「親兒子」,蝦米音樂和網易雲要合併了嗎?
    2007年,王皓用蝦米轟開了一眾年輕人的青春。13年後,阿里也許正在親手埋葬那代人的青春。蝦米或將解散的消息從昨晚開始到現在鋪天蓋地的猜測,如今只得到阿里官方「不予置評」的回應。關於一個產品的生死抉擇,固然是資本與市場的博弈,但平時只做看客的網友變成了現在最心急如焚被支配方。
  • 打敗阿里騰訊巨頭的,是它
    阿里、騰訊兩巨頭,如今如日中天,在中國網際網路界是近乎無敵的存在。,能夠穿越周期的巨頭們屈指可數。未來幾年,如果騰訊阿里等巨頭們被擊垮,不要覺得奇怪。從企業發展歷史上看,曾經的巨頭們被後來者碾壓是大勢所趨,僅有個別巨頭能夠倖免。
  • 阿里為什麼做不好「音樂」?
    阿里為什麼做不好「音樂」?在收購天天動聽和蝦米音樂後,2014年阿里音樂平臺市場份額累積達到了21.9%,阿里音樂升為中國數位音樂行業的NO.1,儼然一副市場霸主的姿態。帶著馬雲的音樂夢想,高曉松2015年上任阿里音樂懂事長之後就一直強調,現在的音樂市場玩法不對,阿里音樂要嘗試新的玩法。於是天天動聽,更名為「阿里星球」。
  • 阿里被「拋棄」,緊要關頭,郭臺銘選擇蘋果,終於讓人看清嘴臉
    導讀:阿里被「拋棄」,緊要關頭,郭臺銘選擇蘋果,終於讓人看清嘴臉!眾所周知,在國內市場上,馬雲的阿里巴巴無疑是家喻戶曉的一大巨頭企業,經過這麼多年時間的發展,阿里巴巴如今除了在電子商務領域發展的十分出色以外,還在行動支付、生活服務、快遞物流等領域都有所布局,而現在的阿里巴巴更像是一家覆蓋我們衣食住行等各領域的綜合性科技巨頭企業,在國內也幾乎無人能撼動阿里在中國網際網路領域的地位
  • 蝦米音樂危在旦夕?阿里「富養女」竟打不過版權之爭!
    2006年,工程師王皓離開阿里成立蝦米音樂,從初創開始就致力於扶持原創音樂人,讓大家能用作品賺錢,而不是用愛發電。 再小眾的歌曲都能有一席之地,因此吸引到一大波愛好者,用戶粘度很高,就像早期的A站、B站。
  • 那些年被阿里耽誤的獨角獸:蝦米音樂&天天動聽
    網際網路巨頭BAT之一的阿里,在投資圈似乎陷入一個怪象,就是「一入阿里誤終身」。不論剛開始是第一梯隊多麼頭部的獨角獸項目,在阿里花重金收購之後,都能「投一個死一個」,尤其是將行業第一和第二的獨角獸項目一合併,變成第三而後慢慢僵化銷聲匿跡,終而成為阿里的棄子。 原本一手「王炸」好牌,被阿里打得稀巴爛。
  • 阿里收購「怪圈」:從獨角獸變為棄子
    二者的熱戀期一過,前者的態度便迅速冷淡下來,導致蝦米在最關鍵的版權大戰中錯失良機,與對手之間的差距也越來越大,最終甚至被對方玩家硬生生地趕下牌桌。2015年,國家版權局的一紙聲明掀起了國內音樂平臺之間的版權大戰,其中最主要的參戰方分別是騰訊QQ音樂、海洋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以及整合了蝦米音樂和天天動聽的阿里音樂。
  • 丁蟹效應重現:魔咒還是洗盤
    18年後《大時代》重出江湖,卻嚇壞了一眾投資者,因為每逢《大時代》中飾演大空頭丁蟹的鄭少秋有電視劇上演,港股多半就會巨幅震蕩或下跌,這在香港被稱為「丁蟹效應」,更何況是如今《大時代》重播?不少股民直接提醒「大家小心點」。果然,儘管無線高層稱不擔心丁蟹效應重現,但港股市場上丁蟹魔咒還是再次應驗,港股4月14日低開1.17%後跌幅擴大,收盤恒生指數跌1.62%,結束了八連陽。
  • 阿里收購音樂版權巨頭,要與騰訊正面Battle?
    馬雲愛唱歌,阿里也有一個音樂夢。阿里一波三折的音樂路阿里的音樂路,開場相當熱鬧。2013年,阿里收購蝦米。兩年後,蝦米音樂與天天動聽合併,組成阿里音樂。3月11日,蝦米音樂也與國內最大的音樂版權公司,太合音樂集團達成合作,拿下了薛之謙、徐佳瑩、許嵩、林俊傑、李宇春等知名歌手的資源。昨天深夜,媒體還傳出消息,阿里將於近期收購某音樂版權巨頭。而另一邊,騰訊與環球音樂的版權合作,將於今年到期。
  • 益弘商學院年會:阿里收購「怪圈」
    2015年,國家版權局的一紙聲明掀起了國內音樂平臺之間的版權大戰,其中最主要的參戰方分別是騰訊QQ音樂、海洋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以及整合了蝦米音樂和天天動聽的阿里音樂。最初,益弘商學院年會指出,阿里音樂率先拿下了滾石、華研、相信、寰亞、BMG等幾家知名唱片公司的獨家版權,與另外兩位對手形成三足鼎立之勢。
  • 蝦米音樂危在旦夕?阿里「富養女」竟打不過版權之爭
    2006年,工程師王皓離開阿里成立蝦米音樂,從初創開始就致力於扶持原創音樂人,讓大家能用作品賺錢,而不是用愛發電。再小眾的歌曲都能有一席之地,因此吸引到一大波愛好者,用戶粘度很高,就像早期早期的A站、B站。
  • 各方音樂APP達成合作 安裝多個音樂軟體的時代或成過去
    今日,阿里音樂(蝦米音樂)與網易雲音樂共同對外宣布,雙方達成音樂版權互相轉授權的合作,網易雲音樂將天娛、愛貝克思(avex)、豐華、華研國際等優質音樂版權轉授給阿里音樂,阿里音樂將滾石、S.M.、BMG等優質音樂版權轉授給網易雲音樂。
  • 在線音樂巨頭沉浮史
    盜版商細細一想,感覺有道理,動搖了:「那就一禮拜,你們一禮拜,我們就上。」這場殘酷又諷刺的商業談判,高曉松在很多場合提過很多次,頗有一些黑幫小說的氣息。版權保護不夠完善的音樂領域,創作者的生存困境,一目了然。
  • 蝦米背靠大樹終被阿里放棄 在線音樂平臺競爭終局?
    誕生於2008年的蝦米音樂,是國內最早探索在線音樂模式的平臺之一,2013年被阿里收購時一度風光無限。但在爭奪版權與流量的大戰中,蝦米音樂連連錯失良機,最終走向被資本拋棄的結局。背靠大樹終被阿里放棄「江湖傳聞,蝦米音樂將於明年1月關閉,一個時代要結束了嗎?」早在去年11月,備註為「前華納音樂/環球音樂中國區市場總監」的相徵在微博上爆料了蝦米音樂將關閉的消息。